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卫星新闻的内容生产策略与实践

2022-03-07 08:29:1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汪逸妹

摘要:无论作为新闻源采集工具,还是作为报道手段和反馈机制的创新,卫星技术与新闻的融合在智能识别、精准分析、模式转换和客观呈现方面都显示出了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影响力。

  作为物联网基础技术之一的传感器技术近年来不断与新闻业融合,成为专业报道重要的辅助工具,并对传统专业媒体生产、传播、运营和管理产生影响。作为其中的一类,遥感卫星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优势开始展现出来。从公开报道可知,新华社2020年初已率先成立卫星新闻实验室,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策划并推出的卫星新闻成为一种新颖又具有独特意义的品类,在新闻报道中崭露头角。

  无论作为新闻源采集工具,还是作为报道手段和反馈机制的创新,卫星技术与新闻的融合在智能识别、精准分析、模式转换和客观呈现方面都显示出了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卫星新闻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新型的新闻生产模式已经悄然来临,而新闻实践也正在从相对封闭的新闻生产体系向更加开放的生产体系发展。

  卫星新闻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卫星新闻是卫星应用和传媒高度融合的一种尝试,严格地讲,卫星新闻属于传感器新闻的一种,主要是媒体借助卫星监测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在终端清晰完整地记录被监测对象的状态,从而完成可视化新闻作品输出。这种方式可以让新闻记者不受时间、地域、设备和天气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快速准确地报道出来,交互性强、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

  (一)环境新闻。如我们可以利用卫星图像对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的情况进行报道,也可以对不同时间段同一领域的环境变化进行可视化的报道。在新华社融媒体作品《卫星发现,这里用十年逆转了千年!》中,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监测下的亚洲大陆西南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高热和寒冷的正面冲撞,形成了世界上奇特的景观。(见图1)

  图1:亚洲大陆西南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流

  (二)调查式新闻。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新闻从业人员在用遥感卫星数据来描述画面的同时,也用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挖掘事实真相,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2019年起,新华社利用卫星技术持续对郑州小浪底水库进行监测。以往需要耗费一到两周时间的人工“地毯式”巡库,在卫星监测手段的帮助下变为“点穴式”巡查。借助卫星技术,工作人员发现和整治了库区百余个“四乱”问题,卫星图像成为关键核实证据。

  (三)监测式新闻。监测式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环境新闻具有重合性的,但不同的是监测性新闻可以预测人类尚不知晓的变化,而环境新闻更多的是对已经形成的地域环境进行新闻报道。如美国地震调查局就时常利用卫星监测数据及时传播地震、洪水等来临时的预兆信息,以便进行防御措施的布置。除了这些气象的预警,卫星技术也经常被用来对公共卫生或城市进行立体监测,输出新闻产品。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城区发展过程中的新建、改建、迁建、扩建的工程,土地的盲目开发或者绿地、水地等突破限制,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对城区造成的污染等进行监管监控,以打造互联网+遥感卫星技术的城区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保障区域合理的开发建设,相关的内容也可作为新闻产品输出。

  (四)突发式新闻。卫星技术作为报道的利器,是可以获取极具价值的“独家报道”的。对于记者无法观察到的视角盲区,卫星可以进入并拿到第一手资料。[1]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因随时会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记者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中国科学院遥感所下属的遥感公司采集了四川最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并下发给国内的各大新闻网站,让受众及时了解灾情。卫星技术赋予了新闻媒介和记者更多的能力,让更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及时传播给受众。

  卫星新闻的内容生产创新

  (一)采集阶段:人机协调。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机器成为内容生产的一个生产主体,机器的存在让我们不断去探索人机协调的新机制。[2]卫星新闻与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相比,大大增加了新闻的来源渠道,可以从多层面反映事件要素、背景或者深层次的影响。而卫星技术采集的新维度信息,也可以给用户提供理解事物的新思路,使用户在分析新闻内容时更加场景化。虽然卫星新闻可以在多层面拓宽我们认识事物的思路,但它不能代替人的采访,人在信息采集阶段仍然处于核心位置,人对新闻现场的观察和理解依旧是新闻中最重要的核心信息。[3]因此,人机协调是未来卫星技术在新闻领域纵深发展的关键。

  (二)信息审核:技术+专业。面对被采集的海量信息,仅通过人力对内容进行审查是不行的,可以采用专业的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辅助进行信息审核和处理。在对信息来源进行分析时,卫星数据分析系统会自主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质量,可以大大提高审查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特定的关键词或者检索词,也能实现快速查找和识别。此外,对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者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信息,卫星数据分析系统也能进行交叉审核和分析,这也是目前重要的信息核查方式。

  (三)作品创作:可视化+风格化。新闻作品的内容生产,需要满足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审美需求。[4]动态的可视化内容不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信息消费体验,也可以让内容生产者在市场上拥有较大的竞争力。如新华社利用卫星数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推出了《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短视频(见图2),选取我国各省份的民生工程、代表性地标,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图像处理等技术完成了内容输出,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大大丰富了新闻的来源和报道形式。

  图2:《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中我国的南海海域

  (四)内容分发:社交+互动。在卫星新闻的智能内容分发中,卫星数据算法系统会精准抓取用户需求,从而生成用户喜欢的内容。在对用户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卫星新闻也会收集某些话题的意见[5],从而与受众展开多样的社交互动。如2019年新华社利用卫星数据策划统筹的“我从卫星看家乡”微博话题(见图3),邀请明星通过转发话题的形式,勾连出受众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激发了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图3:微博话题互动截图

  卫星新闻的内容生产局限

  (一)内容承载信息量有限。卫星新闻与利用传统信息采集方式采集的新闻作品相比,在内容的深度挖掘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实情况是,除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外,能和专业卫星图像挖掘或者专业数据分析公司合作进行信息整合的媒体并不多,当然,背后也存在时间成本、技术成本和操作难度的问题。在目前对新闻作品要求非常高的时代,能承载更多信息量,并能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的新闻是受众迫切需要的,而为了保持数据的客观性、精准性,卫星新闻很难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主观解读。

  (二)内容制作成本高,技术特性强。卫星技术在新闻行业的发展推动着媒体工作者掌握新技能,如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审查能力。卫星新闻本身具有大数据的技术特质,专业度非常高,需要专业的数据人员进行卫星图像的获取、分析、挖掘,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新闻的可读性和内容逻辑性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6]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不只是对庞大数据进行简单加工,还要能清晰高效地对数据进行整合。这种要求不止于媒体工作者简单地对技术的把握,还需要在新闻报道和技术加持中进行考量,在保证新闻可读性的同时产出专业性的作品。

  (三)信息需求大,涉及新闻伦理问题。卫星新闻的制作需要大范围地收集相关数据,尤其是对公共事务的监测和考察,它会涉及对普通公民信息、个人生存状况数据的监测和收集。[7]因此,当遥感卫星对个人或者整体环境进行紧密联系分析时,会带来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卫星新闻的普及度不高。卫星新闻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从现阶段来看,还没有一套完全成熟的操作规范来作为指导。[8]在众多的卫星新闻案例中,大多带着实践探索的意味。此外,新闻从业人员对卫星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充分和熟练,这也会影响用户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五)行业协同难,跨界仍在起步。我们不否认卫星技术给新闻行业带来的创新价值,但它确实存在应用门槛高的特点。目前在行业协同方面,商业卫星领域尚未能和传媒业高度融合,两者的合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商业卫星公司鉴于成本、对新闻的理解等局限性,尚未把传媒业当成服务重点,因此无法实现对传媒业的深度定制化开发[9];其次,传媒领域也缺少跨界人才,对于多学科领域的结合尚存隔膜,无法完美融合双方;再次,在跨行业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协同、管理、操作、技术翻译和认识差异问题,使得双方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磨合。

  卫星新闻内容发展创新趋势分析

  (一)加强媒介组织的技术适应性。卫星技术的应用客观上要求媒介组织在进行新闻内容生产时进行相应的变革,具体包括任务、结构、人员、技术等方面。任务指媒介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信息和服务,应传播给受众能理解的卫星新闻;结构指媒介组织的管理层次和幅度、工作流程及各层级沟通情况,应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内部的及时调动。[10]一个组织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在变革中要多方考量,平衡各方的利益;人员指组织者对卫星新闻的态度、期望等,应理性看待卫星技术的应用,并对它的发展抱有合理期望。[11]

  (二)正确认识不断被拓展的感知能力。无论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他的观察也只能局限于人体感官所能达到的领域,而无法感知到空气密度、大气流动等。但卫星技术可以代替人的感知器官去探测和感知包括人的情绪、空气及环境的变化。当人类的感知能力不断被拓展,延伸的不只有我们对丰富世界的了解,无数有关感知能力的伦理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技术带来的优势,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更要努力创新挖掘可供发展的新型卫星技术,进一步拓展未来感知能力可供发展的空间。

  (三)转变对未来传媒商业模式的认知。卫星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可以打造独特的数据来源,可以为传媒机构提供天气、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管理、导航等应用,也可以与云服务、大数据、定制服务等传媒创新运营模式结合,为受众提供低门槛、高质量的信息传播服务。卫星产业正逐渐成为传媒领域实现融合发展的“新宠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转变对未来传媒商业模式发展的认知,推进传媒领域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12]

  (四)增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物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将更加体现出跨学科和跨领域性,这个时代的新闻人才需要多元的、跨界的、跨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因此,我们除了要对现有的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训练外,还应该从源头抓起,从高校的教育入手,增加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物联网时代的卫星新闻传播工作做准备。

  结  语

  卫星新闻的迅速崛起由物联网时代所造就,它不但引领着一种全新的新闻信息采集、生产和运营模式,而且开创了新闻传播和卫星应用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想象,经过有效的规划、有序的结合、有规律的发展,卫星新闻未来的前景不可估量。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新闻传播业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向研究”(编号:19ZDA3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兰.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31-40.

  [2]杨溟.2021:趋势中的媒体取舍与抉择[J].青年记者,2021(01):17-18.

  [3]喻国明.5G:一项深刻改变传播与社会的革命性技术[J].新闻战线,2019(15):48-49.

  [4]李晓云,郭建伟,祁丽君.浅谈新闻报道跨界融合的“新闻+卫星”模式——以新华网卫星新闻产品《卫星知识局》为例[J].新闻潮,2021(03):7-8+22.

  [5]宁大伟.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转型实践与思考[J].中国报业,2021(03):106-107.

  [6]范笑妤.事实核查新闻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城市党报研究,2021(02):78-79+90.

  [7]李娜.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新模式[J].新闻文化建设,2020(18):172-173.

  [8]王劲竹.传统媒体转型实践中的难点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0,6(06):78-80.

  [9]刘德寰,王妍,孟艳芳.国内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记者,2020(03):76-82.

  [10]吴保江.电视直播技术的分类及应用[J].电视技术,2019,43(13):19-21.

  [11]周琳,仇尚媛,肖宁,臧珊珊.可视化新闻在灾难类新闻报道中的作用[J].新媒体研究,2019,5(08):138-139.

  [12]温亮明,张丽丽,黎建辉.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共享伦理问题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9,40(02):38-44.

  (作者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感知智能实验室课题组成员)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汪逸妹.卫星新闻的内容生产策略与实践[J].青年记者,2022(02):70-7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