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解释性报道:用什么解释什么

2023-12-15 10:10:1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庄永志

摘要:解释性报道更注重理性的解析,更偏重揭示原理、解剖政策。

  试图解释事件或世界的,不光有新闻记者,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在《为什么?》(Why)一书中就把人们给出理由的方式概括为四种类型。第一是惯例(Conventions):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解释;第二是故事(Stories):具有因果色彩的解释性叙事;第三是准则(Codes):遵循特定的范畴、证据处理程序和诠释规则的解释,比如司法判决;第四是专业表述(Technical Accounts):将因果关系和专业领域知识结合起来的解释。这四种类型的专业性和内在的因果性是不一样的。

  针对新闻的特点,我们可以说新闻是一种追求专业表述的故事化解释。笼统地讲,所有的新闻都可以看作一种广义的解释,但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专门的新闻体裁。

  有学者用“interpretive journalism”来指称解释性新闻,强调记者做了阐释、理解与分析;普利策新闻奖奖项之一的解释性报道用的是“explanatory journalism”,字面意义更突出清晰而明确的事实性说明。如果中文硬要区别的话,就得用上“阐释性报道”与“说明性报道”(或“解释性报道”)了。有的学者把解释性报道与“长新闻”(long journalism)、“背景新闻”(contextual journalism)、“求解新闻”(solutions journalism)、“民族志新闻”(ethnographic journalism)等概念联系起来,强调其区别于描述性新闻(descriptive journalism)的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

  新闻界没有统一的用词和定义,我在课堂上倾向于用“解释性报道”这个中文叫法,英文倾向于用“explanatory journalism”,我会强调新闻的解释仅仅是人们解释问题与现象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它的强项还在于个案与故事,而且公众之所以需要记者的解释性报道,首先不是因为记者的思想多么深刻、分析多么透彻,而是特别需要记者通过更多元、更权威的信源来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事实。

  如果下定义的话,解释性报道(Explanatory Reporting)可以说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它是针对关涉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现象的成因和趋势以及复杂的科技问题的原理和影响,利用权威信源提供的事实材料和专业阐释,充分挖掘背景、适当预测未来的报道。

  展江教授说:正宗的解释性报道即对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艰深的专业问题进行探析、解释,以揭示其深层意义的报道样式。

  梅尔文·门彻(Melvin Mencher)教授说: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还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它们意味着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我们可以将解释性报道意欲解释的五种最重要的事实概括为:过程、原因、影响、意义和趋势。用来解释上述五种事实的事实,也可以概括为五种——

  历史事实:事件和现象的来龙去脉;

  横向事实: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其他国家的对比性信息;

  人物事实:核心当事人、关键决策者的生平、性格、决策思路与行动;

  数据事实:统计资料、大数据等概貌性信息;

  评价事实:相关当事人的感受与意见、权威专家的分析与评价。

  与深度报道的其他两类体裁相比,解释性报道与特稿、调查性报道的共同点是:它们一般都具有更重要的议题、更复杂的背景、更丰富的细节、更深入的研究、更专业的分析、更精致的文本,但相对而言,与特稿注重情感性叙事不同,解释性报道更注重理性的解析;与调查性报道偏重揭露性取证不同,解释性报道更偏重揭示原理、解剖政策。

  对照解释性报道必备的五种事实,如今许多标称解释性报道的新闻,无论想要解释的事实,还是用来解释的事实,总显得七零八落。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任《焦点访谈》主编)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22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庄永志.解释性报道:用什么解释什么[J].青年记者,2023(22):12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