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视频化只是初级的可视化

2022-11-08 08:44:2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林

摘要:最高级的可视化,是用文字去呈现沉默,去表达无声之声。

  有些媒体似乎很迷恋可视化,热衷于将内容转换成图片和视频,直观可视,方便用户的理解和接受。打开两微一端,满眼都是图片、动画和视频,文字似乎显得很落后了。据说有媒体甚至以“写文字没有稿费”“全员转型拍视频”来倒逼可视化转型。

  可是,读者真喜欢阅读全是漫画、截图、短视频、表情包的文章吗?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这个观点,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明明可以用文字写清楚、说清楚的,为什么非要用漫画和截图?评论也是这样,如果可以用文字表达,尽可能用文字,不要用短视频,短视频只会损耗效率。就像我特别反感微信交流时突然甩过来几大段语音。文字是新闻与评论最清晰、有效、直接的方式,如果图像不是特别精彩,不是现场突发,不具有“文字不可还原性”,对方文化水平不是特别低,就不要用视觉呈现。媒体融合和转型,是用“优质内容”与用户连接,不是折腾自己玩那些不擅长的东西,既生产图像垃圾,也浪费用户时间。

  很多人对可视化有误解,认为可视化就是将文字或数据内容图表化、动画化或视频化,这种普遍的误解导致了可视化内容的低幼简单化,很多不仅并没有提高内容的能见度,反而形成不必要的视觉干扰和阅读障碍,成为一种视觉污染。

  为什么需要可视化?首先是因为有些信息“不可视”,才需要借助数据技术让其具有可视性。寻找复杂并使之有序,降低复杂性,形成可理解的秩序,针对的是那些“复杂高密度”“不可视”的无序信息,或者是某个事件中的事实比较复杂,人物关系和情节错综,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借助图表和视频有一目了然的效果。

  内容转型中,要把自己所擅长的玩到极致,擅长文字的就做文字,能写特稿的就专门做特稿,视频或数据留给专门的人去配套,人尽其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媒体转型,不是逼记者做自己不擅长的工作而成为所谓“全能记者”,不是让职业新闻人去内耗,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其内容优势发挥到极致。

  可视化绝不是视频化,最高层次的可视化,不是读者和用户能看到一段视频,而在于:能不能在你的作品里看见“自己关心的话题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多数在社交媒体刷屏的报道和作品,并不是视频,而是文字,是传统的深度报道。之所以刷屏,就在于它的“高级可视化”“社会能见度”,公众从这篇报道里看见了自己、看见了世界、看见了社会、看见了共同的困境、普遍的焦虑、生存和生命的母题。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从报道中感觉他们的态度被重视、困境被关注了。可视化不是以流量为中心,不是“你快来点击我的作品”,而是以用户为中心,我的问题我的痛点我的生活有没有被你看见。

  拉康的哲学谱系里有一个名词叫“凝视”,所谓“凝视”不是你看我或我看你,而是“我感觉谁在看着我”。深层的可视化就包含着这个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凝视,用户感受到了报道视角的凝视、关怀、共情。

  文字表达在媒体传播表意中应有优先性和基础性,先把文字理顺弄通了,挖掘其“基础的可视化表达”,再去谈新媒体新技术。一篇好的文字报道所起到的可视化效果,并不比视频弱。比如“冰点周刊”写北京地铁,让文字的可视化效果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西二旗站平均每月有20多只鞋、70多个背包玩偶挂件掉落在站台下的道床上。车站准备了拖鞋,方便那些挤掉鞋子的人回家。站务员清理轨道时捡到过5本房产证。一位老太太曾经这样形容:“高峰时车门一打开,地铁就像‘哗’地吐了一样。”还有经典特稿《我站立的地方》,开头可感可泣从而可视的故事触动人心:“他见过封山之苦:一名战友的父亲患病,等到春天冰雪消融,第一辆邮车送来一摞电报,惜字如金的电报概括了发病到病危的全过程,每一封都求他‘速归’,除了最后一封,带来的是噩耗。”

  最经典的特稿震撼人心之处,往往是文字“无声胜有声”,比如写尘肺病的《不能呼吸的村庄》、写农民工生活的《无声的世界杯》等。最高级的可视化,用文字去呈现沉默,去表达无声之声。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曹林.视频化只是初级的可视化[J].青年记者,2022(19):11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