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张灿灿:人海战术还是精英策略

2014-03-25 23:13:4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张灿灿

摘要:

  文/张灿灿

  索契冬奥会尚未开幕时,我注意到一则新闻报道:据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介绍,央视十分重视这次冬奥会报道,共派出208人的报道团,报道量有望创下历届冬奥会之最。

  乍一看,似乎并无异样。此次冬奥会开幕式,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约40位政要出席。这一“重视”,应当有相当程度的政治考量。

  不过从做新闻的角度来看,和另一数字对比,事情就变得耐人寻味。据称,参加本次冬奥会的中国代表队总共139人,其中运动员仅66人。那么,与上述报道团人数相较,很容易形成“三个多记者围着一个运动员转”的印象。而且,这还没算上新华社派出的33人的报道团队在内。

  央视和新华社的报道目标很明确:不同部门人员齐上阵,文字、视频、网络都不落,全面报道赛事盛况,全程追踪赛事的热点、重要节点以及突发事件,“一网打尽”。不难看出,“全”成为这场报道战的核心特色,而策略则是最原始的“人海战术”。

  开幕式后,有不少眼尖的网友看到现场照片后直接评论称“黑压压的人群望过去全是东方面孔”,更有网友替央视算账:“气势很大,但能否收回成本?”

  也许基于报道成本和收益的考量,央视已经做好预案。但很明显,这种动辄上百人的大报道团队,非一般媒体所能承受。市场化媒体的逐利性强,必须稳稳地把控新闻的“性价比”,不可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更别提刚刚走入正轨、盈利尚有困难的自媒体。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读者、观众买不买账?犹如拍一部电影,远景、近景、特写,再穿插历史回顾、未来展望,一部史诗般厚重的影片,和一部短小精悍、制作高效的微电影,哪个能获得更高点击率?

  这一问题并不好回答。我们认识世界、了解正在发生的事,主要靠新闻,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大而全、面面俱到的新闻,方便我们看清事件全貌;一个小小的新闻接触点,往往能触发我们对事件的兴趣,进而有动力去拼凑事件的一个切面。央视或许可以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但没有这样的人力财力的媒体,便难选择。

  暂时搁置这个难题,我们来回顾一下去年普利策奖出现的一大亮点。两者结合或许能带来新思路。

  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最佳国内新闻报道奖,花落一家自媒体ICN。这是一家小型的非营利性在线新闻组织,仅有7名成员。但7人是个顶个的新闻高手。依靠一些基金支持,这家新闻组织可以使用七分之三的“大成本”人力,历经好几个月,完成围绕一个事件的十几篇调查型报道。

  视线集中在一点,视角坚持独立客观,和“大而全”相去甚远。但凭借专业和深度,ICN击败了《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这样的报业巨人,摘得普利策最佳报道奖。组织负责人坦承,换作大型新闻机构,做同一新闻事件,他们很容易被多个方向拉扯,所以不容易深入。“而我们就做一件事,就报道一个方向……我们是气候跟能源方面的垂直媒体,跟主流媒体有所区别,而这种区别正在与日俱增。”

  自媒体占据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分分钟可以潇洒地抛弃话题全覆盖的操作模式,只攻克几个特别热点的新闻选题,反而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这算“精英策略”取胜的典型吗?

  这同样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对于很多媒体来说,这种成功很难复制。捉襟见肘的预算,和试图挖掘更深更广新闻事实的职业目标,两者存在天然矛盾。出一篇惊天动地之作或许容易,难的是长期稳定的稿件供应。而且,若是没有强大新闻组织对全面事实景象的呈现,新闻碎片化让社会走向何处,也未可知。

  由此说来,选择人海战术或者精英策略,也许只是个伪命题。新闻市场需要宏观全面不计成本的“大手笔”报道,需要迎合最热门话题最多数观众的高性价比稿件,也需要游离在市场边上、“孤独”新闻人深耕细作的作品。

  正如前文所提出的难以抉择的问题,这背后隐藏的是热闹的新闻市场正经历着的悄无声息的进化。达尔文式优势劣汰的结果将会如何?事实上,现在还是一片迷茫。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4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