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走出“炫技”误区,回归新闻本原

2022-01-04 08:28:3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牟鹏民

摘要: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逐步推进,新媒体创意互动作品正在从以往的“特色菜”,成为各大媒体内容生产中的“家常菜”。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不少作品出现了对技术盲目崇拜、对报道的新闻性

  H5新闻作品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传统的图文、视频等形态之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H5新闻作品,逐渐成为许多正在融合进程之中的媒体机构内容生产的“标配”。所谓H5新闻作品,是指“建立在HTML5技术上的一种新闻呈现形式,内容主要包含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用户通过点击、长按、拖动等屏幕操作行为与页面进行互动,获得相应的视听体验。”[1]H5新闻作品可以实现“N合一”的效果,便于运用“全知视角”的方式,来“渗透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报道意图,使得信息或事实凸显或暗示传播主体所指认或预设的意义”[2]。

  另外,在话语方式上,H5新闻作品更加便于采取平民化的视角,“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与时代大背景相结合,用平民化的方式拉近受众与选题间的距离”[3]。而且,由于这种形态本身就能够将报道内容与用户的反应实时结合,更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互动性。

  正是由于上述优势,H5新闻作品越来越受到众多身处转型之中的媒体同行们青睐。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就是,从2018年中国记协开始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增设媒体融合奖以来,在第二十八届到第三十一届的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都是H5新闻作品。而随着相关制作技术的成熟,在不少地方的融媒体中心或者新媒体中心,H5新闻也正在从以往内容生产中少有人能轻易尝试的“特色菜”,成为大众口味、丰俭由人的“家常菜”。

  不过,在H5新闻作品百花齐放的同时,一些在创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开始冒头。比如,有的作品过分迷恋技术上的所谓“创新”,实则陷入了“炫技”的误区,盲目崇拜技术,内容却空洞无物,导致作品“华而不实”;有的作品忽略了H5新闻也是新闻这一起码的原则,不注重作品中的新闻要素,导致无法将更加真实、客观、准确、及时的新闻信息传播给用户。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共同点是很难发挥H5新闻作品原本在内容丰富性、创意交互性方面的先天优势,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好在,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如何在融合新闻报道中逐步摆脱技术花哨、表达不充分的“炫技”式创作,更好地兼顾守正与创新、做到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平衡,业界和学界都在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实战经验。

  “一张照片”的背后:技术与内容的平衡

  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云客户端制作的H5新闻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获得创意互动类作品一等奖。该作品聚焦“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从一张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村里考察时和村民座谈现场的照片出发,深入采访了照片中的十几位村民,以创意互动H5的形式,将十八洞村7年的变迁融入一张小小的照片之中,在沉浸式场景中讲好脱贫攻坚的主旋律故事。

  客观而言,这件作品单纯从技术呈现方面来看,还显得比较“朴素”,在与用户的互动性方面,也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作品之所以能够荣获大奖,与其在守正与创新、技术和内容之间的平衡把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作品发布的11月3日,恰好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十八洞村考察并且首次提出“精准扶贫”7周年的日子。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将报道的重点聚焦到一个既特别又普通的边远小村庄,《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成功地将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主题”,与习近平总书记和村民们座谈时的一张照片这样的“小切口”,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这样的报道创意,既在政治站位和价值导向方面坚守正道,又在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方面努力创新,可以说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另外,在技术与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上,《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也非常注意在总体把握平衡的基础上,坚持以内容为核心,技术服务于内容。主创团队没有过分执着于如何让互动技术更加酷炫,而是投入了大量精力采访照片中的每一位村民、锤炼每一条稿件内容。2020年9月底,主创团队就进驻十八洞村,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和村民们一起同吃同住,在开农家乐的村民龙兴花家里和她一起做腊肉,在开民宿的村民杨秀富家里和他们老两口一起换床单、打扫卫生……而实际上在此之前,作品的主创团队更是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跟踪记录报道十八洞村的变迁,7年时间,主创团队光是拍摄的视频素材加起来就超过了100个小时。正是凭借长达7年的扎实采访,主创团队才有底气用最简洁的照片和文字,讲好照片中每一位村民7年来的故事,并且确保这些散碎的故事“碎片”能够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折射出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十八洞村乃至更加广阔的中国农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获取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报道素材后,主创团队没有将所有的视频、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在H5作品中不加选择地肆意堆砌,而是精心考虑这些内容元素与技术呈现之间的平衡,以求恰到好处地将最值得推荐给目标用户的信息内容清晰、流畅地传递给对方。最终,主创团队在作品的开场部分,通过一张十八洞村远景照片从黑白到彩色的动画效果,结合画面中的2013至2020年份不断跳跃,体现出作品的主题,也就是画面下方相当于传统新闻稿件中“导语”部分的文字描述中讲到的,7年来,十八洞村如何在“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下,改变思想,自力更生,发展产业,艰苦奋斗,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路子。在正文当中,则精心选取了40张照片,配合12个文字故事,讲述了12户村民在过去7年中工作和生活中最显著的变化。结尾部分,则通过一个短视频,以村民的采访实况讲述,辅之以村里的产业发展、人居生活、文化活动等画面,再加上充满幸福感并催人奋进的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十八洞村在经过了7年“精准扶贫”工作之后的全新样貌。整个作品既充分融合了照片、文字、视频、音乐、动画等多种元素,又采取了非常克制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总体上既内容丰富,又保持了“轻体量”。

  在技术呈现方面,作品聚焦“互动”这个关键词,紧紧围绕作品中的关键载体,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十八洞村村民们座谈现场的照片,进行创意互动的设计。作品最终选择的呈现方式是,对照片中的15位村民形象做了勾勒效果,只要在屏幕上点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就可以看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脱贫故事。观看完每个村民的故事之后,都可以选择回到照片主页,或者继续看下一位村民的故事,或者直接进入结尾部分的短视频。整个技术路径虽然既不酷炫,也不“高大上”,但好就好在非常清晰、简洁,用户基本只需要“傻瓜式”操作即可,无需经过任何复杂繁琐的思考,因而大大提升了交互过程的愉悦感。

  回归新闻本原,技术为内容服务

  回顾整个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是一个典型的“回归新闻本原,技术服务于内容”的H5新闻作品。在创意策划阶段,作品注重聚焦“大主题”之中的“小切口”,围绕中心工作,发挥主流媒体“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作用,在主题报道中探索新路子、开发新创意,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力求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采访调研阶段,创作团队注重充分践行“四力”,深入采访一线,扎根群众生活,锤炼“脚力”、提升“眼力”、开动“脑力”、发挥“笔力”,用连续7年追踪报道一个小村庄的方式,“咬定青山不放松”,从细处着手,发掘新故事、好故事;在设计制作阶段,作品紧扣用户体验这个关键点,走出“炫技式”表达的误区,重点放在保证作品中的新闻要素完整,注重新闻价值,以更清晰、更具指向性的技术路径,实现对用户而言更加友好的互动模式;在传播发布阶段,作品非常注重把握“时度效”,在关键时间节点重磅推出,在做大做强自有平台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作品先是通过湖南广电自有新媒体平台芒果云客户端发布,然后在网上发酵后,再通过分发到其他媒体平台、公众号和商业网站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作品当中的一些精彩故事还制作成了视频新闻,在湖南卫视的新闻节目中播出,形成了立体融合式传播效果。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渠道,还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变化的都应该只是表达方式、表现形式,而不是关于“内容为王”的价值导向,优质内容永远都是稀缺品。任何技术应用的创新,归根到底必须服务于新闻报道的内容表达。H5新闻作品同样要回归新闻本原,多媒体要素的融合使用不是为了让人眼花缭乱,而是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将新闻信息精准、高效、生动地传递给受众,进而增加用户的参与度,以获取用户更加充分的反馈信息,形成双向传播闭环,达到更理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涛,等.融合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39.

  [2]方毅华.新闻叙事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84.

  [3]王玥莹.媒体融合新闻的内容建构与形式表征——以第29届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作品为例[J].新闻传播,2020(4).

  (作者为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事业部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3期;原标题为:走出“炫技”误区,回归新闻本原——关于创意互动H5新闻作品创作的思考】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