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理论视野 > 正文

改变未来:传播创新与青年发展

2016-01-30 00:53:0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下   作者:高敏 陆佳卉 漆亚林

摘要:  当今互联网上年轻人的文化不是用“亚”可以涵盖的,已经借助于新媒体,构筑了一个壁垒,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空间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2015年11月21日,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及北京青年报社承办的首届中国青年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00多名学界及业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围绕“改变未来:传播创新与青年发展”的主题展开探讨,共同探索媒体转型与青年发展的新变化、新动向、新问题和新趋势。

  青年亚文化与媒体呈现

  青年亚文化的媒介镜像是青年研究的一个常青主题,诸多学者从不同青年群体以及不同时空维度展开研究,主要聚焦于青年的主体性文化,其中既包括跨民族的文化、当下新媒体的文化,还有上世纪的青年文化。透过学者话语索引如下研究路向:首先是数字媒体对青年聚集的深化功能,技术逻辑对青年社交、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创造等集聚方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年轻人的新媒体使用策略,其中涉及青年文化的表达、新媒体下的代际区隔及认同等。再次是新媒体对于青年人赋权作用及其运作机制的理论分析。研究方法涉及传播学、社会学中经典的研究方法,诸如实证研究、文本解读、网上民族志的考察、深度访谈以及量化研究等。

  当下互联网上流行的文化现象,尤其是新媒体催生的亚文化形态成为学者探讨的热点。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马中红教授在题为《抵抗观再审视》的主题演讲中,将上世纪80年代被后亚文化理论质疑的抵抗观放在了互联网环境下予以重新审视。国内互联网娱乐式的狂欢似乎表明“抵抗已经死了”,但马中红教授认为各种复杂矛盾其实更加凸显。青年的压力通过互联网的表达非但没有消减,反而处在各种经济、文化、政治话语权匮乏的困境中。年轻人利用互联网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却因种种原因受到严格管制,在这种矛盾冲突下,年轻人开始抵制,“抵抗没有死,但是抵抗已经变形了”。变形主要体现在抵抗对象、抵抗形式的泛化。她将新媒体亚文化的抵抗类型概括为五种:消费中的抵抗、狂欢中的抵抗、生活方式中的抵抗、分享中的抵抗以及创造性的抵抗。她提出,当今互联网上年轻人的文化不是用“亚”可以涵盖的,已经借助于新媒体,构筑了一个壁垒,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空间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研究生费紫葳则对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及其对青少年的意义进行解析,分析了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以及青少年与网络流行语文化的联系,通过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以及青少年生产、传播与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路径,挖掘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文化意义。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研究生陆晴琦从亚文化资本视角对网络音乐创作群体进行分析,认为在网络音乐的创作过程中,音乐创作群体在音乐平台不断推出原创作品,通过粉丝互动积攒人气,以某一风格表征塑造个人特性,从而促使亚文化资本不断累积,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经济资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语系教师杨博从跨文化研究和对外传播视角,通过对美国媒体中华人形象的分析,认为语言和图像不只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权力和政治运作的场所。美国媒体中的华人形象并非华人真实状况的反映,而是美国社会基于自身的特定需要,通过语言和图像的上述功能,对华人形象的不同“想象”和建构。新媒体的发展和繁荣,从广度和深度上加速了文本的传播和美国媒体在建构华人形象过程中对有关华人的“知识”和“现实”的制造,并通过大量的复制和不断的重复,将这些“知识”和“现实”融入到中国青年的亚文化之中。

  一些学者也提及了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种种挑战并给出了建议。主要涉及如何提高年轻人的媒介素养、如何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分层管理,呼吁网络文化进入课堂,建构新的学习空间。

  新媒体传播与青年认同

  在新媒体传播和青年认同的话语框架下,学者们主要围绕新媒体平台上内容、表达和架构以及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即青年认同的建构等议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卜卫研究员,从发展传播学的视角,对脆弱青少年群体展开研究。基于20多年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田野调查,以及2015年初有关青少年的文献回顾,围绕发展、青少年分层、传播创新、青少年参与等关键词,讨论不同阶层族群的青少年如何利用传播创新来改善自身状况,并推动社会变革。她提出“通过传播创新,鼓励青少年参与发展进程和赋权”,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研究不同阶层青少年如何利用传播创新,通过参与来推动社会变革。但是,在青少年参与社会发展与决策中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决策机构、教育部门以及公众等行政组织与社会群体缺乏青少年权利参与的敏感性,缺少制度和机制固定的渠道来保证青少年的社会参与。二是青少年没有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脆弱群体的参与就更加困难。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林承宇助理教授将台湾新北爆炸同天津大爆炸的报道进行对比,来探讨新媒体载体变革后,对公众议题的设定和呈现方式的改变,并以此来探寻新媒体对议题设定理论的修正。针对此前较为欠缺的用议题设定理论来解释新媒体问题,林承宇通过研究发现Agenda Setting发生了翻转,变得扁平化,认为新媒体已经从过去的中介变项改变为自变项,并对讯息呈现和叙事差异都带来重大改变。媒体汇流与新媒体载体的普及,议题设定理论产生质变,新媒体促使公共议题更加常民化。

  来自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Idris Salim Dokota谈及中国媒体在肯尼亚的影响,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肯尼亚包括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的信息垄断。他认为,在信息化社会中,全球都是依赖信息资源发展的,青少年的发展也无法离开信息化。

  媒介素养与青年发展

  学者围绕媒介素养和青年发展的主题,利用多元化的学科视野和研究方法来探讨当下青少年成长中的核心问题。关注的主题以及采用方法、学科视野都呈现多元化特征,问题意识突出,主题多元化,既涉及青少年赋权、青少年政治参与和社会化的问题,也涉及社会融入、意见表达、文化接受,甚至中小学教学教育改革多样化的问题。研究方法既有严谨的逻辑思辨,也有基于大量数据调查的实证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提出了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同原来传统媒体每次迭代一样,都带来了不同的青年问题。他认为,“无论是技术方面、文化方面还是发展方面,归根到底都让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发展拥有了更大的权利,打破了成人世界对青年发展过程中权利配给的机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研究员作了题为《数字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的主题发言。她认为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通过对青少年数字阅读的调查,得出青少年阅读存在圈群化、娱乐化、浅表化、碎片化、媚俗化等问题。她针对问题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推进数字阅读国家战略,目前缺乏整体战略。第二,建立数字阅读分级制度,营造绿色阅读空间。第三解决新的数字鸿沟问题,即城市的孩子更多地走向户外,而农村青少年则沉迷低成本的网络阅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何晶副教授借助可视化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网络操作技能对信息获取、知识习得、社会网络建构、社会融合和语言表达五种能力中的前面四种都有重要影响。

  青年传播与社会发展

  围绕青年传播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现象、青年传播结构以及当下较热的女性网络购物等成为热议议程。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周鸿铎教授作了题为《青年人生路径选择模式研究》的主题发言。他提出了在互联网传媒文化的社会中青年加强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行动策略。他认为,目前已经进入第四次传媒浪潮,青年人的智力,一定要同传播媒体结合起来,首先要明确市场给青年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活动空间,其次要科学选择服务对象,第三要学会合作共赢,第四要重视专注产业,第五要学会自己走路,第六要抓住机遇。通过这样的路径推动青年的成功。

  北京青年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田科武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对青年的吸纳与偏离,从发展角度解释青年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传统体制对青年的吸纳力量在减弱,移动互联成为一种新的吸纳力量。他进而提出利用移动互联助推青年发展的路径,将其概括为青年的声音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为青年提供大量发展机会,青年人可以真正享受在新媒体和新经济领域的均等机会;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经济版图和商业模式,青年在这种改变的进程中,成为直接的受益者;移动计算技术、基础设施和线上支付等工具的发展,以及超级平台的涌现,使得青年的创业成本持续走低,一无所有的青年在短时间内通过创业致富成为大概率事件;随着舆论场上的青年声音越来越强大,青年正在逐渐定义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甚至价值观,主流社会带给青年的困惑和压力正在减弱。最后,他提出移动互联进一步助推青年发展的对策与前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陈彤旭副教授对北京城市青年街区展开了深度研究。她认为城市青年街区的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交织在一起。城市青年街区既是青少年消费者集中的区域,也是青少年人口聚集的区域,需要从消费特征和人口特征两个维度来分析。她以南锣鼓巷、西单等北京著名的青年人聚集地为例,总结出了城市青年街区与青少年亚文化的关系。

  首届青年传播论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青年传播的内涵和范式等方面研究还有拓展的空间。

  (高敏、陆佳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漆亚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