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莫让网络暴力进入生活

2011-03-02 17:27:58

来源:   作者:

摘要:

  ● 马凌云
  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此起彼伏,当这种虚拟暴力已经逐渐被人们熟知时,另一种由此引发的更加难以遏制的暴力现象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由此引起的现实暴力。这种由虚拟到现实的演变过程极大地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成为网络监管的“主流问题”。

  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是一种不再仅仅依托于机械的计算机庞大数据库的新型搜索类型,它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问人、人找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是一个通过提问者提问,其他网民借助自己的专业背景、生活经验、亲身经历甚至道听途说不断完善答案,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
  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线已历时十年,在这十年中,从最初维护名誉权、隐私权的争议到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以至现今愈演愈烈的“现实暴力”事件,人肉搜索诱发的问题丛生。人们总是热衷于扮演正义的角色,作为“批判者”存在,对于问题的所谓“过错方”任意批评甚至谩骂侮辱,导致了网络暴力的产生。更有部分正义感膨胀的网民打着正义的旗号,对事件中过错的一方进行现实的打击,将虚拟网络中的暴力行为付诸实际,如到对方所在地直接进行谴责与批评,与对方发生口角、殴斗,甚至使用更过激的行为,对所谓过错方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笼罩在正义光环下的暴力事件制造者们往往还不自知。舆论也站在“正义的一方”,认为这是“坏人们”罪有应得。
  有人这样形容人肉搜索: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网络暴力的特点
  1.匿名制导致的随意性
  作为一种依托新媒体的大众传播平台,网络舆论的产生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网民无需“暴露”自己真实的年龄、姓名、身份背景等信息,网络发言逐渐被认做一种可以随意发生的、无需为之背负责任的情感宣泄途径。在这种发言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侵犯他人信息、名誉等;随意的发泄也逐步掺进了对他人的人身攻击行为,这种情况不断蔓延,最终导致网络暴力行为的频频发生。
  2007年12月27日,央视播出一则“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的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学生张殊凡,张殊凡在镜头里说道:“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新闻一经播出,猫扑网随即出现了多个帖子来攻击“很黄很暴力”这5个字,在一个名为《召唤人肉搜索—张殊凡—很黄很暴力》的热门帖子中,回帖的第一页就有匿名人士把张殊凡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所获奖励贴出来,精确到出生的医院。一幅张殊凡形象的恶搞漫画在猫扑也极为盛行:漫画里一个露着肩膀哭丧着脸的小女孩,前方放着有CCTV标志的话筒,右边用很大的字写着“很黄很暴力”,模拟张殊凡接受采访时的情景。
  人们常用“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来形容网络中的虚拟与不真实,正是由于网络提供给人们的各种虚拟身份,使人们总是把自己归为无罪的大多数。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恣意批评和责骂,也体现出正义背后的不宽容和不理性。
  2.沉默螺旋导致的一边倒
  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一般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根据这一理论,在网络这个群体中,当“正义的光辉”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被无限放大时,捍卫正义的声音大行其道,而某些手中握有不利于正义挺进的信息人一般选择沉默,因为没有人希望把自己推向正义的对立面,舆论逐渐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最终导致了“网络暴民”和“网络暴政”的产生。
  3.人的主观性导致“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人肉搜索实现了信息获得由电脑机械的查找转向人脑的灵活搜索。在这种偏转过程中,在摆脱了机械性的同时,人的力量被放大了,人的主观性逐渐显露出来。人们根据自身经历或道听途说提供信息,却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准确。这些经过人脑加工的信息片段能否最终呈现出真实的事件,谁都无法保证。
  例如将男主角推上当年“十大网络风云人物”榜单的铜须门事件,事件刚开始就是一边倒的指责和谩骂,甚至有人自告奋勇要当武松,去上门追杀铜须。但当事件的“苦主”发表了内容为“我承认,关于‘丑闻’一篇文章及QQ聊天内容等多为杜撰,游戏已经结束,各位爱YY的继续,本ID人间蒸发”的最后声明后,舆论开始动摇。更为荒唐的是,2008年,台湾知名综艺节目《康熙来了》请到了铜须门事件中的女主角,她竟然是网络上的红人Angel,而幽月儿的照片是盗用她发布在网上的照片,事件的真相得以大白,可怜的Angel已经被玩家们骂了快2年了。且不说事件的真相究竟为何,单就网友对这个事件的态度而言,从一开始的“江湖追杀令”,到后来捍卫正义的声音一下子被釜底抽薪,网民都是凭自身的主观判断和网友提供的信息发表言论,大家都在说“真话”,然真话却未必真实。

  网络暴力变为现实暴力
  可以说,从人肉搜索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将作为一种沟通虚拟与现实的手段,强大的人肉搜索将十分抽象的网络昵称或一长串网络地址还原为一个现实存在于某个社会生活圈中的个体,将他的资料、信息呈现在广大的网友眼前,撤去了网络的保护,让人无所遁形。不满足于网络论战的人就会借此手段,将愤慨与不满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宣泄。
  从还没有完全成形的“微软陈自瑶事件”到2008年的“人肉搜索第一案”,人肉搜索所导致的暴力现象逐渐跳脱了网络这一虚拟的社会圈子,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死亡博客”一案,就是网络暴力引发现实暴力的一个典型实例。因婚外恋导致妻子自杀,公司职员王菲饱受“人肉搜索”之苦。事件被网上曝光后,有陌生人聚集在公司门口要找他“算账”,有人给他写了“大字报”,也有人打电话说找了杀手要他的命,甚至他父母家也被涂上了谩骂标语。王菲被迫从原单位辞职,重新找工作屡遭婉拒,没有哪家公司敢收留他。他只能呆在父母家不敢出门,“因为出门总会有人找他麻烦”。由于不堪压力,王菲将相关网站告上了法庭,由此引发了所谓的“网络暴力第一案”。
  由于每个网民都是一个信息节点,都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大家通过网络社区空间,使有用信息得到最快的融合,锁定目标,得出结论,人肉搜索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无数事实也证明,人们通过这种新型的搜索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失去联系的亲人,揭露事件的真相,让虚假丑恶无处藏身,让社会正义得到弘扬。社会需要正义,但社会更呼唤理性的正义、宽容的正义。从开始的纯娱乐,逐渐发展为恶搞性质,再到如今的被质疑,人肉搜索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今天,人们应正视人肉搜索的中立性和工具性,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还网络舆论一个干净的空间。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05255.htm
  ②时晓莉:《“人肉搜索”的传播学思考》,《青年记者》,2009年3月中
  ③青梅:《“人肉搜索”界限谈》,《政府法制》,2009年第5期
  ④张鹏飞 王菲菲:《“人肉搜索”的受众心理探析》,《青年记者》,2009年4月中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2月中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