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提升行业报评论的“价值增量”

2022-03-29 08:21:2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刘序明

摘要:中国组织人事报“祖任平”文章围绕中心大局、行业需要,进行了长篇新闻评论的探索。

  评论是党报的拳头产品,也是行业报的主打方向。但是,对于大多数行业报而言,评论产品存在单一、数量少的问题,宏大叙事的长篇评论更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评论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着行业报作用的体现。中国组织人事报从2019年开始,以“祖任平”(中国组织人事报重要评论的简称)为化名,守正创新,以宏大的篇幅、历史的视角、宽广的视野探索行业报评论的新天地,创造了新时代行业报评论的“价值增量”,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注重理论深度,激发思想力量

  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力量。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传递的是声音。宏大叙事的长篇评论,需要体现思想、展现哲理,善于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并加以总结提升。这样的文章才能让人思考,让人回味。

  (一)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背后是本质。写文章,要善于发现背后的规律,体现背后的思想。“只有全面反映出这种事物的两重性——既反映本质,又反映现象,才是生动的,全面的。不能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就是片面的。”[1]尤其是长篇新闻评论,就要善于发现背后的规律,体现背后反映的思想本质。因此,“祖任平”的文章既描述现象,更揭示本质、揭示规律。比如,《高扬人民至上 凝聚行风力量——写在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深入推进之际》中,从浙江省绍兴市居民张先生办理社保卡得到快捷方便服务的现象出发,总结提升为“是全国人社系统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社考卷上的不变答案”。在《脱贫一线党旗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述评》中,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茶园考察脱贫攻坚情况的一张刷屏照片中得出结论:“这样的瞬间,蕴藏着穿越风雪砥砺前行的制胜秘密,蕴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组织力量”,揭示出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背后的力量和本质。

  (二)提升文章思想深度。很多事件往往是分散的、表面的,甚至是杂乱的。行业报长篇评论文章要注重思想取胜、理论服人。我们在写作“祖任平”文章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从思想上进行提升阐述。比如,在《锻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能人才力量——我国技能人才工作述评》中就明确提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必将带动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党的阶级基础更加牢固”。在这里,就把技能人才提高到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高度来认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比如,在阐述技术工人技能人才待遇时,引用马克思曾经指出的一句话:“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体现了文章的理论高度。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让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的尊严、社会的公平正义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待遇报酬上,激励着他们努力拼搏、刻苦钻研”。

  讲究历史大视野,提升历史纵深度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鉴照过往,也考问当下。让评论具有纵深感,就离不开历史的厚度。写好宏大叙事的长篇评论,也需要有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去思考,去论证。

  (一)比较中引用历史事件。比较才能更好地说明事实、阐释原因、提出结论。为了更好地说明第一书记扶贫的组织优势,“祖任平”在《脱贫一线党旗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述评》中就举了70多年前的一个例子,“70多年前,为支援南方新解放区建设,一大批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毅然踏上南下征程。这种穿越风雨的勇气,来源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更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优势”。

  (二)紧扣主题选取历史事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有很多事例可以让我们选取。这就需要我们写评论时有所取舍,为主题服务,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比如,以“徙木立信”谈“八项规定”的作用,以“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勉励党员干部。在“祖任平”文章中,扣紧评论中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具体需求,对比联想,发出呼吁、作出结论。比如,在阐述中国共产党学习工程时,仅仅举了长征途中“天当教室地当纸、树枝石头当笔用”和延安时期“吃小米饭、攻理论山”这样具有标志性的事例,而不是大量堆积事例。

  注重文风表达创新,让主流声音更入人心

  毛泽东曾这样批评某种文风,“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2]。写好宏大叙事的长篇评论文章,就不能板起面孔说一些枯燥的话,而是要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与读者进行交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力求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一)不啰嗦。长篇而又重大的文章,要做到长而不啰嗦。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事例运用中,根据主题需求,删繁就简。能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能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说两句话。要善于选择最符合主题需要的实例、名言、事迹,而不是对各种材料进行简单堆砌。比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致百年大党人才发展路》中,“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惊羡全球,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从‘李约瑟之问’到中国式创新之路,中国创新‘为什么能?’”,在简短对比中展现出中国百年的科技成就、人才力量,显得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二)不呆板。长篇的评论文章,往往因为篇幅长,或政治性强,或过于理论化,阅读起来相对枯燥。让读者想读愿读,就需要生动的语言,接地气而不是死气沉沉。比如,《锻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能人才力量——我国技能人才工作述评》中说明技术工人的待遇问题,不是简单地说理,而是用了一个比喻,“八级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顶尖高手,不仅受人尊重,工资也比一般工人高。那个年代,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为奋斗目标。”恰当的比喻,让人易读易懂,也让人易于接受。

  (三)不空洞。宏大叙事文章因为选题角度大,阐述相对全面,篇幅较长,容易空泛议论,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这就要求有具体的事例、数据、比较等,具体而不抽象,有事实而不是连篇累牍地泛论。“祖任平”文章在写作过程中都大量采用具体生动的素材,少谈大道理,力求有更丰富、具体的信息,让事件、形象变得更生动、丰满。《凝聚奋斗前进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一文中阐述方向的重要性时用了一个例子,“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红军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这样就避免了空泛的议论,让文章生动可读。

  (四)不陈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具有时代感。“只有把握好时代性、针对性、人民性,才能在主流声音中更好地体现主流价值。”[3]宏大叙事的长篇文章,需要立足于大时代背景,立足于中央的最新理念、政策,立足于改革发展的社会实际,善于抓住时代的特征,写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做到“合为时而著”。比如,阐述发展时,就要体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阐述基层党组织时,就要体现“组织力”“政治功能”等。

  (五)不出格。这里的不出格,强调的是写作的边界问题。实事求是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长篇评论的生命。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事件关口写就的重大文章,要靠出色取胜,而不是靠出格来出彩,要靠客观权威来说服,而不能靠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夸大其词来博眼球,尤其是在阐述行业领域重大经验成就时,更加需要真实客观。比如,《激荡创新发展的磅礴动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述评》一文,就注意把握好尺度,既充分体现人社部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就和经验,也注意职称评审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做到不夸大成果,也不忽视问题,让读者尤其是那些需要参加职称评审的人或者了解职称评审的人赞同文章的观点。

  (六)不片面。在进行论证引述时,要避免片面,才能做到权威有力。“祖任平”文章既接“天线”,也有社会声音,既有媒体视角、专家视角,也有网民视角、基层党员群众视角,还有国外人士视角,多角度多层次阐述组织人事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防止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比如,《凝聚奋斗前进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一文在阐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时,就分别引用了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的评价:“经济学家称赞,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历史学家感叹,这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政治学家评价,‘中共治国理政智慧独一无二’。”这样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说明伟大的成就,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卫君翔.地方报纸要解决评论少的问题——学习胡乔木关于加强报纸评论工作的论述[J].新闻采编,2016(03).

  [2]《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关于文风的论述[J].党的文献,2013(04).

  [3]张铁.构建新时代的主流叙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任仲平文章写作体会[J].新闻战线,2018(21).

  (作者为中国组织人事报主任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刘序明.提升行业报评论的“价值增量”——以中国组织人事报“祖任平”文章为例[J].青年记者,2022(05):73-7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