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采编技法 > 正文

记者需要捕捉好的细节

2013-06-18 09:18:2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殷亚楠

摘要:

  ● 殷亚楠

  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埃德娜·布坎南曾经说过,“一名记者所需要的是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此言极是。每天从大千世界中打捞新闻,记者需要细节来充实报道,用细节打动受众。有好的细节,记者才能够更专业,才能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和普通微博主、论坛发帖人区别开来,与众不同。记者需要细节,更需要思考如何捕捉到好的细节。

  

  几年前的“半个鸡蛋”

  2013年3月14日,“历下城管好人”表彰大会在济南市历下区城管局二楼会议室举行。会上,历下区城管局局长朱俊如总结发言时提到了一篇几年前的报道。他说那是齐鲁晚报记者写的,报道的是一名负责燕山立交桥上快车道保洁的环卫工人工作时被撞致死。记者来到这名环卫工人家里时,发现桌子上放了半个鸡蛋,就问怎么回事。环卫工人的老伴说:“她工作太辛苦了,所以我每天煮一个鸡蛋给她吃,补补身体,但她觉得我身体不好也要补,舍不得把一个鸡蛋都吃了,便留下一半给我。”朱俊如讲到这里,停了几秒钟,能听出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他是一名军转干部,平时说话声音高亢,没想到这次讲到这篇报道如此动情。这名环卫工人的家庭很清贫,老伴身体不好,不能出去工作,只能靠她做环卫工带来一份收入。但贫贱夫妻并没有百事哀,简单如一个鸡蛋两人分吃,就能看出夫妻间的深情。

  朱局长为何能记住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就因为那“半个鸡蛋”。这就是动人细节的力量!能留在人记忆中的,往往就是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它们如一个个电影场景,因为独特而被嵌入脑中,并不时从人的记忆深处跃然而出。

  

  动人细节,让人含泪阅读

  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无论是简短的新闻还是深度报道,要想让一篇报道抓住读者的眼球乃至读者的心,必须增强内容的可读性。而新闻作品有可读性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动人的细节。针对同样一件事的报道,如果记者能捕捉到更多、更好的细节,便能将报道写得更好。

  2007年7月18日,济南突降大雨。大雨后的第二天,许多主干道上已经看不到积水,一点也没有遭过雨灾的迹象。许多当天下雨时没有外出的本地人和来济的外地人,只能通过各种报道获取相关信息。笔者在“7·18”后的一段时间,看过不少关于大雨的报道,其中最打动人的,是《南方周末》一篇名为《7·18济南暴雨黑色3小时》的稿件。即使看过文章几年后,笔者仍能记得那文中写到的几个人物,一个是到银座地下购物广场避雨的拾荒老人,因为在东北参加过抗洪,用绳子在水漫到天花板的商场里救了十几个人。还有一对开车经泉城广场向南的情侣,两人马上准备结婚,可被洪水卷入漩涡,最后被冲进山水沟里。开车的男子拼尽全力托举了未婚妻一把,才使这名女子脱险,而他被冲入深水。此文最后,一个急着回家见孩子的母亲,几乎是游着回到了位于水屯路的家中,孩子睡熟了,家里其他几个人因为大灾后奇迹般地团圆,一起在黑夜里哭了。

  灾难现场,可能处处是新闻,但“看海”、“坐船”等戏谑性的语言在这样的情形下显得不合时宜,《7·18济南暴雨黑色3小时》作者描述的这些细节才能够深深打动人。救人的拾荒老汉对水的警觉,男人生前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把未婚妻举出水面,一家人因为团圆在黑夜里哭了,这样的细节是能让人在阅读时流泪的。

  同样是针对大雨的报道,在去年北京的“7·21”大雨中,笔者也关注了《三联生活周刊》、《财经》等多家媒体对大雨的报道。但所浏览过的数十篇报道中,笔者认为没有一篇在细节的丰富与动人上能够超过《7·18济南暴雨黑色3小时》。

  

  网络时代,媒体人更要比拼捕捉细节的能力

  如今,网络和手机终端的发达,使我们进入了“人人都能当记者”的时代。一些对新闻和传播信息感兴趣的普通人拿起手机、相机,自己发布信息,并乐此不疲。他们的微博粉丝数,有可能远远超过一个媒体人那不勤于打理的微博。现在传统媒体人时常是新闻事件当事人转发信息的接收者,做的往往是还原新闻事件和第二落点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写出的新闻报道如果缺乏丰富和耐人寻味的细节,就会更难以吸引受众,因为我们早已不是最快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细节便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长年累月的工作积累,记者有着普通网民所没有的优势。从操作层面来说,经过专业训练,记者更能把握事件的细节,那些关键的细节,那些动人的细节,那些更有传播价值、能在网络里“亮了”的细节。“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传媒界正处于急剧的变迁中,但良好的写作、准确的报道和合乎伦理的行为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不会过时的。”提到媒体融合时,在报业工作16年、曾在美国4所大学教授新闻学的卡罗尔·里奇说,虽然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新闻之间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了,但“良好的写作技巧依然是所有媒体报道的基础”。

  所以,我们应该更注意细节,同时更好地运用细节。

  

  带着捕捉意识,尽力做好采前准备

  要捕捉到更多、更好的细节,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带着捕捉细节的意识,投入到采访中。要写什么样的稿子,要采哪些人,见到被访者问些什么……这些在采访前都要设想好。

  要抓到好的细节,在设想如何采访时,就要加入一些对如何抓细节的预想,这肯定会对到现场时观察细节有所帮助。真正的好记者,在采访前会尽其所能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提前尽可能地增加对所去地方﹑要采访对象的了解,以便搜寻到更多的问题和更好的细节。

  有一次,笔者和几个同行一起去原山东经济学院南门对面的仁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访。当时,笔者以为自己已经跑了两年的社区新闻,对历下区和社区的情况很了解,采访时只听机构负责人大致介绍了下情况,便收起采访本开始“旁听”了。当时,大众日报的一名老记者也在现场一起采访。这位老记者当时问题特别多,显得似乎很业余。比如,他问值班医生:刚才来看病的那个病人叫什么﹑多大年纪﹑看的什么病,等等。他问这些并认真记录的时候,同去的另外几个记者包括笔者,都已“袖手旁观”了。当时,我还心想,这位老大哥怎么这么多大路边的问题﹑能不能问点专业的?当天下午,当回到办公室开始写稿时,我才发现自己的采访不够完整,尤其缺少能把大问题落到社区的细节。这时才发觉,那位问题特别多的老记者是多么专业,原来他问的都是写稿时能直接用到的细节。那位老记者肯定是在采访前就准备了一些问题,并基本构思了自己要写的稿件。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多问出许多有用的细节。

  

  多感官、全方位搜集细节,展现立体化现场场景

  首先,采访应扎实深入,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细节信息。细节一定会使你的报道和写作与众不同,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自己的报道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记录采访对象话语的同时,也要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向读者报道新闻,不光是讲给他们听,还要展示给他们看,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让他们有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所以,好记者要用上各种感官来观察和收集细节,包括视觉、听觉、嗅觉,有时甚至要加上味觉和触觉。现场多观察人的行为动作、表情、习惯,这有利于构建立体的新闻场景。

  采访时,要尽可能多地采访,宁愿多采访许多看似无用的信息,也不要漏掉有用的信息,因为在写报道时实际所需的信息可能比预期所需要的多得多。不要轻视任何一个采访对象,一些看似普通的人物,可能恰好就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内幕。

  现在记者都有录音设备,但不要依赖录音笔,它会影响采访对象的自由表达,而且它无法记录现场观察到的细节——比如当事人的表情、特别的习惯等。要将观察到的情景记录在笔记本上,其中要包含具体细节。记者每天要处理很多信息,如果仅凭记忆,很多有效的信息和好细节就会转瞬即逝。但采访中停下和采访对象的谈话,忙着在笔记本上记东西时,会中断交谈。而且记笔记会使有些采访对象紧张,因此,如果面对的是不习惯接受采访的人,就需要先从拉家常慢慢进入采访状态,等营造出自然融洽的气氛后,再掏出笔记本。采访时究竟怎样把握这些分寸,都是记者应该不断琢磨的。

  再说《7·18济南暴雨黑色3小时》报道。记者能采访到上述那些细节肯定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如果不是采访前做了许多工作,他怎么能采访到救人的拾荒老汉?还有在大雨中失去未婚夫的女子,这样的人物都需要问过许多人才能发现。

  其次,捕捉细节的能力主要来自平时的磨练。只有平时多用功,多观察,多看多听多想,才能练就发现新闻的火眼金睛。勤能补拙,即使一开始并没有敏锐的新闻眼,也可多学习借鉴别人的作品。平时还应注意把自己发现的细节、瞬间感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能成为我们发掘新闻的好帮手。

  前几年有本《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畅销书,内容是有个人说需要把信送给加西亚,但没告诉送信人加西亚的联系方式,冷不丁地让他务必完成送信这一任务。我们从事新闻业,每天的工作多少有点像这本书所写的事,有了选题,怎么落实是需要自己想办法的,甚至要探索良久。

  (作者单位:齐鲁晚报济南新闻中心)

  来源:青年记者20135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