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互联网基础设施对媒介地理景观的建构

2023-07-07 09:35:0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周晓宇 王卫明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以往的硬设施一样,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底,也形塑了人、技术和社会等多方的关系样态。

  2022年4月,新浪微博管理员发布IP属地功能升级公告,全量开放微博用户IP属地显示功能。IP属地虽不等同于IP地址,仅是IP网络地址中的部分信息显示,但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IP属地也具有物质性和建设性的功能。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1]。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张磊和贾文斌将“基础设施”界定为“在社会中形成的公共技术系统”,不仅包括硬基础设施,还包括传输协议和推荐算法等软基础设施[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人们的数字化体验、储存和行动等实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媒介地理景观深藏于这类媒介技术之中,形塑了当下人类生活的诸多关系。

  研究视角与理论向度

  随着平台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社交媒体所构建的传播场域是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和文化语境等多元要素的载体[4]。此时,空间、地域的界限逐渐消弭,“空间”这一地理尺度在线上实现了虚拟的重构。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的媒介空间,同样具有勾连人、地理和社会的功能。美国学者爱德华·苏贾把“空间”的范畴拓展到网络等虚拟空间,拓展了媒介地理景观的构建范畴[5]。英国学者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强调了信息图像时代传统的空间概念被打破,电子媒介建构的虚拟时空给予了现实群体不同的体验[6]。此时电子媒介信息的流动为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IP属地的显示使基于文字的新媒介地理景观显现在受众面前,其中属地符号的显现加速了文化地理空间的建构,网友可以在IP属地显示的媒介平台中围绕某一地理话题展开讨论,此交流场域因具有可视性和铭刻性的特征,可演化为具有地理隐喻的电子景观空间。

  设施前置:IP属地的物质性偏移

  约翰·杜海姆·彼得斯指出,媒介是人类存有的基础型、后勤型和元素型的设施[7]。IP属地作为IP地址的前端信息展示,依托于诸如电缆、基地等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过程中扩散为软性的基础设施平台,使存在已久的协议方式以一种显性的符号出现在大众面前。

  (一)IP属地的硬基础依赖性

  硬基础设施中的“硬”特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设施,包括能源、水务、交通、通信、环保、防灾等六类系统。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基于特定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进行。

  IP地址为计算机和其他联网设备提供唯一的地址,其具体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通信设备、网络基站和服务器等物理实体设施,因此具有很强的硬基建依赖性。IP属地所涉及的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无线AP、网卡、天线、电脑和移动终端等设备,主要为IP协议和IP地址提供发出和接受端口。网络基站连接核心网侧和无线终端,是IP属地识别的重要平台。通信服务器为用户的文件传输和网址访问提供通信渠道,是IP地址的流通渠道。无论是设备、基地还是服务器,都为IP属地的识别和显示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结构和物质基底,这些物质材料助力了互联网和社会的发展。

  (二)IP属地的软基础自在性

  软基础设施不同于硬基础设施的物理实体性,通常包括各种制度性框架、数据和信息等,旨在于无形中嵌入社会和经济结构之中。将互联网视作基础设施,意味着互联网已经普及成为构筑社会的物质基底,同时其他物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IP网络进行交流互换,进一步形塑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验性感知。

  IP网络协议以透明的方式渗透于日常社会之中,以不同的话语方式和文化框架引起空间的变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权力的分配方式。就当下的环境来看,互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及各大互联网公司以此标准而进行的技术实操,实际上就是在彰显基础设施的“可见性”。例如对普通用户而言,人们利用IP协议进行网络浏览和信息传播,此时IP属地和媒介平台就成为日常传播实践中的基础设施,构筑了新的网络传播场域。其中可见的话语符号和权力抵抗影响了多元主体之间的联系,进而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传播实践。

  (三)互联网基础设施形塑新型社会关系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社会运行提供基础资本的同时,也通过信息交流和资源置换影响了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IP属地的显示将长期处于“后勤”位置的设施“前置化”。位置的前移不仅改变了网络空间的基本形态,也影响了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传播关系。

  IP属地的显示影响了网络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组建。相同IP属地的用户通过文字、图像等样态构筑起新的网络地理景观,人们在某一景观中回顾共同记忆实现意义互换,从而形成一个以地域为主的圈层空间。只有对该地区具有情感态度的人,才拥有话语交流的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IP属地的地域分类使用户产生了“我们”的概念。参与讨论的用户会将自己归类到特定的地域群体之中,而与他人划分区别,平台集体由此产生向社群迁移的态势。同时,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由部分用户构筑的景观可以被所有的用户观看。其他旁观用户通过观看的行为对现实的地理地区产生新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地理实践活动。

  景观构建:IP属地的地理景观塑造

  IP属地的显示不仅仅是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更会导致新的媒介空间的出现,影响媒介中人与人交流主题的转向。以新型媒介基础设施为基底构建的地理景观,具有时空跨越性、地方依恋性和景观可视性的特点。

  (一)互联网景观的时空跨越性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交流空间的地理限制和时间效度,参与对话的活动者跨越实际的地理距离在虚拟平台聚合。此类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构建起来的“跨时空”地理景观,不仅是自然、地理方面的象征,同时也是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指涉,更是包含政治、文化、经济和媒介在内的多元综合概念。

  IP属地显示后的信息交换和文本生产构建了新的媒介地理空间,这种空间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IP属地作为新事物构建了关于“符号”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讨论空间,即围绕IP属地这一事件展开的讨论,包括IP属地是什么,IP属地在哪里以及网友对IP属地的看法等,网友在从事文本性生产时不自觉处于交流空间之中。另一方面,IP属地省份的显示构建了地理性的景观空间,即使相隔万里,人们也能围绕一个城市进行地理性的探讨,在网络空间构建起一个与现实较为相符的地理空间。旁观者在凝视中就地理方位聚集讨论,在线上分享中接触地理、解读地理,实现思想的同聚。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感知系统与技术体验相勾连,从而产生更为复杂的景观复刻和空间观照。

  (二)互联网景观的地方依恋性

  地方是媒介地理学最核心且最复杂的概念[8],它既可以指地球上的某一个具体点,也可以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场所,还可以是人们对地点、景观的主观感受。学者段义孚认为:地方自身固有的属性(地方性)和其承载的经验感受影响着人们对该地方的依附感,这种地方依附感也可以称为“恋地情结”[9]。在IP属地显示之后,网友出于共同的城市记忆和文化认同进行互动,在围绕地理景观的交流中产生情感依赖和地方意象,在符号的互动中产生共鸣并影响现实实践。这一阶段人们的文化体验不再受到实地考察的限制,场景和地点等概念与物质地理关系逐渐脱域,网络媒介构建的仿真地理可以代替人们对自然风景和文化底蕴的追逐。IP地址所呈现的地名,代表的就是一种归属和认同。例如“广州蟑螂大”“东北菜量多”等印象,就是全国性、本土化的文化,此时地点也不仅仅是具体地理城市的概念,更代表了情感上的寄托与文化价值的认同。

  (三)互联网景观的多样可视性

  景观作为一种能被看见的视觉形式,既是自然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生和表现。文化景观是在自然和物质景观基础上的文化景物和意识感知的叠加,因为涉及人、物质、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连接,所以作为“中介物”的传播媒介就成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载体。

  美国学者凯尔纳把景观看作内含各种话语冲突的语义场,并提出“媒介奇观”的概念来识别这个编码解码的空间。他认为,媒介奇观是指当代社会中那些能够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媒体文化现象[10]。从这个维度来看,IP属地作为一种新事物,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引起了人们的讨论与思考、认识与再认识、冲突与驯化,已经内含了表演与观看的表征,属于一种新兴的媒介奇观。IP属地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空间中人与地、人与人、人与技术甚至人与资本的联系,人们从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出发赋予景观意义,而媒介对景观的阐释与再现能够加速和深化景观的意义呈现[11],使当下的互联网景观呈现多元的样态。

  关于IP属地前置的反思

  (一)真实与虚假:媒介景观存在的问题

  媒介中构建起来的景观是被拟态环境遮蔽的“日常生活”[12]。在这种传播情境下,媒体平台成为“表演者在特定观察者面前进行演出的空间”,表演者所生产的各类符号展演成为舞台设置的一部分[13],他们通过文字和图像等技术向围观者展示自己的表演并影响旁观者的认知。然而IP属地显示功能的开放将表演者精心准备的演出扰乱,使媒介平台失去了舞台设置的区隔功能。博主利用媒介技术和平台为自己构建的“前台人设”受到质疑。例如大批打着“海外博主”旗号的网红博主纷纷紧急修改名称和简介;主打“本地美食”的账号属地信息显示不在“本地”。类似的案例使部分受众对网络景观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IP属地公开在某些情境中推动了交流的聚集,但在另外一些情境也会引发地域歧视和地域攻击。例如“哈尔滨曹某涛烧伤身亡事件”中,不少网友针对事件的发生地“哈尔滨”“东北”进行言语攻击。网络攻击的走向从单纯的事件讨论上升到地域攻击和地域歧视。从这个角度看,IP属地的显示并没有完全阻止网络暴力,反而因地理位置的公开加速了地域攻击的“精准性”。

  (二)可见与象征:媒介基础设施对人和景观的影响

  IP地址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核心信息,其属地功能的显示标志着基础设施前置的最新尝试,此举对于研究媒介基础设施的“可见性”和“象征性”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一方面,个体的人在媒介基础设施中聚合成“想象的共同体”。他们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观看虚拟景观获得经验,实现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人们所处的群体架构也因为基础设施的可见性和物质性而发生改变,即媒介基础设施推动了群体的再形态化。另一方面,个人在媒介基础设施的拓展下实现了身体的延伸,媒介设施的技术实践重塑了个人对于媒介和社会的感知。在技术社会中,个体的视觉和听觉实现了无限的拓展,人类沟通与传播本能的界限得到了延展。同时,技术赋予了个体进行权力抗争和话语争夺的能力,个体借助解码获得权力再通过二次编码重构权力框架,从而对个人身份和群体认同进行解释和区别。因此,可以认为,媒介基础设施的更新迭代对个人和空间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可否认,“媒介即讯息”的论断在当下依旧适用,媒介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每个时代特有的权力构成和文化痕迹。在媒介技术干预下构建的空间景观,技术显示性明显,即空间景观中包含了新的技术形式和鲜明的技术特点。在属地信息显示的案例中,地缘圈层便成为当下空间景观的技术特性。

  结  语

  公开IP属地是媒介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变革的重要进展。从正向影响来看,IP属地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冒充热点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过度涂层化行为,对肃清网络舆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任何一种事物都会经历发展的前后顺序,个人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也存在变化的时距。IP属地的显示作为一种新规则,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人们认知、了解和接受的过程,这种存续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时间性的经过。面对当下网友的质疑,如何使IP属地的显示被网友接受,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升级基础设施设备,阻断更改IP属地的灰色产业链,区分显示IP的注册属地、运营属地,仍是后续需要着重研究的方向。

  同时,媒介景观所呈现的铭刻性特质也在不断凸显当下传播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历程,这一情境恰好验证了平台、政治和基础设施正在不断走向一体化的趋势。如此看来,基础设施的技术形式对社会制度和经济文化生产的影响变革应是持续深化的实然状态,三者的关系也自然成为学界需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2018-12-21).http://news.cctv.com/2018/12/21/ARTI93Cwl0GAzC5dJpsxF9Aj181221.shtml?spm=C94212.PZmRfaLbDrpt.S83334.1.

  [2]中国加快“新基建”进度[EB/OL].(2020-03-11).http://www.cac.gov.cn/2020-03/11/c_1585471338842579.htm.

  [3]张磊,贾文斌.互联网基础设施研究:元概念,路径与理论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05).

  [4]束开荣.社交媒体研究的媒介物质性路径——以微信API开放与使用项目为个案的研究[J].新闻界,2020(05).

  [5]爱德华·W.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扬,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9.

  [6]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7-113.

  [7]Durham,J.P.The marvelous clouds:Toward 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6:101.

  [8]邵培仁.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9]段义孚.恋地情结[M].志丞,刘苏,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8:168.

  [10]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 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11]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18.

  [12]米华.日常生活视觉化:新媒介景观下Vlog传播的隐喻性[J].中国编辑,2021(01).

  [13]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周晓宇: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卫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0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周晓宇,王卫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对媒介地理景观的建构——以 IP 属地显示为例[J].青年记者,2023(10):68-7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