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金国:包容还是侵略,这是个问题

2014-08-15 09:25:02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金国

摘要:

  文/高金国

  

  城管算不算小贩的“天敌”呢?在好多人眼中,算。可也发生过这样的一幕:

  城管:赶快收拾东西走人!(一旦被)罚款200块,够你做几天煎饼果子的了!

  小贩:还有一个没做完。

  城管:那快做!

  其实这样的场景不少见。小贩和城管,在有的地方可能的确是“猎物与天敌”的关系,但多数情况下,更像是相辅相成的“伙伴”关系。至少,老高就目睹过几个城管人员和饭店老板娘商谈的情景。城管人员软塌塌地说:“这两天创城,就体谅一下我们呗!都不容易!”

  这种场景,和网上喧嚣的叫骂声、被“妖魔化”了的城管形象,是完全背离的。内容极端的图片更容易流传,但包容或许才是真相。

  经济现象也是如此。很多经济现象,并不是我要活得好你就必须死掉;表面看来像是“猎物与天敌”的两个经济体,完全具备共生的可能。

  事实上,“天敌”本身就是生态学的一个概念。但生态学理论的常识就是:天敌不能完全灭绝猎物,这样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猎物被赶尽杀绝之日,也是“天敌”灭亡之时。

  现实的一些经济理论,却常常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尤以传媒经济学为甚。传媒最早是纸媒的天下,有声音的媒体出现之后,很多人就乐观地以为人类从此可以不需要阅读了;“画面+声音”的媒体出现之后,有人就乐观地以为人类从此可以不需要有声媒体了。

  这些“乐观”,本质上都是单线条的、武断的思维,忽视了人的需求的丰富性,忽视了事物的多样性;当然,更忽视了传媒经济生态的复杂性。

  无论传媒经济,还是普遍意义上的经济,都是一个生态结构。这个结构中,必然存在着很多“大鱼吃小鱼”甚至“大鱼吃大鱼”之类互相残杀的现象,但这不是全部。在很多地方,温柔的、包容的经济现象更为常见。

  中国的外交战略中,也一再强调自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别担心,我是和你一块儿赚钱的,不是来吃掉你的!

  这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实力强了,经济方面的扩张就会引起一些国家的疑虑,担心对自己构成威胁,因为经济的确是带有攻击性、侵略性的。“包容的经济”就不一样了。至少,这是“共同致富”,有钱大家赚,而不是“我赚你的钱”、“我富你穷”。

  虽然老高不懂经济学,但对一些传媒经济领域的专家还是有些意见的。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过于强调传媒经济的“侵略性”、“攻击性”,忽视了它的包容性、合作性。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老早就有了。早到什么时候呢?这可真不好说。使劲想想,貌似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

  那时候,都市报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很多城市,已经有了自己的晚报。于是,“蛋糕说”出现了。

  有人说,这个城市的盘子就这么大,蛋糕就这么大,多一家报纸,就多一个分蛋糕的。1个亿的盘子,本来一家吃,自己挣1个亿;现在两家吃,每家就只有5000万了。

  尤其是,有的报社已经有了一份自己的晚报,还要创办一份都市报,分歧就特别大。因为这是“窝里斗”,自相残杀。到最后,两家报纸还是挣1个亿,结果成本翻了一倍,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也有人说,新创办一家报纸,肯定会蚕食原有报纸的蛋糕,但更重要的是,两家的竞争会把蛋糕做大。本来一家报纸,1亿的蛋糕盘子;现在两家报纸,蛋糕成了1.5亿甚至2亿。只要蛋糕大了,报社还是有的赚。

  事实证明,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就是传媒经济“包容性”的一个体现。两家媒体的竞争,并不一定是“我挣你的钱”,更不是“我挣1亿你就少1亿”,而存在共同把蛋糕做大、共同把市场做大的可能。

  现在的形势,和上世纪90年代显然已经不同。但传媒经济的包容性是否有所改变?是否它的侵略性、攻击性超越了包容性?这些问题,显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但更不能盲目、武断地否定传媒经济的包容性。否则,很多媒体的死亡就不是死于“他杀”,而是死于“自杀”。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47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