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中国新闻奖改革的新特点与新思维

2023-02-17 09:29:3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贺涵甫 窦锋昌

摘要:  中国新闻奖是中央批准的唯一一项综合性新闻作品奖,自1991年6月启动评选工作至2021年的31年中,该奖项已成为新闻业的全国性常设奖项,

  中国新闻奖是中央批准的唯一一项综合性新闻作品奖,自1991年6月启动评选工作至2021年的31年中,该奖项已成为新闻业的全国性常设奖项,对整个媒体行业起到了“指南针”和“定盘星”的作用,赋予获奖者相当大的激励。正因如此,历年中国新闻奖的揭晓都吸引着来自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2022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做出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改革之后,公示获奖的该年度的380件作品体现出了许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新特点——对媒体融合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激励、对舆论监督报道的重视以及向一线记者更加倾斜的报送和评审制度等。

  中国新闻奖不仅在媒体圈和媒体从业者中影响巨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该奖项的改革关乎社会大众对媒体和新闻业的看法,中国新闻奖的这次改革也会促使社会大众用一系列新思维来审视媒体之于社会的意义,从而进一步重塑社会各界对新闻专业价值的认同。本文基于对2022年中国新闻奖改革文件以及对最终结果揭晓前2022年9月公示的获奖作品的解读,尝试总结归纳中国新闻奖改革的新特点以及所反映的新思维。

  打破介质区隔,以体裁划分基础奖项

  中国新闻奖在过往三十余年的评奖中积累了一系列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新闻奖一直做“加法”,合并其他多个奖项;二是不断传承原有奖项,“打补丁”扩容;三是媒体融合快速发展带来新闻作品形态多样化。按照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的说法,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情况。现有奖项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不同传播介质分类设奖,不符合媒体发展实际。二是多维度分类造成奖项交叉。原有奖项既按媒体介质又按作品形态分类,形成奖项交叉。比如视频直播既有电视直播、又有移动直播。文字评论既有文字奖项的新闻评论,又有副刊奖项的文艺评论等。三是部分奖项难以从作品角度进行评价。有的奖项滞后于媒体实践。因此,需要从新闻专业和新闻工作实际出发对奖项设置进行改革[1]。

  这次中国新闻奖的改革,一个鲜明特点是全面贯彻全媒体思维,打破了既往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介质划分奖项的传统。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适应和顺应了当下从传统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态势,使得中国新闻奖的参选和获奖作品更加贴合当下的媒体实践。

  宏观上来看,经过2022年的改革,中国新闻奖的所有奖项分为两大类。第一个大类是因为“体裁”不同而设立的14个基础奖项,第二个大类是因为“题材”不同而设立的6个专门奖项,合在一起,总共是20个奖项,这构成了中国新闻奖改革后所设的所有奖项类别。按照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的说法,这次改革是“强化基础项、增加专门项、合并同类项、减少交叉项、取消不宜项”。设置基础奖项,使之更具专业性和包容性,更广泛覆盖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群体。设置专门奖项,主要的考虑则是服务工作大局。在这一框架下,每年获奖作品大概为380件,其中一等奖(含特别奖)75件,二等奖115件,三等奖190件。

  这一部分,我们先看根据“体裁”不同设立的基础奖项。

  一般来说,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报道作品的规范化的类别和样式,在媒体实践中,新闻体裁的划分主要根据新闻报道的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消息、评论、通讯等。在以往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首先的分类标准是介质的不同,早期分为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后来互联网不断发展又增加了网络新闻,在此基础之上,再把新闻作品分为消息、评论、通讯等。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样以介质划分奖项的方式已经落后于媒体实践。当下的报纸已经不仅是报纸,作为纸质出版物的报纸只是报社出版的若干个新闻品类之一,报纸之外,还有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多个数字化出口,在这些数字化出口上,新闻作品早已不是单纯的“文字+图片”形式,而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表格等形式的融合作品。报纸上刊发的作品如此,广电媒体甚至传统网站上所刊发的新闻作品也是如此,呈现出来的都是全媒体的融合作品形式。

  在这样的媒体实践之下,中国新闻奖的基础奖项设置必须做出改变。根据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办法,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调整。第一,以新闻作品体裁为主线设置基础奖项。设置消息、评论、通讯三大基础奖项。把文字消息、广播消息、电视消息3个奖项合并为消息。把文字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3个奖项合并为评论。第二,根据新闻实践设置基础奖项。保留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副刊作品、新闻专栏4个基础奖项。新闻论文奖项更名为新闻业务研究。第三,尊重媒体特性设置基础奖项。设置新闻专题、系列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编排、新闻纪录片6个基础奖项。把广播新闻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题、短视频专题报道4个奖项合并为新闻专题。把分散在多个奖项中的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合并为系列报道。把广播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两个奖项合并为新闻访谈。把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移动直播3个奖项合并为新闻直播。合并报纸版面、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电视新闻节目编排3个奖项为新闻编排[2]。

  经过这番改革之后,中国新闻奖共设立基础奖项14项,有效解决了该奖项过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推动媒体融合,设立两个专门奖项

  这次比较特别的是为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新闻作品和服务产品设立了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这两个奖项。这是为鼓励融合发展创新设置的两个专门奖项,融合报道奖用以鼓励媒体运用多媒体手段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应用创新奖则鼓励媒体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研发“新闻+服务”的创新性信息服务产品。

  专项奖的推出是这次中国新闻奖的一个很大特色,内容很丰富,在这一部分,我们重点解析一下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两个奖项。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最初电视、广播和纸媒的“泾渭分明”,到融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形成了跨媒介的融合发展新态势。业界这种新的变化,自然也反映到了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从2018年起,中国新闻奖将以往针对网络媒体作品的评选工作进行优化,增设“媒体融合”奖项。在中国记协的一份工作简报中,如此介绍这一变动:“此举(设立媒体融合奖)是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3]

  不过,过往几年的评奖实践中,也显露出“媒体融合”这一奖项的一些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个奖项的指向不够明确。我们知道,媒体融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一个系统工程,里面不仅仅包含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还包括媒体经营管理机制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中国新闻奖主要是一个面向新闻作品的奖项,因此什么样的作品(或者项目)可以申报媒体融合奖存在比较大的模糊地带,每年各家媒体所报的作品也是千差万别,很多作品不在一个层面上,也不太具有可比性,给奖项的评选带来了一些困难。

  考虑到上述情况,这一次中国新闻奖改革在专项奖里把原来的“媒体融合”奖一分为二,设立了“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两个奖项。在笔者看来,两个奖项的分别设立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模糊不清的问题,“融合报道”对应的是新闻作品,而“应用创新”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媒体提供的更加多元化的创新性服务项目。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获奖案例。由湖南日报社报送的获奖作品《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2022年获得了融合报道奖的二等奖,这是一件H5形式的作品,讲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的“半条被子”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小红,身为一个同时具有“红色基因”和“小康基因”的新闻人物,如何在新时代奋力实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创作团队运用融媒体思维,将“手机”作为与受众进行交互的载体,呈现朱小红的“小康”新生活。该作品设计了“微信”“相册”“地图”“支付宝”等生活中常见的App图标,从朱小红的生活叙事出发,以其本人的视角,通过嵌入的6个短视频,让受众真切地走进朱小红的生活。在短视频的内容布局中,有直播页面,也有微信聊天视频,还有朋友圈留言的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4]。

  根据湖南日报社的介绍,在作品《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邀请了主人公朱小红一起参与,这为今后的融媒体产品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在二度创作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原创真实的记录。笔者认为,作品《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从新颖的叙事方式出发,以“手机屏”这样一方不大又常见的生活视窗,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切入,以小见大,悄无声息地反映出作品蕴含的大时代主旋律,鲜活动人的叙事风格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情。

  再看北京广播电视台报送的作品“北京时间接诉即办融合应用”,今年获得“应用创新”一等奖。北京广播电视台2019年起利用资深内容运营和传播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在旗下的北京时间App中制作了一个“接诉即办” 的在线平台。北京时间“接诉即办”是“媒体+政务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融合了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搭建基层群众与政府沟通的网络桥梁。基于“接诉即办”平台,北京建设了智能受理和认知随行系统,实现民众诉求从接单、派单、分析到预警和民众反馈评价的全过程闭环。

  在内容生产和创新方面,平台通过多板块设置,制作了“民生词典”“原创民生视频栏目”和留言板,加强用户的交互体验。后台编辑及时将市民诉求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加工”,制作成精品视频节目,使政务服务和资讯实现可视化。用户可以在聚合大量数据信息平台上阅读到重要的新闻内容,也可以观看到经过专业再加工的更具接近性的可视化民生资讯,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提交民生诉求,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运作,在加速实现媒体融合的同时,更具有提高社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政治意义[5]。

  显然,“接诉即办”不是一件新闻作品,而是一个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严格地讲,不应该在新闻奖的奖励范围之内,但是这样的应用在当下的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会每年也会推选十大创新案例,中国新闻奖这一次同样给了这样的应用创新一个相应的鼓励。

  强化舆论监督报道,推出专门奖项

  根据“体裁”打通媒体介质设奖是中国新闻奖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奖还根据“题材”设奖,这是本次改革的另外一个亮点。

  如果说“体裁”是指消息、评论、通讯等外在表达形式的话,那么,“题材”所反映的就是新闻作品的内在内容,指的是新闻作品所体现的内涵。根据“题材”的不同,中国新闻奖这一次设置了4个专门奖项,分别是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国际传播。其中,国际传播为改革之前就有的奖项,这一次是保留奖项。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等三个奖项为这一次新增加的专门奖项。

  引发业内很大关注的是专门设立的舆论监督报道奖项。2022年5月,由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一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公示》显示,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被明显精简,由29项调整为20项。在此奖项数量紧缩的背景下,中国记协为新闻舆论监督专门增设了一个奖项,殊为不易。

  这里有一个背景需要交代一下,就是在过往七八年(2014年以来)间,不少媒体人认为舆论监督报道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下滑,比如说深度报道版面的裁撤、调查记者队伍的压缩、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减少等,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原因也很复杂。比如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媒体盈利能力的下滑,媒体用以支撑调查报道的费用降低等。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同时看到舆论监督报道在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中,舆论监督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推进舆论阵地建设的理论要求和实践要求。中宣部新闻评阅组专家顾勇华认为,为舆论监督设立专门奖项,是对我国社会进行监督,鼓励媒体承担各自职责功能的理论支持[6]。北京青年报编委宋建华也认为,中国新闻奖增设专门的舆论监督报道奖,向媒体界和全社会释放一个重要信号,“要求媒体回归到新闻的基本功能之一的‘舆论监督’上”[7]。

  以2022年获得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中国之声”的报道《多地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为例。2021年冬,央广新闻热线接到河北秦皇岛地区居民的投诉来电,称在推进碳中和过程中,当地片面追求清洁能源,“一刀切”地禁止原有的烧柴等群众习惯的取暖方法,甚至封堵群众灶炉,众多老人和孩子在寒冷中煎熬。央广随即派出记者前往现场调查,通过翔实的证据、客观的报道将此问题抽丝剥茧地揭露出来,引起生态环境部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通气会,责令当地立即整改,要求以实际行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此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持续跟踪,推出了系列报道[8]。

  评委对这组作品评价颇高,认为报道“在质变与量变中设置议题、把握节奏,讲求地方报道与区域报道、一次报道与跟踪报道、消息报道与深度报道的系统性有效把握”。实践证明,只要把握好新闻的“时度效”,舆论监督报道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专业媒体机构在新媒体技术加持下,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地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事实上,算上这一次,“中国之声”已经有多篇舆论监督类作品获得了中国新闻奖。2022年10月16日,在同济大学召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会年度论坛上,“中国之声”的舆论监督报道获得年度十大创新案例的称号,其主创人员之一管昕在会上分享了许多他们做舆论监督报道的经验。从他们的实践当中,能够很好地找到当下做舆论监督报道的“要诀”。

  优化评选机制,重点向新闻一线倾斜

  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的变化属于“实体”方面的重要变化,主要聚焦奖项的改革和创新。要保障一个奖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除了“实体”方面的变革,还需要相配套的“程序”方面的配套改革。如果没有好的评奖程序和机制,再美好的目标和愿望可能都无法最终实现。

  中国新闻奖2022年的改革在程序方面有非常多的亮点,特别突出了对一线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关注。新的评选规定明确,厅局级领导干部非作品主创人员不参评,副部级以上领导不参评,这将对近些年评奖中屡见不鲜的“领导挂名”现象起到刹车作用。另外,在初评报送机制的改革上,新规要求初评工作由记协和中央新闻单位组织,报送单位部门里已经不再包含行政管理部门。同时,将评委名单扩大,增加在一线有实干经验的专业媒体人士或传媒专业研究学者,减少机关负责人的数量。而评委在打分过程中,也增加了实名打分环节,这些举措无疑促进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保持专业性和高质量。

  对于中国新闻奖的评审制度,中国记协多年来一直在尝试着各种深层次优化。有学者曾经梳理了自1991年起中国新闻奖评选制度的演进史,主要的改革举措包括:第一,评选范围。最初有资格报送新闻奖作品的单位只有通讯社、报社、电视台和电台。如今,在融媒体改革的大趋势下,报送通道专门增加了“经宣传主管部门批准并主办的新媒体中心(传媒中心)”。第二,不断增加各专项奖作品申请在初评时报送单位的名额,此举旨在增加评审委员会的选择范围。2009年起设置了“自荐”通道,到2014年,以院校机构为主的报送单位报送作品数量大幅上升。

  上面的改革举措都促进了中国新闻奖评选质量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2022年的这一次改革力度更大,倾向性也更加明显,其中之一就是愈发向一线新闻工作者倾斜,鼓励一线的记者编辑多出精品。在同时评选的长江韬奋奖中则规定“长江系列要求从事新闻工作5年以上,韬奋系列要求从事新闻工作10年以上”,这就要求参评的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深耕于新闻工作一线。

  总之,中国新闻奖经过三十余年的岁月积淀,奖项设置和评选制度都有了很大变化,其中透露出来的新思维值得我们关注。近些年来,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部分专业媒体及其从业者显得信心不足或者力不从心甚至无所适从。这种冲击既来自媒体技术的进步,也来自商业主义对媒体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专业记者身份的认同[9]。而2022年的这一次中国新闻奖改革,是在以一种“荣誉性认可”来提升新闻事业的“社会能见度”。专业媒体往往把一线记者的获奖情况作为内部激励的主要依据之一,为采编人员的作品设置更加契合的奖项,同时将资源向深耕新闻一线的记者编辑倾斜,有利于打破一段时间来其他事务对专业记者精力和时间的挤占,并重建公众对媒体的信任感,将专业记者对自身职业的身份认同重新嵌构于正向的核心价值观中[10]。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传统媒体盈利模式转型研究”(批准号:18BXW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2]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就2022年中国新闻奖评选答记者问[OL].(2022-06-14).https://m.gmw.cn/baijia/2022-06/14/35808786.html.

  [3]中国新闻奖首设媒体融合奖项[OL].(2018-05-09).http://zgbx.people.com.cn/n1/2018/0509/c415415-29974505.html.

  [4]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OL].(2022-05-50).http://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2/05/30/11326440.html.

  [5]任珊.北京接诉即办的创新:6400余万个民生来电精细体检超大城市[OL].(2022-08-2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760738793639759&wfr=spider&for=pc.

  [6][7]专家展开解读:中国新闻奖设立“舆论监督报道奖”[OL].(2022-07-03).http://www.zgcyjia.com.cn/shehui/shwx/2022-07-03/5737.html.

  [8]管昕等.河北山海关古城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OL].(2021-12-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626551378987218&wfr=spider&for=pc.

  [9]李艳红,陈鹏.“商业主义”统合与“专业主义”离场: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新闻业转型的话语形构及其构成作用[J].国际新闻界,2016(09):135-153.

  [10]黄金,罗晶,黄振威.荣誉的制度创新:中国新闻奖的改革实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4):127-137.

  (贺涵甫: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窦锋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本刊学术顾问)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2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贺涵甫  窦锋昌.中国新闻奖改革的新特点与新思维[J].青年记者,2022(21).46-4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