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明勇:专业深度:没有“最高级”,只有“比较级”

2014-09-02 23:02:3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高明勇

摘要:

  文/高明勇

  前段时间,在我的新书《坐下来的中国》读书交流会上,我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有一个较深的交流。

  他对“新闻生产”这一话题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关注,他认为“时事访谈”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深度报道。

  结合我近年来投入较多的时事访谈,张志安教授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问题史”,即某一重要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脉络;第二个是了解具体访谈学者的“生命史”,即对这一学者的学术历程、大致观点的了解;第三个还要有对“学术社群”的了解,即这一学者的观点在学术社群的丛林中的位置,是主流还是边缘,代表偏左的还是偏右的。

  鉴于这个“坐标”,他认为我的访谈谈出了一定的“专业深度”。

  无独有偶,不久前我也遇到“专业深度”这个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二十周年庆的时候,我作为校友应邀参加分论坛的研讨,主议题是“媒体转型与创新的思考”,分议题分别是“转型路径1:迈向新媒体”和“转型路径2:迈向专业与深度”,我是第二个分议题的嘉宾。我分享的一个案例,就是之前与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教授的一次访谈,题目是《“克强指数”折射了什么》(《新京报·评论周刊》,2013年4月13日)。

  “克强指数”源于李克强在2007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会见美国驻华大使时的谈话,他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经《经济学人》报道后,风靡一时,那么,“克强指数”究竟是什么?又折射出什么?

  客观来说,这次访谈并不复杂,就是从常识和现实出发,逐一解读。比如,“克强指数”的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什么?舆论认为,“克强指数”能够精确反映经济现状,不仅体现在上述三个指标更切合中国经济特征,还体现在具体数据的易于核实上,为什么这三个指标不易造假?《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这种说法对吗?有评论指出,“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饱受诟病,“克强指数”显示出一名决策者的清醒与务实。“克强指数”对目前GDP考核制度有哪些启示?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访谈更深入,我与卢锋教授协商,专门绘制了有关的经济曲线,把GDP增长率与“克强指数”同比增长率,GDP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这三组曲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简单平均比重的“克强指数”与GDP实际增长率同期变动相关性较大。这一期访谈刊发后,反响不错,被《当代社科视野》等媒体转载,一个评价就是体现了“专业深度”。

  卢锋教授也在研讨会现场,他的解释是:“专业性和深度,从经济学家的角度考虑,必然有一个约束因素,就是时间和成本。专业性和深度对记者和对学者有什么不一样呢?就在于记者的约束性在那儿,每天都要出报纸,每周都要出杂志,时间周期的限制,不可能像学者那样相对时间独立一些。但无论是研究还是报道,都要先把事实搞清楚。”

  媒体从业人员如何提高“专业性和深度”?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有两个,第一,面对快速转型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上有所突破;第二,这个问题也是多维度多方面内涵的,在时间约束的限制下,尽可能对一个问题做认真研究,再与专业人员深入交流,这样一来,专业水平必然就高,比别人的更有深度。高不是绝对的高,而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比别人高一点点,就会在市场上有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经常说,“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从专业和深度的维度看,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比后者要求更为严格,除了“时间限制”等因素,还包括需用更为通俗的话语来表达。当然,我想说的是没有“最高级”,只有“比较级”。

  (作者为新京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48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