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拍出优秀的国际题材纪录片

2009-12-10 20:24:57

来源:   作者:

摘要:

  ● 邓  武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纪录片走过了从幼年到成熟的历程,而中国制作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纵然有《大国崛起》这样出类拔萃的作品,总的制作规模和制作水平却难与国内题材的纪录片相比,也与中国电视媒体在国际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不相符。对中国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进行梳理,有利于找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

  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上世纪80年代“临渊羡鱼”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已经走出国门了,例如,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国援非医疗队这样的重大涉外题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都拍摄了纪录片。与现在的状况相比,当时的生产和生存条件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中国摄制组航拍坦赞铁路的飞机甚至因信息不通畅险些被当地驻军打下来。
  然而,从更广泛的层面看,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纪录片制作人仍极少有机会出国拍摄,极少的出国机会属于开眼界的考察性机会。当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实施,中国人迫切希望了解国门之外的大千世界,巨大的需求与极为有限的出国拍摄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引进播放一些国外拍摄的、与中央的宣传口径不矛盾的海外纪录片和专题片(如《动物世界》)之外,中央电视台(以下称央视)几乎别无良策,而省市电视台更是无暇顾及。但是,央视80年代针对这个问题还是想了一些办法的,其中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便是请美籍华裔制作人靳羽西拍摄了14集纪录片《世界各地》(英文名《One World》)。
  当时,央视只给了靳羽西播出的承诺,制作费用完全由靳的团队筹集,但在当时,仅在央视播出这个号召力就足够大了。《世界各地》摄制时间两年,涵盖14个国家,受访者不乏国家元首和国际名人,于1986年在央视播出。《世界各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说累计观众数亿人次,这其中有许多热衷学习英语的中国青年,他们用砖头式录音机将英文版录下来反复跟读,连随后出版的上下册《世界各地》中英文解说词都热销一时。
  二、上世纪9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中国电视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因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逐年增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界体育赛事越来越频繁等一些因素,中国电视人对外面的世界已不像10年前那样不知所措了。
  勇敢地走出去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更何况他们带回的作品水准不俗。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海外科考工作的推进,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先后跟随中国科考队到达南极和北极。另外,为拍摄一些大型纪录片的某些必要片段,中国纪录片制作人也频频走出国门,例如,1996年在央视播出的《唐山地震二十年祭》,央视摄制组拍摄被一对奥地利夫妇收养的地震孤儿党育红亲赴奥地利,为全片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请进来”一向是与“走出去”相辅相成的。上世纪90年代初,央视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合拍了《望长城》,中日两国的纪录片制作人用当时比较新颖的方式对长城这一古老的主题进行了生动诠释,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同时期还有许多类似的中外近距离的交流让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受益良多。
  三、新世纪“全面开花”阶段
  在千年之交,凤凰卫视打造了一部出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千禧之旅》,之所以将凤凰卫视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纳入本文讨论的范畴,是因为,第一,该片的主创人员大部分来自内地;第二,《千禧之旅》对之后中国纪录片制作人拍摄类似体裁的纪录片起到了巨大的先导作用。《千禧之旅》摄制组用4个多月的时间,访问拍摄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文明古国,可谓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到好处的创意和优良的团队打造了一部经典的纪录片。
  在《千禧之旅》后的短短几年间,凤凰卫视与央视合作摄制了《极地跨越》、《走进非洲》、《邻邦故事》等类似题材的行进式看世界的纪录片,虽然其中不乏精彩的篇章,但似乎很难再现《千禧之旅》的盛况。之后,央视纪录片最大的播出平台《探索发现》栏目又先后推出了《同一个世界》和《世界文明之旅》,其收视率竟明显低于栏目常态下的节目。由此可见,这种宽泛的、行进式的、没有足够深度和创意的国际题材纪录片对渐渐了解了外面世界的中国观众不再具有吸引力。
  然而,2006年秋天,央视经济频道播出了大型国际题材纪录片《大国崛起》,在首播和重播引发广泛关注后不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共售出正版光盘40万套,盗版光盘更是无法统计,可以说获得了国际题材纪录片领域的空前成功。这部大型纪录片从题材、信息量和历史感上都可称得上是鸿篇巨制,它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笔者以为它对中国制作国际题材的纪录片颇有指导意义:必须立足国内,认真考虑国内需要,再采取“拿来主义”,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这样就不难做出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多方面丰收的作品。
  10年来还有一部国际题材的纪录片值得一提,这就是央视《探索发现》2006至2007年播出的17集纪录片《追逐太阳的航程》,这部纪录片是由该栏目两位记者随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在海上漂泊3万公里历时10个月的采访拍摄完成的,纪录了多国水手团结一致将这艘300年前真实帆船的复制品从瑞典开到中国的探险式航程。节目在央视10套和4套播出后,又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央视海外频道播出,引起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追逐太阳的航程》作为国礼带到瑞典,之后不久,央视记者在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后采访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时,国王本人主动赞扬了央视两位随船记者的业绩。
  还有一部涉外题材纪录片颇值一提,它就是2004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幼童》,讲述了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清末小留学生们在美国留学的艰辛经历和回国后的坎坷命运,感人至深,也发人深省。
  除了以上述纪录片为代表的少数一些成功作品外,尽管近年来这类题材的纪录片有遍地开花之势,但我国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水准泛泛,不可乐观。

  怎样拍出优秀的国际题材纪录片
  一、当前的创作环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好莱坞大片几乎可以同步在中国院线上映,中国观众对外面的世界早已没有了二三十年前的神秘感,因此对国际题材的纪录片也越来越挑剔,没有深度、观景式的片子早就没有了市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美国的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自然、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已经广泛登陆中国的省级电视台,这一类纪录片普遍制作精良、情节引人入胜且颇具知识性,因此在中国拥有比较广泛的观众。尽管自然和历史类的纪录片市场已很大程度上被西方纪录片占领,但中国纪录片制作人的突破口仍然存在,用中国人的视角探索世界历史上那些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仍将是中国电视人的专长;如果中国制作的国际题材纪录片的质量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迎头赶上的话,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在这一领域将颇有用武之地。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也是个有利的变化: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越来越注意倾听中国的声音,因此中国制作的中国和国际题材纪录片都是有市场前景的。像央视《探索发现》这样的大型纪录片栏目,每年收到的出国拍摄的邀请不下四五个,而省级电视台往往每年也会收到一些来自驻华使领馆或是国际基金会等机构的出国邀请。
  总之,挑战与机遇并存,真正有内容、有深度、有可视性的国际题材纪录片最终会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的认可。
  二、选题是成败的关键
  良好的选题可以说是纪录片成功的一半,国际题材纪录片同样如此,中国制作人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不论是为中国观众着想,还是为海外观众计,都应该体现大家风范。《大国崛起》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大家风范要求我们站在比较高的视点上看世界。今天的世界,国际维和与反恐、世界经济秩序、后工业革命、全球变暖、资源保护、太空与海洋探索都是值得关注的纪录片题材,制作人应努力纪录和展现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责任、担当和贡献,遗憾的是,我们的制作人还很少涉足上述题材。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了,更不是100年前任列强欺凌的中国了,因此,我们在制作国际题材纪录片时,心态应当是不卑不亢的,不论是谈及今天的现实还是过去的历史。
  目前,许多拍摄单位仍把出国看做是一种待遇,只要是题材没有政治问题,大都会接受国外邀请出国10天左右,制作播出一期30分钟的片子在台里播出,由于在境外拍摄时间有限,加上出国后的行程大都由接待方控制,因此很难拍出有水准的纪录片。我们应当做的是以我为主、我选题目,拍摄有中国参与的或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真正令观众感兴趣的国际题材。
  三、大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法国著名纪录片制作人雅克·贝汉拍摄《迁徙的鸟》用时4年,耗资1.6亿法郎,这个投资会让全世界所有的纪录片制作人羡慕不已,然而,投资和拍摄水准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正因为雅克·贝汉有着大师的创意和水准,所以天价投资也不难筹集。
  由于中国的电视产业和纪录片制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上亿元的投资还是非常遥远的,甚至有上千万元或数百万元人民币投入也是非常奢侈的。然而,出国拍片非常烧钱,国际机票、酒店、交通往往都要比国内贵好几倍,而且在当地聘请制片或助理也是非常昂贵的。
  正是因为财力上的因素,中国的电视台或独立制作人在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解决投资问题,一是前面提到的由国外机构邀请并全额负责摄制组在国外的拍摄费用,二是寻找赞助。用国内电视台自身的预算支付国外拍摄费用的情况比较少见。不论是由国外机构邀请还是寻找赞助,都不免在拍摄形式或内容上受制于人,因此这两种方式从长远来看都不利于国际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冲破体制和观念上的制约,让赴外拍摄纪录片成为一些国内主流电视台的常态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熟悉国外的拍摄环境,进而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从投资上来看,只要选题得当,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完全能够收回成本。以美国的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为例,由于观众普遍层次较高,因此,这些专业化的纪录片频道得到了豪华车、高档香水、商务电脑等高端产品制造商的青睐,其广告收益完全可以解决节目的制作费用。
  从国内的情况看,经过几年的培养和影响,一个庞大的喜爱纪录片的观众群正在形成,国内播出纪录片最集中的频道——央视科教频道,2009年进入全国上星频道收视率前20名,在这样相对乐观的前提下,由国内有实力的电视台或频道常态化地每年拍摄几部有影响的国际题材纪录片是可行的。
  四、努力培养国际题材纪录片制作人
  《幼童》摄制组不乏国内纪录片界“腕”级人物,但他们后来自嘲地回忆说,他们去美国时的英语水平就是:“HELLO啊,饭已经OK了。”以这样的英语水平做出《幼童》这样水准的纪录片实属不易。假如《幼童》的撰稿和编导们能够精通或至少粗通英语,继而在美国寻访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和线索,不是会给纪录片增色不少吗?
  有一位省级电视台颇有水准的纪录片编导被邀请前往西欧某个不知名城市拍摄一部纪录片,她后来写道:“在那里,每当我向人自我介绍‘我来自中国,要拍一部介绍某城的纪录片’,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拍某城?’我实话告诉他‘这也是我来之前的疑问’。”窃以为,提前不做或是无能力做准备工作,不可能拍出什么好片子。
  由以上两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中国纪录片制作人面对国际题材时的水准,这个水准至少是有待提高的。并不是能拍好国内题材的片子,或是拍国内题材的片子在国际上获了奖就可以拍好国际题材的纪录片,拍好国际题材的纪录片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
  首先,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假如编导不通英语而只能通过翻译进行采访,不仅费时多,而且很难当场捕捉兴趣点继而追踪发问。在采访之外,与受访者拉家常式的聊天其实也是了解受访人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编导本人不通外语,这个难得的环节只能舍弃。另外,在赴海外拍摄纪录片之前,应该查阅大量资料,假如只能阅读中文资料,那么掌握资料的广泛性和准确性会大打折扣。
  其二,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这种视野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获得的。假如没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局化的观念,那么纪录片制作人可能会出现三个倾向,一是对国外事事都好奇的新手心态,二是觉得国外样样不如我们或是国外对我们事事都不怀好意的“愤青”心态,三是觉得我们事事不如人的自卑心态。这三种心态在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时都是要不得的。
  以电视产业比较成熟和发达的美国和英国为例,如果美国只有新闻频道CNN而没有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如果英国广播公司只有环球新闻频道而没有纪录片频道也是不可想象的,对于这些国际知名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来说,国境线已经不那么重要。
  扭转国际传播领域“西强我弱”的局面,单方面强化新闻上的传播是不够的,世界上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需要中国的纪录片制作人用我们的立场、我们的视角和我们的文化背景去解读。时代需要中国制作人拍摄出更多的优秀国际题材纪录片。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编导)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11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