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冬奥报道不煽情绪的“爆款”经验

2022-03-15 08:20:4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慈 鑫

摘要:各家媒体以怎样的方式、理念报道北京冬奥会,脱离不开当今媒体生存与竞争的大环境,但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媒体基于事实、客观、专业、理性的核心价值都不会过时,这也是打赢大赛报

  2月20日晚,随着大雪花火炬的徐徐熄灭,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笔者第三次现场采访冬奥会(加上夏奥会的话,已经是第八次现场采访奥运会),仅就一些实战经验和对本次冬奥会媒体报道的一些感受,梳理出一些既能避免过度煽情,又能按照新闻专业要求做好大赛报道的做法,以供参考。

  大赛报道需要煽情,但不能刻意煽情

  各国运动员在冬奥舞台上奋力拼搏、超越自我、分享友谊的场景,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比如中国队运动员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惊人的最后一跳,以及之后她与挑战动作失败的瑞士运动员格雷莫德的暖心拥抱;比如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结弦向人类极限“阿克塞尔四周跳”(4A)发起的挑战,以及他对冰面的深情一吻;比如中国短道速滑队老将武大靖在与队友合作拿下中国队本届冬奥会“首金”后的激动难耐,和他流着眼泪说出的那句“圆梦了”;比如36岁的“单板之王”肖恩·怀特在泪水与掌声中退役,以及他的那句“单板滑雪是一生的挚爱”……

  诸如此类的画面很多,媒体对这些素材的报道,基本上无需做过多解读、加工即可让读者、观众获得很大的心灵震撼。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看,这类具有煽情色彩的冬奥报道,的确阅读量、传播量很大,这类报道最容易出“爆款”。

  不过,冬奥赛场上,具有明显煽情效果的报道素材可遇不可求。如果某个重点运动员的某项比赛缺少“爆点”,而媒体又需要在这场比赛中发掘出“爆款”,就出现了一些人为制造的煽情画面。

  本次冬奥会上,一个最典型的由媒体刻意制造出来的煽情画面当数2月7日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上“武大靖示意任子威先走”的一幕。比赛画面是武大靖用身体挡住身后的对手,用手轻碰了一下身前的任子威。这个在短道比赛中十分常见的队友配合画面,竟然被一些媒体臆造出了两层意思,一是武大靖让任子威先走,二是武大靖为任子威做出了牺牲。以这两层意思为导向的报道很快引爆舆论,相关话题在微博上了热搜,一个晚上的阅读量就超过2亿。

  媒体把短道速滑比赛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队友配合画面,演绎出了一种极度煽情的意境,可以说这个“爆款”完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笔者找到了最早发布“武大靖碰任子威的手示意他先走”内容的媒体,这是一家自媒体,整篇文章没有对武大靖和任子威的采访,画面上虽然能看到武大靖触碰了任子威的手,但关于武大靖示意任子威先走的意思表达完全是臆测,至于因这个话题内容衍生出的武大靖的牺牲精神则更像是强加上去的。让人遗憾的是,国内不少传统媒体随后也跟风炒作,全然不管这种炒作是不是有明确的事实基础。

  笔者从2005就开始跟踪采访中国短道速滑队,很清楚短道速滑不仅是一个速度项目,更是运动员之间的身体对抗项目,队友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类似于武大靖控制住身后的对手,为身前的任子威创造更有利的比赛环境的场景,在短道速滑比赛中极其常见,不仅是中国队,任何一支短道速滑队都是这样。这就像一名足球运动员将球传给射门位置更好的队友,为本队取得进球一样,这是体育比赛中的一种常规配合,怎么就被媒体拔到了武大靖为任子威作出牺牲、中国短道速滑队团结精神令人感动的高度?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团结根本不能通过这样的细节来体现。

  类似这种人为煽情的报道,在本次冬奥会上并不鲜见。

  本届冬奥会被媒体用滥的一个词非“破防”莫属。2月13日,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员范可新在与队友合作,拿下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之后,亲吻了冰面。有媒体发文的大标题里就有“破防”;武大靖在参加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之前,有媒体翻出了武大靖之前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时拍摄的脚的画面,标题里又有“破防”。

  “破防”是网络用语,意思是“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读者、观众在看到范可新亲吻冰面,或是看到武大靖的脚之后,深受感动,这是正常的。但媒体是否需要主观地给一个场景、一个画面定性为“破防”,让受众不感动也得感动,笔者持保留意见。

  在冬奥会这样亿万国人瞩目的大型赛事上,受众的情绪已经无须媒体刻意引导,媒体更重要的任务,难道不是把更丰富、翔实的优质报道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吗?

  媒体应把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非情绪带给受众

  情绪的渲染最容易制造“爆款”,在“流量为王”的背景下,这大概是很多媒体放弃了中立、客观立场,将媒体视角与粉丝视角混淆的原因。但真正好的新闻产品一样可以成为“爆款”,而生产这样的新闻产品,才是媒体客观、专业价值的体现。

  2月11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上,中国队队员李文龙突然摔倒,导致中国队排名小组最后一名,几乎就要丧失晋级决赛的资格。但裁判在看了录像回放之后,将中国队判进了决赛A组,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结果,但同时也让人疑惑,是不是裁判偏袒中国队?

  笔者在现场采访这场比赛,在看到中国队被判进决赛A组的结果时也感到有些吃惊,毕竟,之前韩国队已经就中国队所谓的“主场哨”表达过不满。笔者和在现场的很多中国记者都不免心里犯嘀咕:难道裁判真的是在暗中相助中国队?

  此时,中国运动员已经离场,大批中国记者在混合采访区等待采访中国运动员。比赛中摔倒的李文龙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中国选手与加拿大选手发生“踢刀”,这是短道速滑比赛中的一个偶发现象,由于双方队员均无过错,当时处于能够晋级决赛A组名次的中国队属于突遭意外导致排名落到最后,因此可以被判进决赛A组),李文龙也表示裁判判中国队进决赛A组的决定符合比赛规则。笔者在现场迅速将李文龙的采访内容写成几句话,报社接稿后第一时间以快讯方式在客户端、微博端、微信端推文。中国青年报的这篇快讯,可能是当时国内媒体最早发出的一篇由事件当事人解读事件经过的报道。在微博端,这篇报道很快就上了热搜,成为阅读量达到1.3亿的“爆款”。

  可以看出,快速、客观解答公众疑点的报道,想不成为“爆款”都难。

  2月1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崇礼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场拍摄到一段志愿者与赛场告别的画面。当天,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此次在该项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几名运动员如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等都很受关注。但同时,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各项服务的志愿者们,也是幕后英雄。中国青年报记者拍摄的志愿者以滑雪、戏雪、拥抱、欢呼等方式向工作岗位告别的画面,是当代年轻人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同时也是一群热情、活跃的孩子的真实写照,很容易引发青年读者(也是中国青年报的主要目标受众)共鸣。这篇报道很自然地成了“爆款”,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的阅读量超过了400万,转载的媒体超过200家。

  网络时代,能坚持客观立场的媒体尤显可贵

  北京冬奥会期间,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网民对部分运动员的“网暴”。

  在现在这个人人都可以便捷甚至随意进行意见表达的时代,情绪化的信息很容易获得惊人的流量,这种情绪化信息很大一部分是正面、积极、感人的内容,但也有一部分是负面、消极的内容。比如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花滑队运动员朱易因为表现不佳遭到的“网暴”。

  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朱易,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女单比赛中连续两场出现严重失误,引来部分网友对她的口诛笔伐。“朱易摔了”四个字上了热搜,评论区基本上被各种挖苦、讥讽朱易的言论充斥。大多数媒体为自保(怕遭受网友的连带攻击)选择回避有关朱易的报道,或者干脆只发朱易的负面消息,比如只报道朱易出现了失误。

  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实属正常,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这种大赛的年轻运动员,能够做到不失误的才是少数。朱易的连续失误绝不应该被上纲上线,使其遭受“网暴”。还有一部分网友把对中国花滑队奥运参赛选手选拔政策的质疑,转嫁到了朱易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朱易承受了太多不该由一名运动员承受的压力,原本更需要媒体的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到真实情况,但很多媒体为了迎合网友的喜好,不愿或不敢客观、全面地报道朱易。

  中国青年报可能是少数几家全程全面报道朱易的媒体,既报道朱易出现的失误,也报道她的努力、伤心、自责和期待。中国青年报对朱易的几篇客观报道,不仅没有惹火烧身,而且篇篇都成为阅读量较高的准“爆款”。如2月6日发表的《朱易为中国队冲击自由滑资格》在微博端的单篇阅读量达400万,点赞达1.3万;《冬奥首秀不完美,朱易流下伤心泪》在微博端的单篇阅读量超过600万,点赞达2.7万。如果单从流量看,中国青年报对朱易的报道超出了预期,可见,媒体客观、公正、理性的报道依然是读者需要的和认可的。

  各家媒体以怎样的方式、理念报道冬奥会,脱离不开当今媒体生存与竞争的大环境,但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媒体基于事实、客观、专业、理性的核心价值都不会过时,也是打赢大赛报道战役的不变法宝。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慈鑫.冬奥报道不煽情绪的“爆款”经验[J].青年记者,2022(05):37-3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