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金国:报业也需要点“潜规则”

2014-06-06 09:39:5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金国

摘要:

  文/高金国

  

  偶尔有人在自己的报纸上讨论报纸的生死问题。这种文章,即便词藻再华丽、再亲切、再完美、再能与读者的心理无缝对接,老高内心还是很不舒服的。难道老高讳疾忌医?

  好像不是。设想一下,一家商店,在门口架了一个大喇叭:“亲爱的顾客,您各位都来讨论一下本商店的前途和命运吧!我们到底有没有资格倒闭呢?我觉得倒闭不了,肯定倒闭不了。虽然我这么觉得,可还是有点忐忑,您来和我一块讨论一下,如何?”

  ——不管说得如何亲切、如何感人,您还愿意去买他的东西吗?

  顾客去商店,讨论的主题应该是“这里的商品怎么样”,您大喇叭一吆喝,满社会都在讨论“这家商店有没有资格倒闭”了。

  换句话说,议题设置错了。在业内,这可以成为一个话题;可一旦它成为公众性的话题,往往就会走偏,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种盲目的跟风。

  ——“你为什么不去那家商店买东西?”

  ——“因为那家商店整天讨论自己会不会倒闭。”

  换个场景,报业同仁必然更加熟悉。

  ——“你为什么不看报纸?”

  ——“现在谁还看报纸?”

  这种答非所问,恰恰展现了人们的跟风心态:我之所以不看报纸,不是因为报纸不好看,而是因为“大家都不看”,所以,为了避免落伍,“我也不看了”。报纸质量不好吗?不是,很多报纸很好看。那你为什么不看?我干嘛看啊?我如果看报纸,还叫“90后”吗?

  这种选择,不是就报纸质量本身做出的,而是根据所谓的“潮流”做出的跟风行动。这和很多人不读书、不爱书,是一个道理。但毫无疑问,纸质阅读,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净化人的内心、实现心与心沟通的最短渠道。

  不爱读书、不爱看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被“标签化”了。这种选择,未必出于他们的内心,而是一种“外表”的需要。他需要一些潮流的设备,来体现自己的“身份”——85后,90后,或者00后。

  因为这种潮流,他对某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东西,具有天然的排斥性。这个时候,如果读书看报不是整个社会所引导的主流,他们对书报的排斥就会更加心安理得。

  报纸或者其他传统纸质媒体,一方面要顺应潮流,一方面要引导阅读,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享受到纸质阅读的宁静和快乐。这才是报纸——尤其是处于报刊高地上的报纸,所应该做的。

  有个北方人,做眼镜生意,和老高关系不错。有一次他说,眼镜行业很暴利。暴利到什么程度?老高追问。他拒绝回答,说这是行业规则,不能透露。以前都是南方人做眼镜,他们对行业规则的遵守简直太默契了。北方人进去,也被这个行业潜规则“同化”了。

  这种做法,其实无可厚非。当涉及到行业整体利益的时候,必须有一定之规,无论它是“潜”的还是“显”的。

  报人大多散漫,似乎从来不去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那貌似是宣传部门该考虑的;所以他们大多也不会避讳在客户、业外人士甚至读者面前讨论报纸的生死问题。这种风气,即便说不上会害了报业本身,至少也会为“不阅读”的社会风气推波助澜——报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底气了,又如何要求读者看报呢?

  有阅读,才有未来。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报纸的确还没有资格死,书籍更需要鲜活地活着。可你要记住,当你出版一本《报纸还没有资格死》的专著的时候,那叫业务研究,每一个报人都会认真拜读;如果你发表在自己的报纸上,那就是在对自己的读者说,那就是在对“还在坚持看报”的人说。

  他们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我不是一直看报吗?为什么报纸都在讨论自己的生死问题?难道我真的落伍了?报纸是不是以后真的就会消失了?与其坐等报纸消失,不如改改习惯,从网络上看吧。谢谢这家报纸,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下不定决心改掉看报的习惯。

  这不叫讳疾忌医吧?即便叫,我也认了。行业的一些规则,还是要有的。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越是在行业需要信心的背景下,这种规则,就越重要。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45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