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实践 > 正文

从文学到电视:距离感消失的迷途

2011-09-20 13:42:39

来源:   作者:

摘要:——读《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 钱世奇
  文学作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反映,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有力见证者,更是高雅文化的象征。其意义的轻重取决于读者的解读,故塑造的“想象界”和读者生活的“实在界”存在一定距离感。但随着电视的兴起,这种距离感实质上趋于消失,甚至“想象界”覆盖了“实在界”而成了主导。在文化理论学家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视角下,反解释、无深度、无中心等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成为这种距离感消失的真正动因,电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所传递的信息实际上被商品化所笼罩,受众则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陷入接受文化的迷途。
  
  “他性”与“想象界”
  “他性”是一种哲学语言,即事件的外在性。①文学所描述的世界存在于读者之外,实际上表现着这种“他性”。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阅读所理解出来的世界和自身生活的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读者要深入其中,需对其进行解读,从而架起真实世界与文学塑造的想象世界之间的桥梁。
  相比较电影和报纸,杰姆逊认为它们同样属于“他性”,一切仍发生在外界,和人们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相同的信息出现在电视上时,“便失去了他性,因为电视是你家庭的一部分”。②视听结合的电视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出现在受众面前时,受众直接生活在其营造的想象空间中。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电视不仅成了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电视安放在你自己的起居室里,他加入了你的生活,它上面出现的形象也可以说是属于你的。”③受众不经意地利用电视在接受信息时,实际上参与了电视所建构的想象世界,成为这个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想象界”是萨特的一个重要概念,他“将其作为一种感知形式,并是与现实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形式。”他认为想象是真实的,“没有任何东西是虚构的”。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模糊“想象界”和“实在界”界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杰姆逊借助“形象”一词,对文学到电视“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的消失加以解释,认为形象“是以复制与现实的关系为中心,以这种距离感为中心的”。⑤“形象通过否定存在而与存在相联系”,意味着形象“使存在非真实化”。⑥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电视正是用影像,使受众感知的“想象界”与生活的“实在界”之间距离趋于消失。
  文学和电视的受者在接受信息时,角色实际上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依赖于作者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他所呈现的世界和读者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读者要了解其意义,更多体现在读者对其解读过程中所扮演的主动角色。电视出现后,传播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如戴维·阿什德所说:“某人的能力往往根据他的交流表现来衡量,而这种表现越来越与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的直接和间接的操纵有关。”⑦电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对受众的一种控制,受众更多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处于其塑造的“想象界”之中并参与其建构。
  
  消失动因: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解读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⑧目前,很难精准地表述其概念,其自身反对解释和反对权威的观点,更使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反对界定其主义。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就曾说过:“如果说‘后现代主义’一词确有所指的话,则最好还是把它看做是建立在现代性特征基础上与文学、绘画、造型艺术和建筑相关联的形式或活动。它指涉的是对现代性特征的审美观方面。”⑨
  后现代主义和文化总是紧密联系且互相融合。世界多极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后现代社会中,“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产生了新的变化,历史的深度消失了。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等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对这些特点的概括。”⑩杰姆逊在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轨迹后很好地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为我们探讨文学到电视“想象界”与“实在界”距离感消失提供了理论解释的依据。
  “我们的世界,起码从文化上来说是没有任何现实感的,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实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⑾作为早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文学在后现代社会逐步淡出普通人的视野,相反电视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它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满足了当代人对信息的快速需求,其在银幕上塑造的“想象界”看似远离观众的生活,其实已深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电视观众在被动接受信息时,想象的过程实际上被省略,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反解释、无深度、无中心特征所力求表现的。
  
  文化迷途:距离感消失的冲突
  电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虽然促进了人们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但其塑造的“想象界”和大众生活的“实在界”距离感消失后所带来的冲突也日渐明显,受众在被动接受信息时,实质上已经陷入文化的迷途之中。
  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扩展已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及商品已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⑿市场经济加速了经济发展,文化也改变了自身品位,与商业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观众利用电视接收信息的简单过程,实质充满了被商品化的信息和电视生存的密码——广告。与文学所代表的高雅文化相比,“想象界”和“实在界”的距离意味着读者可以追求高的生活标准,其主动解读文学意义的过程可以谓之自身“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但后现代主义下的电视媒介,这种“逃避现实”已经不复存在,“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背后是电视“把关”后的文化控制,更是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控制。
  电视“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受众其实处在相当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要利用电视接受信息,另一方面却被这种信息商品化控制,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下,观众实质上趋于“异化”。萨特认为“想象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企图达到的目的,就是使事物非真实化。”⒀电视为这种非真实化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受众陷入“想象界”和“实在界”边界模糊的冲突中,越来越困惑。
  
  结  语
  文学到电视,受众角色从主动地解读意义到被动地接受信息,发生了深刻变化。杰姆逊曾说过:“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精髓。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⒁但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下,“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更是一个文化冲突的过程。电视在市场经济下的生存之道,隐藏了更多的商品文化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成了被消费文化控制的过程,这就导致“想象界”和“实在界”距离感消失后,受众陷入了文化的迷途。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⑩⑾⑿⒀⒁杰姆逊讲演,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⑦戴维·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7页
  ⑧http://baike.baidu.com/view/847.htm?fr=ala0_1
  ⑨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40页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8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