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舆情预判中的“同理心”

2021-08-27 08:56:2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高金国

摘要:对舆情的预判,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面。

  刚干新闻的时候,觉得只要懂“新闻”就行;后来发现,你还得懂“传播”,掌握传播学的一些原则、技巧,稿子才会有更多的人看。

  到了新媒体时代,发现光懂“新闻”、懂“传播”也不行,还得懂“舆情”,因为新的时代,写作者和受众的传播方式、互动方式已经千变万化了,不懂舆情,不仅会导致传播效果不佳,还有可能导致舆情和自己期待的方向背道而驰,好心办坏事。

  先有新闻,后有传播;先有传播,后有舆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新闻”反倒是最容易把握的基础性工作;传播相对困难一些,一旦方式不对,可能出现传播效果不佳、传播渠道不畅或者片面传播之类情况;舆情则最难把握,就像漂浮在空中的风筝,很多时候,它甚至脱离了新闻本身,“自说自话”,根本不管新闻事实是什么、媒体传播的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而言,引导舆论、疏通舆情,不仅难度最大,也最能体现媒体人的智慧、最能暴露媒体人的短板。

  想想也不奇怪。新闻事实摆在那里,固然可以有角度的不同,但事实是客观的,很难人为操控;传播虽然属于主观行为,但渠道、方式大体可控;唯有舆情,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受众手里。就好比你炒了一盘菜,菜做得咋样,你说了算;但好不好吃、合不合口味,顾客说了算。

  那怎么办?如果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受众手里,还何谈“舆论引导”?媒体人不仅要掌握传播的主动权,更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只有如此,才谈得上“引导”。

  如何掌握主动权?一方面要擅长设置能够引发良性互动、形成正面舆论的议题;另一方面,则要学会规避一些可能带来负面舆情的陷阱。这里重点谈谈后者。

  媒体人遇到的甚至自己制造的舆情陷阱,还是很多的。7月下旬河南的水灾,就出现过一些“舆情陷阱”,其中不乏媒体人自己挖的“坑”。比较典型的,是某媒体报道“河南巩义市气象信息超10小时未更新”一事,题目还上了微博热搜。水灾面前,气象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达10小时未更新,确实令人费解、不安。

  事实上,原文重点讲的是“气象局长在去市政府汇报工作途中,被洪水冲走,后被救起”一事;当地通信中断,无法联系,气象信息自然无法更新了。

  明明是尽职尽责、努力抗洪,甚至差点献出生命的事迹,怎么到了媒体这里,角度就成了“气象信息超10小时未更新”?尤其看到这个上了微博热搜的标题,受众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气象局渎职。

  出现这种写作角度、这类文章标题,令人费解;但原因不复杂——记者或者编辑,没有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者说,缺乏同理心(即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

  舆情的发展方向,是需要“预判”的。如何预判?其实不难,只要想一想:使用这样的角度、这样的标题、这样的文字,读者会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评价?站在受众的角度反思、审视文章的角度、内容、标题,是新闻人应当具备的同理心。

  有的“陷阱”不是媒体人造成的,但也会给相关部门的工作带来被动。这时候,媒体就要充分履行“把关人”职责,做好协调、沟通、编辑工作,避免带来负面舆情。这次河南水灾,气象学界根据专业标准界定为“千年一遇”。这个说法,有的媒体提到了,也有不少媒体使用“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水灾”等代替了。

  为什么要回避“千年一遇”?这个说法,是气象学界根据降水量的大小、频次等进行推断得出的结论。从学术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但从舆论的角度来考虑,就不太妥当了。用同理心来“预判”舆情,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先假设自己是一个网友,想想自己看到这个词的反应:这是段子吗?它会不会在严肃新闻中成为不严肃甚至轻佻的创作素材?这个说法,是把责任推给老天爷吗?

  对舆情的预判,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面。同理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判舆情,在引导过程中,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做到因势利导。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6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