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朱德泉:新闻如何不发炎

2014-10-15 00:20:4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朱德泉

摘要:

  文/朱德泉

  传统的新闻学,在网络化、碎片化传播的快节奏冲击下,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之所以发出这一“哈姆雷特之问”,是因为传统新闻学的标准被一再降低,一些纸媒所谓的媒体融合之路,正在上演着饮鸩止渴的“末路狂欢”。让我们看9月的几个网络热点事件:

  9月1日,一家媒体官方微博以《浙江嘉善学校门口发生砍人事件 一男子倒血泊中》为题转载一个记者微博称:今晚21:10左右,浙江省嘉善县体育路信息学校门口发生砍人事件,一男子被砍倒在血泊中,身上血迹斑斑,具体原因记者正在了解中。

  由于恰逢开学日,校门口砍人事件迅速被扩散,产生“又一起校园暴力案”的信息恐慌。嘉善随后的紧急回应披露了如下事实:案发学校对面,系一起因借贷纠纷引起的案件,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此事引起不少网友争议,有的网友称是媒体造谣制造开学恐慌,有的网友坚称媒体陈述事实没有问题,怎么理解是读者的事儿。

  我的回答是:说该媒体造谣显失公允,但这家媒体显然知道,什么时节打什么擦边球既能免责又能抓眼球。比较负责任的做法是,用百度地图定位该学校街道并核实,确认后以《嘉善×街发生砍人事件,一男子倒在血泊中》为题先发出来,然后继续跟踪,及时发布官方消息以正视听。这样,既做到不漏新闻,又能避免读者陷入信息恐惧。但显然,这种做法是以“牺牲”转发量为前提的。我注意到,包括这家媒体在内的很多纸媒官微,并没有履行跟踪披露权威说法的职业规范。不择手段拼转发,恰是由于一些纸媒官微普遍存在的“新媒体焦躁症”。

  当一个新闻事件信息要素残缺不全时,过分突出其中某一个信息点,看似微观真实,而对整个事件而言,恰恰会造成宏观失实。因此,这时候对信息要素模糊处理反而更真实。

  同样的例子发生在对延寿县越狱犯高玉伦的追逃新闻中,一家纸媒官微称:9月6日高玉伦盗窃了一家小卖部,带走了7袋月饼等物品,警方在桌上发现了120元钱。由于这件事情恰逢中秋节前夕,遂以《越狱犯中秋“买月饼”》报道出来疯传。警方高度怀疑小卖部窃案嫌疑人是他,但这一切均要等到归案才能查实。发现的120元钱,有许多未确定因素,媒体单挑新闻点曰“买”月饼实属过度渲染。一个身背两条人命的越狱犯就这样被媒体炒作成“温良恭俭让”的“良心犯”。

  媒体如果只负责吸引眼球,不负责报道真相,不负责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即便新旧媒体融合得再好,也是死路一条,因为传统媒体的严谨、公信力是其赖以生存的法宝。

  必要的核实和把关依然是新闻人“能力自信”的关键,切不可只顾迎合快节奏、迎合民粹而舍本逐末。“抢”出来的那些影响力,很可能会随着公信力的崩盘而徒留骂名。毕竟,现在网友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网络的对冲自净特点会不断“吹沙见金”。

  9月5日,媒体曝出的兰州城管殴打大学生的新闻就是一例彻头彻尾的假新闻,而这一假新闻的信源,仅是一段19秒的视频。其实摆摊的不是大学生,也不是为迎接新生搞的什么项目。冲突前一天,城管曾下发宣传单劝离,违规摆摊中摊贩又暴力抗法,将一名城管打骨折住院。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一家国家级党报的官微就公然发表评论《谁给城管作恶特权》。

  试问:谁给该官微小编造假特权?以舆论监督之名动辄失实,只会制造社会矛盾,与设立党媒官微初衷相悖。“老虎关乎命运,苍蝇影响生活”,有些假新闻之恶甚于苍蝇,该被管管了。

  确实该管管了,就在这月中旬,21世纪网被爆特大新闻敲诈案,随后传出调查组进驻的消息。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母报官微,居然以《管住嘴巴》为题,发表微博称:“事情没完全确认前,先不说,好比钱没到账就不是你的,万一有变数你会尴尬……”

  前半句很对。后半句弱爆了,不能什么事都要把钱作为评说确认的标准。如此,“实事求是”就会变成“是个事就求钱”。我们固然不能“求全责备”,但你们更不能“求钱责备”,不是你的,到了账也不是你的。

  价值观出了问题,哪儿都会发炎。

  

  (作者为大众网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49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