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实践 > 正文

《深圳特区报》改革报道话语分析

2019-08-30 18:04:26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下   作者:马琳 庄向阳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1979年正式设市的深圳无疑是变化最显著的城市,由一个边陲小镇变身为一座有国际范的先锋之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1979年正式设市的深圳无疑是变化最显著的城市,由一个边陲小镇变身为一座有国际范的先锋之城、创新创业之城。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媒体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因而本文以《深圳特区报》为研究对象,对该报的改革报道话语予以分析。

  一张属于改革前沿城市的报纸

  《深圳特区报》是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1982年5月24日正式创刊。在中共深圳市委下决心创办《深圳特区报》之时,设立仅3年的深圳市及1980年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除了有线广播站,还没有其他媒体。因此,《深圳特区报》一诞生,就注定要承担宣传深圳,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使命,这张报纸也被视为“改革开放第一报”①。

  深圳好比在一张白纸上建起来的城市,经济基础薄弱。《深圳特区报》1981年6月试刊之时,只能到香港文汇报社印刷厂印刷,因此沿用香港报纸的形式,使用的是繁体字、竖排版式。②该报最初的样貌看似一种特殊情境下的无奈之举,可又如同一种宿命:《深圳特区报》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开放”的烙印。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深圳特区报》虽然是一张区域报纸,却发行广泛,在内地很多省市一纸风行,仅在广东省内就建起了近300个发行站,与全国80多个中心城市报社签订了发行合作协议。③

  《深圳特区报》是“少数能进入中南海的地方报纸之一”④,深圳的一举一动尽在中央的视野中。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种种探索尚未得到中共中央全面的认可,种种新现象、新问题不时引来外界的批评声音,主要是政治上的批评。⑤这使得深圳市的领导者们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通常并不愿意在思想领域冒进。因此,这注定了《深圳特区报》是一张发行上成功但办报上谨慎的报纸,为整张报纸的话语确定了基调,包括改革报道。

  《深圳特区报》改革报道的代表性话语

  《深圳特区报》虽然诞生于以“特”命名的深圳经济特区,但在很长时间里,这是一张不够特别的报纸。1985年,时任深圳特区报社社长的罗妙向夜编部副主任杜吉轩征询其对报纸的看法,杜吉轩直言不讳地指出:除“世界经济”版,其他版面与内地党委机关报都一样,官样文章太多,缺少可读性。⑥杜吉轩的看法颇有代表性,即使身在特区,《深圳特区报》一度也没能如外界的期盼,做出一张与经济特区地位相应的、独树一帜的报纸。

  即便如此,《深圳特区报》仍发出了较为强烈的改革话语。这种报道话语主要有三种体现:一是以“开创+第一”式的报道话语描画深圳最初的轮廓;二是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非常时刻,《深圳特区报》会发出改革的最强音,呈现为激进话语;三是城市转型话语,主要是关注高科技产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为城市正名,寻找城市新角色。

  1.“开创+第一”式的报道话语

  “开创+第一”式的报道话语并不令人意外。深圳作为新时期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新鲜事物层出不穷。首先是实体层面的动工、竣工和开业新闻。经济部记者林发在1984年就采写了多条这样的新闻,如 《金城大厦提前封顶》(1984年1月3日)、《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动工》(1984年1月17日)、《妈湾即将兴建现代化大港》《深圳兴建现代化歌剧院》(1984年2月19日)、《南头“石油城”全面动工》(1984年3月8日)等。一幢商品房的竣工、一座歌剧院的兴建、一个港口的规划建设,这些无生命的建筑都能视为改革之举吗?似乎不能直接在两者之间画等号,但这些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所有这些建设成果的累积,使得改革开放得以继续,相关报道也是无可置疑的改革报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报道制度层面的“开创”类新闻才见诸报端,比如出租车牌拍卖、土地拍卖、向全国招聘正局级干部等。改革渐成气候,深圳真正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这类报道逐渐增多。

  2.特别时刻的激进话语

  《深圳特区报》常常是低调而稳健的,但在特殊时刻会毅然决然地发出改革的最强音,显得高调而激进,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就是该报历史上的经典报道案例。

  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同志南行到深圳,时任深圳特区报社副总编辑的陈锡添作为深圳唯一的随团记者全程跟随采访。但是,对于如何报道邓小平的南方之行,该报并无经验可循。按常规,这类报道应该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新闻单位率先报道。但是,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这样的报道又没有播发。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部署之下,《深圳特区报》首先推出了“猴年新春八评”,用评论的形式把邓小平的声音先以委婉的、间接的方式传达出去。

  评论发表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于是,《深圳特区报》才在当年3月26日推出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该报道细致地报道了邓小平的南巡经过,以及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谈话实录。结果,这篇通讯很快被《人民日报》等报纸全文转载,中央电视台全文播发。这篇报道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打碎了束缚人们头脑的桎梏,结束了姓‘社’和姓‘资’的争论,在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⑦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及评论“猴年新春八评”虽然在《深圳特区报》的办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单凭这一组报道,足以奠定该报在我国改革史和报业史上的地位。

  3.用转型话语确立城市新角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原有的特区优惠政策和政策红利消失了,深圳曾经一度失落、困惑,但是深圳市立足于改革开放前20多年形成的市场格局、政府的开明管理、良好的法制环境,适时地进行了转型,才有了深圳后来的华丽转身。这一时期,《深圳特区报》的转型报道及转型话语成为进入新世纪之后的主基调。

  转型报道至少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反思和追问报道,二是产业报道。所谓反思和追问报道,就是对深圳缺失的追问,例如《“深圳制造”缺点啥》(《深圳特区报》,2002年2月1日)。报道从深圳钟表业、家具业、纺织业、玩具业2001年的年度数字切入,发现销售收入巨大、出口额可观、市场占有率不小,但是产品附加值低,盈利有限,只不过是“靠进口原辅材料组装加工,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报道提出,“深圳制造”不仅缺技术创新、缺品牌、缺管理,还缺文化价值。尽管深圳市的领导者们对这些现象已有洞察和省思,但《深圳特区报》的报道还是在更大范围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思,推动产业发展。

  转型报道的另一类型为产业报道,比如《深圳特区报》注重对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等的报道,推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从新闻价值的判断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产业报道并不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也不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但是该报投入了大量版面和人力。经过了较大的时间跨度,回头来看这些报道在客观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深圳特区报》的反思和追问报道,以及产业报道都发出了清晰的转型话语,在推动深圳城市的转型升级上发挥了建构的作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深圳提出的最新定位是“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这既指出了深圳未来的方向,也是对深圳既往经验和成就的认可。

  改革报道话语的建构作用

  不论《深圳特区报》是否足够担当起“改革开放第一报”的称号,自1982年以来其刊载了大量的改革报道,传递了种种改革信息,发出了改革的声音,对于推动深圳及我国的改革开放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深圳特区报》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改革报道话语的建构功能来实现的。这种建构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一是建构了改革开放的活动,比如哪些活动被认为属于改革开放,或者意味着改革开放,“开创+第一”式话语的作用尤其突出;二是建构了改革开放的立场、观点,即什么是真正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如何深入下去,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及“猴年新春八评”等篇目都在特殊时刻发出了改革的最强音,起到了独特的历史作用;三是建构了城市的特征及方向,包括产业话语在内的转型话语即是如此。在上述各个层面上,《深圳特区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建构了一种社会共识: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多个领域扮演着改革开放探路者的角色,深圳的改革开放实践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本文为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对广东媒介改革报道的新闻话语研究”(编号:18YJA860025)成果之一】

  注释:

  ①江式高:《1981:“改革开放第一报”试刊》,载陈寅:《征与尘:深圳特区报30年往事记述》[M],海天出版社,2012年5月版,第117-124页

  ②曾锦棠:《一报震南天 特事写新篇》[N],《深圳特区报》,1999年9月25日

  ③吴松营:《深圳传媒业的崛起》[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20页

  ④⑦陈锡添:《冒风险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载陈寅:《征与尘:深圳特区报30年往事记述》[M],海天出版社,2012年5月版,第26-31页

  ⑤[美]傅高义著,凌可丰等译:《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版,第105页

  ⑥杜吉轩:《1985:党报改革的一次小尝试》,载陈寅:《征与尘:深圳特区报30年往事记述》[M],海天出版社,2012年5月版,第51-53页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