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跟着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写出画面感

2021-11-24 08:21:1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王玉龙

摘要:可视化更容易产生画面感,文字不容易写出画面感,但有画面感的文字会令人久久难忘。

  大众传播青睐可视化,青睐图片、图表、视频的轻松直观表达,而对文字的兴趣似乎相对削弱了。不难发现,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画面感。可视化更容易产生画面感,文字不容易写出画面感,但有画面感的文字会令人久久难忘。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说过,“作者要懂得为读者节省脑力,同时人的大脑天生就比较容易记住生动的画面,能形象就尽量不要抽象,以此来体现画面感”。新闻报道要用有限的文字引起读者的兴趣,就要善于写出画面感。在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很多作品的文字有着强烈的画面感。

  调动四大感觉,“视、听、嗅、触”立体呈现

  画面感之感,首先可通过“视、听、嗅、触”等获得。第3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中,开头一段文字,几乎是“感觉”的大集合。

  从县城向东北不到3公里,风景突然为之一新,一望无际碧绿的芝麻地里,粉墙黛瓦的芝麻小镇大门格外惹眼。走进占地8000亩的小镇,你可以在不同的时节沉醉在桃花、荷花、丹桂的香气中,可以在年庄磨坊村亲手榨一道石磨香油,可以在采摘园里淘些时令果蔬,还可以在小溪里摸鱼虾、田野里捉蚂蚱……

  这一段文字中,“看”到的是“碧绿”“粉黛”的色彩,“嗅”到的是花香、油香,“听”到的是石磨的“嘎吱嘎吱”,“触”到的是鱼虾、蚂蚱的欢腾,各种“感觉”立体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画面。

  画面感的“感觉”最直接最多的,莫过于色彩了。色彩词,首先是“敷色”,其次是“表情”。第28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二等奖获奖作品《一只羊的“诞生史”——我省培育高山美利奴羊的阶梯式创新之路》开头写道:“冬日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草原,天高云淡。一群群穿着统一‘制服’的羊在冬窝子惬意地吃着草。白云飘,羊儿跑,祁连山下,此景应入画。”这一段文字呈现的画面,天、地、山浑然一体,色彩明丽,鲜明地表达了色彩的“表情功能”——美丽奴羊的培育成功,是一项美丽如画的事业。

  写景用色最常见,写人也须用色,或修饰面容,或描写服饰。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54年,老兵回家路》开头写道:“‘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回到中国第二天,78岁的王琪换上了他似曾相识的军装。当年,24岁的王琪同样一身绿,走进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原始森林,从此杳无音讯。”从颜色看,“红星”“红旗”“一身绿”,红和绿,鲜活透亮,从24岁到78岁,54年如在昨天。结尾处,“在王琪的房间里,摆着家人为他买的军用皮带和制式军靴。在他身着的那件军装衣领上,四弟媳常桂琴特地缝上了鲜红的领章”,又添一道“鲜红”,首尾呼应,让画面感愈加丰富起来,让54年回家路最终抵达与家国团圆的美满彼岸。

  情景化设计,让抽象变具象、景语化情语

  情景化的目的是读文字现画面。如何情景化?就是把抽象的词语、概念转换成具体情形、场景,或者把若干情形、场景有目的地组合到一起,从而产生“带入感”和情感共鸣。

  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谭蔚泓: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刚狼”》报道的是基于核酸适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这到底是什么新技术、新方法?用专业术语解释不难,难的是让普通受众看明白。作者深知这一点,用“纳米火车”进行了场景化描述:“谭蔚泓团队研发出一种能向肿瘤细胞靶向输送大量抗癌药物的DNA‘纳米火车’。‘火车头’由核酸适体构成,可与某种特定癌细胞的膜蛋白结合,为给药系统提供‘方向’和‘动力’。而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DNA结构则构成了一节一节的高容量‘车厢’,用于装载抗癌药物分子或其他生物试剂。”

  作者设计了“火车运行”这一场景,解释谭蔚泓团队找到了一种“聪明”的分子,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误伤正常细胞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一场景的设计,褪去学术和专业的“长袍”,呈现出新技术的生动画面和精彩内核,用画面感化解了高科技报道的枯燥感。

  在通讯、特写中,情景化写作具有灵动的叙事功能,跳跃性的情景再现,能够推动叙事进程,强化情感力量,深化主题立意。第3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36小时,一切为了11名矿工兄弟!——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11·19”火灾事故救援纪实》,一开头便是两幕情景,一幕是家中,一幕是井下:

  “每次升井,他都会给我打个电话。”

  11月20日6时许,邹城市中心店镇双桥村,胡平平从睡梦中醒来,等来的不是丈夫闫西阁报平安的电话,却是一条让她心惊的消息——梁宝寺煤矿发生火灾事故。

  她马上拨打丈夫的手机,没人接。再打,不停地打,依旧没人接。泪“哗”地就涌了出来。“家里有一儿一女,小女儿才3岁,西阁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顶梁柱要是‘倒’了,天就塌啦……”

  ……已被困9个多小时的闫西阁实在太疲惫了,打了一个盹儿,恍惚间做了一个梦:儿子在哭,在喊爸爸。他多么想给媳妇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两幕情景对比再现,扣人心弦,顺理成章地把叙事快速带入事故救援,还原惊心动魄的救援过程。情景化写作的核心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上述两幕情景的“情”首先是夫妻情、儿女亲情,既反映了一个顶梁柱支撑着一个家庭“家之情”,也抒发了八方聚力、众志成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之情”。

  讲故事摹细节,纵横组合“剪辑”蒙太奇

  用故事、细节构建画面感,给阅读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第3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开头,剪辑了一组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画面: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以时间为轴,构建纵向画面:从“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主动选择到……”“装上假肢……”的系列举止,到“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的一席言谈,如在眼前,如在耳边,镜头感十足,让人一边沿着镜头想象着更丰富的故事,一边迫不及待地继续读下去。

  故事能否完美呈现,细节是最妙的画笔。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见字如面”23年》,全文仅1489字,作者从“12本家庭日记、6820多条留言、24万余字”中,精选了一家三口的留言,讲述了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每一条留言,都是一个动人的细节,一幅美丽的画面:“亚娟,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一回来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你最喜欢的冬果梨汤熬好了,在茶几上,醒来记得喝,我先出乘去了。”“亲爱的,这两天武威温度下降得厉害,你的毛衣毛裤我洗好放在卧室第一个衣柜里了。记得穿上,保重!”

  以人物为轴,构建横向画面:丈夫心疼的样子以及熬好的冬果梨汤,妻子一声“亲爱的”以及洗好的毛衣毛裤,这些无不让人心头一暖,眼眶一热。这些打动人心的细节,在大脑中主动构建起画面。

  善用比喻、拟人,创造“图胜千言”的视觉联想

  善用比喻,把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善用拟人,让每一个物体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第3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作品《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有一段比喻:“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习近平同志用举重比喻担负重任,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极具画面感,让面对习近平同志提问的“很好奇”的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一听就明白了。

  抽象的政治语言、专业的经济新闻,用好比喻和拟人,可以创造“一张好图胜千言”视觉联想。第2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陆战雄师”:钢多气盈骨更硬》通过比喻和拟人,生动展现了我军首支数字化部队的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同志视察部队时强调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报道以这一比喻为扣,层层抽丝剥茧,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比如“这支新型精锐力量一定还会面对新的‘直罗镇’‘松骨峰’”“打出了数字化部队‘耳聪目明、臂长拳硬’的优势和潜能”“既练敢打敢冲的‘体能之勇’,更练决胜千里的‘信息之勇’”等等,让整篇报道“活”了起来,呈现出一支“陆战雄师”扑面而来的画面感。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的文字报道要产生较好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必须多用比喻和拟人,使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才能产生更显著的传播效果。

  (作者为扬州晚报副总编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0期;原标题为:让文字报道“可视”起来——跟着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写出画面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