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2年12月上)

2013-01-09 14:44:16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
  改革时代是开放的时代,也应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
  大变革解放生产力,不仅促进经济大发展,也必然涉及生产关系,触及政治体制,涉及意识形态等。我国已持续三十多年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全社会各个关节都在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在政治上是利益重组,要重新摆平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制度上要除旧布新,思想上要与时俱进,以求在新的平衡点上构建和谐社会。
  这就意味着,过去僵化陈旧的意识形态说教不但已不适用,而且会成为改革最顽固的阻力。既得利益集团,往往有意无意地坚持惯性思维,自觉不自觉地坚守既定话语,完全不理会已急速变化的现实,不顾世界民主潮流激荡,死抱既往意识形态教条,对思想解放怕得要命,满口官话套话,以禁锢思想来保住其话语霸权,保护其特权。所以,改革一定会有思想领域的斗争,改革是与陈旧观念告别,是新旧利益的博弈,改革的推进总会有阻力、有论争,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思想交锋,都要为破除僵化陈旧思想意识耗费精力。
  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就破除了“两个凡是”观念的羁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又进一步突破了“姓社姓资”的纠结,从而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在思想意识上摆脱旧枷锁之后,才有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破浪扬帆,才有了二十年的经济大发展。这既让我们看到了新思想的威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旧思维的顽固,使我们感觉到改革开放进程中思想解放、思想论争的重要性、必要性。
  改革需要新思维,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见解,需要各方人士为改革出谋献策。有心人对于国家战略、宪法宪政、政府设施、公共政策等方方面面,都可以说三道四,评头论足。民众可以公开批评或褒扬政府,评析当政者的政治作为、执政能力,就大政方针提出正反各种意见,总结历史经验,提供药方。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更尤其需要忧国忧民之士挺身而出,考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改革的路径。
  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紧绷的社会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没有思想市场,社会就会失去活力,人民侧目而视,不敢说话,有错无人敢谏,也就丧失了纠错机会,更谈不上择善而从。历史表明,当权者垄断思想,非但不能引领时代前进,反而会开历史倒车。
  改革时代需要思想的支撑,也就需要思想家,尤其是政治思想家。大变革时代的中国,需要有大作为的政治思想家。当政者应尊重他们,左、中、右的思想家都有存在的理由,政府对任何思想流派都无须打压,只需任其争辩,兼容并蓄,择善以从。
  中国改革开放已持续三十多年,下一步的路怎么走?不妨放开言路,让各路英豪各抒己见,让社会各界争辩一番。真理越辩越明,改革时代需要思想论争,以分辨是非,探究前进方向。以权力来裁量真理往往是最愚蠢的举动。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让思想市场有货可售,百家争鸣,大胆探索,兼收并蓄。言路畅通,思想家辈出,是社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大变革时代的时代特征。思想开放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袁刚/《人民论坛》2012年11月上)
  
  
  传统媒体进军新兴媒体,要在技术上掌握主动权
  读报纸还是读微博,听广播还是看视频,信电视还是信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游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信息接收和消化方式,也在此消彼长之间见证舆论生态的变化。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如何在新的舆论生态中准确把握新兴媒体的脉搏,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充分互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兴媒体改变了现代人表达观点的方式,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但是,应该认识到,新兴媒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网络改变生活前,电视曾经是新兴媒体;在电视机走入千家万户之前,广播曾经是新兴媒体;在广播传到大洋彼岸前,报纸也曾经是新兴媒体,而且他们都曾经风靡一时,影响深远。美国大众媒体学者德弗勒描述当年美国人喜爱广播时说:“经济来源窘迫的家庭也许把家具还给贷款公司或拖欠房租,但他们死抱住收音机不放。”这样的痴迷,与今天紧握手机24小时更新微博的我们没有太大差别。
  任何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对当时的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和舆论格局产生冲击,这是正常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网络新兴媒体之所以对舆论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因为它改变了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模糊了“读”与“写”、“传播”与“受众”、“主流”与“非主流”、“权威”与“非权威”的界限,这是以前任何时代的媒体和舆论环境都不曾遇到过的。
  两年前,微博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人曾经说,微博是报纸最大的危机,“微博有10万听众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报纸”。时过境迁,今天,微博却是报纸运用得最好,也是运用得最有效的新兴媒体。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主流大报都开设了微博,在与微博信息的互动和补充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非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关系。传统媒体只要使用得当,完全可以在今天的新媒体阵营中大有作为。
  新兴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今天,技术与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很多技术本身就成为媒体。邮箱、论坛、门户网站、社区、博客、网络视频、在线阅读、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新媒体的传播、应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媒体进军新兴媒体,需要在技术上掌握主动权。近年来,无论报网融合的发展,新的业界形态的运用,移动终端的开发,传统媒体几乎涉及新兴媒体所有的领域。但仅仅追随技术的脚步是不够的,传统媒体应该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技术创新道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在当前激烈竞争的互联网技术浪潮中,把握先机和主动。
  掌握技术的工具,还应该遵循技术的规律。今天的网络新兴媒体突出平民化和个性化,门槛低,注重互动与交流。这些特点都说明,我们不能像制作报纸一样制作新兴媒体的内容,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路来理解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掌握新媒体传播技巧,揣度新媒体受众心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传统媒体不能仅将新媒体作为业务的延伸,更不能将自己变成网络舆论的扩大器和追随者,而应从更高层面上进行设计,打造一条全媒体生产链,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互动,为传统媒体的转型赢得一个更好未来。
  (人民日报记者于洋/《人民日报》2012-11-20)
  
  
  传统媒体如何“数字脱困”
  经济学再怎么厚重,其根本就是“稀缺”两个字,所有的利益都来自稀缺性。媒体依靠两样稀缺的东西来建立它的商业模式。其一,内容;其二,说话的渠道。媒体依靠专业的采编制作队伍向大众提供他们自己无法取得的内容,由此进行交换,是为收费阅读(观看)。另外,媒体由于有大众传播力,可以让企业或政府向大众发布信息,由此换来收入,是为广告。但在数字互联网时代,这两样稀缺性都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先是Web1.0,也就是以门户为代表的免费信息超市的出现,让媒体的第一个稀缺摇摇欲坠;然后是Web2.0,内容加剧了爆炸性的供应,让九成九以上的媒体遭遇切肤之痛。更重要的是,Web2.0不仅让用户贡献内容,也让企业可以贡献内容。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商之间的价格战,其先后逻辑便是如此:企业在微博上免费喊话,媒体跟进报道。在我看来,第二个稀缺性的失去,对主要以广告为商业模式的媒体,才是致命打击。
  于是媒体开始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位自己的稀缺性。关于第二个稀缺性的问题,目前是这样解决的:媒体充分投入到社交网络中,在Web2.0的世界里树立自己的广播渠道。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其掌门人都有6位数以上的粉丝,“说话的渠道”看来还是有点价值,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不过要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对细分相当敏感,媒体在社交网络上所吸引到的跟随者,以及向他们推送的商业信息,还要多多考虑“细分”的问题。
  至于定位第一个稀缺性,媒体的手法是两个:提高内容质量外加收费墙。但这是不可能速成的。媒体所报的信息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某名人参观了某地。这属于简单事实。但信息消费者不满足于光消费这点,他们还想知道:这个名人如何参观的,为什么要参观,参观后有什么后果?我称为“解释性信息”。就简单事实而言,所有媒体都是一样的,但“解释性信息”,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一个在市场上有足够威望的媒体,容易用更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具分量的解释,比如记者出去采访相对容易被接受一些,邀请专业人士撰写评论也相对容易一些。这反过来又使得这类媒体的威望更甚,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阅读它们。
  这也正是《纽约时报》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成为数字时代传统媒体的榜样的根本道理:它们的解释是稀缺的。这个良性循环,没有时间的铺垫几乎不可能,要知道,前者有160年历史,后者是170年。这种积淀是不可能速成的。
  但大多数媒体并没有这样的本钱。我很难想象它们建立收费墙后会是什么后果,它们自己都难以想象,故而跟进者并不多,特别是我们国内的媒体。在总体上信息供大于求的数字时代,我承认,媒体还是有非常少量的独到内容,但如果仅仅靠这个,用直接收费的方式就想数字脱困,未免太简单。
  或许,我们的媒体人士在考虑媒体的未来时,更多的目光应该投向这个范本:杭州《都市快报》旗下的“19楼空间”,它是个本地化生活社区。这个目前已经坐拥上千万用户、估值上亿元的网络公司,才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媒体数字脱困的样本。它绝不大搞内容收费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东方早报》2012-08-23)

  来源:青年记者201212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