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张涛甫:传统媒体人的堵气与赌命

2014-07-03 13:11:5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张涛甫

摘要:

  文/张涛甫

  近两个月来,先后有多位媒体人因病或其他原因过早离世:广州日报社社长汤应武、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南方都市报新闻中心首席记者过国亮、新华社宁夏分社社长李春雷、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宋斌……这些逝去的传媒精英都走得太匆忙。徐行只有35岁,过国亮仅有31岁。去年,以拍摄《挟尸要价》闻名的记者张轶走得更年轻,年仅28岁。媒体人如此密集地离世,在传统媒体遭遇寒冬的当下,令人触目惊心,舆论的反应也甚为强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媒体“异口同声”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在传媒圈引发巨大的情感风暴。

  为什么媒体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在传统媒体遭遇冰川纪的今天,需要有更多的媒体人一路同行,但这些远去的媒体人,因生命过度透支,再也扛不住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已经远行,他们的密集逝去,让传统媒体的冬天变得分外寒冷。

  受媒体特性的规约,媒体人的作息时间不能处处合乎人的生物钟周期。为了工作之需,早晨从中午开始,白天不知夜的黑,这对于职业媒体人来说,业已司空见惯。新媒体的崛起,打乱了媒体人本就失调的生物钟。信息的海量涌动,造成严重的信息超载,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为了迎战新传播革命带来的冲击,媒体人只能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超负荷运转,以适应快节奏的信息传播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压力随之升级,层层加码,媒体人在生命高危状态下作业,生命之弦绷得太紧,命悬一线,遇到脆弱处,咔嚓就断了。

  据美国职场网站Careercast发布的行业压力报告显示:有四种与传媒业相关的职业位居高压行业前十名。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在中国十大健康透支最严重的行业中,媒体从业者在所调查的30多个行业群体中,健康透支位居前五。搜索发现,自今年4月份以来,新浪微博关于“过劳死”的讨论量达到30245条,有网民还编发了过劳死职业排行榜。有的媒体出语惊人,中国已成“过劳死”第一国。

  而中国媒体人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尤其是传统媒体人,压力已逼近极限。从近期逝去的媒体人名单中,不难发现,离世的大多是传统媒体人,可见传统媒体人生命之脆弱。除了各种各样的个人压力之外,传统媒体人会遭遇共同的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主要表现在:

  首先,眼下传统媒体人面对一个不可逆转的大势,那就是新媒体颠覆了由传统媒体主宰的传播格局。在传媒史上,可能没有哪种媒体的能量比得上电脑互联网、移动新媒体,这给传统媒体带来致命一击。以电脑互联网、移动新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颠覆了由传统媒体主宰的传播结构。在新媒体面前,传统媒体节节败退,传播版图被大面积蚕食。传统媒体人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日益恶化的传媒环境,只能负重前行,像西西弗斯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着反复滚落的命运巨石。

  其次,传统媒体人作为转型社会中的敏感触角,对社会痛感的体验甚为纤敏。媒体是社会的神经,媒体人则是感应社会情绪的神经末梢。媒体人对社会转型期结构性情绪的体验最直接、最敏感。社会中的一分痛苦,他们会体验到三分痛感,以至于淤积在媒体人胸中的郁气越堆越多,堵得厉害,无处宣泄,时间一长,就郁结出毛病来了。

  另外,传统媒体人还得承受诸多难以言说的隐痛。本来,社会处于转型期,需要媒体同步跟进,以纾解社会压力。但现实的处境往往是:媒体人眼睁睁地看着社会巨变,却不能把见证的一切表达出来,甚至连一些底线的表达都会成为奢求。这种清醒的痛苦,更与何人说?

  面对多重压力,传统媒体人除非有超强的身心抵抗力,否则难以扛得住。即便扛得住一时,也不可能坚持许久。再退一步说,即便精神上扛得住,身体也恐怕吃不消,禁不起长期透支。生命是职业的“首席”前提,舍此,传媒业的理想与意义就无从谈起。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46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