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方言电视节目刍议

2009-01-22 12:06:30

来源:   作者:

摘要:


  ●  闫德发  陆文杰

  如今,方言电视节目正在各地升温,其收视率不断攀升。采用粤语播报新闻的《新闻日日睇》,是目前广州地区最红火的节目,在当地境内外电视新闻中独占鳌头;齐鲁电视台的《拉呱》也广为山东市民欢迎。这说明了方言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了人们的收视需求,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那么,它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如何理性地看待它在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一些争议呢?笔者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方言电视节目作一些探讨。

  方言电视节目火爆的原因

  1.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成为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依托
  采用方言说新闻,改变了长期以来正襟危坐的播报方式,放大了节目的亲和力。相比较而言,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生动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述等方面会更具体、形象,因此,方言也就更生动幽默、有趣传神。①
  比如在台风“云娜”侵袭浙江时,《阿六头说新闻》的主持人阿六头就在节目中拿了一支衣裳杈子,边做动作边告诉观众:台风来了,收衣裳了,效果非常好,但这种举动在其他新闻节目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再比如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在讲述新闻《当粉丝遇到小偷》时,一开场便是山东快板的音乐,接着运用山东快板开场讲故事,“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拉,拉一拉眼前这位刘大姐她岁数不小了,超市里面卖蛋糕,卖得是顶呱呱。上个礼拜六,天色已暗了,发现人一个,(他)虎头虎脑的,站在那里没说话,(他)人群就围上了,打眼仔细看,嘿,这人爱拉呱……”以曲艺的形式播报新闻、讲故事,将新闻以一种个性化、娱乐化的形式呈现,更适合现在的电视观众越来越爱听新闻这一趋势。
  2.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多样性期待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在方言电视节目和普通电视节目同质的情况下,有方言背景的受众更倾向于收看本方言的电视节目(前提是那些节目质量比较高)。一些研究者分析了方言节目存在的社会环境,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具备几个特点:经济发达,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像《阿六头说新闻》的节目给杭州人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杭州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②另一方面,媒体在运作方式的改革上必然会由以传者为中心走向以受者为中心,受众的需求直接决定了媒介传播效果的好坏。而方言电视节目正是满足了受众的这些要求才得以发展的。
  3.竞争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外部因素
  这里的竞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电视频道之间以及本频道各栏目之间的竞争,二是指电视台与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之间的竞争。方言电视节目的开办是电视应对竞争的一种有利方式。另外,方言电视节目更能体现“三贴近”,而且大受本方言受众的欢迎、投资相对较少。在方言地区中,本方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相对比较高。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阿六头说新闻》开播第一周,栏目的收视率为1.9%,两个月内窜到榜首,如今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0%~12%。《拉呱》节目也是备受欢迎,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在山东,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达到55%,在济南,这一指标更高达75%。
 
  对方言电视节目的思考

  1.彰显水准保特色
  保持特色,不滥开办栏目,不滥用方言,尤其是方言中的一些不良用语,不能引用和出现。平民化是当代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平民化要求我们的节目更加通俗化。方言节目对通俗化的追求无可厚非,方言这类乡土文化节目,俗的应该是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外壳”,其“内核”即要表达的精神内容,应该是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方言节目就像其他广播电视节目一样,要努力使自己更加通俗,贴近百姓,而不是让自身变得庸俗、低级。总之,节目是否有生命力不在于语言,主要在于节目的内容本身,语言只是交流的桥梁,“内容为王”是不变的准则。挖掘文化内涵、提高节目质量才是方言类节目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路。因此,一方面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实践要加以肯定,在实践中总结完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方言节目也有其局限性,要谨防一哄而上,过多过滥。
  2.出方言电视节目的“双语版”
  这里的“双语版”类似于有的国外电影经国内引进后既有外文字幕,又有中文字幕。方言电视节目的“双语版”是指方言电视节目在制作字幕的时候,给方言节目配上同声的普通话字幕,然后再另起一行配上符合方言意思的标准的普通话字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样做并不会削弱其特色,相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推广了普通话;二是使外来受众在接触方言甚至是在学方言的同时能够理解方言的意思,扩大收视范围。
  (作者单位:即墨市广播电视局)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