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冷血”现象剖析

2022-02-22 08:25:5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陈效卫

摘要:从“以人为本”角度衡量,国际新闻报道的错误主要有四大类:避重就轻、娱乐至死、格局“狭爱”和禁(用)词不“禁”。

  做好新闻工作除了需要激情和真情外,也特别需要温情。相较于国内报道,国际报道的温情明显缺失。有些媒体在报道国外天灾人祸时一如美国影星莎朗·斯通般“冷血”。这种“冷血”主要体现在相互交叉的四个方面。

  避重就轻:拉脱维亚居民楼发生爆炸,报道竟不提及死伤!

  2021年某网站《拉脱维亚里加一居民楼发生爆炸》和2006年某网站《俄罗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两个标题看似正常,实际上都犯了避重就轻的冷血错误:既然已知具体伤亡结果,标题为何忽略读者最为关心的信息?遗憾的是,类似报道俯拾即是。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如此冷血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人本位”传统缺失。灾难报道中的人员伤亡问题,是新闻最应关注的内容。但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媒体灾难新闻采用的单向度闭合报道模式,形成了“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式。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国际新闻仍不时回归这一模式。

  二是具体伤亡情况不明。有的新闻系第一时间报道,当时尚无法统计伤亡数字,但这种“情况不明”也要在标题中体现出来,毕竟人命关天。有些媒体就做到了这一点,如中华网2018年5月19日文章《叙空军基地爆炸 伤亡人数不详》等。若涉及中国公民或海外华人,最好也予以强调,毕竟血浓于水,如光明网2021年2月2日文章《韩国世宗发生严重车祸 多名中国公民伤亡》等。

  三是套话挤压关键信息的空间。长期以来,国际新闻报道形成了诸如“发生一起重大事故”等冗长套话,细化了无实际意义的过程而回避了关天的人命问题。如在《俄罗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除了“俄罗斯”,其他信息都比较空泛。既然报道已知事故“造成6名学员死亡,另有至少19人受伤”,就应将这些最重要信息置于标题,同时略去言之无物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最终可修改为《俄罗斯车祸致6人死亡,至少19人受伤》,或更为简洁的《俄罗斯车祸致至少25人伤亡》。至于“事故”是否严重,无需用文字强调,死亡数字自身更有说服力。而《拉脱维亚里加一居民楼发生爆炸》这样的表述,同样属避实就虚。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这个波罗的海小国国名都毫无印象,更遑论其首都了,故“里加”应略去。“一居民楼”中的“一”字也没有实质信息。最后,根据正文内容可定名为《拉脱维亚居民楼爆炸致7人伤亡》。当然,其中的“致”字也可略去,如新华网2018年10月25日《伊拉克:一市场遭袭7人死亡》。

  四是非关键信息占据标题。2021年某网站《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项目遭遇爆炸事件,使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篇说:“14日上午当地时间7时左右,中方企业承建的开普省达苏水电站项目出勤班车在赴施工现场途中遭遇爆炸。目前已造成9名中方人员、3名巴方人员遇难。”与遇难人数尤其是中方遇难人数相比,“达苏水电站项目”“使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等信息明显居于次要位置,故标题应改为《巴基斯坦爆炸致12人遇难,其中9人为中国公民》。

  需要强调的是,有的标题即使标明了伤亡数据,也是轻重颠倒、冷血依旧。如2020年某报《最新消息!有中国公民受伤!超4000人伤亡》正文表明,贝鲁特大爆炸已造成100多人死亡,另有4000多人受伤,其中一名中国公民受轻伤。这个标题将“有中国公民受伤”置于“超4000人伤亡”之前,也缺乏人本情怀。毕竟,“100多人死亡”和“4000多人受伤”,比“一名中国公民受轻伤”更令人揪心。因此,标题应改为《贝鲁特大爆炸致4000多人伤亡,其中一中国公民受轻伤》。

娱乐至死:斗牛士被顶得皮开肉绽竟然是“开心一刻”?

  每逢国外尤其是不友好的国家出现天灾人祸,总有人幸灾乐祸。但代表国家发声的媒体,以娱乐化方式处理灾难新闻则非常不妥。这种无情似乎在多灾的2004年达到了顶峰,其中“别斯兰事件”短信有奖竞猜堪称最冷血的恶例。

  同样是在2004年,某报在报道印度洋海啸时,将“李连杰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置于头条,而将关于遇难人数持续增加的消息放在了二条。如此无情地颠倒了两条新闻的价值,该媒体的冷血也可见一斑。报道突出李在海啸中脱险,明显是在借助其武打明星背景、渲染传奇色彩来吸引受众眼球。且不管武术是否属花拳绣腿,人类任何功夫在海啸这样的巨灾面前都毫无用武之地。报道为了吸引眼球,只字不提这样的事实:李成功脱险完全是得益于其所在旅馆的位置。

  有的报道为了惹人注目,甚至展示血腥画面。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某报将美国卡车司机被恐怖分子斩首后身首分离的照片刊登于头版。死者头颅被置于遗体之上,死状恐怖,惨不忍睹。10年后,仍有纸媒将马航事件乘客家属悲恸的大幅特写置于头版头条。

  在人类迈入21世纪文明的今天,媒体为何仍如此冷血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主要是两个因素在作祟:

  一是“娱乐至死”的本性。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个别媒体尤其是“逆势而上”的纸媒为了生存发展,刻意追求轰动效应,大幅刊登血腥恐怖照片。娱乐色彩更浓的电视媒体,更是抱守陋习不放,将欢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电视娱乐节目中播出赛车在空中连翻数个跟头,参赛者非死即残;播出斗牛士被牛顶得皮开肉绽,画面异常恐怖。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栏目竟然叫“开心一刻”“开心岛”!在别人生命丧失时如此诱导观众开心,媒体的冷血已与吃“人血馒头”无异。

  二是“仇外(xenophobia)”心态。近代中国长期惨遭外国列强欺侮,部分国民产生了仇外心态和“报复”心理。日本发生地震时,有人联想到日军侵华,便情不自禁地高喊“震得好”;巴黎圣母院遭受火灾时,有人追忆起火烧圆明园,遂不由自主地慨叹“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在心理上,有些人认定这些国家会被不幸事件击垮。事实上,这纯属一厢情愿。大部分国家虽没有沉淀下来“多难兴邦”这样的哲言警句,但灾难同样也会凝聚人心、砥砺斗志。回顾人类发展史,很少有国家会被一两次灾难吓倒或击垮,抵御风险能力超强的大国、强国就更是如此。

  媒体除了报道新闻外,还有引导公众舆论、提高民众认知的社会功能。为此,很多专家呼吁媒体报道灾难时应“用人文精神映亮新闻底色”。那么,究竟该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度呢?刘明华等早在2002年出版的《新闻写作教程》中就明确指出:“一般情况下,对于灾难、罪案现场,对于现场的死伤情况,罪犯的残忍程度,最好是概述而不宜描写。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应以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为限。”

格局“狭爱”:对古希腊名人之死,怎能“忍俊不禁”?

  撇开“娱乐至死”不论,如果重大灾难发生在本国,国内媒体自然会用悲怆的语调呼吁人们慈善地伸出援手。但灾难发生在异国他邦时,挂在嘴上的“人性关怀”和“公共精神”之矫情以及其潜意识中的“狭爱”便暴露无遗。诚然,人是有国籍的,但灾难的伤害和疼痛的感受则没有国界。真正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无论灾难发生在哪里,我们都要严厉地谴责作恶者,真情地哀悼死难者,真挚地同情死难者家属。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狭爱”体现在很多方面,以下仅就与成语有关的不当报道进行剖析。

  在2009年某报《这些名人之死让人忍俊不禁》和2013年某期刊《让人忍俊不禁的名人之死》两个标题中,成语“忍俊不禁”都犯了格局“狭爱”的错误。“忍俊不禁”指的是忍不住要发笑,通常用于滑稽可笑有趣的事情。上文列举的古希腊悲剧之父、诗人埃斯库罗斯被高空坠下的乌龟砸死等意外死亡事件,不能用忍俊不禁这个词。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失去即为不幸,尤其是这些对世界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名人之死,更是整个人类的损失和不幸。对此,我们正常的反应是哀痛惋惜,怎么能“忍不住发笑”呢?

  在2017年某网站《美国飓风功亏一篑 差点就能干掉一艘核潜艇》这一标题中,“功亏一篑”用得同样冷血。“功亏一篑”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表达的是遗憾与惋惜之意。但上述“功亏一篑”给人的感觉是:如果飓风来得更猛烈些,潜艇上的美军官兵即可葬身鱼腹。

  在军事训练和日常交通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难免发生事故。无论发生事故的国家与我是友是敌,国际报道都不应有这种阴暗心理。新闻不具“祈福”功能,但也绝不应存心“祈祸”和诅咒!

  在被“误用”的成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当数“叹为观止”。随着美国、印度等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不断飙升,国内个别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称:美国疫情防控形势,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是个褒义成语,表示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各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是人类史上空前的大灾难,“好到极点”从何而来?!而2020年某网站《印度抗疫招式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视频,似乎又多了一层嘲讽意味。视频中一个打扮和言行怪异的人,对着路人乱比画一通。从科学角度讲,如此抗疫肯定无效,何谈“观止”?这明显有幸灾乐祸的心态,也被《咬文嚼字》列为“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

  媒体养成“狭爱”格局后,对于不友好的国家的新闻报道,即使不涉及灾难,也习惯于朝负面方向倾斜,有的甚至完全违背历史。2021年6月关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赴英国寻根的多篇报道,本质上犯的就是这类“狭爱”错误,如某网站文章《哄堂大“孝”,莫里森满心激动去寻根,得知真相后懵了:原来祖父真是小偷》和《果然!莫里森英国“祭祖”被扒皮》等。此外,还有媒体使用了“脸都丢光了”“尴尬”“不料”等词汇。

  事实上,莫里森并不会因其祖先曾偷窃而感到丢人。偷盗并非莫里森本人所为,且事情过去了230多年,即使“株连”也延伸不到今天。更何况,在澳大利亚,拥有这样祖先的人并非极少数,否则该国也不会被称为“罪犯建立的国家”。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国家,整体上也未回避这段历史。如在英国曾建的60多座监狱中,11座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当地人为之自豪的地标。

  带着这种“狭爱”思维,报道还容易犯其他错误。如《莫里森祖上真实身份曝光,果然不是好东西!》就犯了“唯血统论”错误;而《难怪莫里森总用强盗逻辑对华,他祖上身份曝光:因盗窃被流放澳洲》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毕竟,“盗窃”与“强盗逻辑”虽都有个“盗”字,但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屡禁不止:韩国人质遭“斩首”,“禁用词”缺乏有效监督和替换词

  鉴于有些表述比较血腥,新华社2015年以来先后发布了两批《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但遗憾的是,这些规定缺乏有效监督,而且替换词也不理想,从而导致屡禁不止。以下以“斩首”和“击毙”为例进行说明。

  在2004年某网站《美国马里兰州发生斩首惨案 三名儿童身首分离》和2017年某报《德人质惨遭菲恐怖组织斩首 菲政府强烈谴责野蛮行径》两篇文章中,“斩首”二字都比较血腥。根据新华社的规定,人质报道中不使用“斩首”,可用中性词语“人质被砍头杀害”替代。

  上述报道错误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规定姗姗来迟。媒体权威部门对“斩首”一词的“血腥”程度认知较晚,此前媒体用法随意,甚至制定规则的媒体自身也不例外,如2004年《韩国人质金善日遭斩首 尸体和头颅被从车上扔出》和2013年《4名中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惨遭杀害 1人被斩首3人被肢解》等。二是替换词自身繁琐。人质“被砍头杀害”在表述上比“被斩首”更加冗长,因此有的文章标题使用了简洁的“杀害”,但正文仍选用含义具体的“斩首”,如2017年2月28日中国新闻网文章《一名德国人质在菲律宾遭杀害 默克尔严厉谴责》。三是替换词在血腥程度上似乎并未减轻。《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斩首的解释就是“杀头”。对于一般人而言,直白的“砍头杀害”似乎比稍文言的“斩首”来得更加凶残。事实上,当采用枪毙等手段“斩首”时,其血腥程度远低于“杀头”。这也许是有些报道无视规定而坚持使用“斩首”的原因之一,如2019年某报《这个国家的监狱暴动让人震惊,最新一起有16人被斩首》。

  禁忌词的目的是回避血腥表述,新闻报道也没有必要强调人质被杀害的具体手段和过程。事实上,有的报道即回避了这一点,如新华社2018年8月6日《一名叙南部绑架事件人质被杀害》,从标题到正文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明人质是如何被杀害的。

  当然,对于美军发明的军事术语“斩首行动”,应仍保留传统译法,不宜随意替换。该术语是指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对敌方进行军事打击,以消灭对方的首脑和首脑机关为首要目标,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与“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道理相同。因此,“斩首行动”与具体的“斩首”行为并不完全一致,针对的既可能是敌国的领导人,也可能是敌方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斩首行动”最典型的战例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两场战争都达成了“斩首”目的,但敌方国家领导人并未被“砍头杀害”。

  与“斩首”类似,《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对战争中双方战斗人员死亡的报道,也禁止使用“击毙”等词语,取而代之的是“打死”等词语,如2017年某网站《美国防部说3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被打死》。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击毙”的解释是:打死(多指用枪);毙的意思就是死(用于人时多含贬义)。百度的解释是:常作为警方(军方)用枪打死歹徒(匪徒)。

  从词义褒贬角度看,如果交战中的一方明显属于“反派”,被“击毙”倒是恰如其分,如2016年某网站文章《美军称击毙“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领导人》。此时,采用“打死”反而有些缺乏力度。

  “击毙”虽含贬义,但更书面化,军味似乎也更足。而“打死”则过于直白和浅显,似乎难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来理解,《现代汉语词典》也未收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击毙”这个词也许会变得中性,从而适用于各类国际报道;或者“打死”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升格为正式的词汇。总之,目前的替换词既不简洁也不精准,实际报道“有法不依”在所难免。

  2005年人民网曾做过一次有关媒体的网上调查,在问及“记者最应提高哪方面的能力”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被排在了第一位。这一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选项,从媒体的“冷血”报道中不难找到答案。一名合格的记者,除了具备政治素质、知识储备、业务能力外,还应有一腔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既是记者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做人的准则与根本。“苦难是人家的,新闻是我们的”,这种“冷血”报道国际新闻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作者为人民日报澳大利亚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陈效卫.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冷血”现象剖析[J].青年记者,2022(03):51-5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