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2年10月下)

2012-11-09 11:00:4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实现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化交集
  提及当下的舆论生态,不可回避的是对“两个舆论场”的讨论,即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和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一段时间来,两个舆论场的媒介、受众和评判标准存在差异,有时在同一个问题的讨论中自说自话,缺乏沟通,造成了舆论被撕裂、讨论被局限、观点被垄断的现状。
  舆论多元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特点,这反映了社会诉求的多样和利益主体的多元,但我国两个舆论场的分歧有着独特的特点。以逐渐退去的北京大雨为例,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上,这一事件一时占据着主要版面。不同的是,传统媒体主要关注的是大雨中体现出的互助互爱、团结温暖的正面能量,而网络上讨论最多的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不足和问题。
  舆论生态的这种局面,一方面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复杂现实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微博崛起有很大的关系。近两年来,微博乘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的东风,以其草根、开放、便捷、自由等特点,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当下影响网络舆论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一个孤立的突发事件在微博上曝光和转发,会旋即引爆全国舆论,成为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微博从诞生起就有一种解构传统、消费一切的倾向。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传统媒体不时成为一些新兴媒体较劲和调侃的对象,在舆论场中呈趋弱之势。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问题,不是有多大的“仇恨”要化解,关键是在是非、对错、美丑等这些最核心的价值判断上要有一个“最大公约数”,找到两者可以共同接受的评价体系。很多时候,判断标准的缺失比判断方法的错位后果更严重,危害也更大。
  两个舆论场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当下社会现实不同角度的折射。只有在积极互动中取长补短,实现两者最大化交集,才会有利于评价标准的趋同,有利于发展的统筹兼顾,有利于社会的长久和谐。打通两个舆论场,探寻交流沟通之道,传统媒体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一个多月来,在与网友的坦诚交流中逐渐获得认可,成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一次有力尝试。            (于洋/《人民日报》2012-09-16)
  
  媒体不要夸大税收的调节作用
  社会大众对税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税收问题时常成为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讨论的热点。例如房产税,就成为我国媒体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最近新一轮的房产税热议,即基于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其中一方的观点是,征收个人房产税会推高房价,所以反对把房产税扩大到个人房产;另一方的观点是,对个人房产征税有利于抑制房价,因此,应当尽快把房产税覆盖到个人房产。两种观点根本对立,对房产税的主张完全相反,但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基点:房产税的影响很大,可以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如果去掉这个逻辑前提,上述两种观点的对立也就不存在了。
  其实,抽象地谈论一个还未变成事实的个人房产税的影响和作用,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房产税的影响大小和调节作用的实际发挥,取决于诸多的现实条件。例如,税制怎么设计?包括税率、税基、扣除抵免等税制要素的组合;征管能力如何?设计出来的税制是否与征管能力相匹配,能不能按照设计的税制真正执行到位等等;社会环境和条件咋样?老百姓对这个税的理解,是否愿意遵从,以及偷漏税的条件和可能性等等。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结合实际的探讨,抽象地、泛泛地争论个人房产税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无异于是在讨论现实中不存在的“屠龙术”。这好比在讨论一个还没有出生的小孩长大成人后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的问题。可在媒体发达的今天,类似这样的争论却是一波接一波。大家讨论的都是房产税,但仅仅是名义上的,实际所指各不相同,本质上是一种自说自话的没有交集的讨论。除了参与者有一些发泄情绪的作用之外,其对实际决策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税收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然而是有限的。而且,税收发挥调节作用,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无条件的。税收是财政的一个手段,税收的调节作用只有置于整个财政体系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特别是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更是如此。另外,税收发挥调节作用,不仅仅取决于税制的设计,更取决于税收征管能力,而后者恰恰是最重要的。在各种关于税收的争论中,征管上是否能做到,或者即使能做到,其成本多少等问题基本上被忽略不计。脱离实际征管能力和具体条件来谈论一个税制的好坏,那只是纸上谈兵。“应该如何”想得多,“能够怎样”想得少。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夸大税收的调节作用。这样的观点可以“欣赏”,但无实际的用处。可问题是,如海市蜃楼一般的描述,通常还吸引不少的围观者,得到不少人的赞成。
  讨论税收问题,应该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想象出发;从整体、宏观和系统出发,而不是孤立地从税收、从某一个税种、从个人角度出发;从我国的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国外的做法出发。只有这样,关于税收的各种讨论、争议才是建设性的,才是有价值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中国财经报》2012-09-11)
  
  纸媒与网络殊途可同归
  大约三年前,传媒界曾刮起一阵忧心忡忡的质疑风:网络狂起,纸媒的寒冬是否来临?纸媒还能存活多久?甚至有人预言,纸媒的生命顶多还有十年;但也有人表示了审慎的乐观,尽管也认可纸媒终将消亡的观点,但认为在中国至少仍有几十年的发展预期。我是同意后者看法的。
  其实,但凡一种新的传播技术问世,总会给传媒界带来巨大冲击。史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视大普及的时候,美国报业就倒掉了一批百年老字号的报纸;如今网络突兴,按照历史惯性的逻辑,肯定也会倒掉一批报纸。新的逐渐代替旧的,新的势必超越旧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没什么可奇怪的,也不值得大呼小叫,以平常心态待之即是。然而,正如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一样,我国的传媒国情也是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那么,我国的报业面临网络风暴,能否挺住而不倒呢?总的判断是:乐观略超于悲观,机遇稍大于挑战。
  首先,纸媒发展总体态势平稳。不能不承认网络对我国纸媒业的冲击巨大,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民人数,就是铁的事实。然而,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来看,最近几年我国报纸发行量总体没有下滑,反而略有3%的上扬幅度;中央和省级大报没有垮掉一家;有的地方报纸和行业报纸倒闭,主要不是因为市场原因而是因违法受到惩治的结果。所以,我国整个纸媒业的基本面没有受损,继续保持着有力跳动的生命状态。
  其次,我国纸媒仍有发展空间。从西方发达国家纸媒发展的过程来看,纸媒发展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城镇化程度,二是受教育程度。先说城镇化,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城镇化都在90%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只达到50%左右。城镇化升级,就意味着信息量需求增强,而纸媒正是提供信息需求的有效载体,故城镇化的提升,是纸媒发行量上扬的助推器。再说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尤其是受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较多。反观我国现状,我们虽然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国民整体教育程度仍在高中阶段;大学生人数虽然快速增长,但在人口总数中仍处于低位。传播发展史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纸媒兴趣越大,故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多少,也是纸媒发行量的动力源之一。
  再者,纸媒与网络不是各行其道的陌生人,双方可以而且能够“成婚”,实行报网结合,共同开辟新路。现在,不仅中国,全世界的绝大多数纸媒都开始了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征程。网络有网络的优劣,纸媒有纸媒的优劣,二者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毫无疑问,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继续迅猛发展,还将给社会、给传媒界带来新的冲击。对纸媒而言,谋生存、求发展,肯定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预测未来,说好可能说不上太好,说坏恐怕也坏不到哪儿去。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光明日报》2012-10-11)
  
  舆情业:四大派系角逐
  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
  对于舆情业的市场规模,业内还没有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影响舆情业的蓬勃发展。近10年尤其是2004年中央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来,舆情业开始兴盛起来。危机公关专家、谷尼国际软件副总裁邹鸿强表示,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掌握在社会主流、精英人群手中,信息传播具有极大的可控性、选择性与倾向性。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对企业、品牌、产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危机事件的处理是处在一个相对公开的环境中,各类信息的传播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这种不可控性表现在传播时间、传播内容以及传播信息来源的不可控性等。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很重要。
  很多具备技术及理论实力的创业者正是看中了这个市场,纷纷开发出各种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方正电子、军犬、拓尔思为代表的舆情监测软件企业,构成了舆情业中的“技术派”。
  各高等院校也不示弱,像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设立舆情研究机构,同时发布各种舆情研究成果,自然而然成为“学院派”。其中,组建于1999年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号称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从事民意测验和调查的学术机构。
  而最具知名度与权威性的,要数以人民网、新华网、中电传媒为代表依托其传媒资源的“媒体派”。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08年正式组建,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企业报》于今年6月成立了中国企业舆情中心,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从监测、分析到应对的一条龙舆情服务。
  当然,还有以大旗网、蓝色光标、易观国际等为代表的“公关派”,更多做的是企业发生危机后的“灭火”工作。
  随着竞争者的不断涌入,整个舆情服务市场也变得鱼龙混杂。多数舆情监测公司都是体检中心,不具备预防和治疗的功能,客户在得知自身问题后,也不能采取专业有效的措施去应对。为此,《中国企业报》在国内首创,采取了一种平台建设的模式为市场提供全方位舆情服务,集合市场内实力最强、各具特色的舆情监测公司、应急系统公司、公关公司以及自身的权威媒体优势,向客户提供应急机制建设、舆情预警、舆情分析、舆情危机应对咨询、舆情危机应对实施、网络市场调研、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策划等与舆情相关的全面服务。
  
  (中国企业报记者李志豹、张磊/《中国企业报》2012-09-25)

  来源:青年记者201210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