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段子评论的限度与困境

2016-04-26 17:04:26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下   作者:王昱

摘要:  段子如同一剂见效快、时间短的迷药,让人暂忘眼下的不顺。我们不能因这份浅薄的幽默而回避它所折射的真实世界。

  段子概述与分类

  段子,原指相声中藏着笑料的一段,如今成了调侃的泛称。人们依照内容特点,将段子分为红、黄、灰三种。红段子以宣扬美德、启迪人生为主。黄段子情色意味浓重。灰段子,则以针砭时弊为主,紧密贴合新闻事件,表达民意、民情甚至民愤。本文所指的“段子”,特指灰段子。

  笔者将灰段子创作手法主要分为如下五种:

  1.排比列举法

  指将性质相似的事件总结起来,无需赘言,自成段子。如:“毒大米让我们认识了石蜡;火腿让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三鹿又让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将屡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列举出来,一切皆在不言中。

  2.重填旧词法

  指围绕热点事件,对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进行改编,如:“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意在调侃挥之不去的雾霾。

  3.情景模拟法

  指假想出一个情景,编造故事。如:“老王扶了摔倒的老人后,成了千万富翁。记者闻讯前去采访,面对镜头,老王道出了真相:我以前是亿万富翁!”老王、记者、采访、财产损失,皆凭空虚构,借此暗示对讹诈的不满。

  4.时空对比法

  同种事物,在不同时间、地域的情形可能完全不同,在强烈的反差中隐含讽刺。如,“二十岁站在德胜门能看见西山,三十岁站在德胜门能看见西直门,四十岁站在德胜门,连德胜门也看不见了”,以此吐槽环境之恶化。

  5.图文配合法

  为精妙的图片配一两句形象的文字,如,熟睡的婴儿面前摆了两只桶,桶中各放了几枚硬币,分别标注“买房”“买车”。孩子尚在襁褓,父母就要为他以后买房买车早做打算,折射出国人偏颇的财富观、教育观,以及过于沉重的都市生活压力。

  段子的创作手法实难列举穷尽。每逢热点话题在网络中发酵,善于调侃的网友总能创作出形式多样的段子。段子,已成为多元话语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人们常对着屏幕会心莞尔,读懂段子背后的不满、愤怒。也正因为隐于笑料背后的情绪,段子天生携带着鲜明的立场,使其具备了评论的“资质”。有人认为,段子是最好的评论,一则段子胜过千言万语。

  然而,寥寥数语的段子,能否发挥传统评论之效?能否胜过媒体上一板一眼的新闻评论?

  段子评论的传播特点

  笔者依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简要梳理段子评论的传播特点。

  1.Who(作者)

  2009年,有研究者对段子做了分析: “这类文本在其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改写乃至重写,作者无考。”①段子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是在分享中消费“笑果”。一则段子能够赢得爆炸式传播,本身就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肯定。

  2.Says What(内容)

  包括但绝不限于民生、官场。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皆可成为段子评点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它确与新闻评论有相同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段子所涉及的内容,要比普通新闻评论更广——媒体所不能触及的官场话题、政治禁忌,皆可出现在段子中。

  3.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

  网络媒介使段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最多的屏端,收获最佳的传播效果。如此说来,一则精彩段子的影响力确实要比刊登在报刊上的一般评论大得多。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传播的特点,决定了段子依靠新奇、极端来吸引眼球的特质。一位职业段子手这样说:“段子不需信达雅,它不是在跟你讲道理,追求的就是一巴掌拍死而后快的气势。”可见传播渠道的特点,鲜明地塑造着段子的“性格”。

  4.To Whom (传播对象)

  面向无差别的网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段子的草根性——以平民气息十足的词汇,调侃生活中不如意之处,直指素日里得罪不起的阶层、不敢直言的话题,言辞中暗含着草根的幽默与智慧。

  5.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

  段子嬉笑怒骂的口吻确能博人一笑,具有娱乐功能。有人将段子比作“哈哈镜”,以揭示其可以将某些丑陋荒诞的行为扭曲放大的功能。此外,段子是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张扬了公众的话语权,增强了焦点问题的受关注度。人们借此表达不满与焦虑,释放郁结的负面情绪。

  这种泄愤式的夸张,虽能鞭挞现实的不足,却无形中强化了民众的现实疏离感:不求政治体制的参政议政,只求话语空间的肆意笑谈;不求客观的描述、解决的对策和可行性。②

  段子评论的限度与困境

  段子评论的限度与困境,同样不容忽视。

  1.形式简短,限制深刻表达

  段子最大的形式特征在于短小精悍,客观上迫使其描述不断走向精简凝练,更适合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习惯。只消几十秒钟,便可完成阅读、理解、转发的全过程,更利于传播。篇幅的限制,也造成了段子难以承载重大话题、实现理智反思的弊端。

  2.宣泄情绪,逻辑力量不足

  段子虽针对时弊进行调侃,但通常而言,它不是在传递经过严密思考的观点,而是在倾泄触景而生的情绪。所得结论似是而非,逻辑漏洞重重。它只是凭相近的情绪唤起共鸣,无法依靠内容逻辑的力量说服人心。

  3.背离真实,片面迎合想象

  段子的生命在于真实——基于真实的事件,进行合乎常识的调侃。当下,限制段子发挥评论功能的最大障碍,恰恰在于其背离真实、无视常识、毫无原则地迎合民众的想象。如记者在街头采访:“大妈,雾霾给您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答:“看清楚了再问,我是你大爷!”如此情景,完全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没有耐心、不愿思考的观众一旦进入这种夸张的逻辑,便不会去做基本的判断,加入转发大军。

  用力过猛的段子,虽然可迎合舆论的情绪,却远离了真实,难以发挥新闻评论的功能,更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与读者的默契。

  4.消解严肃反思,吞噬理智声音

  段子深为人诟病的,是其消解严肃的反思,吞噬理智的声音。青岛“天价虾”事件曝出后,网上立现许多关于宰客的段子。点赞转发者甚众,但少有人深思,无良商家为何屡禁不止?蛮横的商户何来无限透支信誉的底气?法律的执行究竟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对违法者毫无震慑力?段子的确可传递出对此的愤怒与失望,但不会揭示商家之所以敢于屡屡试探法律的边缘缘于违法成本低廉,不会指出根除市场乱象要靠逐渐完备的制度、不打折扣的法律,靠每个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决心。

  一事当前,公众与媒体来不及对事件进行透彻的了解,段子手倒先绞尽脑汁地编起了段子,这种现象本身就是病态的。笑后又如何呢?真知灼见和理性之声淹没在消费段子的快感之中,无法提出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启示,形成建设性的推动。

  学界常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来评价段子,认为它以戏谑的方式表达生存的荒诞感与痛苦。这种痛苦,最终被狂欢所淹没。在我看来,段子的时兴给予时代最大的伤害,是让正经与理性无处容身,人们难以收回嬉皮笑脸的话语方式,用理性的目光打量一下周遭世界。

  5.增加隔膜,不利沟通谅解

  很多时候,段子揶揄的结果,不是阶层之间的谅解沟通,而是强化的对立和偏见。很多段子并无数据支撑、事实证据与逻辑推断,只凭一腔气愤、一己想象得出简单粗暴的结论,向社会输送了更多的对抗、不解。

  6.从围观到无奈,回避现实困境

  不少段子手带着围观的心态来创作,传播者则怀揣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理来转发。他们不是挨宰者、被讹者,带着事不关己的轻松来调侃。

  在宰客商家横行、物价部门监管不力的大环境下,无人能独善其身。也许刚把段子转出去,下一个挨宰的便是自己。有时,遭遇同样的困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比如雾霾。调侃者的心态便从围观变成无奈:反正改变不了现状,找点乐子还不行吗?这种“愿意讽刺、乐得批判又不想如何可以改变”的心态,反映出了部分民众强烈的无力感和对现实问题的回避,滋养着一种善于看穿问题,但玩世不恭、不思整改的行为习惯。

  段子如同一剂见效快、时间短的迷药,让人暂忘眼下的不顺。我们不能因这份浅薄的幽默而回避它所折射的真实世界。当我们见惯了多日笼罩的阴霾,唏嘘于偶然出现的蓝天,见惯了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橙色预警,再面对疯传的段子,无论它揶揄得多么精彩,都很难挤出一丝笑意。

  总之,虽然段子暗含立场与观点,但暗含着立场的情绪终究是情绪,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它无法从本质上超越新闻评论,更无法取而代之。

  注释:

  ①赵会凤:《当代段子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王焱:《灰段子的狂欢表征、意义及其限度——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为视角》,《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

  参考文献:

  ①陈敏:《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文化 》,《新闻爱好者》,2009年4月上

  ②周婷:《网络段子的传播学分析》,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