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全媒型记者”不是“全能记者”

2023-02-21 10:07:2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何耀军

摘要: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必须迅速适应新传播环境,发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推动媒体机制融合、流程融合、人员融合、新闻融合,实现新发展。正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必须迅速适应新传播环境,发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推动媒体机制融合、流程融合、人员融合、新闻融合,实现新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新闻生产最基本要素的记者,被推到应对现实困境的前沿,“全能记者”也被认为是记者发展的方向。然而,我国学界业界所说的“全能记者”概念来自何处?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全能记者”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全能记者”真的是记者的发展方向吗?这一目标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能实现吗?

  文献线索:“全能记者”40年前被引入

  “全能记者”从何而来?2021年12月底,笔者在中国知网按主题搜索“全能记者”,检索到141篇文献,而按照关键词“全能记者”检索到87篇文献。因在新闻实践中“全能记者”又被称为“全能型记者”,笔者又以“全能型记者”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检索到71篇文献,而按照关键词“全能型记者”搜索,检索到49篇文献。文献资料显示,“全能记者”一词在我国大陆文献中最早出现于1981年,2007年之后相关论文数量逐渐上升,随后出现高低起伏的态势。“全能型记者”出现于2007年,2011年后相关文献逐渐增加,并呈上升态势。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索显示,1981年1月刊发的译文《什么是新闻——摘自〈全能记者〉》中,第一次出现“全能记者”一词,但译文内容主要探讨“什么是新闻”,未详细描述“全能记者”的含义。[1]

  笔者搜集到的书籍资料显示,上述《全能记者》的英文书名为The Complete Reporter——Fundamentals of News Gathering,Writing,and Editing,1988年出版的中文版书名为《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基本原则》[2],而2010年出版的中文版书名有调整,为《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编辑的基本技能》[3]。据此可知,“全能记者”由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The Complete Reporter一词翻译而来,根据书名及其内容,可以判断“The Complete Reporter”的意思与中文中“全能记者”的含义有差异。

  理论构想:“全能记者”目标因时而变

  “全能记者”一词被引入我国大陆后,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论述,提出对“全能记者”的理论构想。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不同年代对“全能记者”的设想随之变化。

  朱海燕1986年发表论文认为,“全能记者”应该是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记者,要为时代赋予的任务挥笔,做党、人民的代言人,懂现代科学技术,懂现代社会,运用“全方位”的思维方式,采访挖掘更有特点的素材,写作出可读性强、思想性高的深度报道。[4]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全能记者”的构想。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传统媒体报刊之外,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逐渐出现并普及,“全能记者”的设想随之发生变化。2000年,李晓晔认为,“全能记者”能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带着手提电脑,挂着数码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根据不同内容选用不同采访方式。同时,将驾驶技术与外语水平也与“全能记者”相关联。[5]

  2011年,方雪琴发表论文认为,“全能型记者”就是要求记者熟练掌握各类传播技能,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新闻制作,能运用文本、音视频、网络等不同方式叙事,能及时将适应不同媒介需要的信息传送给编辑部门。[6]

  互联网快速发展、数码产品不断普及,“全能记者”所需技能的范围不断拓展。随着微博、微信逐步应用,新闻界对记者的要求随之发生变化,记者运用多种方式采访、发稿成为趋势。2012年,侯梅姝、张永贵发表论文认为,媒介融合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要重新思考自身定位,升级与整合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媒介竞争需要。[7]

  媒体融合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不断从各种角度探讨“全能记者”的培养路径。李明娟认为,在媒介融合视角下思考,媒体认可全能型记者的概念。[8]郭林耿认为,媒介融合深化发展对记者提出更高要求,记者不仅仅负责单一的采访工作,还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到媒体的运作中来。[9]

  随着时代变化,研究者对于“全能记者”的认识在不断变化,目标更加广泛,要求记者能用不同的设备,采访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的新闻素材,可以根据不同发稿渠道,采写、制作相应的文字、图片、视频新闻,以适应不同媒体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强力冲击,为了生存与发展,很多记者还被要求会策划、懂经营、能发行,要出镜现场直播。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当下“全能记者”的目标,可能就是“无所不能”。

  不同声音:理论很丰满,实践有骨感

  “全能记者”又被称为“超级记者”“背包记者”。自“全能记者”被引入之后,对于这一概念提出异议、泼冷水的声音也不断出现。

  蔡雯在介绍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时认为,把“融合新闻”等同于“超级记者”的个体行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新闻实践证明,依靠单个“超级记者”完成的新闻报道,虽然能够实现跨媒体采访,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方面,记者同时运用多媒体设备采访不同媒介渠道的稿件,完稿的时间无法保证;另一方面,高强度工作压力之下,同时完成不同类型媒介的报道,在内容、角度、形式等方面难免会出现重复。而这些新问题,是不利于媒体提供精准服务的。[10]

  林涛认为,什么都会,不等于样样精通;什么都带,不等于踏实采访,并提出了“到底什么是全能记者”的疑问。他认为,传统媒体破解困难,最重要的是记者睿智的大脑,坚持不懈打造品牌,建立自己的公信力。[11]

  任媛媛认为,通过“超级记者”多媒体手段报道新闻,在节约成本,提升报道速度、丰富新闻报道内容样式方面有理论上的积极意义,这种对“全能”工作状态的设想与追求,赋予记者自身职业的成就感。不过,“超级记者”更像“看上去很美”的构想,在实践过程会遭遇体制、受众、内容生产各个环节的困境。[12]

  在推进媒体融合的当下,“全能记者”又衍生出了“全媒型记者”“全媒记者”称呼。詹新惠从“全媒体记者”培养的角度分析认为,从业界需求角度看,将未来的“准新闻人”培养成“全媒体记者”不只是必然趋势,而是当下大势之所需,当前业务之所急。她同时认为,如果将“全媒体记者”的培养重心与落点偏向掌握媒体运用的技能上,尤其要求传统纸媒记者学会视频拍摄、编播和剪辑等技术环节,要求学生学会集多种能力于一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将新闻教育引入误区。[13]

  现实困境:媒体几乎都要求,但六成记者表示自己难以实现

  “全能记者”一词被引入有三十多年,从推动传统媒体面对挑战,顺应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到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一线记者不断实践、不断尝试,对于“全能记者”的构想、落地、困境有着直接感受。为了获得一线记者对于“全能记者”的认识及态度,笔者发起了“对于‘全能记者’,您怎么看?”的一线记者问卷调查。全国50个城市的135名记者填写了问卷,其中,男记者占47.41%,女记者占52.59%。参与问卷填写的记者年龄从20岁至59岁不等,其中,30岁至39岁的占48.15%,40岁至49岁的占31.11%,基本包含了一线新闻记者的主要人群。

  参与问卷填写的记者所属新闻媒体,范围涵盖报社、期刊社、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其中,央媒记者占13.33%,省级媒体记者占60.74%,地市级媒体记者占21.48%,县级融媒记者占4.44%。参与问卷填写的记者,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视频记者、全媒型记者,工作年限从2年至20年以上不等。

  对于“您所在的媒体,要求记者向‘全能’发展吗 ?”这一问题,有94.07%的参与调查者选择“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众多新闻媒体单位将“全能记者”作为了记者的发展目标。

  对于“您认为,记者是否能够实现‘全能’?”这一问题,57.78%的参与调查者选了“是”,但有59.26%的参与调查者在另一个问题中认为自己不是“全能记者”。17.04%的认为自己的同事中没有“全能记者”,54.07%的认为同事中“有几个”,认为同事中“全能记者”有“很多”的比例为14.81%,而选择“大部分是”的比例为14.08%。这些数据表明,新闻媒体“全能记者”目标要求与一线记者的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差距,记者对于“全能记者”的期待与自我实现存在不一致, “全能记者”在实践中实现的难度大。

  影响记者成为“全能记者”的因素从高到低分别是:个人时间精力限制(70.37%)、新闻传播技能多而广(65.19%)、主动学习能力弱(58.52%)、新闻现场稍纵即逝制约(51.85%)。数字传播时代,对于记者的描述,参考调查者认为更符合实际的依次是:全媒型记者(65.19%)、专家型记者(55.56%)、全能型记者(37.78%)、战队型记者(36.3%)、杂家型记者(34.07%)。这表明,一线记者对于“全媒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的认可高于“全能型记者”,这或与当下正在推进的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互联网海量信息急需专业人士指点有关。

  对于“有人认为,要求记者‘全能’,可能会造成‘全不能’,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这一问题,53.33%的参考调查者选择“同意”,46.67%选择“不同意”。而对“有人认为,‘全能记者’一词应该退出新闻传播话语体系,你是否同意?”的问题,48.15%的参与调查者表示同意,51.85%的表示不同意。虽然这组数据相差不是很大,但也反映了参与调查者的矛盾心理,或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全能记者”的现实尴尬境地。

  探索思考:协调“全”“专”,发展“战队”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分类已经消失,掌握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技能是每个记者必须具备的,但这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全能”。讨论“全能记者”时,必然绕不过“全”与“专”这对矛盾。

  王朋进从国际实践的反思性角度探讨“全能记者”的当下与未来时认为,“专”和“全”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热炒的“全能记者”只会是过客,留下的将是最基本意义上的“全能记者”,而传统媒体生死只能依靠内容,而不是记者的全能。[14]这与问卷调查中影响记者成为“全能记者”的第一位因素“个人时间精力限制”比较一致。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同时,随着媒体更加细分化,更多专业信息需要专业人士把关,引导社会舆论。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所谓的“杂家型记者”很难发挥作用,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此,要培养“专家型记者”,发挥专业特长,把握热点问题,主动发声,让听者心服口服。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15]

  笔者以为,“全能记者”过于强调记者个人技能“全能”,不符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情况,而“全媒型记者”目标应该是在记者“一专多能”的发展目标下,打造“全媒型记者”队伍,发挥每个记者的特长、优势,形成较强新闻采写编能力的团队。当然,仅有“一专多能”的“全媒型记者”团队还不够,因为新闻实践中情况千变万化,仅靠记者个人冲锋陷阵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媒体要培养各有强项的“战队”,在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组合,形成不同的战斗小队,以适应不同新闻报道的不同需求。同时,要鼓励记者钻研一个系统或者某个领域,长期关注行业发展,从浮于表面的旁观者变成主动融入的实践参与者,真正成长为这个领域中具有话语权的“专家型记者”。

  结  语

  从“全能记者”到“全媒型记者”“专家型记者”,不同的媒介环境下,研究者和新闻实践从业者对于记者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探讨。不论相关的词语如何变化,都不能始终只在理论中讨论,最后要落在实践中,要在实践中去检验。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后认为,“全能记者”是一个难以落地的概念和目标,不应该作为未来记者发展的方向,更应该从务实的角度发展“一专多能”的“全媒型记者”队伍,组建“全媒型记者战队”,并培养“专家型记者”“战队型记者”,以适应一般性新闻报道与重大新闻报道的不同需求,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形式各异的新闻报道,以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本文为青海师范大学2021年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政产学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尤·哈里斯,凯·雷·约翰逊,陈乔.什么是新闻——摘自《全能记者》[J].新闻大学,1981(01):33-35.

  [2]朱利安·哈瑞斯,克利·雷特,斯坦利·约翰逊,宋晓男,朱小兵,陆小华,谢国明.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基本原则[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3]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瑞斯,斯坦利·约翰逊,张金玺. 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编辑的基本技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

  [4]朱海燕.全能记者与全方位思维——兼谈用散文手法写作新闻及其他[J].铁道师院学报,1986(02):118-122.

  [5]李晓晔.话说全能记者[N].新闻出版报,2000-08-10(001).

  [6]方雪琴.内容生产的变革与新闻教育的转型[J].当代传播,2011(03):103-105.

  [7]侯梅姝,张永贵.“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全能记者[J].中国传媒科技,2012(06):1-2.

  [8]李明娟.媒介融合背景下全能型记者的培养分析[J].记者观察,2021(03):106-107.

  [9]郭林耿.媒介融合背景下全能型记者的培养分析[J].新闻传播,2021(16):177-178.

  [10]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01):80-82.

  [11]林涛.给全能记者泼点冷水[J].中国记者,2011(03):60-61.

  [12]任媛媛.“超级记者”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出路[J].青年记者,2013(04):52-53.

  [13]詹新惠.正确培养“全媒体记者”[J].青年记者,2011(06):14-15.

  [14]王朋进.“全能记者”的当下与未来——国际实践的反思性探索[J].视听界,2012(05):21-25.

  [15]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问百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380-385.

  (作者为西海都市报社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何耀军.“全媒型记者”不是“全能记者”——基于“全国50个城市135名一线记者问卷调查”的思考[J].青年记者,2022(21):37-3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