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北京冬奥会报道的非赛事视角

2022-03-16 08:10:3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孔祥鑫

摘要:本文以“跳出奥运看国运”的宏观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观视角、“观察细节看变化”的微观视角,分析北京冬奥会报道的角度和思路,以期为重大主题活动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2月4日开幕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其承载的意义远超体育大赛本身。笔者以一名非体育专项记者的身份进行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可以以更多超越体育赛事之外的视角观察本届冬奥会。

  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举办了越来越多的主场外交活动和大型国际会议。新闻报道应通过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思考,进而揭示深刻内涵、阐释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本届冬奥会采写的三篇非赛事新闻稿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分析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思路,以期为重大主题活动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宏观视角:跳出奥运看国运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给新时代北京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北京冬奥会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就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宏大的视角和更强的历史纵深感去揭示深刻主题。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报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笔者接到了采写开幕式侧记的任务。开幕式展示的是当下的重要理念和对未来的郑重宣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博大气韵。那么,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要怎样展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中国跟2008年时的中国又不一样,深化改革开放让中国取得了巨大成果,实现脱贫攻坚胜利后的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社领导的精心指导和采写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采写的《冰雪欢歌耀五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侧记》,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讲述充满自信与力量的中国故事。稿件从“冬奥梦与中国梦的历史交汇”“全世界共襄盛举的舞台”“‘一起向未来’的豪迈宣言”三个层面,诠释了开幕式“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重大主题。

  作为开幕式的侧记,稿件自然要与文艺表演和仪式紧密结合,但又要跳出文艺表演和仪式,结合时代背景展示宏大主题。

  在开幕式上,过往23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画面,闪回在升起的“冰立方”上,画面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这一刻令人联想到100多年前的“奥运三问”、2008年的“百年圆梦”和今天的“双奥之城”。笔者在文中写道:中国人民参与奥运、申办奥运、筹办奥运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生动呈现,浓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诠释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深刻内涵。

  在开幕式上,书写着91个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引导牌,共同汇聚在冰雪五环下,组成了一朵硕大的雪花,最终形成了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主火炬的创意也契合了本届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和新增加“更团结”精神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之紧密联系起来,笔者在文中重点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从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到本届冬奥会成功举办,笔者陆续执笔或参与采写了多篇高端评论、长篇通讯和重要述评,以跳出奥运看国运的宏观视角展示了北京冬奥会精益求精的筹办历程和极为不易的举办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和一个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国家生机勃勃的发展之路。这也许就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和举办的应有之义。

  中观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除了精彩纷呈的比赛和荡气回肠的故事,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海内外人士争相购买的“顶流”产品和赛场内外热议的焦点。

  有人说“冰墩墩”的“走红”有些意外,因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发布两年多来一直不温不火;更多人说“冰墩墩”的突然“走红”也在情理之中,“冰墩墩”的格外火爆正说明了冬奥会的成功和海内外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支持。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的几天,无论是网上的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还是网下的特许商品零售店,“冰墩墩”都被“一抢而空”。在笔者冬奥期间工作的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设置于此的一处特许商品零售店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一墩难求”成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各大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这既是一个“市场奇迹”,更是一类“文化现象”。

  除了客观报道“冰墩墩”火爆销售的场面,“一墩难求”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深思。笔者和同事们采访购买北京冬奥会纪念品的海内外人士、冰雪运动的推广者、有着奥运情结的普通市民和对这一现象有着深入研究的文化专家,探讨这一看似奇特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深意。

  经过深入采访和认真思考,新时代中国人民澎湃的文化自信、海内外人士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展现在笔者眼前。笔者率先写下了文中的一句话:读懂了“一墩难求”背后的深意,也就读懂了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向未来传递的精神和理念。题为《点亮文明之光 映照大同梦想——读懂“一墩难求”背后的深意》的新闻报道呼之欲出。

  在文中,笔者写道:被全民热议和争抢的“冰墩墩”此时已远远超出赛会纪念品的意义,凝聚着人们对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深情期待,促进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交融,蕴含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感。这篇新闻报道从延续奥运梦想的熊猫形象、传播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和寄托人类梦想的未来寓意三个角度,揭示了“一墩难求”现象的本质。

  对于一篇新闻报道而言,除了深刻的道理,更要有鲜活的故事。笔者通过青少年运动员对冬奥冠军获胜后得到的金色“冰墩墩”的渴望,描绘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和专业运动员培养不断多元的现实图景;通过普通市民眼中的均以熊猫为原型的北京亚运会、北京夏奥会、北京冬奥会三届体育盛会吉祥物,反映祖国的日益强大和首都北京的日新月异;通过志愿者送给国际奥委会官员贝蒂·阿尔迪尼的手绘版“冰墩墩”的温馨故事,指出“冰墩墩”是全世界超越国家和民族,跨越高山和重洋交流合作、分享快乐、共享盛世的载体……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对现象的充分感知、对故事的用心挖掘,更需要对主题的深刻把握。

  微观视角:观察细节看变化

  一次成功的冬奥盛会是与会各方齐心协力的结果:精心的赛程安排、细心的赛事保障、暖心的志愿服务……赛场内外不断涌现出先进的典型和生动的故事。这些典型和故事呈现出的丰富细节和深刻情感则是观察盛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北京2008年奥运会,笔者以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观众服务。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为之惊叹,也给每个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时隔14年,笔者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再度参与奥运,难免感慨万千。身着蓝白相间服饰的学生志愿者群体自然让笔者格外关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们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前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地下二层,“志愿者之家”成为志愿者每天上岗签到、轮班休息的场所。在“志愿者之家”,笔者与多位志愿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他们身上既看到了当年“鸟巢一代”的影子,也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与“鸟巢一代”的不同之处,不正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笔者决定以“记者手记”的形式,通过“两个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和心态的不同,展现时代之变和世界之变。

  在与这些学生志愿者交谈过程中,“传承”是他们提及最多的词汇。2008年北京奥运会激励一代人成长,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是奥运梦想的延续,也是奋斗成长的过程。

  在文中,笔者以《记者手记:“他们”会比“我们”更精彩》为题,通过今天的“他们”与当年的“我们”的三组“类似”和“不同”,反映了新时代青年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阅历、更加自信的心态和更加庄严的使命。

  笔者在主媒体中心志愿者之家采访志愿者。新华网向博摄

  细微之处见真章。文中看似写志愿者们见证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园会等重大活动的事实,实则写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实质;看似写志愿者们拥有更多志愿服务的经历,实则写国家给青年人提供的多元成长、成才路径;看似写志愿者们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的主动作为,实则写中国人心中升腾的文化自信……

  通过记者观察的方式、以“记者手记”的形式采写报道可以更好地聚焦重点、反映主题。微观视角的观察更具象,报道呈现的内容更生动,稿件的可读性和传播力也会更强。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副总编辑、主任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孔祥鑫.北京冬奥会报道的非赛事视角[J].青年记者,2022(05):35-3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