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海派电视拍海归

2014-09-25 10:41:3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时统宇

摘要:

  文/时统宇

  小暑时节,我到上海参加5集纪录片《海归中国》的研讨会。几天后,和已经在美国工作的儿子视频对话说起这个片子,当然,我还是忘不了对他说,“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我们先从纪录片的层面说说这个片子的意义。这几年,纪录片的势头很猛。虽然写这篇短文时,央视纪录频道的“道长”被带走上了报纸的头条,但并不妨碍纪录片的市场被大家看好。同样是在上海,6月份在上海电视节期间,我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分管纪实频道的副总编辑陈梁在一起,说到他们纪实频道的上星,我们都信心满满。但仔细一想,我们的纪录片似乎还缺些什么。到底缺什么呢?先来看看我们有什么。

  首先是宏大叙事,除了命题作文,还有诸如《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等这类的大跨度、大制作。其次是秦砖汉瓦、三皇五帝,包括《故宫》、《颐和园》等均属此类。然后是生活类的小清新,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舌尖上的中国》。还有一类最耐人寻味,这就是豺狼虎豹,特别是毒蛇猛兽,可别小看了它们,它们可是收视率的保证。不管你什么“好声音”、“梦想秀”,它以不变应万变,东非大草原、马拉河……只要看看黄金时段央视十套、七套的节目编排,你就知道这些豺狼虎豹是多么脸熟,特别是那些毒蛇猛兽,更是纪录、科教类频道提高收视率的突围利器。

  我们的纪录片最缺的是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那些有话语权的人,他们到底在忙活什么呢?

  因此,《海归中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直接现实性品格。片中的人物包括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之一徐小平、中国证券市场创建者高西庆、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等。特别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这位新近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尤其引人注目。这些年,围绕施一公的舆论关注,实际上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的科技体制和高教制度,能把镜头对准这个人物,是需要些勇气的。你别看我们的主流媒体似乎挺忙活,但有些该忙活的事并没有忙活。

  《海归中国》除了这些“成功人士”外,那些看似边缘的人物的登场恰恰是一大亮点。今天,越来越多的海归将创业的触角延伸到公益领域,他们的“公益创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改变和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改革,却迟迟未能显示成效。海归群体将目光瞄准了社会领域。他们有的是将国外成熟的社会组织模式引入中国,借鉴成功经验,解决社会问题,有的则是用经济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手法,建立全新的公益模式,助推社会问题的解决。片中出现的社会公益领域的先行者如“黑暗中对话”创始人蔡史印、“蒲公英”图书馆发起人杜可名等,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个人命运和时代大势的有机联系。

  在这个研讨会上,我提出了一个建议:能不能拍一个纪录片《海殇》。理由是:对“海”的认识,透视出百年中国的悲欢离合,生死歌哭,失望和希望,奋斗和追求,光荣与梦想。特别是,今年对甲午战争120年的纪念不同以往,我们处在新的起点上。

  有点“文青”色彩的这样一件事不知有多大范围的共鸣:差不多三十年前曾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出国潮》,隐约记得文中这样描述:在首都机场,在虹桥机场,在白云机场,莘莘学子一步一回头,一步一颤泪。的确,那个时候出国留学还有一个别称“洋插队”。前年我送儿子赴美时,在机场确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但总觉得有些夸张,“一步一回头,一步一颤泪”的撕心裂肺,这个还真没有。这也难怪,当“游学”成为时尚,你还能指望留学曾有的神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49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