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业界资讯 > 正文

业界资讯集萃2014.9.15

2014-09-16 09:09:06

来源:   作者:

摘要:

2014915日·第374期)

中央通报9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案件

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详情披露

21世纪网被吊销资质 南方报业进驻整顿

全国百家网站公布举报电话 承诺接受公众监督

各方议评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

人民日报:守住底线,才有媒体公信

中国青年报:新闻敲诈为何难以被发现

新京报:收“保护费”保护了谁

朱学东:媒体敲诈已经变成肮脏的商业模式

21网案”现媒体困境 “南方系”或迎寒冬?

新华社启动“川藏青藏公路60周年”集成报道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引进曼罗兰UNISET印刷机

《第一财经日报》和第一财经电视将合并

SMG与工行战略合作 未来5年将获200亿授信

《扬子晚报》全新“融合改版”

四川资阳日报社违规申领记者证被罚款3

重庆一报社因报道失实被判罚

上海外国语大学组建新闻传播学院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人民法治》杂志在京首发

国搜新闻客户端发布 内容依托七家央媒股东

阿里巴巴启动IPO

美第二大报业集团 多种方案寻买家

德国媒体推进数字化改革

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媒体转型之路

用“据传”写报道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万达为何要砍掉一半传统媒体广告费用

传媒上市公司2014半年报详解

澎湃广告商业模式:“气候变化”将彻底崩溃

澎湃之鉴,都市报转型该不该改制?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谈“媒体融合”

                                                

中央通报9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案件

新华网/2014-09-09

  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前通报了9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刑事案件。据介绍,9起“三假”案件均为刑事案件,具体案情为:

  河南南阳吴选洲假冒记者诈骗和敲诈勒索案。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吴选洲自2009年以来,分别假冒《消费日报》驻甘肃记者站、《河南法制报》等媒体记者,以能够帮助摆平案件、新闻曝光等手段,诈骗和敲诈勒索单位和个人钱财。截至案发,共诈骗和敲诈勒索钱款16.5万元。2014415日,内乡县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向内乡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466日,法院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两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吴选洲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5000元。

  山西吕梁“5·19”假记者诈骗案。20142月,山西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接群众举报,反映薛某某假冒记者诈骗钱款。山西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立即部署吕梁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查处。吕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会同市文化执法部门于3月初开展联合调查。519日,专案组在榆林市将薛某某抓获。经调查,薛某某假冒多家媒体记者,以各种名义向多人实施诈骗,现已查实诈骗25万元。目前,薛某某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查处中。

  福建龙岩“6·25”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14625日,陈某某、邓某某以《法制与社会》杂志社海西增刊记者名义,到福建省龙岩市新泉镇乐联村帮助村民解决房屋倒塌赔偿问题。村民林某找到陈、邓2人,要求对村内乱倒垃圾现象进行曝光,2人答应曝光,并向林某索要4000元。随后,林某对2人身份产生怀疑,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除上述违法行为外,20143月,陈某某、邓某某假冒《法制与社会》杂志社海西增刊记者,明知龙岩市连城县某非法采矿场已被取缔并停止施工的情况,仍然以山体被破坏、村干部渎职为由威胁进行曝光,向有关人员索要30000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查处中。

  江西瑞金“6·13”假媒体工作人员敲诈勒索案。2014613日,江西省瑞金市公安局根据受害人举报,对某非法新闻网站的工作人员曹某某涉嫌敲诈勒索一案立案侦查。经查,20144月,曹某某向某非法新闻网站支付4200元,从该网站购买到工作证、调研证,并伙同另一曹姓犯罪嫌疑人从该非法新闻网站购买所谓“拒腐防变警示教育光盘”。2人通过在网上搜索各类负面消息,确定敲诈勒索目标,然后以某非法新闻网站工作人员的身份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对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恐吓、威胁,高价推销其“拒腐防变警示教育光盘”,从而牟取不法收益。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鉴定,该“拒腐防变警示教育光盘”系非法出版物。调查发现,自2014519日至63日,犯罪嫌疑人共推销11套非法光盘,获利21200元。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湖北十堰“6·06”假记者系列诈骗案。20144月,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工作发现,名为“十堰人在北京”的QQ群中有网友称被记者郭某某诈骗钱财。公安机关于62日立案侦查。66日,公安机关在十堰市将郭某某抓获。经查,自2012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郭某某先后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养生杂志》《科技信息报》主编、记者名义,专门在QQ群中添加中年女性为好友,以婚恋交友、帮助解决子女就业、帮忙办理证件等为由,先后在湖北、湖南、广东3省诈骗10名妇女11万元。2013年至20144月,郭某某冒充《人民代表报》记者,以帮助受害人维权、帮助从监狱“捞人”等为由,先后诈骗89万余元。现已查实的受害人达24人,诈骗金额20余万元。目前,郭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正进一步深挖其他犯罪事实。

  湖南常德“1·18”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13714日,根据有关线索,常德市公安局对成某某、闫某某等人在湖南、广东、北京等地假冒记者进行敲诈勒索立案侦查。经查,自2010年以来,成某某、闫某某等人利用其在新闻媒体工作的身份(在《当代法制报》《中国妇女报》《当代商报》从事广告、文字编辑工作,未取得记者证),针对一些单位、个人的所谓问题,采取在网上发帖、在报纸上发文章的方式进行炒作,或者采取写信、发手机短信给受害单位、个人及其上级领导进行所谓举报、投诉的方式进行威胁,敲诈勒索钱财。敲诈得逞后,成某某、闫某某等人要么不再继续“举报”“炒作”,要么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对受害单位、个人进行正面宣传。经调查,成某某等人先后作案13起,涉案金额达35万余元。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云南富源“6·05”假记者诈骗案。201465日,云南省富源县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处理一起纠纷时,发现报警人蔡某涉嫌假冒记者实施诈骗。经调查发现,蔡某冒充中国新闻网记者、主编,于20144月向云南省富源县的陶某表示可帮助其解决妻子被打伤问题,骗取陶某1万元。随后,蔡某又谎称自己认识省领导亲属,可帮助陶某所在的村子解决土地补偿款问题,条件是获得5万元报酬,且按照解决款项的10%提成。为牟取不法收益,蔡某未经核实,在40余家网站上以“政府克扣400余户村民土地补偿款”为题发帖,造成恶劣影响。同时,蔡某还组织400户村民签名,组织上访材料,预谋拉媒体介入。截至案发,蔡某共诈骗46000元。目前,蔡某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查处中。

  陕西咸阳“3·25”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14324日,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人持印有“陕西广播电视台《快播陕西》栏目组”字样的介绍信,携印有“陕西广播电视台”台标的摄像机,先后在兴平市水利局、兴平市某公安派出所进行采访。兴平市公安机关经过核实,发现刘某某等人不是陕西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325日,公安机关在西安将孙某某、刘某某抓获。经查,孙某某、刘某某以西安卓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办公地点,私刻陕西广播电视台有关公章,私自制作大量陕西广播电视台介绍信和记者名片,多次假冒记者进行敲诈勒索。现已查明敲诈勒索金额达8万余元。目前,孙某某、刘某某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查处中。

  陕西延安“5·29”“中国梦网”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14529日,延安市宜川县公安局工作发现,5名自称“中国梦网”的人员涉嫌在当地进行非法采访活动,立即会同当地文化部门将5人抓获。经查,20135月,董某某与所谓“西部社会与法”杂志签订承包协议,成立“西部社会与法”编辑部渭南办事处,自任办事处主任,并招聘张某某、祁某某、蔚某某到编辑部工作,给3人制发了采编证件。随后,分3个行动组外出采集负面信息,找到相关单位、个人以在媒体上曝光负面消息相要挟,迫使有关单位、个人出钱了事。调查发现,自201312月以来,董某某等人先后6次以记者身份,在宜川县多个单位敲诈勒索现金43000元。另据交待,该团伙还多次在陕西大荔、蒲城两县进行非法采访、敲诈勒索。目前,董某某等5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正进一步深挖其他犯罪事实。

                                           

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详情披露 写负面报道收删稿费

人民日报/2014-09-11

  上海警方日前对外发布消息称,根据一些企业和个人举报,侦破一起特大新闻敲诈案件。涉案的21世纪网总裁等高管和相关管理、采编、经营人员以及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两家公关公司的负责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1世纪网到底从事着哪些犯罪活动,该案揭开了哪些“黑幕”?上海警方对记者披露了案件详情。

 

  收“保护费”,“有偿不闻”

  21世纪网原是《21世纪经济报道》报的网络版。2010年春节后,网站剥离出来,实现独立运营,独立核算。

  “当时,我想从原创财经新闻,聚焦资本、股市市场入手,将网站做大做强。”21世纪网总裁、犯罪嫌疑人刘冬在接受讯问时说。随后,刘冬四处招兵买马,让周斌负责网站新闻采编,莫宝泉等人负责广告业务。

  2011年初,报社又将“上市公司”板块交由网站负责。“报社领导给了我们业务指标,2011年是9000万,20122013年是每年7000万,2014年又是9000万。”刘冬说。

  为了完成任务,21世纪网狠抓广告业务。“2009年后,全国成立了很多私人控股的财经公关公司。一些企业因为对资本市场不熟悉,就会找这些公关公司负责上市前路演、一级市场销售和相关舆论上的保护。”刘冬说,21世纪网站主要的公关公司客户有上海润言公司、上海怡桥公司、深圳九富公司、深圳鑫麒麟公司。

  说到“相关舆论上的保护”,刘冬供述说,“21世纪网属于全国一线财经网站,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防止我们报道企业的负面新闻,财经公关公司会找企业以与网站签订广告合同、投放广告的方式,让我们封嘴。”

  “其实就是保护费。为了不出现负面新闻影响上市,企业不得不和网站签订广告合同,这就等于签了一个保护协议。”21世纪网主编、犯罪嫌疑人周斌说。

  上海警方初步查明,刘冬、周斌授意21世纪网记者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挖掘、采编IPO(首次公开募股)企业、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当负面新闻报道发布后,被报道企业联系财经公关公司或者直接联系刘冬、周斌要求撤稿。刘冬、周斌则让企业联系莫宝泉,由莫宝泉负责与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收取费用。

  敲诈之后还有二次敲诈

  “签订合同后,网站会将企业名单统一交给采编部记者,要求他们不要撰写这些企业的负面新闻。但有些记者还是会撰写其中一些企业的负面新闻,此时公关公司就会启动‘紧急公关机制’。”据刘冬介绍,对于有长期合同、关系较好的公司,他们会马上撤稿;对于关系一般、有短期合同的公司,广告部就会在公关公司的协调下,要求对方增加广告投放费用或者延长广告投放时限。

  祥云飞龙公司就这样被敲诈过。“今年6月,网站记者朱益民对祥云飞龙公司做了1个月的秘密采访并撰写成稿。记者采访时,对方通过深圳鑫麒麟公司给我打招呼,我没有理睬。”据刘冬回忆,发稿当天祥云飞龙公司再次联系到他,请求撤稿。“经过多番交涉,我决定不再发稿了。”

  祥云飞龙公司则在与21世纪网站此前“一年30万元”合同的基础上,续签了两年广告投放合同,合同标的100万元。

  在21世纪网,类似的新闻敲诈并不少见。用21世纪网站记者、犯罪嫌疑人王卓铭的话来说,“这是公司集体行为,公司上下都这么干”。自20104月起,21世纪网与100多家IPO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收取费用数亿元。

  公关公司与媒体高管之间实现利益输送

  在21世纪网收取“保护费”的同时,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等财经公关公司也从中获利。财经公关公司的生存之道就是“左右逢源”。在企业和媒体之间,财经公关公司是极为重要的桥梁。

  为了让这座“桥”更扎实,很多财经公关公司都会对网站媒体高管进行“公关”。周斌在接受讯问时供述,“我记得起来的有:上市公司壹桥苗业曾经送给我10万元人民币,上海润言公司的陶凯及其妻子连春晖都送过购物卡,还有深圳鑫麒麟公司的邢达给我5万元活动费和20万元购房款。”

  据刘冬供述,他也接受过不同财经公关公司的各种贿赂。比如,2012年底,陶凯以“感谢对公司维系客户的照顾”为名,给刘冬35万元。

  “201312月,我和妻子去美国看儿子的费用,都是上海润言公司陶凯支付的。”刘冬说,“印象中,陶凯为我们购买了往返机票,共计8万多元人民币,还为我们支付了在美国的租车费、住宿费,共计7万多元人民币。”

  媒体人自设公关公司,非法牟利

  上海警方查明,21世纪网的相关管理人员、记者在获取巨额利益的引诱下,还私下设立了相关公关公司,非法牟利。目前已经掌握的有:周斌、莫宝泉及周斌之弟周敏设立了广州创众公司,记者夏晓柏设立了湖南富礼公司,记者王卓铭与其妻弟孟设立了北京怀溪恒润公司。

  据犯罪嫌疑人周斌交代,广州创众广告有限公司2012年左右注册成立,周斌占股40%,莫宝泉占股40%,周敏占股20%。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周敏和莫宝泉的妻子李晓芸负责。

  公司如何盈利?“一般情况下,21世纪网上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负面帖子。这些上市公司通过中间人找到网站,希望删稿。我会将中间人介绍到广州创众公司,由创众公司与上市公司签订广告发布合同,再由创众公司与21世纪网签订广告代理合同。两份合同之间的差价,就是创众公司的利润。”

  “创众公司在收取了上市公司的钱后,将相应的资金汇至21世纪网站。21世纪网在收取资金之后,会为这些公司做一些广告,并将相关负面报道删除。”据周斌供述,通过广州创众公司,他获利100万元人民币。

  记者走向新闻敲诈的前台

  21世纪网记者、犯罪嫌疑人王卓铭在接受讯问时承认,他通过撰写声广健康、海南海药、修正药业、恒瑞医药等公司的负面报道,收取这些企业的好处费。

  “大概在今年8月初,我参加新闻发布会,得知了‘声广健康在电视上发布虚假广告、骗取老年人钱财’的新闻线索。”王卓铭在接受讯问时说,他在撰写稿件过程中,主动联系了声广健康董事长陈晓,跟他说了负面报道的事情。

  对此,陈晓做了辩解,并希望不要刊登报道,但没有提及好处。“因此我没有理睬,大约在8月上旬,《21世纪经济报道》报刊登了负面报道,同时21世纪网也转载了相关文章。”王卓铭供述。

  大约两天后,陈晓提出希望删稿,表示愿意出钱解决此事。“我给了陈晓我妻弟孟的电话,让他们商谈撤稿的事情。”王卓铭说,“考虑到21世纪网刊登了这条负面新闻,我又打电话给周斌,告诉他声广健康希望撤稿,并且愿意出钱和单位搞合作。周斌同意了。”

  最终,一条利益链形成了。“孟主动联系周斌要求撤稿,并洽谈成功。21世纪网收了20万元合作费用,而孟向声广健康收了85万,从中给了我12万。”王卓铭说。

                                      

21世纪网被吊销资质 南方报业进驻整顿

新华网/2014-09-13

据新华社消息,21世纪网涉新闻敲诈被吊销所有网站资质,人员全部遣散,公司注销。

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12日消息,该局已对涉嫌经济犯罪的21世纪网进行行政立案调查,同时部署要求辖区内新闻出版单位特别是财经类媒体迅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规范新闻传播秩序。另据《南方日报》报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已派出工作组进驻21世纪网站和21世纪报系展开全面整顿。

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通报,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工作部署,该局立即依法对涉案单位进行行政立案调查,11日,该局召开辖区近20家财经类重点报刊及其主管、主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通报有关媒体涉嫌新闻敲诈情况,研究部署进一步规范新闻传播秩序的具体措施,要求财经类媒体迅速开展新一轮自查自纠及整改活动。

                                                

全国百家网站公布举报电话 承诺接受公众监督

新华网/2014-09-12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日在京召开全国网络举报工作会议。会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百度网等全国100多家网站签署《积极开展举报工作承诺书》,统一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

    百家网站承诺,设立举报部门,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及时处置公众举报;积极受理网民举报的违反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等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时核实举报信息,对违法和不良信息做到及时删除,并向举报人反馈。对恶意散布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用户,采取处置措施,并向有关执法部门报告;欢迎网民监督,对网站的举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专家分析,百家网站同时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表明网站依法自我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依法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求,百家网站要切实履行各项承诺,在全国起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受理公众举报的工作机制,有效维护网民合法权益,依法建设文明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

                                                       

人民日报:守住底线,才有媒体公信

人民日报/2014-09-12

  “广告费”实为“保护费”,涉嫌非法牟利数亿元……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财经新闻类网站和公关公司的联手所为。日前,上海市公安局通报,21世纪网和两家公关公司的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近日,媒体再次披露了这起特大新闻敲诈案细节,引发对媒体人职业道德的讨论。

  一颗歪脖树,不能代表整片森林。应该说,绝大多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都能够严守职业道德底线,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一篇篇真实、深刻、鲜活的新闻报道,是舆论监督发挥社会功效的生动注解。单看资本市场,没有当年对基金黑幕的揭露,不会有公募基金的快速发展;蓝田股份和银广夏造假被媒体公之于世,让上市公司质量成为公众话题。为了职业理想,很多媒体人夙兴夜寐、孜孜以求。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不仅树立了媒体的公信,也为记者赢得了职业的尊严。

  诚然,和许多行业一样,新闻媒体也需要自负盈亏,新闻从业者也会遭遇油盐酱醋的烦恼,面临不少现实困境。特别是伴随着技术变革和行业整合,越来越多的媒体经营出现困难,也不得不面对复杂深刻的社会转型。但这绝不是“新闻寻租”的理由!将传统媒体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当成新闻敲诈时有发生的原因;以“行业潜规则”“职务行为”等为说辞,为涉案的新闻记者辩护,根本就是是非不分。即便像有些人说的,“理想不能下饭,情怀难以变现”,但就像穷困不是偷盗的理由、亏损不是欺骗消费者的借口一样,任何情况,媒体都不应该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是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

  今天的中国,媒体从业者面对着更为复杂的“盗梦空间”。因为职业特点,媒体从业人员往往会成为各种利益关系交织的节点,面对很多现实的诱惑。但无论如何,守住底线是一个基本要求。任何一个正规的媒体采编规范中,都能找到严禁有偿新闻和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这不仅是职业道德要求,如若走错了一步,也很容易就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无论是公民还是记者,对于“有偿新闻”“有偿沉默”,都应坚决说“不”。

  媒体具有公共性,正如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一名犯罪嫌疑人所反思的,“如果使用它的人心怀不端,造成的危害将无法想象。长此以往,我们不仅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相反会成为价值毁灭者。”的确,媒体人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这就决定了应该接受比常人更加严格的道德要求。应该说,媒体从业者也是思想文化工作者,引领着社会思潮,提供着精神养料,这是价值所在,更是尊严所系。他们能否严守节操、行为世范,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看,媒体人更需把握好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

  变革中的中国是座新闻富矿,媒体从业者躬逢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是职业之幸,下笔要对得起时代、发声要无愧于未来。舞台足够大,要想更好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更不能丢了“初心”——恒定、健康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对于媒体人,这是安身之本,更是立命之基,须臾不可忘记。

                                        

中国青年报:新闻敲诈为何难以被发现

中国青年报/2014-09-13

  上海警方侦办21世纪网涉嫌新闻敲诈事件,宛如一枚舆论炸弹,引起了传媒业震动和社会广泛议论。利用舆论监督报道敲诈企业,手法并不新鲜,但作为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模式,其组织的完整性和涉及资金规模令人惊讶。由于案件尚属公安侦查阶段,目前就“犯罪情节”进行判定还为时过早。但通过已经涉案关押的犯罪嫌疑人的“忏悔”来看,利用负面报道收钱的事实为真,并且,这种方式在新闻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去年曝光的《新快报》陈永洲事件即是一例。

媒体记者利用负面报道相威胁,明目张胆要钱,是新闻敲诈的“初级阶段”。随着不断有记者为此获刑,近年来,有人采写到负面新闻之后,往往以广告费、发行费、宣传费为名进行“洗白”,以此规避风险。并且,采访负面新闻的记者和签广告协议的业务人员互不隶属,全由主编、总裁幕后操控。因此,从披露出来的21世纪网部分内情来看,新闻敲诈已呈组织化、产业化特点。这样做的风险是,掏钱的企业并不情愿,时过境迁,多数企业息事宁人,少数企业则可能愤而举报。有时,政府主管机构还会发起反虚假新闻、反新闻敲诈运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和参与热情。

尽管如此,新闻敲诈者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几率依然很小,原因就是这类行为比较隐蔽。所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被监督的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问题,当事人大多怀着破财免灾的心态,鲜有事后与媒体较真儿的。此外,新闻敲诈还表现出“舆论枪手化”的特点,即受一方所托,对另一方进行曝光,与委托方是“受雇”和“同盟”关系,被监督者则不明内情。因此,近年来,一些媒体和记者热衷于介入政商矛盾和经济纠纷,既“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勇气和荣耀,又实现了幕后的黑金交易。

“沉沦太久,需要疾风暴雨”,这是一名此次涉案的犯罪嫌疑人的感受。新华社报道说,21世纪网“独立运营”始于2010年,但直到2014年才被查办,期间涉及的“有偿不闻”交易金额巨大。10年前,国内新闻界曾以一批公正、客观的舆论监督报道声誉卓著。近年来,一些记者、编辑、主编因新闻敲诈身陷囹圄,使得舆论监督的声望、前景蒙上了阴影,也使得新闻业的社会声誉不断走低。有的媒体被心术不正、为所欲为的负责人所把持,利用报道权、监督权谋取利益,造成了新闻理想崩塌、道德底线失守。扶正祛邪,需要强调“法治”,只有让不法行为得到高效及时追究,才能给新闻界一个清净与美好的未来。

                                         

新京报:21世纪网收“保护费”保护了谁

新京报/2014-09-12

IPO有偿沉默”的背后,反映了媒体行业的乱象,反映了我国股市上市发行环节的乱象。没有哪个行业可以超脱于法律之外,这才是法治的常态。“有偿不闻”严重违背新闻伦理,应当给予严厉谴责,而且在法律上,“IPO有偿沉默”已涉嫌敲诈,更应当依法惩处。

不过,对于此案的反思,显然不能止步于媒体行业自律等层面。从警方所举的案例来看,21世纪网的“有偿不闻”牵涉上百家公司。因而,更值得追问的问题是,被压下的新闻背后是否属实?这些涉案公司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些有问题的公司到底有无上市成功?

IPO有偿沉默”的背后,反映了媒体行业的乱象,反映了我国股市上市发行环节的乱象。21世纪网以及不良公关公司之所以能够大发其财,无疑直接说明了,行政审批体制下的上市发行资格审查仍有漏洞。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公司一一揪出,显然也是对股民的不负责任。

因此,公安机关查处了21世纪网几个高管之后,此案还不能算完。警方、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媒体都有责任按图索骥,顺着21世纪网“敲诈”的名单追查,看看那些企业还有什么问题,其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犯罪行为。

目前,打击新闻敲诈,依法查处是关键。依法的意涵,既指向涉嫌新闻敲诈的媒体,也指向被敲诈的企业。如果企业无违法违规之处,又何惧个别不良媒体的敲诈?我们固然不能对所有被敲诈的受害企业进行“有罪推定”,但开展相关调查筛选可能隐藏其中的犯罪线索也是有关方面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哪个行业可以超脱于法律之外,这才是法治的常态。

                                       

朱学东:媒体敲诈已经变成肮脏的商业模式

腾讯文化/2014-09-10

1、媒体敲诈已成商业模式

201494,上海警方宣布侦破一起特大新闻敲诈犯罪案,21世纪网相关人员因涉案被抓捕归案。

看到新闻,我很吃惊,更有遗憾,但并不意外。

类似的情况,并非21世纪网独有,甚至也非21世纪网最为恶劣。就在不久前,有新闻说,中央巡视组曾反馈新华社有利用发稿权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现象,其中公开报道的处理意见之一,是上海分社终止与交通银行的合作关系,退回尚未执行的合同金额350万;至于许多舆情沦为有偿甚至敲诈的现象,也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而各级有权势媒体驻各地记者站,在这方面的问题,更早已是旧闻中的旧闻。

一个企业的朋友告诉我,如今他的正常的推广费用,全部用来危机公关了。

但是,这样一种众所周知的违法行为违背职业操守的行为,在中国,何以最后发展成了一种大规模的不言自明的不以为耻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

2、媒体逐利过程中弃守职业伦理

媒体业早已进了一个局,一个按常理和常识无法破解的死局。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在过去一般公众的印象中,媒体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青天大老爷,是铁肩道义辣手文章。虽然因为事实上的差距,这种印象渐行渐远,但是依然有残余。这也是类似21世纪网的新闻出来后,成为舆论的焦点,而新华社的有偿新闻几乎很少有人评论的原因。因为人们对前者曾经抱有很高的期待。

但是,事实上,铁肩道义般的媒体理想,只是政治现实下中国媒体的初心。

在中国,媒体过去是政治的延伸——喉舌是极致之说。如今,媒体还是一个商业机构,市场化媒体更是一个商业平台,它的维持和运营,需要庞大的费用。政治延伸品可以靠政治性财政拨款供养,这类媒体如今依然不少,近来甚至更有回潮之势。而市场化媒体,则要在市场红海中与同业竞争,与互联网媒体竞争,与经济形势社会形势政治形势博弈,其维持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市场,没有慈善基金的慷慨捐赠支持,也没有政治性财政拨款的恩典。

所以,在这个视商业成功为最高价值的社会里,媒体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商业成功,也就不仅仅只是维持平台支持理想,更成为一种主流目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媒体内在盈利的驱动下,追求即期的商业利润,也成了一种政治正确。近些年中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媒体技术发展加剧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的摊薄流失,运营成本增加,等等,更让媒体对利润的追求挖空心思。因为,这不仅与发展有关,更攸关生存。

合法追求商业利益是正当权益,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为了追逐利润,而弃守了法律、职业操守。

在这个问题上,媒体自身管理问题,涉案者个人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问题,自是首当其冲,无从推卸。

问题是,仅仅如此么?个案可以归结为个体原因,大规模存在的现象,更需要从社会层面去探讨。

3、媒体敲诈常是双方肮脏交易

首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敲诈?

新闻敲诈是指借用媒体采访报道权力来获取利益的行为,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

为什么会发生新闻敲诈?

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敲诈方固然坏,被敲诈方自然也不干净。不干净自然不敢见光,见光了声誉和经济损失更大,所以遇到类似情况,愿意花钱摆平,只要权衡之后在可以接受的空间之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般心理。

所以,谁最害怕新闻敲诈,自然是本身存在违法违规违反社会功德和职业操守情况的政府企业和个人。

涉及到个案,新闻敲诈这是一种地下的秘密交易,交易一旦完成,敲诈者得到了实惠,被敲诈者得到的实惠更多。敲诈者和被敲诈者,绝大部分可以说,谁不比谁更干净,都是一般的肮脏。最多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新闻敲诈当事双方,都是社会的毒瘤,他们一起合谋,对社会对普通公众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既然新闻敲诈是一种违法现象,为何会大量出现?

肮脏的地方必定养出苍蝇,这是自然现象。既然那些有问题的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体,大规模地、毫无顾忌地、诲淫诲盗式地存在,附着其上靠其为生的媒体和个人自然也不可能绝迹。

更严重的是,这种违法违规,对于敲诈双方当事人而言,违法成本太低了。

(有两个小小的信息分享:就在今年初,媒体报道说,国家电网投资了21世纪网5000万,它还投了第一财经集团更大的资金;证监会在中国证券市场初期钦定不到十家报刊承担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最新的新闻是,网络媒体发布上市公司有关信息不得早于交易所时间,交易所发布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先于发布……)

4、只有回归法治才能培育健康媒体环境

司法在哪?如果一开始发现类似情况,严格执法,会有如今的泛滥么?偶尔的选择性执法,其实也是对司法的破坏,某种意义上就是纵容,就是诲淫诲盗!

还有行业管理。对新闻敲诈的打击,管理部门几乎年年打击,但是收效甚微。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这个社会离法治社会相距太远。

史有明鉴,政治式的运动式的人治方法,以及选择性执法,可以震慑一时,却不能持续,也不可能培育一个健康的环境。

并不是所有媒体所有人都会当逐臭的苍蝇。这是对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侮辱。在这个行业里,许多人许多媒体,他们更愿意当牛虻,螫刺着社会的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看到了问题,不去敲诈,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和职业操守,又可能会有什么命运?

这些年,我们看多了个人举报者沦为囚徒的新闻,我们也看多了,因为批评性报道而带来麻烦的媒体,被免职的媒体领导,甚至被关停的媒体!法律规定的媒体报道的权利,又在哪?结果是,能够自救的,更多是靠自觉。虽然他人的堕落,不是自己堕落的理由,但期间付出,一言难尽。

结果是,一正一反之间的经验教训和引导,让更多的聪明人和媒体,选择了同流合污,选择了犬儒,谄笑于政商之间,顺带着挣些蝇头小利。21世纪网们的故事,也就成了大多数媒体的故事,只不过是规模程度影响大小而已。甚至,某种隐秘的逻辑,还有意无意地欢迎并推动着这种逐腥……

稍微动一下脑子可以想到,新闻敲诈问题,其实远远不止新闻敲诈那么表面简单,它涉及到法治建设,涉及到社会主流价值观,涉及到人性幽暗……

一个渗入社会骨髓的病症,岂是运动式执法查处就能解决!所以,乐见此番有司打击新闻敲诈的同时,我也怀疑,这样的举动会不会消除新闻敲诈现象,我并不乐观。

需要的是持续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法律的外在约束,才有长治久安。越没有法律保护的表达自由,腐败就越多。媒体的腐败,与社会整体性腐败和堕落一样,是没有法治,有公开性社会的必然结果。

酱缸之中,要独白其身,何其艰难!久居鲍鱼之肆,自然也不闻鲍鱼之臭了。

结果必然是,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界,越来越遥远,而中国媒体业,越来越粗鄙。

                                         

21网案”现媒体困境 “南方系”或迎寒冬?

重庆青年报/2014-09-11

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下属网站,21世纪网多名人员涉案,折射了在体制与市场夹缝中的媒体集体面对的“生存尴尬”。也突显了习近平总书记818日强调建设一批新型媒体集团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尤为显得迫在眉睫。

  事业部制命门

  21世纪网“特大新闻诈骗案”曝光后,网友开始了对21世纪网主编刘某、副主编周某和润言公司总经理连春晖等涉案人员的疯狂搜索。连春晖所说的尊严,应该就是游走在号称追求专业的“财经媒体”与并非没有瑕疵的“拟上市公司”之间的特殊掮客身份,又被称为行业里的“黑金掮客”。

  重庆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获知,在此案中,21世纪网的主编刘某和副主编周某因敲诈同时被抓,让熟知21世纪网影响力的同行目瞪口呆,因为仅就这两人的从业履历来说,还不至于陷入靠新闻敲诈谋生的境地。“他俩拥有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21世纪经济报道》西南新闻中心的一位资深记者说。据了解,刘某、周某均在国内一流的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中担任中高层职务。

  对于这个案件,业界更关心的是导致涉嫌敲诈犯罪的是媒体运营机制。“媒体经营机制不规范、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多因素致新闻敲诈时有发生。我认为是多因一果,虽然采编合一的事业部制,是他们走向敲诈的直接原因。”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说。

  21世纪网是21世纪报系旗下的专业财经网站,虽有整合其他报纸的信息,但还是主打财经新闻,网站有独家和深度策划。21世纪网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网站实行的是板块制,每月收入依照写稿量和版面分来算,一个字按一元为标准,“我了解的情况是经济任务与记者无关,经济任务与部门领导有直接关系”。

  对于外界各种猜测,记者在采访中就有关问题向各方求证。对于“是否因为各部门有经济任务才导致与财经公关公司合作?”《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位同行说,“经济任务只与部门领导有直接关系,这也是目前的网络媒体普遍现象”。

  经过多方求证,一个国家级网站的下属部门一年的经济任务是300万元,某省级地方网站一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仅一个旅游频道一年的经济贡献就有100万元。

市场化媒体收入大多靠自己创收,要创造经济效益,只能把任务分到部门,增加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这刚好与财经公关公司的利益需要相符合”。从事新闻媒体工作10余年的记者魏斌坦言,而恰恰是这种采编捆绑的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管理漏洞。

  21世纪的股东

  在业内,21世纪传媒被视作媒体融资的范本,因成功引入资本、获得不错业绩被同行称道。“媒体采取什么样运作模式,跟资本接入程度多少有些关系。广州某实行事业部制的都市报媒体出现的问题,已经是21世纪网的前车之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媒体人说。

  此次涉事的21世纪网,为广东二十一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21世纪传媒)旗下媒体。据了解,20109月,广东二十一世纪出版有限公司整体改制。重庆青年报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得知,21世纪传媒注册资本为6900万元,第一大股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出资2829万元,第二大股东上海复行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292.2034万元,第三大股东张江高科旗下的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出资69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21世纪传媒第一大股东南方报业集团,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本5.6亿元,投资人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二大股东上海复行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复行信息)注册资本6000万元,法人代表为梁信军。而复行信息的第一大股东是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出资5400万元。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控股人是郭广昌,注册资本4000万元,郭以自然人的名义出资2320万元取得控股权。

  2014612日,阿里巴巴集团举资5亿元投资21世纪传媒(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资5亿,尚未经公司董事会确认),增资后将占股权的20%。除阿里之外,还有中国建材和两家小企业参与此次投资。

  对于其财务状况,因属于非上市公司,目前公开资料尚无籍可查。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称,公司运营状况属公司机密,不便对外透露。但据了解,《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广告收入为4亿元。

  作为被控股的主体,21世纪传媒以及21世纪网,在资本介入后,对于内部管控模式的转变与媒体公器属性的矛盾冲突,似乎始终存在疑问。这也成为了市场化媒体转型的死结。

  分类管理包治百病?

  “媒体在盈利的驱动下,追求即期的商业利润,成了一种无奈选择。近些年,媒体技术发展加剧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的流失,运营成本增加。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有私人资本介入,媒体就会将利润的追求最大化,挖空心思不惜以违法敲诈为代价。”资深媒体人、原《南风窗》杂志总编辑朱学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朱学东直言,像21世纪传媒这样的市场化媒体,除了传播功能,更多是商业机构和商业平台,其维持和运营,需要庞大的费用。而靠财政拨款供养已经不太可能,市场化的媒体要与同业竞争,其维持运转的每一分钱都得来自市场。挣得广告收入是其维持运转的主要手段。

  在传统媒体探路新媒体转型的关口,事业部制成为一些媒体的主要创收方式之一。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事业部制让采编配合经营,给广告商提供从创意、策划、活动、营销及软文投放等一条龙服务。“越来越多的综合性报纸采用这种做法,应对广告投放下滑的危机”。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事业部制给报纸的利润增长和收入增加创造了机会的同时,其负面效应相伴而来。张志安说,这使得采编部门和经营部门之间的“防火墙”被拆了,当记者服务于经营的时候,一定会伤害新闻的独立性,会影响新闻的品质和新闻专业的伦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表示,由事业部制生产的大量新闻是为广告商服务的新闻,“从本质上来说它是没有价值的,容易造成新闻品质的下降,导致公信力丧失。”

  “根据媒体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张志安说,对于党报来讲,以财政托底,更多面向公务员群体,做成公务员的知识读本,帮助公务员进行终身学习,对于市场化的都市报纸来讲,应逐步走向市场,整合资源,加大营销,如组建面向读者和大众的生活服务公司等,以谋求更多的财源支撑主业。

  然而,在退出机制不完备、监管体制存漏洞的当下,分类管理并不能解决市场化媒体的生存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习近平总书记818日强调建设一批新型媒体集团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尤为显得迫在眉睫。

                                         

新华社和交通部联合启动“川藏青藏公路60周年”融合集成系列报道

新华网/2014-09-09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新华社和交通运输部9日在京联合启动“川藏青藏公路60周年”融合集成系列报道。新华社记者将奔赴川藏、青藏公路,通过全媒体行进式报道,带领受众体验“进藏路”,感悟“两路”精神。

    今年8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围绕批示精神,新华社将组织记者重走“两路”,沿着青藏线、川藏线国道318线和317线展开行进式报道,报道团将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通过微信、客户端、报纸、电视等媒介,深入发掘和宣传进藏公路建设、养护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典型人物,向全社会展示“两路”精神的生动内涵,反映川藏、青藏公路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将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形式,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引进曼罗兰UNISET印刷机

慧聪印刷网/2014-09-12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引进两台曼罗兰轮转印刷系统有限公司的新型UNISET印刷机,预计20159月投入生产。

经济日报印刷厂成立于1983年,目前有220名员工,年印刷量达1亿份对开报纸,负责印刷30种报纸和期刊。除了《经济日报》外,还印刷《中国人口报》、《中国商业新闻》、《娱乐新闻》和《北京晨报》等。

新建的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大楼设计为地面十五层加地下室三层的架构,所有印刷设备将安装在地下室里。引进曼罗兰轮转印刷系统有限公司的高速(速度为每小时80,000份)全彩色单幅宽双倍径滚筒UNISET印刷机是基于通用国际招投标规则的招标流程进行。

                                     

第一财经日报和第一财经电视将合并

传媒圈/2014-09-11

上海媒体圈在全国素有先试先行的媒体风向标之.近日,又有一件对媒体圈来说有历史性一刻的事在悄悄发生。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作为中国最专业的财经类媒体,第一财经正打算把旗下的报纸业务和电视业务的采编部门合并,着手打造全媒体记者。

资料显示,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广播、电视、日报、网站、杂志于一体的中国专业财经媒体品牌。

来自知情人士的消息,第一财经电视台和报社将首先合并采编团队。据介绍,第一财经内部已经启动了中层领导的竞聘上岗,十一之后公示,并进行双向选择。

众所周知,第一财经日报常年在康定路,而第一财经电视台则在威海路与上海电视台一起办公,两家媒体在业务层面基本没有什么交集。上述人士说,目前的一切操作细则都未定,但采编合并基本已经确定。据说目前已经有一线记者萌生跳槽的念想,因为不知道电视台和报社的采编队伍合并之后,条线如何划分,工作量是否增加。

对于“全媒体记者”的概念,其实并不是新词。东早80%的人力都扑到了澎湃上面,一个频道每天至少要提供2-3篇的原创深度内容,报道量远超报社,而在东早完成缩版后,不少记者甚至扔掉了原有的一些条线,专职做澎湃,有的还要像网站编辑一样值夜班。

纵观目前中国的专业财经类媒体,21系和一财系可谓是两分天下,面对来自界面、前海传媒等财经类新媒体的冲击,两家财经媒体圈的大佬终于坐不住了。与“澎湃”略有不同,第一财经似乎要走另一条路线,即先内部整合新闻采编人员,采取“中央厨房式的采编体系”,媒体渠道先不变,而让采编人员先流动起来,大叔猜测这或许是第一财经转型做新媒体的第一步,大幕即将拉开。

估计不久的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真正的“全媒体记者”:第一财经的记者,扛着摄影机,先拍个片子,然后晚上回家再写一个稿子。第二天,第一财经日报报纸上扫描一个二维码,就能看到采访对象的视频。

                                        

SMG与工行战略合作 未来5年将获200亿授信

中广互联/2014-09-09

94,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文广”)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工行”)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和优势。

未来五年,工行将向上海文广提供2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融资授信额度,提供包括资金支持、银财合作、投资银行、现金管理、自贸区专属金融服务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上海文广则将充分发挥旗下电视、广播、平面及数字媒体平台优势,与工行展开宣传推广合作。

这是今年3月上海文广全面整合后第一次与大型跨国金融企业集团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此轮战略合作旨在借力金融支持加快推进产业并购与整合、持续引领广电及传媒业改革、努力打造中国最具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广电传媒及综合文化产业集团。

                                         

《扬子晚报》全新“融合改版”

新华报业网/2014-09-12

  91日起,扬子晚报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启动新一轮全新“融合改版”。不仅扬子晚报纸质版,扬子晚报网、扬子晚报官方微信等新媒体也一起联动改版,在强化融合、深度、原创、服务的基础上,完善不同平台的产品和应用。尤其是重点打造《丹丹说天气》、《钱眼》、《扬子名医团》、《扬子图话》、《扬子百科》、《热辣捌一捌》、《扬子鉴藏》、《扬子观影团》、《扬子球迷圈》、《爱萌宠》等十大“融合栏目”,多元化呈现于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上,赢得广大受众好评,更引起业内专家学者关注。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表示,扬子晚报融合改版打造的“融合栏目”至少有三个亮点:  一是探索融合报道机制和策略。尽可能利用报纸、微博、微信、客户端全媒体形式来进行融合生产和整合传播;二是强调垂直化、本地化的服务定位。对都市报来说,探索媒体融合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服务市民,而《钱眼》、《扬子观影圈》、《扬子鉴藏》、《扬子球迷圈》、《爱萌宠》、《扬子名医团》这些栏目的开设基本上都突出了实用性和贴近性;三是逐步强化品牌意识。《丹丹说天气》等一些栏目主打记者品牌,这种将组织品牌个体化的做法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容易将明星记者的粉丝转化为报社的新受众。

                                            

四川资阳日报社违规申领新闻记者证被罚款3

四川在线/2014-09-13

  911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发现资阳日报社在申领新闻记者证的过程中存在涉嫌违规行为后,立即依职权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调查核实,雷启锋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时间为20111215日,发证时间为201216日,记者证编号B51003601000090。但20112月至今,雷启锋先后在中共简阳市委、中共简阳市委宣传部、简阳市社科联、简阳市简城街道办事处工作,未在资阳日报社工作。资阳日报社所填报《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中雷启锋的所在单位、所在部门以及职务等信息均不属实。

  根据上述情况,新闻出版广电局拟向资阳日报社下达《行政处罚告事先知书》,拟对资阳日报社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警告;2.罚款3万元。

                                  

重庆一报社因报道失实被判罚

新华社/2014-09-08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判决涉侵权的重庆某报社刊登声明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张先生系一生猪养殖场经营者。2012211日,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区分局蔡家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张先生涉嫌诈骗后,对其进行了传讯。次日,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了张先生,226日对其取保候审。

  重庆某报社在未向公安机关核实,法院尚未认定张先生构成犯罪的情况下,2012225日以《租母猪骗150万补偿款》为标题作了报道。

  原告张先生认为报道与事实不符,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报社对报道内容进行更正,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45000元。

  法院审理认为,张先生虽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采取相应刑事措施,但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应由法院依法认定。报道所称的“租借600多头母猪,骗取国家150多万元”,未经法院认定,被告也未举示充分证据证明,故法院认定该报道失实,侵犯了张先生的名誉权,给其精神造成了一定伤害。

法院遂判决报社刊登声明,赔礼道歉,并赔偿张先生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

                                   

上海外国语大学组建新闻传播学院 郭可拟任院长

新闻与写作/2014-09-12

  9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公示,拟任命郭可为新组建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樊娟为党总支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郭可是浙江诸暨人,1963年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关系博士点博导,曾任新闻学院院长、中国国际舆情中心主任。

  上海外国语大学1993年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系。2011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名为传媒学院,院长姜智彬;另成立独立建制的新闻学院,院长是郭可。《新闻与写作》杂志在叙述“上海外国语大学组建新闻传播学院”时称,“这次与其说是新组建,毋宁说是恢复原新闻传播学院。”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9-12

  91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审核认定会在京召开。由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对国内学术期刊进行审核认定尚属首次,主要目的是严格资质、正本清源、规范出版、提高质量。审核认定工作完成后,总局将及时公布第一批学术期刊名单。此次审核认定工作是根据总局《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的。

  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指出,通过此次审核认定工作,按标准对学术期刊确认资质身份,以利于改善学术期刊发展环境,规范出版秩序。总局将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学术期刊集约化、数字化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建立完善学术期刊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扶持精品学术期刊的发展。

                                         

《人民法治》杂志在京首发

中国新闻出版网/2014-09-10

  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人民法治》杂志首发式,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人民法治》杂志是一份综合性法治类刊物,以“决策者的工具”为内容定位,主要面向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以注重法学研究和法律实施为主导,为国家决策提供法律资源和法律服务。该杂志将聚合权威专家资源,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主要栏目包括:地方动态、深读、反腐、经济与法、新观察、法律实施论坛、视觉、理论研究、基层法务、人民来信等。

                                        

国搜新闻客户端发布 内容依托七家央媒股东

中国新闻网/2014-09-10

  中国搜索10日正式发布国搜新闻客户端创新版。在重大事件深度报道、媒体融合等方向做新的探索与尝试,发力个性化阅读模式。

  据介绍,“国搜新闻”客户端是中国搜索旗下的首款移动新媒体产品。依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7家股东的媒体资源及中国搜索自主研发的客户端体系,国搜新闻创新版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多独家和权威的新闻,突出原创内容,聚合优质资源,形成区别于其他新闻客户端的排他性竞争优势。

  国搜移动事业部总监高宗涛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7家股东媒体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采集网络,通过中国搜索海量信息精选,借助海内外网友的互动参与力量,国搜新闻能够为用户24小时提供权威、快捷、深度、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和大量贴近社会与民生的服务资讯。

  当天,国搜Pad版和国搜手机网两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同期发布。

                                        

阿里巴巴启动IPO

澎湃新闻/2014-09-09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正式拉开帷幕:阿里巴巴集团当地时间98日(中国传统假日中秋节夜)在纽约启动上市路演,向投资者推介股票。

此前的95日,阿里发布了每股60-66美元的IPO发行价指导区间,最高将募资243亿美元,创下美国IPO融资额之最;同时,阿里市场估值将达到1542亿-1698亿美元左右,看齐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1600亿美元的市值。

华尔街日报预计49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马云将在为期两周的全球路演上露面。值得一提的是,910日是马云的生日,看来马云要在路演路上庆祝他的50岁生日。

在纽约路演后,阿里巴巴还将移师波士顿、巴尔的摩、丹佛、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其他美国城市,然后将前往香港、新加坡和伦敦举行上市路演。他们表示,公司部分代表还可能前往中东。阿里上市推介会预计918日结束。如果路演能够如期结束,阿里巴巴的股票将于当晚定价,第二天即919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

阿里巴巴还计划拿出IPO中约5%股票用于“亲朋好友”购股计划。资本市场数据和咨询公司Ipreo称,如果阿里巴巴IPO的融资规模为200亿美元,则其“亲朋好友”购股计划的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

“亲朋好友”购股计划允许雇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股票公开交易前,以IPO价格购买股票并赚取上市后的升值收益,一些企业把“亲朋好友”购股计划视为一种拓展股东基础以及奖励重要人员的手段。

                                         

美第二大报业集团 多种方案寻买家

现代快报/2014-09-14

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数字第一媒体”12日宣布,集团正考虑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卖出集团或将部分业务转手,以适应媒体行业的新环境。

“数字第一媒体”去年12月由美国媒体新闻集团和新闻纪事报公司合并组建,现拥有76家报纸和160家周刊,其中知名报刊包括《洛杉矶日报》《圣何塞信使新闻》和《丹佛邮报》。

集团发布的声明说,备选方案包括将整个集团出售,或出售一个或多个地区性报纸。

                                               

德国媒体推进数字化改革

人民日报/2014-09-09

近日,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明镜周刊》总编沃尔夫冈·比希纳因其“明镜3.0”改革计划在编辑部内部引起争议。比希纳称,希望借助“明镜3.0”计划将传统的纸质杂志《明镜周刊》与明镜在线的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并重新招聘几位统筹网络和在线内容的部门负责人。

但是,部分纸质版工作人员提出反对。最终股东代表采取折中的解决方式,在会议上通过了该计划,但要求比希纳与网络和纸媒编辑部在计划的执行和时间问题上保持紧密合作。

汉堡大学市场与媒体学教授米歇尔·克莱门特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现有出版集团面临着将传统产品与在线世界连接起来的挑战。一般来讲,这些出版集团都成立了在线部门或者在线公司。而随着线上产品的重要性不断增长,传统的报纸与杂志销量大幅下滑,企业内部传统与新兴部门的力量关系发生变化。如何将线上和线下的产品结合起来正是《明镜周刊》当前面临的难题。

德国《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商报》等主要媒体也都在尝试电子销售模式,一些在线门户也尝试收费模式。然而,种种收费尝试并没有真正将传统纸媒从数字化带来的经营困局中解脱出来。今年第二季度,德国纸质新闻媒体的销量继续下滑,下滑比例达到7%8%

克莱门特说,所有的出版集团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对于线上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于纸质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小。遗憾的是,出版集团还没有找到一种经营模式,使得线上产品的发展能够抵消纸质媒体的损失。目前,只有在线媒体还能带来增长,但问题是人们是否愿意又是否能够将在线部分的收入用于资助昂贵的纸质媒体。

《世界报》政治部编辑乌尔里希·克劳斯撰文称,明镜的矛盾也反映了整个行业情况。销量迅速下降和数字化媒体竞争带来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德国媒体出版业创新能力的欠缺。

明镜出版集团一位职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数字化改革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几乎每一位媒体从业者都意识到这一点,这一点本身在明镜内部没有分歧。新闻出现在什么媒介上不重要,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应得到保证,探究一件事背后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求证,是需要专业的工作,也是需要资金支持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媒体转型之路

中国传媒网/2014-09-10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Corporation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公众新闻广播机构,也是全球领先的传媒机构。随着最新传播技术和媒介的产生,BBC新媒体转型之旅也就此扬帆起航。

一、BBC新媒体转型口号

BBC新媒体转型伊始,便提出“1104”的战略口号: “1”代表BBC这个唯一的品牌;10”代表发展十种代表性产品,即新闻、体育、天气、儿童节目、青少年节目、学习、网络电视播放器、线上数字广播、BBC首页、搜索;4”代表四个终端,即电脑、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个口号的宗旨是,新媒体平台上的所有内容都必须服务于这十种产品,同时要确保所有产品在四个终端上的统一呈现。

二、BBC新媒体转型理念

1. 在转型理念方面,BBC的转型理念是,将现有业务组合成多种“产品”,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调整产品运营策略,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满足观众需求。

2. 适应两个发展:一个是纵向沉浸式的,比如用户对于视频画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就使得BBC在画质这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深入;另一个是横向广泛式的,例如终端多样化以后,就必须开发多样化的系统以适应这种变化。

3. 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媒体时代,用户需求决定产品是否受欢迎,因此,产品的内容、产品体系等都需要个性化,凸显“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

三、BBC新媒体转型下的产物

1. BBC Online

BBC OnlineBBC数字化媒体的核心组成部分,以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方式,提供国际、国内最新资讯的深度报道,同时提供天气、旅游、商业等生活服务类信息,方便大众。

2. 数字地面广播

早在2002BBC就已经开通了数字电视节目Freeview。这项服务通过专用天线和机顶盒接收信号,同时能够实现节目自由录制、回放、暂停等功能。用户只需要一次性支付设备费用,就能免费观看了。

3. iPlayer

BBC推出2007年推出了iPlayer视频点播服务,从技术层面实现了网站、电视、广播、终端等平台的融合,节目创作方式也因此受到巨大改变,成为传统媒体机构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在线网络

iPlayer提供在线网络观看及点播服务,允许用户免费查看资源。

(2)电视终端

iPlayer与维珍有线电视网合作,在电视平台上允许用户查看、点播查看资源。

(3)手机客户端

除了在线网站、电视终端外,iPlayer也实现了手机端,推出BBC iPlayer手机App,目前已覆盖iOSAndroid两个终端系统。

除此之外,BBC BBC News BBC Sport的移动应用。这两个应用提供该领域的最新资讯、分析评论,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展示。

(4)游戏机终端

在游戏机平台方面,BBC与微软Xbox、索尼的play station,以及任天堂wii合作,在游戏终端上添加iPlayer模块,用户可以点击并链接到BBC的网络资源。

BBC通过搭建播放平台,将电脑、电视、手机、游戏机等多个终端资源进行整合,为观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资讯信息的同时,也是实现了企业多个终端协同作业。

四、现阶段存在问题

1. 用户量:新媒体平台用户量基本持平,增幅不够明显。

2. 节目质量:目前,现有的节目质量参差不齐。

3. 推广方式:新媒体推广上,很少能够合理整合现有资源。

4. 数字化:需要投入时间、人力以及物力,将大量的原始素材从磁带转换为数字储存。5.数字版权:部分节目在录制当初没有涉及版权问题,现在由于新媒体的产生,需要将澄清版权问题,加上部分内容年代久远,数字版权也是BBC需要解决的问题。

BBC始终坚持传统媒体数字化的策略,在未来也会根据坚守数字化阵营,调整节目编排策略,使用大众需求的变化;同时借助互联网,让大众快速获取资讯,融合多个终端平台,优化作业方式,努力打造与时俱进的传播品牌。

                                        

用“据传”写报道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光明日报/2014-09-09

  在严峻的反腐败斗争中,新闻工作者担负着重要任务。作为新闻的报道者和信息的传播者,新闻从业人员在反腐败斗争中向人民传达了我们党坚定反腐的决心,向整个社会传递了腐败必除、党的事业必胜的正能量,并以此激励了人民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当中。

  但是,不能不指出的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有关反腐败的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据传”“据信”“有人说”“或将……”等用语。而且,围绕着这些用语所展开的新闻报道,也并没有记者的相关采访、核实与调查。其中一些新闻报道的成章,源于“据传”,证于“据信”,结于“或将”,字里行间不见记者的踪迹,通篇没有一手事实佐证所报,以致整个报道成了放大市井传言的传声筒。这种依据传言便可成章的新闻报道,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弱化了媒体的社会功用,败坏了新闻业界风气,因此必须杜绝之。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决定新闻载体兴衰存亡的最关键因素。没有真实性,新闻载体就没有公信力。而公信力是新闻载体影响力的核心。不以真实性求公信力,不以公信力求影响力,既不会有持久的公信力,也不会有持久的影响力。那些依据传闻炮制新闻报道的媒体,正是把真实性抛诸脑后而求影响力,并旨在以影响力来牟市场之利。然而,实践已经无数次地证明,真实性乃新闻生命力之所在。因此,没有真实性,新闻媒体既不会有“力”,也不会有“利”。

  当前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实施力度空前,反腐战果空前,社会影响空前。在这样严峻的斗争面前,作为党的喉舌的媒体机构必须负起责任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做好报道,把握导向,传播正能量。在有关反腐败的新闻报道中,绝不能以“据传”“或将”等作为报道的根据,更不能以“有人说”来杜撰花边新闻、演绎八卦故事。在此,新闻工作必须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现中国梦、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与呼。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新闻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展现了新的风貌,对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认识。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要更多地聚焦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新闻报道改进创新,增强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时刻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坚决抵制虚假报道,树立新闻宣传工作良好形象,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信息,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尊重、赢得人民赞誉。

                                        

万达为何要砍掉一半传统媒体广告费用

记者站/2014-09-09

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王健林提到即使房地产也要互联网思维。“明年开始,我们可否试试,把传统媒体的推广费用砍掉一半用于互联网营销,没准效果会更好。”这句不经意的一句话,再次凸显了传统媒体在运营上面临的困境。

王健林认为,商业地产一年营销费用是几十亿,大多投到报纸、电视、现场活动等传统营销方式上了,到达率不够,效果也不好。现在农民工都有手机了,新媒体营销应该成为万达的方法。

从这个解释上来看,砍掉传统媒体一半的推广费用,转向其他新兴媒介,倒也没错。媒介形式的日益丰富,受众的分流,自然广告主也拥有了更多的投放选择。并且在传统媒体营销领域,早有共识。传统营销,由于并不精准,到达率、传播效果等难以有效预计,因此广告主只能进行“大而全”的覆盖。“广告主知道广告投入的一半都被浪费了,但却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

互联网公司对传统广告业的侵蚀与瓦解正在加速。今年年初,海尔发邮件通知媒体,今后不再向杂志投放硬广,并且宣布其硬广业务不再发生,整个集团的广告战略向新媒体倾斜。当传统企业的广告主发现,消耗消费者时长最多的移动设备已经在消费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纸媒、电视已经逐渐被边缘,效果不可监测、转化率无从知晓,传统媒体广告刊例的“影响规模”看起来也如雾里探花。

同时,互联网广告也进一步拉低了广告投放价格水平,各类平台化广告、移动端广告更加精准和可控,再加上社交网络营销的知名案例被广为传播,传统企业也看到了广告投放的多种可能,调整战略就是必然结果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万达已经不再是一家纯粹的传统行业公司。其构架的万达商业帝国很大部分,开始出现了更多的互联网公司特性。两年前,王健林还跟马云站在台上对赌电商是否能够取代传统店铺,赌金1个亿。而现在,王健林则亲手布局电商,联手百度、腾讯,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合资公司。首期投资50亿,其中万达持股70%,百度、腾讯各持有15%的股权,未来5年将追加投资至200亿元。

电商是互联网属性,那么自然万达的广告投放策略要向互联网营销倾斜,毕竟万达这次是属于跨界,要想有所为,必须要适应互联网公司的玩法。众所周知,万达自主的电商此前也筹备推行了两年,但成效并不大。就连现在,包括王健林本人,也不敢打包票,万达电商究竟要做什么。他表示,最快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万达电商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才能逐渐清晰。

在此之前,营销推广策略需要学习其他电商的玩法。不论是淘宝双11,还是京东818购物节,其推广宣传中,互联网广告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视频网站的贴片广告、移动APP端的送红包、新浪微博的推广等等连番轰炸,强制性、互动性,应有尽有。

在谈及新媒体营销效果时,王健林可能并无太多的实质性体验。但他有个儿子王思聪,这个微博简介“为人低调的网红小王”混迹于互联网的多个角落。无论是微博上与汪小菲的骂战、成立电子竞技游戏俱乐部,还是上传了一段其站在武汉万达广场浇桶冰水的视频后捐了100万,均显示出一个共性,那就是年轻人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发布信息等的行为方式。

很多人此前都认为,王思聪会是万达电商的主导核心。就连之所以联合百度、腾讯,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合资公司也被戏言为王思聪对京东的报复。两个月前,王思聪在微博上吐槽其花了200元在京东上买了个电脑桌,结果送货速度太慢,迟迟未送到。微博一经发出,万人响应。由于王思聪有着网民认为的“最有钱的富二代”身份,其一举一动都能形成巨大的宣传效应。

当然王思聪也深谙新媒体营销之道。几天前,输入wan da.com域名直接跳转到王思聪的微博页面,虽然万达并未公开对外宣称其已经拥有wan da.com这个国际通用顶级域名,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已成事实。

不显山不露水,极为巧妙的一招新媒体营销策略。(张江)

                                            

传媒上市公司2014半年报详解

传媒经济参考/2014-09-12

截止至830日,多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2014年上半年,19家传媒上市公司,除赛迪传媒外均实现盈利。业绩飘红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文化传媒各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报业:经营结构多元化,跨界融合趋势显著

2014年上半年,报刊行业各家上市公司除赛迪传媒外,均实现盈利。其中华闻传媒业绩显著,营业利润率达45.47%。此外,浙报传媒(21.16%)、博瑞传播(29.28%)和人民网(26.05%)均超过20%,粤传媒也达到11.47%,北青传媒为7.42%

1.华闻传媒:新媒体占比增加,牌照优势突显。在7家传媒上市公司中,华闻传媒的业绩最引人瞩目。201416月,华闻传媒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0 亿元,同比增长150.27%。分析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两方面:

首先是新媒体占比提升,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今年5 月华闻传媒通过整合国视上海100%股权、掌视亿通100%股权、精视文化60%股权、邦富软件100%股权、漫友文化85.61%股权,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布局。

此外,牌照及渠道一体化竞争优势凸显。作为中国国际台唯一的上市运营平台,华闻传媒享有包括广播、报业、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手机视频运营等全媒体渠道牌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有的运营渠道(如整合掌视亿通和精视文化),未来有望进一步强化在内容集成平台的布局。

2.浙报传媒:推进主营业务结构转换,互联网业务利润贡献超过传统媒体。2014年上半年,浙报传媒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812.8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63.48%。目前,浙报传媒的在线游戏运营收入占比达到27.67%,较2013年(18.54%)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包括网络推广业务、在线游戏运营业务、无线增值服务业务、平台运营业务在内的互联网业务利润贡献已超过传统媒体。

2014上半年,浙报传媒也在积极推进主营业务的结构转型,大力拓展O2O商业服务,确立智慧服务产业拓展方向,并以产业链打通互动娱乐和影视两大产业,推进新闻资讯、数字娱乐、智慧服务和文化产业投资“3+1平台”布局。例如2013年年底,浙报传媒成立电商全媒体中心,对接浙江省政府“电商换市”目标;20141月,钱报有礼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定位于“小电商,美生活”。20144月,浙报传媒出资1亿元增资唐人影视;20148月浙报传媒投资5000,注册成立了“浙江智慧网络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拓展智慧医疗服务等,都是对实现主营业务结构转型的积极尝试。

3.传统报刊经营总体下滑,广告收入占比减小。半年报显示,博瑞传媒、粤传媒、北青传媒虽实现盈利,但较2013年同期相比,业绩均有所下滑。分析其原因主要受到传统报刊经营业务的拖累。

此外,报业上市公司的广告收入占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缩小,除华闻传媒暂未公布数据外,排名前四的报业上市公司的广告占比均低于40%。各公司都在不约而同的扩展广告收入以外的经营业务,除华闻传媒、浙报传媒外,博瑞传播也在2014上半年积极推动新媒体游戏业务,实现收入15760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9.69%,实现净利润4127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22.97%。人民网则加大了移动增值业务和互联网彩票服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30.69%14.47%

粤传媒广告收入的占比减小,但仍超过50%。在新媒体、游戏代理、数据挖掘的收入占比有所提升,但仅占2.61%。此外,北青传媒广告收入仍达到53.06%,除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业务外,较少涉足其它领域。赛迪传媒广告、服务及发行收入更是占到了100%。从整个行业来看,广告业务的利润率在下滑,因此较为依赖广告收入的传媒上市公司,其业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

4.资本运作频繁,并购、整合在继续。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华闻传媒仍走在行业最前列,达到12.3%,收购多家新媒体公司并加强整合,带动了公司整体经营收入的上升。浙报传媒、博瑞传媒、人民网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分别达到7.92%4.50%4.10%

频繁的资本运作背后,如何整合被收购公司,发挥协同作用成为关键。由于相关的监管政策的限制以及子公司各方的利益冲突,目前跨界并购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列的传媒上市公司,都善于打破控股子公司边界,从而形成完整、协同的产业链条。

广电:增值服务成业绩亮点,积极构建家庭娱乐中心

2014年上半年,广电行业里吉视传媒、百视通的业绩最为亮眼,营业利润率分别达到24.74%24.56%。湖北广电、华数传媒、电广传媒的营业利润率也达到10%以上。

1.吉视传媒:拓展以云游戏为代表的增值服务。2014年上半年,吉视传媒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26966.52万元,同比增长188.69%。其中,吉视传媒电视收视及增值业务利润大幅提高,主要得益于以云游戏为代表的增值服务的拓展。20143月,吉视传媒与永新视博控股子公司视博云科技就“云计算”技术领域开展云游戏、云体感、云教育等增值业务合作,对于不同的电视产品开发出统一基于云端的休闲轻度游戏,让更多的用户加入到电视云游戏娱乐中。2014年增值用户规模的增加及新应用的上线带动了整体公司的业绩。

2.百视通:IPTVOTT业务稳步推进。2014年上半年百视通净利润达9.37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38.27%。公司新增IPTV 用户200 万户,累计超过2200 万户,实现IPTV营收达9.55 亿元,同比增长7%。按部点播(PPV)付费电视业务收入增长80%,其中有超过10%IPTV30%OTT 用户具有点播行为。20144月,百视通联合微软共同发布Xbox,成为国内率先发布的具备OTT功能的游戏机。

2014百视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54%,资本运作能力超过其它对手。近日,百视通又拟以自有资金9588 万美元收购艾德思奇(adsage51%股权,使广告业务延伸到数字广告领域,并提升了现有平台的整体广告产值。

3.多元战略,抢占家庭娱乐市场。从2014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广电行业各上市公司的业绩都较为稳定。近期广电总局加大了对于互联网电视的监管力度,力求规范电视屏幕市场的同时,也很可能给一直面临压力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开辟一段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广电行业各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开辟多元化业务。报告期内湖北广电公司互动业务得到迅猛发展,高清电视在线终端增幅25.19%,互动电视在线终端增幅23.20%,个人宽带在线终端增幅40.35%。华数传媒通过入股上海银润传媒广告、唐人影视8%股权,认购万好万家股份(间接持有兆讯传媒、青雨影视以及翔通动漫股份)等,拓展了公司的产业链。

锁定家庭用户,抢占家庭娱乐市场,成为多家广电上市公司的下一个目标。能否构建包含娱乐、医疗、教育、视频的增值平台,进入家庭终端,还需广电上市公司做更多有益地尝试。

出版业:传统出版业务仍为主体,面临结构转型升级挑战

2014上半年,除时代出版、中文天地外,其它各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率均达到10%以上。分析其业绩平稳发展的原因,除得益于《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所带来的利好外,还在于各出版业上市公司积极扩展包括数字教育在内的更多新业务。

1.天舟文化:网游业务成业绩暴增主因。2014上半年天舟文化营业利润率达17.11%,净利润达2481.83万元,同比增长201.76%。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网游业务的扩展所带来的收益。据半年报显示,移动网络游戏的收入占比已达15.84%2013年,天舟文化涉足手游,出资12.54亿元收购北京神奇时代网络有限公司100%股权。今年3月份,此项收购已被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无条件审核通过。而随着神奇时代在二季度的并表,天舟文化 5-6月新增手游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753.50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19.48万元。

2.中南传媒:布局在线数字教育。2014年上半年中南传媒营业利润率达15.05%净利润达64050.27万元,同比增长31.76%。在线教育成中南传媒下一步战略布局的重点。中南传媒公司旗下天闻数媒目前是国内领先的数字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数字教育产品“云课堂”签约学校已达 478所;区域教育云产品已在广东、上海、福建等五省份实现商用;新增 251 AiSchool数字教育解决方案单校产品订单,同比增长 116%。随着数字教育的不断推广,未来中南传媒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传统出版业务仍占主体,结构转型升级面临挑战。从各家出版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来分析,传统出版业务仍占据较大比例。天舟传媒出版发行业务占到了整个收入比例的84.16%,中南传媒、皖新传媒等各家上市公司的出版发行业务也都占到了80%以上。如何摆脱单一的盈利模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是出版业各家上市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未来,出版业应加强图书出版以外衍生产品的开发,涉足包括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在内的更多新兴领域。

                                               

澎湃广告商业模式:一种媒体的幻象,“气候变化”将导致彻底崩溃

虎嗅网/2014-09-10

澎湃项目团队,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广告,也就是传统媒体过往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商业模式,通过内容的传播,建立起一定的内容影响力和渠道传播力,并通过出售广告版面的模式实现其商业价值。

然而在互联网大潮几轮冲击之下,这种商业模式的根基正在被不断地撼动,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日益显示彻底崩溃的特征,就如东去的大江一去不复返,此时试图在一个新的介质上重新复制曾经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一次幻象。

介质:传播介质变革的红利已尽

在传媒业界一些已经基本形成的共识之中,特别是一些代表一线力量的传媒大佬公开表态中,我们已经十分清楚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严格意义上说,传统的基于新闻的广告商业模式已经不复存在,或者不足以独立支撑一个媒体的独立发展。”如果这种商业模式还将继续存在,还需要所谓的新媒体项目做啥?难道更换一种传播介质就可顺利过关?

互联网门户时代,传播介质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转移了用户的注意力到全新介质之上,然而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以及后续产业的发展,传播生态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主体不再是专业化的严肃性的内容,更多的社会化的非专业化的碎片化的内容占据了主流,“沙发,顶,赞”成为吸聚注意力的重要元素,一张普通的美食照片已经能够吸聚更多的用户关注,耗费那有限的信息消费时间,而或许这在以往是属于传统媒体的内容消费时间。

当下的传播生态体系进化已经走过了介质红利阶段,曾经充分享受这一红利的新浪等门户,如今已经成为了新的传统媒体,因此换一个介质依然可以延续曾经的商业模式故事本质上就是一厢情愿的幻象。

渠道:内容和渠道价值的认知误区

传统媒体人一直以来都坚持的一个观念理念是,之所以有曾经传统纸媒的黄金年代,是因为每份报纸都拥有优质的内容,并通过这些内容吸聚眼球,形成影响力,而广告主以及政府愿意为这种影响力买单,因此此种商业模式才可以成立。

然而,从广告主的本源需求出发分析,传统纸媒的广告之所以能够卖出,并卖出一个好价钱,其本质原因是其渠道价值,也就是能够将广告主的价值观或者商业诉求传播到消费者的渠道能力,广告主为广告版面所付出的成本是对渠道能力的买单。

而这种渠道能力的具备,一方面是因为所谓优质内容的存在,但是更多的却是得益于媒体的垄断性,或者是政策门槛之下的稀缺性造成的垄断红利所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竞争的结果,所谓的渠道能力也非开放市场竞争之后形成的自然选择,而是封闭市场环境下的无奈选择,而选择的基本依据也非根据媒体的流量、效果指标。

而如今在互联网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以流量为基本支撑的传播新生态体系日趋形成的当下,意味着曾经的垄断红利已经消失,也意味着曾经的商业模式根基的崩溃,因此缺少了渠道庇护的商业模式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传统意义上在一个封闭的上海市场上,几十万份的发行量或许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而在互联网浩瀚的数字世界里,百万级千万级的流量用户又能带来多少的价值,当下,整个市场还有多少的面向全部互联网用户的广告投放量,而不是需要面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用户进行的广告投放,即使能够拿到这些区域广告投放,百万级、千万级的流量细分看来又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澎湃新闻广域传播的优势与区域细分的劣势悖论,在广告经营上的尴尬局面将再次显现。

广告:市场在萎缩,关系红利已亮红灯

当下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萎缩,本质上说不是广告主广告需求的减少,而是广告需求的变化,一方面,从宏观意义上的无须精准到达率的传统纸媒非数字化的广告需求减少,另外一方面更多的广告需求被集中投放到了可以提供系统的数字化效果监控的数字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之上,因此广告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广告需求28法则的忽略

曾经支撑传统媒体发展的广告,多数或者几乎都是品牌展示类的高大上广告,更多的实效和交互类广告是传统纸媒无法实现的,因此这种现实的无奈长期以来也被广告主无奈的接受,而如今实效广告媒体以及交互广告的更多出现,特别是广告即销售的电商广告的兴盛,更带动了广告需求的变革。

曾经百分百品牌广告为主,并且无数字化效果反馈的传统媒体广告会分化成广告(面向大众群体以品牌传播为主的广告形式)以及窄告(面向垂直细分群体以实效以及直接达成销售为目标的广告),而两种类别广告的基本规模将趋向28的比例,亦即曾经百分百的品牌广告,会缩减至20%的市场规模,而另外的80%份额或许会转向窄告传播,而窄告需求虽然也是传统媒体可以介入的,可以争取的增量部分,但是却不是其在行的范畴,而多数传统媒体会眼睁睁看着这一部分的广告市场离自己而去。

因此,本质上说,即使传统媒体进行了所谓的新媒体改造,并延续了曾经的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其能够获取的市场份额的极限或许也只有曾经的20%,而作为澎湃新闻这样类型的产品,则意味着其市场规模范围将缩减80%,而当下的成本投入不但没有进行缩减,反倒出现了增加,其最终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2、逆低成本媒介运营模式

相较于传统纸媒的高价广告报价,网络上的广告形式不但能够给出精准的广告效果统计数据,而且价格相对低廉,而这正式互联网数字媒体的核心优势,一方面取代了传统纸媒线下纸质发行的高成本,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广告效果的可量化和可数字化效果反馈,澎湃新闻的广告,作为数字新媒体广告必然要适应这种趋势特征,因此其广告价格标准必然是遵循数字广告报价标准,而非报纸广告的报价标准,即使是曾经的报纸广告团队经营这部分的广告。

而当下,在人员规模、运营模式、广告经营模式的成本没有得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却意味着广告单价的降低,即使保持同样的客户数量或许也无法支撑庞大的成本开支,而旧有的PGC生产模式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组织规模,无法从根本上缩减劳动成本,也使得虽然拥有了新的传播媒介,也无法实现互联网新媒体的低成本运作,庞大的身躯无法驱动高速行驶的汽车,只能是拖后腿。

3、关系红利能够持续多久

据说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客户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在澎湃新闻投广告,然而静下心来想一下,这些广告是否都是28法则中的2,如果真要求实效广告的广告主是否真的会拿钱砸过来,即使有足量的广告投放,又是否有可能突破2的极限呢?与此同时,更多打电话来的广告主基本上都是所谓的关系户,或者是大客户,直接冲着上海报业,或者东早的名声而来,这种广告更多属于上门广告,再具体一些就是典型的关系红利属性的广告。

在传统媒体经营系统之中,面对近年来的广告收入出现下滑的趋势,更多的关系会被投入到广告业务拓展过程中,包括主动要广告,老脸换广告,关系求广告等诸多泛关系红利类的广告业务突破模式已被广泛使用,而当你的产品和服务不再是客户的刚性需求的时候,依然可以通过关系,通过老脸进行情面广告公关,当这最后的武器用尽之后,又会有什么杀手锏可以出呢?

如果一个媒体需要通过或者主要依靠关系红利进行营收拓展,意味着这一媒体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也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而当下的澎湃,虽然有看似不少的广告主投放意愿,但是又有多少是市场化的因素决定的意愿,又有多少是关系红利所赐,这种红利又能够持续多久呢?

4、受众的真实广告价值有多大

有人在评论唯品会的成功时,顺便说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唯品会的用户群体80%是女性,谁掌握了女性用户就将掌握商业的脉动,这或许也是业界的基本共识,而以时政新闻和思想为内容定位的澎湃新闻,所能够聚集的人群或许更多的会与女性相距甚远。

如果这种定位能够获得更多的用户,不需要所谓的市场调查,则意味着其用户受众群体一定是男性居多,并且这部分群体连丝都很难算上,或许更多的是高级知识分子,或者是一群文青群体,文青群体的个性特征又直接决定了其对于广告主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从商业市场的角度,真正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群体往往不是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群体,而是那些普通的丝群体,丝群体与澎湃新闻受众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从没有受众,到有受众,从没有受众到有商业价值到有受众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传统纸媒到新媒体的传播价值重塑过程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着是一条不归路。

广告商业模式的幻象

澎湃新闻所提倡和秉持的广告商业模式,在当下已经出现了彻底崩溃,这种崩溃是一种气候变化的结果,而非一次简单的天气变化,而通过所谓的介质革新,力图继续保持曾经旧有的商业模式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媒体的幻象,会让更多的媒体人失去前进的方向,就如毒品吸食之后眼前见到的一切。

广告商业模式的不成立,在具体的媒体产品操作细节之外没有任何的颠覆性创新之处的澎湃新闻,注定是一个无法独立支撑其成本运作的商业模式,或许上海报业可以拥有更多的媒体之外的收入进行媒体产品的营收亏损的弥补,但是对于其它更多的在探索新媒体发展之路的媒体从业者来说,无法认知广告商业模式幻象背后的真实,并且也无法获得真金白银的补助的情况下,就如飞蛾扑火一般盲目的学习澎湃新闻,丢的一定是转型的最后窗口时间,就如一个即将被渴死的迷路着,在沙漠中朝着海市蜃楼中的湖泊走去,等待他的一定是死亡。(栾春晖)

                                                

澎湃之鉴,都市报转型该不该改制?

媒介洞察/2014-09-10

818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后,澎湃更加火了,各种媒体融合的解读,言必称澎湃,澎湃已然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标杆,起码目前是。估计澎湃和上海报业集团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取经者。

上海报业整合后,旗下报纸众多,《东方早报》可以看做是该集团除《新闻晨报》外的偏重财经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前些年都市类报纸蓬勃发展,许多报业集团都办起第二张都市报,如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北京晨报》、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城市快报》、大众报业集团的《生活日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的《南京晨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今日早报》、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的《信息日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楚天金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天府早报》等。一些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报业集团也办起第二张都市报,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每日商报》、合肥日报报业集团的《江淮晨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东南商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晨报》等。

第二张都市报被看做是第一张都市报的“护卫舰”(第一张都市报通常是所在报业集团的经济支柱),且在早年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新媒体的勃兴,第二张都市报面临转型的选择。澎湃的横空出世给这些报纸带来想象的空间:能否向澎湃学习,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

第二张都市类报纸转型做新型主流媒体有以下几个有利因素:

一是市场竞争意识。第二张都市类报纸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学会了在夹缝中生存,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而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主要依靠充分的市场竞争赢取话语权。二者生存意识相近。

二是内容生产优势。传统媒体转型做新媒体不能重蹈以前报纸数字化的覆辙,只是将报纸的报道搬上电子版或新闻网站,而是需要提供用户所需的精准化的内容,需要对报纸报道进行深度加工,或原创生产互联网化的信息。经过实践历练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的采编人员能弥补新媒体内容短板。

三是盘活人力资源。传统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受新媒体和其他强势同质媒体挤压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是报业集团优化配置的优先考虑目标,如果整体转型,有利于盘活人力资源。

但是,第二张都市类报纸转型做新型主流媒体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品牌的丧失。大多数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都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累积了一二十万的读者群。关张报纸就是对品牌清零。

二是经营的损失。大多数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能够自负盈亏,经营状况好的还有上千万甚至更多的年利润。关张报纸就会减少利润,况且创办新媒体还要大投入。

三是人才的单一。传统媒体占优势的是采编人员,第二张都市类报纸也是如此。但新媒体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都市报转型并不能满足新型主流媒体对人才的需求。

如果第二张都市类报纸转型做新型主流媒体都能像澎湃那样成功,那是值得尝试的,但能否做到呢?况且,正像有专家说的,现在给澎湃下成功的结论为时尚早,毕竟才短短一个月时间。或者,也像澎湃那样,保留《东方早报》,新旧媒体并行不悖,交互运作?

媒体融合之路正在探索前行,第二张都市报的去向也颇费思量。(章宏法,浙江传媒研究院副院长)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谈“媒体融合”

人民日报微信/2014-09-10

习近平总书记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指示后,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马利近日在人民日报大院内做了一次关于媒体融合的内部讲座。

各位同事,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最近特别热。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了重要指示。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见报以后,反响很大,传媒圈尤其兴奋、振奋。见报第二天,人民网涨停!粤传媒涨停!浙报传媒涨停!

  的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文章很多,我的微信朋友圈这几天几乎被刷屏了!我不多讲了,今天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大家交流我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些思考。

  其实之前没有什么“传统媒体”的概念。自从“新媒体”的概念横空出世以后,仿佛其他的媒体都老了,过时了。新媒体的确有横扫一切的架势,因为它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今年4月,人民日报到厦门大学校园行,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现在根本不看报纸,甚至连新闻网站、客户端也不用,他获取新闻的唯一方式是:打游戏时,在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来的小窗口上读新闻。

  在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行业处在怎么样的风口浪尖上!当一个行业面临变革的时候,也往往是最能触动反省和反思的时刻。我们如果不自我颠覆,就可能被颠覆。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不敢跨界,就有人敢跨过来打劫,一切都有可能被推倒从来。

  增强“阵地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阵地在哪?有人民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的声音;人在网上,阵地就应拓展到网上。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更加广阔的空间。形态变了,就去适应形态;渠道变了,就去适应渠道。从桌面互联到移动互联,从个性新闻到社交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有阵地意识,要敢于抢占这个新阵地。

  传统媒体如何转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走出一条新的生存发展的路?结合这些年我们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的工作,我从“媒体融合怎么看、媒体融合怎么做、媒体融合怎么想”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媒体融合怎么看?

  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媒体融合有四个层次:

1.内容的融合,全媒体概念,强调媒体产品的多样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

2.渠道的融合,新的传播形态,比如人民日报用的“二维码”等等;

3.技术的融合,媒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等,比如人民日报社的电子阅报栏;

4.组织和产业的融合,通过并购、收购等重新组合,有人认为,媒体融合是IT业、通信业和传媒业的融合。

  据统计,目前,12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40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大多数都有着传统媒体的背景。

  社交网络也是主流媒体看好的阵地。新浪微博上,媒体帐号超过1.7万个;微信上,粉丝超过200万的官方微信就有200个之多。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粉丝已经超过4833万。

  国内传统媒体推进融合发展的实践,大致有四类模式:

1.“借船”模式,传统媒体借助独立的网络平台,生产、分发、推介自己的内容和产品。比如,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设法人帐号。

2.“造船”模式,独立运营自己的新媒体,像我们人民日报就推出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一些传统媒体还涉足LED户外电子屏。人民日报的电子阅报栏现在全国已近2万台。

3.“买船”模式,收购、并购。2012年浙报集团斥资近32亿人民币收购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100%的股权。也有很多人纳闷,党报报业集团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去收购一个游戏平台?我很佩服,我去看过,浙报传媒有气魄,有凌云壮志。表面上买了游戏,实际上买的是一个自主的用户平台。要实现媒体生态的变革,这是必须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4.“卖船”模式,转变经营重点,关注非传统的媒体业务。但这种模式不具有代表性。

  以上所说的模式划分只是认识上的,在实践中往往会呈现出更多混合复杂的情况。

  目前就媒体融合发展而言,还没有成功的样本。大部分传统媒体,还都没有实现采编业务、组织机构和资本方面的全面融合;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有的只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平移到了新媒体平台上;各个新媒体产品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整合;缺乏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传播平台和融合发展的路径;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即使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传媒十分成熟的美国,似乎也没有成功的范本。今年6月,我去美国《旧金山纪事报》调研,他们也同样在为报纸内容怎么上网、收不收费而纠结。

  融合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依然还在探索之中。目前,全世界的传统媒体基本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都有机会弯道超车、脱颖而出。这对每一个中国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媒体融合怎么做?

  在实践中,各家媒体已经形成共识:必须融合。但媒体融合发展不仅表现在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更涉及到背后的资源整合、生产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渠道融合、组织和管理融合等,甚至包括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深度融合。

  融合首先要打通。一个集团下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前好像一个大杂院,一家一户,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餐。现在要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让大家汇集一堂,统一采购、分类加工、集中分发。

这些年我们走访了许多发达国家的媒体,他们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首先让做报纸的、做网站的、做社交媒体的采编人员,坐在一起、干到一块。

  比如BBC,以前他们和我们一样,楼层分隔、部门分隔,各干各的事。现在,他们是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办公平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座位打乱、深度融合。记者们甚至没有固定座位,走到哪,找张桌子就干起来。一开始很多人抱怨,很不适应。但现在,找人更方便了,沟通更顺畅了,新老媒体互融了,效率更高了。

  打通之后是整合。光坐在一起还不够,还要形成合力,就需要在背后的机制、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整合资源、有破有立。

  再就是提升。融合产生火花,融合激发生产力。我们设想的媒体融合发展,如同“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一样,最终改变的是传媒业的整体面貌。

  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采编流程再造、组织结构调整、采编运营结合、用户关系重构、借助技术和资本市场启动融合引擎。下面就这5个方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1.采编流程再造

  去年,我到瑞典调研《每日新闻》报。我们去之前的一个星期,他们刚刚对采编流程做了全新调整,推出了融合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墙”。整个编辑室是个扇形结构,“编辑墙”的所处位置就在凝聚每一根扇翅的螺丝位置,很有寓意。每天上午11点,执行副总编在这里召开策划会,把当天的需求挂框上墙,由编辑、评论、网络、广告等各个部门自己来填空,流程再造。

  目前在融合发展的探索上,模式和路径各有不同,但整体方向一致,都是在流程再造上寻找突破,建立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的整体架构,形成团队作战的合力,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2.组织架构调整

  在采编流程改造的过程中,媒体大多是“做增量”。较之“改存量”,“做增量”更便捷,不会触动现有格局,也不会大动各方的既得利益,同时还能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降低失败风险。

  “做增量”当然需要,这是一种探索,但现在已经到了需要“改存量”的时刻,只有调整了现有组织结构,才能适应媒体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早在200710月,BBC就开始着手重组编辑部,将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三大部门整合成两大“超级编辑部”——多媒体新闻编辑部、多媒体节目部。新闻资源在“超级编辑部”里得到了有效的循环和利用,减少了过去各自为战、重复内耗的情况。

  欧美的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建立类似中央厨房式的编辑部门,来合并、打通采编的各个流程。

  现在,我们的媒体也都纷纷设立了相关的新媒体部门,但从内部流程上来说,还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报网融合,只是新增加了一个部门,协调起来仍然很吃力。传统业务和新媒体业务还是两个“山头”,甚至新媒体业务之间也相互孤立、各自为政。利益格局不打破,组织结构不调整,这些所谓的新媒体业务不可能成为新媒体矩阵。

  如果没有全新的组织架构支撑,媒体融合就像是一辆汽车,有了全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没有一个匹配的底盘,一切也都是无法实现的。

3.采编运营结合

  我们这些办报的传统文人,往往羞于谈及运营。但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已经不再是文章、图片、一份报纸的概念,现在更加强调的是“产品”的概念。是产品,就必须有运营、有开发,就需要寻找一定的商业模式。能不能自我造血、能不能盈利,是判断媒体融合发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美国硅谷,与新技术、新应用同样受到重视的是新的商业模式,是迅速把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我刚去过土耳其,据说那里被搜索市场广泛看好的不是本土企业,也不是搜索巨头Google,而是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相当于中国的百度)。商业上的成功,有力拓展了俄罗斯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以利益为纽带的商业网络,更容易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纯粹的文化传播难以起到的作用。商业模式,应当成为我们考察媒体融合的一个新视角。

4.用户关系重构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的表现在于和用户的关系上。新媒体是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的信息作为巨大的财富。

  现在,有些媒体转型,就是办个网站、开个微博,穿上一件互联网的外衣,没有树立“用户中心、开放分享”的传播理念,缺乏市场意识,用户意识和服务意识。还是假了点。

  新媒体不仅拓宽信息源、扩大传播渠道,更重要的是收集用户阅读习惯、生活方式,分析用户需求,强调用户体验。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精确投递,将更好的产品迅速传递到用户的手中,与用户共鸣,共创价值、价值共享。

  怎么把“读者”、“受众”转变为“用户”?怎么以用户为中心?首先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前你端什么菜,他吃什么菜;现在是他点菜,你做菜;甚至,你还要猜出他想吃什么菜、爱吃什么菜,做好给他端上来。新闻的分众化和精确推送,不就是这样吗?

  说起来复杂,实际上已经司空见惯。比如新媒体设置议程,话题可能来源于一个个体,也可能从众多新闻报道中自然筛选出来。这种筛选,是众多用户的网络习惯造就的。再比如新媒体扩大影响,放大话题,目的还是迎合用户的网络习惯,借势造势,推波助澜。还比如汇聚舆论。这是新媒体实现的,还是用户实现的?我认为是共同作用力的结果。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争夺用户,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5.借助技术和资本市场启动融合引擎

  今天,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决定成败。我们必须关注新技术、研究新技术、了解和领悟新技术,做孵化器。

  我去过几次硅谷,今年6月又带队到硅谷和西雅图,去了苹果、谷歌、完美世界、IBMNuance、微软等公司和机构,和企业高管、工程师、中国员工代表等座谈、交流。

  互联网每天都是新的。在推崇创新的硅谷,新技术、新应用、新设备,往往能被迅速运用,创造出价值。现在,硅谷在关注什么?苹果公司高层Eddy Cue(管理层的第三把手)认为,一是游戏,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对游戏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潜力很大。二是视频,今后将非常盛行。三是健康保健,病人通过手机与医生实行互动,是未来趋势。

这次去硅谷,有三点新感受:

——百年老店的定力。

  在IBM内部,研究人员就有30多万,他们参与基础科学研究,探索科学未来。IBM 这个“百年老店”可以说是计算机的老祖宗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条自己的良性利益链。

我感觉,这个“百年老店”的定力就来源于科学研究的合理规划、资金利用的最大化和对全球精英人才的吸纳,因为它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看准未来发展方向,敏捷地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

——时代巨人的动力。

  在微软公司,我们听得最多的词是“转型”。作为软件领域的时代巨人,微软不愁市场更不愁钱,但他们看到了云技术、大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始将目光对准数据储存,从软件开发走向硬件打造。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将自己的数据储存在云端,云端数据的日常保管和安全保障,直接影响到客户群的大小。对微软来说,这一庞大的客户群就是未来市场,就是无限商机。

如今,客户在微软公司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但数据中心的规模却越来越小,从足球场那么大到集装箱那么大,致冷技术也在不断翻新,耗电量越来越小,成本不断下降。未雨绸缪,适时转型,时代巨人又有了新的动力。

——网络新贵的活力。

  在完美世界的北美分公司,是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6岁。他们穿着随意,思想奔放,案头摆着各式各样的网络玩具模型,工作时戴着耳机听音乐。这群“网络人”,去年一年创造的价值,占完美世界总收入的一成。这是2011年完美世界并购的一家美国网络游戏公司,神秘工作室。神秘工作室做了10年没有大的发展,被中国企业收购后产值一年就过亿美元,难以置信!

  像完美世界这样的“网络新贵”,正艰难立足硅谷,不断寻找商机,努力做大做强。他们的活力,已经被蒸蒸日上的业绩所证明。

  回到我们媒体融合的话题上。很多媒体同行提到,缺乏技术基因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软肋”,无法掌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还有同志说,没有技术力量就会受制于人,资料、数据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哪还有安全可言,更别说保障!技术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是很难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基础性工作。

  互联网是“烧钱”的,对传统媒体而言负担极大。由于体制机制,融资、上市都有诸多限制,不可能像民营互联网企业那样,在“烧钱”中寻找成功模式。

  媒体融合发展怎么打通资本市场?融资、上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

三、媒体融合怎么想?

  融合之势方兴未艾,我们也是边走边思考。有三点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1.如何重新定义媒体?

  也许十年前,谁都没想到书店可以是亚马逊这种形态,而且还把传统的书店都挤占得活不下去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颠覆。

  特斯拉,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冲击,原来几十年辛苦积累的汽车工业过时了!现在换玩法了!汽车行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业,汽车变成了一个大玩具,这个玩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很炫,可以人车对话,可以自动导航等等。这就是一种颠覆!

  就像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一样,亚马逊重新定义了书店,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只要互联网进入某一行,这一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个“+”号代表着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传媒业,将带来什么?如何颠覆媒体、重新定义媒体?

现在的媒体不能再是那个老气横秋的教书先生了,只知道推送信息,读者爱听也好,不听也罢,传播了信息就完成了宣传任务。

  传播学有一个“沉浸传播”的概念,是指以人为中心、连接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有效传播。未来的媒体就是要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让用户产生依赖甚至“沉浸”其中,无处不在而又润物无声。就像一个在身边呢喃的智者,博学多才而不咄咄逼人,让人倍感亲切又非常值得信赖。

  微信试图做到“连接一切”的概念也是如此。现在大家都用微信,社交、支付、打车、理财都在微信上。我理解,微信就是“沉浸传播”的一个雏形。当然你可以说微信不是媒体,但是它也有媒体的属性。而且既然是重新定义,就有多种可能,媒体可能是任何一种我们想象不到的形态,这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2.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这是个老话题。过去我们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总觉得,我们有内容的原创,有独家,是精品。然而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如果没有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形态,没有一个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出口,再好的内容,也无法抵达受众。不管你承不承认,媒体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所以我说,酒香也怕巷子深。

  现在的传媒业界,不是“内容为王”,也不是“渠道为王”、“技术为王”、“经营为王”、“产品为王”,而应是“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为一体的意识。简单说就是“信息服务为王”。

  信息服务的价值链主要有三个环节:信息提供、传播技术及传播媒介、渠道及经营。这三个环节决定了要想为读者和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必须同等重视内容的采集、产品的设计、传播渠道的选择、以及有效的经营和科学的管理。采编、经营和管理,是现在媒体经营中的铁三角。

  新媒体靠渠道起家,但内容仍然是灵魂,是基石。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尤其是设置议程的能力,仍然是市场竞争最有力的法宝。互联网时代,生产的内容在变,生产的方式在变,传播的路径也在变,但生产优质内容的方向始终不变。

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互联网的特性是自由、平等、开放,以及在信息交互中融进彼此的服务。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网络媒体是自下而上的。融合是决策者推动的,也是下层消费者推动的。二者如何建立起合理的对话合作关系?只有观念互通共融了,媒介融合的进程也就跨出了第一步。

  在媒体内部,融合发展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同时也离不开基层创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很多优秀的产品并非出自顶层设计,有可能是一线的灵光一闪。像“党报评论君”、“侠客岛”、“曲解直说”、“切和格瓦斯在拉美”等等,都是人民日报编辑记者自发创办的自媒体,很受用户喜爱。自下而上,正是互联网精神的体现。

  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我们是属于爬格子的一代,新媒体不是我们这代人的母语,我们只算是个数字移民。90后、00后才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尽管我们在承受着媒体转型之重,嫁接、孕育之痛,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没有变。走一条有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是新老媒体共同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善于管理,就可以趟出一条路。我们是有这个自信和信心的!

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蔡笑元)

来源: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