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淘词计划1:码 扫码时代的时空召唤

2022-02-21 09:28:1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安代 文景

摘要:扫码时代的“码”跟对应的人和物之间是时空伴随的动态关系,是标识时空方位、记录社会关系的工具。

  “码”这个字,100多年间在汉语言中的含义和地位发生了剧变,从不是一级词汇,没有实物的意象,不能单独表义,到今天一人一码,家喻户晓。码字释义变化的背后,是人类科技的发展与商业文明的进化,体现的是人类社会集体意识的变迁。

  码的核心特征2000多年来一脉相承,即和而不同。一方面,单人不成码,码是“众”的概念;另一方面,码又是最尊重个性化的概念,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码”。一人一码一世界。“亮码”与“扫码”之间,是个体与“复数单位”的数字时空之间一次限定范围的接入、交换、共享。“码”破除了人类社会进程中的绝对对立关系,为更大范围内的“和”创造了可能性;“码”在不同的时空之间构建联系,让“不同”的文明和语言统一接口。

  《辞源》里没有“码”

  今天说起“码”,每个人起码能想起不止一个“码”。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广东省健康码累计扫码超过100亿次;截至2021年11月,支付宝中全国激活医保码的用户近3亿;截至2021年12月,菜鸟快递码累计用于1000多亿个包裹……

  但时光仅仅倒流100多年,人们对于“码”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没有意象、无法单独表义的字上。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编的《辞源》里,收录了1840年以前汉语中的一般词语、常用词语、成语典故等,共计单字12890个(1979年版),复词84134条(1979年版)。有趣的是,这本靠“四角号码”检索查字的字典里面,并没有收录“码”这个词。

  无独有偶,号称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里,也没有关于“码”的单独的词条,码字仅仅出现在“密码”(cipher)这个复合词语下。

  与之相对,在《辞源》收录的单字中,有如“网”“元”“马”这样的单字。“网”的表意是编织;“元”的意思是头部、开始、原本。延续至今,我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单字从古义延伸到“互联网”“元宇宙”。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辞源》的编撰者们认为,1840年以前的汉语世界里,码,算不上一个一级词汇,筹码、法码、码碯(亦作“玛瑙),把砖码在一块儿……码都附加在其他的单字上表达复合概念,而没有类似于“元”“网”一类的独立的意象和含义,因此并没有把“码”作为单独词汇列在词条目录下。

  码的释义亟待“数字化转型”

  在100多年后,“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亮相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有了实物的意象。基因代码、网络代码、二维码、付款码、健康码,码码相通。“码”富含个体的细节特征,每一次的亮码、扫码、编码、解码,都意味着个体跟某个空间群体分享了自己的一段时空特征,接入了某个数字世界的“码头”。

  但是在今天的汉语字典上,还没有“码”作为数字化接口和个体信息标识的释义。根据《汉语大辞典》(第七卷)(上海辞书出版社),“码”有以下释义:

  (1)见“码碯”。

  (2)表示数目的符号。如:暗码;明码;数码;号码;密码;页码;价码。

  (3)表示数目的用具。如:砝码;筹码。

  (4)搁置;冷落。例:把朋友码那儿了。

  (5)方言。堆叠;垒起。例:码好了十几个土坯。

  (6)方言。按;依照。例:他和民兵们码着踪迹,在深沟大壑里追出三十五里地。

  (7)方言。取消。例:你说把这点码了?

  (8)见“码头”。

  (9)见“码子”。

  (10)量词。用来指一件事或一类事。例:两码事。

  (11)方言。量词。相当于“堆”或“垛”。例:一码柴火全都烧光了。

  (12)英语yard的译名。英制长度单位。

  今天无所不在的“码”,在其他语言中,并没有完整对应的含义。

  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联合编纂的《柯林斯汉英大词典》中搜索“码”:

  (1)numeral:表数目的符号。

  (2)Weight:筹码 bargaining chip;砝码 balance weight。

  (3)yard,英制长度单位。

  (4)表示“堆”这一动作。例:码齐了。stack; pile。

  (5)Cipher或者code (密码、代码、法典、法规)。

  在北京大学出版的《当代日汉汉日大辞典》中搜索“码”:

  (1)汉语“数码”,日语写作“数字”。

  (2)汉语“号码”,日语写作“番号”。

  (3)汉语“砝码”,日语写作“分铜”。

  (4)汉语“把东西码到一块”作动词,日语写作“積み重ねる”。

  (5)汉语“二维码”,日语写作“二次浴〕ード”,后面一半是英语的音译,相当于“二次元code”。

  日语中没有对应“码”的汉字书写。

  码的隐喻:堆起来的马力

  码字最早的很多含义都来自“马”,甚至直接通“马”字,例如《辞源》中提到的:马力、马蚁、法马、筹马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又创制了一套统一的文字,即小篆。“码”字就诞生在这个时代。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表达空间概念的度量单位成为一种统一的标准,“码”字传递的这种统一空间标准的含义,使它从“马”中分离出来,承担起独立的作用。今天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码的标准化的数字接口的新释义,及其标识时空方位和时空关系的新内涵,与2200多年前码字诞生时即带有的统一性、标准性的时空含义,是一脉相承的。

  马字边,从动物马的生物特性,引申为一种工具,意味着某种力量。譬如:

  马力,马的力量,《荀子·哀公》:“历险致远,马力尽矣。”后也为功率单位。

  马蚁,大蚁,后为“蚁”的通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

  石字边,表示一种似玉非玉的宝石,即码碯。石块表达着“众”及“堆积”的概念。譬如:

  码:把一些砖码在一起。

  法码:计数的单位。

  码洋:商品上标有折扣的定价,出版社早年使用。

  码字:代指写文章。写一个字叫书法,写很多字,才叫码字。

  码农:写代码的人。从码头工人到码字工作到码农的一脉相承。

  尺码:具有“统一性”和“标准性”两大特征的度量单位。

  码头:“众”物交杂的地点,一个接入点。

  盖码饭:《礼记》所载的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毋(肉酱油浇黄米饭)号称周代“八珍”。天子的盖浇饭,发展到后世,有了两个细分名称:盖浇饭和盖码饭。一个侧重把菜汁浇灌到饭里;另一个强调把菜“堆砌”在饭上。

  图1:与盖浇饭相比,盖码饭强调把菜“码”在饭上

  码字由“马”的动物特性带来的意象,并非只存在于汉语言中。

  在拉丁语中,马(Equus)的复数形态构成了一个新的名词,Eques,意指骑士。此时的复数表达的正是“众”的概念。古罗马的马,也是一种工具,一种标记财富数量的工具。古罗马的骑士不是军职,而是一个阶层。富得足以拥有自己的马的那些人,就被称为骑士。

  在基督教的隐喻中,马代表的是武力,与中文“马力”的意象是不谋而合的。

  数字时代的“码”,同样是一个“众数”和“力量”的概念,但它所代表的并非某一阶层,而是数字宇宙中的每一个人和物,以及这些人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不是某一种武力或财富的力量,而是由统一性和标准化带来的无所不在的接入和共享的可能性。

  “码”的力量源自它的无所不在。

  时空认知进化与码的升级变迁

  2021年10月,成都市防疫部门提出了一个防疫新概念,叫“时空伴随”。今天的“码”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时空伴随的状态。

  语言背后是人的思维,词汇是记录人类社会进程的工具,语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潮流、文化的动向,体现着社会集体意识的变迁。“码”字地位的升级及含义的变迁,来自人类对于时空观念认知的四次进化。

  图2:时空认知的四次进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积家对于语言心理认知做过丰富的研究,他在《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词源证据说明,在表达时间概念之前,一般必须有相应的空间概念。时间概念是基于空间概念发展起来的。”

  举个例子:汉语中,“马上”,最初描述的是骑在马上即将出发的图景,表达的是空间的概念,后来才演变为“立即”这一时间概念。

  拉丁语中,illico,意思为“马上”,它是从in loco(直译为:位于某个点上)这个空间概念演化而来的时间概念。

  英语中,on the spot,字面意思是“在现场”,后也可表达“立即”的意思。

  认识到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后,人类第三阶段的时空认知是意识到了自我在线性时间关系(即历史)中的位置,而这是直到20世纪才产生的。中国人民大学古典语教授雷立柏在他的著作《拉丁语桥》中提到,现代/摩登(modern)的概念来自拉丁语的“modernus”(最近的)。自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公元800年加冕)以来,每一代的西欧人都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把自己所处的时代表述为“现代”。

  汉语言早期的使用者有类似的时空观,即以自我为中心,置于天地万物之中。“与时俱进”是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古人的说法叫“与世沉浮”(司马迁《史记》)。古人只有“天上,地下,竖向方位的概念”,没有自身位于时间哪个部分的表述。雷立柏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中国人才产生所谓的“时代感”,考虑自己先进或者落后于时代,并开始广泛地使用“现代/摩登”这个词来表述自己所处的时间方位。

  第四次时空观的进化出现在当代,譬如2021年10月以来,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被“旧词重提”,是人类时空认知再进化的一个现象,即,想要理解和表达自己位于时空中的哪一部分。而“码”正是标识并记录人和物时空方位及社会关系的工具。

  秦统一六国后,从“马”到“码”,码的“众数”和“标准化”的含义第一次被明确和分化出来;当代,从“马上”到“码”,是从对一种静态的时间点的表述,转变为对一种时空伴随的持续动态的描述,是人对时空含义理解升级后,语言随之进化的表现。

  “码”是一个打破旧有时空观的概念。在数字世界的“码头”,“时空伴随”的状态解决时空交错的问题,让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身处何时何地,让不同文明和语言的时空,统一接口。

  时空语言“源代码”:是Meta?还是元?

  2021年10月,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把公司更名为“Meta”,以强调元宇宙的愿景。“元宇宙”(Metaverse)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写的小说《雪崩》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Meta来自希腊语,意思是“什么之后,超越什么”。30年前,斯蒂芬森在创造“Metaverse”这个词的时候,隐含的依然是表达“超越”现有时代的概念,即停留在自己和时间是线性关系的表述上。

  语言是反映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进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变化。Meta的表述,没能“描绘”出新时代的时空观的基础:即时空交错并行,万物和而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或许社交媒体巨头可以考虑换一个词来表达自己“领先”的时空意识,又或者升级“Meta”这个词本身的定义。

  “码”时代,时空的概念是点状的、并行的,一人一码一世界,只有接入和断开的连接关系,没有了领先于或者落后于时间的概念。时间不再是线性的,空间也不再是唯一的。

  汉语,对于“Meta”的翻译,一直用“元”。譬如Meta cognition,即元认知、“源代码”,是对认知的认知。

  中文的“元”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它被《说文解字》录入的含义是:“始也。从一,从兀。”“元”被《皇极经世书》用来表达“世运时会之数”。一元,代表混沌世界的一个周期,一元复一元,周而复始,反而是一个非线性关系的时间概念。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元宇宙,是众多一元形成多元互动的时空伴随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钱学森给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取了个富含意境的名字叫“灵境”,并指出灵境可用于信息网络、人脑认知,大有可为。

  “层层加码”,码上有码、码中有码、众码成城的灵境世界中,用于连接时空和标识社会关系的工具码,大约就是空间中无所不在的精灵了。而这里的“明码实价”指的也应是空间中每件物品独有的身份信息,码清晰透明、不容篡改地记录了物品的来源去路。

  新的时空观下应该有新的词汇和新的释义。

  艺术之码:隐秘与规范的一体两面性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码”字,会出现上百万张图像,大部分都是条形码、二维码、健康码、支付码、编码、代码。在代表静态商品特征的条形码和标识动态社会关系的二维码出现之前,要理解“码”的意象并不容易。码的释义变迁和意象具化的背后,是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商业文明的进化。

  码的核心特征是“和而不同”,具有个性化和标准化的一体两面性。这是码字自2200年前诞生之初,就一脉相承的固有特性。在扫码时代的数字码头,“码”的内涵又有新的进化,在频繁“接入和断开”的联系中出现了 双向互动的模式。这种动态累进的文明交流模式,让“码”所代表的个体存在与个体需求“被看见”,被尊重。

  码的英文code有代码和法典的意思。code来源于拉丁文codex,原意是树干、账本。码的个性化与标准化一体两面的特性,在艺术之码中有所呈现:一边是抽象的、社会经纬线般的行为标准,如法典;另一边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族群之间代码信息的传递。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一把十字弓(见图3),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麾下最重要的将领符腾堡伯爵乌尔里希五世。这把十字弓最让人着迷的,是纹饰中难以解读的“代码”。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学者都将这些希伯来字符看成随意雕刻的胡言乱语。直到最近,一个学者以军事密码学的方式对这段文字进行了解密,得到了可以理解的话语:“拥抱亲爱的上帝,果敢,刚毅。”这句话的前半段,曾经出现在伯爵夫人玛格丽特参与订制的手稿之中,是她认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宗教原则,可以看成女主人对于即将走上战场的丈夫的祝福。对这一艺术品的解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个性信息的传递,是伯爵夫人与伯爵之间一段“时空特征”的交换。

  图3:符腾堡伯爵乌尔里希五世的十字弓(1460年,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Bernard Solco于1993年在纽约Soho区创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关于条形码的艺术作品(见图4),手绘的巨型条形码长宽均超过1.5米,但是线条准确,可以被扫码枪识别。体现了当代“码”的意象中标准化接口的特征。

  Horst-Egon Kalinowski创作的《月球码》(见图5),发布于“阿波罗计划”开始之后的第三个年头,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显示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图4:Bernard Solco Kellogg's Corn Flakes barcode(1993年, 现场创作于纽约Soho区);图5:Horst-Egon Kalinowski Lunar Code(1963年,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中的码,体现着码的一体两面性。码不仅是隐秘的个性化的特征的接入和交流,也是公开的规范与标准。1804年《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 Code)的颁布,被忠实记录于各种艺术作品之中。《拿破仑法典》和2020年5月颁布的中国《民法典》(China’s Civil Code)都是社会标准之“码”(Code)。

  图6:法国宣传版画《拿破仑波拿巴在马尔迈松城堡宣布拿破仑法典》(1804年)

  商业之码: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

  码不仅是用于众人的法典规范,也是彰显个体信息的标识。码,必须“众”,在不止一个人的地方,才需要“码”。但是,“码”又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沟通工具。在数字文明的生态环境中,随着不同的“码”不断接入某个平台,互动模式下的叠加累进的社会关系,会让“码”衍生进化出新的标准。

  秦代统一了度量衡,才明确了“码”的空间长度单位的概念。衣服的尺码,本身是标准的概念,但是随着标准自身的不断进化、细化,满足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码让每个个体的需求都有机会被世界看见,譬如“大码服装”的诞生。公开数据显示,到2021年,在淘宝平台上卖大码女装的商家超过1万家,30天销量超1000万元的店铺就有10家,粉丝最多的五季大码女装仅在淘宝平台上就有552万粉丝。而“大码女装”仅仅只是时下消费市场中2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特色“一元”之一,众数的消费个体接入数字码头后,催生了众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如国潮、盲盒、汉服。

  图7:“尺码”作为“标准”,自身的进化和细化

 

   表1:2009—2021年电商平台新兴品类

资料来源:根据2021年7月淘宝网的公开数据制作

  因需求而诞生的供给,让每一个个体的需求有机会“被看见”。码的存在与接入,并不影响个体的完整性和私密性,相反,接入数字码头,分享一段时空特征,被接入的数字世界,会因为接入的码而产生改变——众码成城。

  无论是代表商品的条形码、科学上的编码,还是出生即携带的基因代码,事实上,码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被看见”。

  科技之码:用统一标准“解码”世界

  迄今为止,人类在生命科学方面最大的进步,就是DNA编码的发现。当我们谈论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检测的时候,我们说的是病毒的DNA或RNA基因解码过程。

  大千世界,众生百态,从病毒到人类,从霸王龙到折耳猫,在DNA/RNA的世界里都可以被解码成有限的碱基和碱基对,这些被码放整齐的碱基,承载着所有关于生命的秘密。

  从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至今,短短60年时间,生命科学的发展超越了过往所有时代的总和。每一个生命的“基因代码”都不相同,但所有的“基因代码”都遵循相同的规律,可以接入同一个宇宙。

  2021年1月,《自然》杂志回顾了“二战后”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评选出十大“改变科学进展的计算机代码”。

  在科学研究上,码作为已有知识的索引,通过以“码”为工具的命名系统,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习惯的科学家面对海量的信息,实现了精准的对接与沟通。

  新冠肺炎病毒出现后,光是针对Delta病毒,全球就完成测序超过26万次。病毒变异株采用PANGO编码进行命名,清晰统一、标准精确。

  截至2021年11月,Google Scholar上针对Covid-19的学术文章超过400万篇。这些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有对应的DOI码。DOI码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定位相关文献,是云计算背景下大数据样本的存储和应用技术。

  2020年,古生物学家命名了40个新属(种)的恐龙,通过给这些消失的古代生物命名归类建档编码,后来者才能够更加清晰、精准地理解这些恐龙的体型、食性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

  在信息技术中,统一的编码协议是一个核心概念,也是电子时代实现信息交流的基础,例如Wi-Fi、5G、卫星导航、视频传输,都需要遵循相应的编码协议。

  码的科学意象是基因代码、计算机代码、通信协议代码,用统一标准的方式来“编码”和“解码”世界的人类,第一次如此接近传说中的巴别塔。

  民生之码:技术赋能创造社会价值

  《人民日报》解读元宇宙,提出四项支撑技术: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持下,科技之码被广泛应用在民生领域,譬如众所周知的健康码、医保码、快递码,以及在更专业的领域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冷链码、孔雀码(助农)、政务码(海南政务“码上办事”)。码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升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可观的社会价值,也让更多人对“码”有了具象化的认识。

  孔雀码是云南省发改委(数字经济局)打造的省级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在蔬菜种植、采收、加工和销售管理平台上引入了区块链的加密算法、点对点网络、共识算法等技术,解决了传统特色农产品溯源环节数据记录易篡改、产品验真时效低等问题,实现了供货商、销售商、物流、政府、检测机构间的“全程时空信息共享”。

  医保码,是国家医保电子凭证。截至2021年11月支付宝全国激活医保码的用户近3亿,约1.6亿用户使用过该线上服务。线上医保查询办理缴费、线上医保支付等服务优化了就医流程,提升了就医体验,推进了整个医疗医保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快递码,是“码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截至2021年12月,菜鸟的快递码已用于1000多亿个包裹,日均生成量超过1亿。全网揽签时效从平均4天提速到2.5天。

  冷链码,冷链食品的电子身份证。与静态标识物品身份的条形码相比,云技术支持的冷链码,相当于一张标识食品前世今生的动态身份证。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的闭环追溯,实现“首站赋码、一码到底、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为抗疫中的商品溯源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持。

  数字“码头”:共生共享共进化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讲《高墙与鸡蛋》,一句话概括了他个人对世界的看法: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而那里有一撞就碎的蛋,我将永远站在蛋一边。

  村上春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一只蛋,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和包裹灵魂的脆弱的蛋壳”。所以村上春树表达了自己的一生创作的核心观念:永远不站在高墙一边。没有数字码头之前,鸡蛋和高墙被当成了对立的两面。

  扫码时代的数字世界没有个体和系统的对立,只有接入和没有接入的区别。蛋的时空特征是在持续变化中的,某个时空点,没有分享,也是分享的一种状态。没有进入高墙也是高墙的一部分,当下某个瞬间没有进入高墙也不代表不是高墙的一部分。同时,如前文所述,个体选择接入与不接入,都会形成跟数字世界之间的特定的互动关系。高墙与鸡蛋在某个时空点上是“共同在场”“共生共享共进化”的关系。

  教育部“互联网传播形态与中西部社会治理”项目中有个阶段性成果,观察者注意到,过往农村的社区关系是以宗族和血缘为纽带、以村广场为聚集点交流信息、促进感情。现在公共空间迁移到线上了,线上的“共同在场”比村头“共同在场”的时空范围更宽更广,因频繁“接入”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也更紧密了,“村民们通过智能化建立起的线上的社区给予了成员们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积极性”。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一套统一的二元空间秩序,也就是“码”这个字诞生的时候。所谓秩序有两重含义:一是度量衡与文字的统一,二是最早的标准(度量衡)和记录标准的工具(码这个字)的诞生。

  1804年上线的《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 Code),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标准的统一。但拿破仑法典和秦始皇的度量衡一样,本质还是单向发布的二元空间秩序。

  直到二维码出现,空间秩序的表达方式进化了:亮码与扫码、基因解码与基因诊疗……标识和记录空间的方式进化了,空间和空间中的人、物的关系也出现了瞬时的互动与交流。在新的时空秩序下,万物流动互联,共生、共享、共同进化。

  扫码时代的巴别塔是一场持续统一的数字行动,但是每一个码每一次的接入,都是一个动态而独立的瞬间。随着每一次扫码接入,码的所有者和整个空间都会产生一段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刷新和累进本身又会进化出新的关系,数字时空的人、物、关系,都是动态的存在。这与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所提出的社会空间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如同物理世界的万有引力,因不断接入而产生的变化的社会关系,是数字世界码与码之间的万有引力。

  码是一个打破边界的破壁工具。这种统一跟以前的巴别塔不同的是,没有要求任何一个个体存在永远地嵌在某个场所。新浪微博有个功能,当搜索某个ID,会显示所有跟这个ID相关的信息,这被称作这个ID的广场。在这个数字的广场里,个体可以跟恐龙学家嵌在一起、也可以跟探月车嵌在一起,而其他个体也可以进入这个广场,这种“随意性”带来的“必然性”恰好是:“众”可以更广泛地“和”在一块的基础。

  码与数字之间动态的接入关系,让和而不同的万物之间产生的是动态的连接关系,而非永恒的固定关系,在此处也在彼处,在此生也在彼生,这为万物提供了更多的“和”的可能性。新时代的巴别塔是动态“和”的空间。

  一人一码一世界

  碳足迹码,是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碳足迹监管系统及方法。以一本书为例,有造纸和印刷环节的碳排放,有辅材、运输及用电的碳排放,本身有固炭效果和可再生的抵扣。未来的人和商品可能都有自己的碳足迹码。在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路上,一“码”了然地集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信息,“码”出了地球上人和物的碳文明足迹。

  杭州人才码,是经认证、被标记的杭州高级人才(A—E类)的特殊身份认证码。被赋码的人通过扫码或亮码,可实现人才政策“一键兑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人才双创“一帮到底”、人才服务“一码供给”。

  一个当代人的生活是“一码到底”的:早上扫支付码买早餐,扫乘车码坐公交,扫员工码进入办公场所,用动态编码加入在线会议,登陆各种办公软件,用健康码查询防疫信息,扫码签收快递包裹,用医保码在线看病买药兑付保险……

  从法码到密码、从条形码到二维码,从计算机代码到基因代码,码的子集和功能不断演进、码中蕴藏的信息日渐丰富:

  条形码:记录物品信息/静态。

  快递码:记录物品信息/动态。

  支付码:信息交换/动态。

  密码:信息确认/长期。

  认证码:信息识别/瞬间。

  健康码:信息储藏/长期、瞬间。

  乱码:对接标准不统一造成的信息错位。

  我们出示支付码,但支付码上并不显示账户余额;我们扫码进入线上的会议,邀请者并不总是知道每一个接入的对象。码帮助我们携带和展示丰富的个人信息,但同时也帮助我们隐藏个人的关系和状态。码的不同子集与不同功能,成为我们的摆渡人、代言人、代理人、代办人。但有时候,我们也没有那么幸运。接口不统一带来的乱码,会造成时空连接的错乱与信息分享的失败。人为地屏蔽手段,还催生出淘口令一类的特定时期的信息动态码。

  2021年11月,支付宝和银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扫码互认,贯通了百亿元的支付市场,形成开放共享的数字生态。

  码的子集丰富,应用丰富,信息丰富,可隐可显,是个体时空伴随的身份凭证。码与码之间的“万有引力”,破除了人类社会进程中过去与现代、虚拟与现实、此处与彼处的绝对对立关系。码与码之间是共同在场的连接关系,每次的亮码与扫码之间,是个体与“复数单位”的数字时空之间的一次限定范围的接入、交换、共享。“码”在不同的时空间构建联系,让“不同”的文明和语言统一接口,为更大范围内的“和”创造了可能性。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码与码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趋势。

  刘慈欣在他的科幻世界里构建了两大对立的文明: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地球人和三体人是以碳为骨架的生物,属于碳基文明。电脑芯片是硅做成的,电脑发展成有自我意识的超级电脑,就是硅基文明了。

  碳基文明天生个性化,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扫码时代,标准化的接入、共享、进化实现了众“码”成城的理想,让“和而不同”的碳基文明踏入了逆袭硅基文明的金色通道。

  (作者安代、文景为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研究员)

  特邀合作: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安代,文景.扫码时代的时空召唤[J].青年记者,2022(02):64-6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