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实践 > 正文

做仓鼠不易,做好记者更难

2015-10-20 16:48:55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中   作者:余坪

摘要:  在信息喷发的时代,以深邃的思想和娴熟的技能,做出影响世界的深度报道,一定是有思想、有能力的摄影记者的追求。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范围的新闻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媒力求在竞争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传媒从业人员则要承受比之前更强的工作负荷。一直处于竞争前沿的摄影记者,要在新闻理想与生存需要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做记者还是做仓鼠?

  传媒对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奠定了媒体的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催生了记者全能化的概念——全媒体记者。为此,报纸记者加快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新常态。

  相对而言,成熟的摄影记者在数字化转型中,从单一职能向全能化转型,较之长期从事文字采编工作的人要快得多。因为他们是传媒中最早数字化的人群。保守地估计,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就陆续开始研究、接触和运用数字技术完成采访、发稿。不断升级的各种软件,一直伴随他们的工作,须臾不可分离。因此,他们的转型,并非是从近年才开始的。

  正是由于他们熟悉数字技术,在当今立体传播格局中能快速反应,媒体压给他们的担子愈来愈重。他们在拍摄照片的同时,担负起视频新闻的拍摄和音频、文字采集的任务。一些正在转型的传统媒体却功利地认为,只要一名记者能在新闻事件中,抢先拿回原先要四个人或更多人才能拿回的素材(图片、视频、音频、文字),并通过全媒体平台抢先发出稿件,即使他在四面出击的手忙脚乱中丢掉精彩瞬间,受众也并不那么在乎,在点击率的争抢中,“抢先”比“做好”更重要。

  摄影记者整日奔波如同进菜市“买菜”,他们在全力捕捉一大堆素材后,还没有等到回报社,往往就地“下厨”。他们依靠数字技术,对素材和半成品进行快速加工,迅速把“一桌菜”端上了桌面,以应对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和报纸的多元需求。同时,“一鸡多吃”,完成关乎他们收益的绩效考核。

  虽然记者“多功能”是一个趋势,有利于灵活转换角色,但并不表明一条新闻派一个全媒体记者,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他们除了完成自己主要的采访任务,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频繁倒腾满足各种发稿需求的数字装备,新闻的品质可想而知。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记者越是“多功能”,越是暴露出他们的弱点。四面出击的结果,恰恰表明他们在有限的时空中只能完成简单的、流于表面的新闻报道。纵然记者有十八般武艺,由于采访时间、采访环境和人的生理条件等的制约,他们的发挥是有限的。假如真的认为记者是理想中的“变形金刚”,一个人能把一条新闻变成多个高质量的新闻产品,那么全媒体记者就是一个伪概念。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曾载文介绍,“一个NBC的白宫首席记者,一天要做16个出镜采访,主持一档节目、客串两档新闻节目,还要在Twitter和Facebook上更新8~10次,写3~5篇博文。和他一样,大部分忙碌着不停奔跑的记者如转盘上的仓鼠,强调速度,追求数量。转盘上的仓鼠虽一直奔跑,却仍停留在原地……”①此外,记者能不能快速更新微博、能不能熟练掌握发稿所需的数字设备等等,也成了美国乃至许多国家和地区记者求职的最基本条件。而记者是否获过普利策新闻奖,已经无足轻重。因为,获奖只是在小范围受关注,而媒体更需要受众群的认可。

  不难想象,摄影记者若总在极其有限的时空中不断复制自己的劳动过程,业务上就很难有所长进。即便是刚刚入职者,在感受过新鲜而刺激的奔跑之后,如果发现自己总在原点,做仓鼠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

  做记者还是做设计师?

  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记者,仍需要不断培训。当今影像后期编辑软件的魅力,很容易误导摄影记者。曾经擅长定格影像的摄影记者,如今把自己的图片编成各种新媒体产品后(诸如网页、微信、微博等等,三维特技、配音配乐, “蒙太奇”……),足以使习惯于拍摄固定画面的摄影记者陶醉其中,并为此投入大量可用于其它采访的时间和精力。殊不知,在电影和电视工作者眼里,那些只不过是“小儿科”。事实上,当今国际上成功的实践者还提倡网络媒体用图片和视频,要适应网络阅读的特点,尽可能降低镜头运动等等。

  在“设计时代”,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产品常常把原本阅读新闻的受众,引入欣赏三维特技的境界。而完成这些“设计”所产生的结果,除了又费马达又费电之外,还让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新闻,在“寻求完美的传播方式”的设计中,减弱了新闻影像本身独有的魅力。影像的语言本末倒置,受众的接受过程从读新闻变成了欣赏设计师的手艺。

  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美国《纽约时报》数字化专题报道《雪崩》,尽管采用了图片、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全媒体的传播技术,还原的却是新闻的现场感。受众在全新的传播方式中,体验的是新闻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游离于新闻之外的美感或者设计师的手艺。

  做记者还是做匠人?

  记者的本领,需从源头抓起。然而,我国新闻教育与现实的脱节是个老问题。即便是毕业于新闻专业的学生,除了传统新闻学的舶来理论和感性的实习体会,并没有多少新媒体传播的知识。另外,许多高校中新闻摄影、影视摄影、信息传输应用软件等课程,师资的匮乏是惊人的。教师大多没有从业经验,案例基本照搬,课堂多高谈阔论。

  尽管我国一些新媒体研究走在前列的名校,已经在未来记者的全能化教育中捷足先登,但众多的高校新闻专业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仍是嘴里念念有词,教学束手无策。

  在新闻业最发达的美国,无论转型中的报业还是新媒体,都纷纷制定出对记者进行全能化训练的具体措施,这也是竞争中危机的倒逼。我们认识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达拉斯晨报》曾率先让摄影记者放下照相机,停止固定影像拍摄,强化训练视频拍摄和视频截图,以满足新媒体发稿的需要;《芝加哥太阳时报》解散摄影部,要求文字记者在采写文字稿的同时附上自己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我国《南方都市报》和《华商报》,在对摄影记者的培训和多岗锻炼中积累了经验,摄影记者成为报社的“特种兵”;今年8月,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宣布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不再招收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凡此种种,透露一个信息:媒体转型中,技能单一,知识老化、思维迟钝的匠人,危在旦夕。

  深度,仍是成就好记者的重要路径

  职业摄影记者,一生中关注突发新闻事件就像关注闪电,并不惜血本去争抢。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即使记者再敬业,掌握的数字技术再复杂,也难挡公民记者的“现场直播”。因为,以数字化手段采集新闻和发布新闻为特征的媒体以外的公民记者,诞生的背景是数字化,他们拥有熟练的采集和传播的技术,并且学会了留心观察和记录突发事件的本领,他们打破了职业摄影记者的长期垄断。

  2005年7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率先发表公民记者用手机拍摄的伦敦金融中心地铁连环爆炸案现场照片,学界认为此举改写了世界新闻史,公民记者与职业摄影记者站到了同一起跑线。

  “5·12”地震发生后,鞭长莫及的路透社在四川绵阳寻找到公民记者景长观,与他临时签约特约摄影师。他为路透社拍摄了大量地震救援图片,并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了突发新闻类组照三等奖;去年因拍摄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专题图片,获得2015年普利策新闻奖特摄影奖的Daniel Berehulak,也是签约《纽约时报》的公民记者(自由摄影师)。

  在人人都可能是公民记者的年代,摄影记者做个勤奋有加,善于搬仓、善于屯藏的仓鼠,其实不易。要做一名稿子能体现思想深度的好记者,就难上加难了。

  徐宝璜先生曾在《新闻学》中讲:“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之第一条是:访得新闻,访得所有之新闻,切勿视谣言为事实;第二条是:如为探访重要之新闻,顺每一引线追究到底;第三条是:新闻之价值与否,当自为裁夺,不当信谈者之褒贬。”②老先生一句“顺每一引线追究到底”,至今不过时。深度,仍然是成就好记者的重要路径。

  在快餐式新闻产品爆棚的时代,深度报道具有独特的魅力。人们在浏览大量新闻之后,口味总要有个调整的时段。咀嚼之余,总要想想为什么。于是,记者“顺每一引线追究到底”的稿子,正好牵手受众群。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恰恰为深度报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当今受众对于新闻影像有深度的期待,一些有眼光的摄影记者,潜心做一些专业水准很高的报道,即深度揭示战争、灾祸本质,揭示人类命运的题材,以深邃的思想和故事影响受众。

  《丹佛邮报》的记者克雷格·沃克就是这样一位坚持自己主见和选择的记者。他凭借一组反映退役老兵返乡生活的图片报道《欢迎回家:斯哥特·奥斯特罗姆的故事》,获得了2012年普利策新闻奖的特写摄影奖。他用43张图片叙述了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的27岁的美国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Brian Scott Ostrom)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斗生涯后,带着严重的应激障碍症退役回乡的故事。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创伤的他,每天挣扎着去寻求工作、寻求欢乐,寻求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作品力求表达他“在军中服役的自豪感和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的罪恶感”的心理冲突。克雷格·沃克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之外,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战争的始作俑者不仅能让战争摧残别人的幸福,也会给同族同胞造成巨大的伤害。克雷格·沃克的作品不会使人感到冗长,其振聋发聩的作用,是简单记录的报道不能相比的。

  同样,2014年普利策特写摄影奖获得者《纽约时报》记者Josh Haner拍摄的波士顿爆炸案幸存者,也以宏大的篇幅,讲述了受害人Jeff Bauman在灾难中失去双腿、经历痛苦而漫长的康复治疗的故事,完整地呈现了整个事件。

  在信息喷发的时代,以深邃的思想和娴熟的技能,做出影响世界的深度报道,一定是有思想、有能力的摄影记者的追求。在全媒体环境下,做仓鼠不易,做好记者更难。

  注释:

  ①余婷:《美国报纸调查性报道衰微原因探析》,《新闻实践》, 2011年第1期

  ②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单位:四川日报摄影部)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