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电视公益节目的探索及发展对策

2015-06-23 22:21:31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5月中   作者:邬迪

摘要:  ● 邬 迪  在娱乐为王的时代,电视节目竞争激烈,各大卫视重金制作各类节目抢占收视率。在此背景下,电视公益节目异军突起、四处开

  ● 邬  迪

  在娱乐为王的时代,电视节目竞争激烈,各大卫视重金制作各类节目抢占收视率。在此背景下,电视公益节目异军突起、四处开花,出现在电视观众的视线中。电视公益节目,即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形成扶危济困的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视节目形式。①这类电视节目充满了正能量,将关怀和爱心传递,感动人心,充分体现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广西卫视的《第一书记》定位为“全国首档美丽乡村公益节目”,自2014年2月21日开播以来,其“扶贫先扶志”的新型扶贫投资公益理念及感人至深的乡村贫困儿童故事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扶贫公益活动中,并且占据了一定的卫视公益节目收视份额。

  《第一书记》的成功之处

  1.内容接地气

  2012年春,广西选派3000名机关干部到广西最贫困的3000个村庄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以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大省的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在此背景下,广西卫视结合实际情况,抓住契机,创办公益节目《第一书记》,聚焦第一书记和他们驻扎的贫困村。

  根据国家新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扶贫标准,广西分布广阔的农村地区约有1000万贫困人口,帮助这些人群脱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②《第一书记》立足广西,结合党政部门工作重心,聚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的扶贫计划,关注偏远大山深处生活困苦的弱势群体,传播公益慈善的精神,对村民脱贫致富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其内容贴近广西当地人的生活,符合当今广西的实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摆脱同质化

  现今活跃在荧屏上的公益节目,形式多种多样,但都离不开明星撑场。如湖南卫视的《天声一队》、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等。此类节目通常以明星竞技和慈善筹款为主要内容,开播以来占据了不少收视份额。但就节目形式而言,这几档节目的运作模式都是换汤不换药、百变不离其宗,容易让观众视觉疲劳。同时,明星的加入难免使公益节目娱乐化。

  面对各大卫视激烈的竞争,广西卫视独辟蹊径,将焦点定格在农村基层。没有绚烂的舞台,也没有明星站台,节目效果整体朴实无华。

  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每期节目邀请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由该书记带来贫困村的产业项目以及两个贫困儿童向观众推荐,现场观众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项目及贫困儿童进行捐助。

  产业项目基本结合村庄的实地优势,融合当地资源,涵盖种植、养殖等方面。贫困儿童的故事则是节目的重头,节目通常关注身世贫苦的留守儿童,其生活艰苦、励志向上的故事宛如“催泪弹”,直中观众的泪腺。

  3.关爱和激励并进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指出,公益类节目中,最温暖的价值就在于其关爱普通人,关注底层生活。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价值,就是鼓励个人的能力发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好的公益类节目,应该是一个把关爱和激励共同结合起来的节目。③

  在节目中亮相的贫困儿童中,大多数对生活充满了失望,迷茫无助。节目现场专门设置爱心专家团对贫困儿童的心理进行疏导。他们肩负着鼓励、引导贫困儿童的责任,激励贫困儿童不要沉陷在悲伤和失落中,要对生活有信心和希望,鼓励贫困儿童发挥个人的能力,为人生创造新天地,充满了正能量。

  节目陷入媒介道德与收视率的博弈之中

  在公益节目中,节目组通常制造悲情伤感的节目效果,让受助者更多地诉说伤痛,以达到引爆观众泪点、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第一书记》节目组曝光受助者隐私、制造虚假事实等操作手段,虽然提高了收视率,却违背了媒介道德。

  1.记者刻意“煽情”

  记者在贫困村进行拍摄采访时,问题设置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节目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对弱势群体采访时,能否掌握提问的技巧、实现有效的提问是采访的关键。

  如《第一书记》“父亡四年难入土,孤儿寡母路难走”的专题报道(2014年6月20日),讲述了贫困儿童周东失去了父亲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孤苦生活的故事。在周东伤心地拿出父亲身份证的时候,外景记者引发感慨:“父亲的身份证还没有过期,可是人已经不在了。”在殡仪馆母子听到鞭炮声后泣不成声时,记者又插话:“你结婚是迎着炮声进来的,他走也是听着炮声走的。”这些话语的设置,难逃营造煽情氛围之嫌,无形中加重了采访对象的伤痛。

  又如《第一书记》“父母双亡的孤儿,辍学打工偷着哭”专题报道(2014年6月6日),在对当事人邓有蒋和其奶奶采访时,面对早年丧父丧母、晚年失去老伴、儿子、儿媳的老人,记者提出问题:“怕不怕死?”随后当着老人的面问邓有蒋:“万一奶奶没挺过来,你现在会怎么样?”这种冷冰冰的假设,颇有“往别人伤口上撒盐”之感。

  外景记者想挖掘出更多的“泪点”以提升节目的效果,但在追求煽情的同时,往往忽略了采访对象的感受,对受助者造成二次伤害。

  2.过分曝光隐私

  在公益节目中,受助者作为弱势群体,其生活的艰苦和辛酸通过镜头曝光在公众的视线下。为了契合节目的悲情化效果,在外景记者的挖掘下,受助者不得不拨开还未痊愈的伤口,倾洒悲伤的泪水。

  在《第一书记》的节目中,受助者常常是失去亲人的未成年儿童,面对镜头,他们要配合节目组一次次讲述亲人离世时的情景,或是跪在亲人坟前痛哭流涕喊出自己的不幸,说出自己埋藏在心中的秘密,令人为之动容。《第一书记》“壮年父亲病难医,孝子跪求莫别离”专题(2014年9月19日),报道了贫困儿童莫发明和父亲最后的时光。在节目现场,节目组播放了父亲临终前的遗愿视频,让莫发明悲痛不已,节目组的这个策划把节目“泪点”营造到了最高点,却消费着莫发明的隐私。这种做法将公益等同于煽情、眼泪,歪曲地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望。

  3.报道失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是职业道德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综观现今的公益节目,普遍出现了“比谁苦、比谁惨”的误区,节目组为搔到观众内心的痒处,让当事人摆拍,甚至编造一些凄惨故事,以达到节目效果。

  如《第一书记》“青草填肚捕鱼解馋,‘弃儿’思亲夜不眠”专题报道(2014年5月23日),介绍了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寄住在堂哥家的杨六斤的故事,报道中称“杨六斤12岁,长期独居,并且吃野草”。节目播出后,杨六斤的故事感动了许多电视观众,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其捐款多达百万元。而事后一些报刊媒体对杨六斤事件的调查发现,杨六斤实际年龄为14岁,仅短暂独居,吃野草也是村里人的习惯。面对质疑,节目组不得不公开承认节目出现了部分错误。

  公益节目对受助人的悲情式夸张、包装和消费,一方面,是对观众的变相欺骗,骗取观众的同情;另一方面,也会大大降低电视台的公信力。

  发展对策

  《第一书记》的节目形式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1.区分“真情”与“煽情”

  现今各大卫视的公益节目都擅长打“煽情牌”,混淆“真情”和“煽情”的概念。这种伤感的悲情故事自然会触动人心,但不是长久之计。公益节目一味将受助者的苦难当作“卖点”,观众的爱心久而久之会麻木和枯竭。节目组要区分“真情”和“煽情”,做出富含感情的节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严三九认为,“公益节目要关心的应该是真正的社会热点、难点,是公众以及困难群体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单纯地‘苦情、煽情’,并不能引导观众采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④

  2.强化把关人作用

  美国传播学者卢因提出把关人理论,即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媒介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把关人不可或缺。电视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树立“把关人”意识。在制作和播出公益节目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筛选掉信息源不明确、缺乏真实性、违背媒介道德的内容,以保证节目的高质量。

  3.尊重受助者

  公益节目在采编过程中,节目组应当充分尊重受助人,不能只看到节目效果和收视率,而忽略受助者的自尊心,更不能让受助者感受到“城市人”相对于“乡村人”的优越感。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受助者的隐私加以保护。在节目中,受助者被曝光在大众面前,他们是急需帮助的人,但是回到现实生活里,他们依然是普通人,他们的隐私理应得到尊重和保密。

  4.公益多元化

  虽然目前各大电视台“公益风”越刮越烈, 但是电视媒体对于公益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在节目中对于受助者的资助方式还是以金钱等物质方面的为主,虽然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资助方式,但是倘若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不去开辟更多的资助方式如法律支援等,就会把没有钱却有爱心的观众排除在公益之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受助者对金钱的过分依赖,这违背了公益的初衷。因此,公益节目应该从资助渠道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注释:

  ①④严三九 兰卉 季宸东:《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年度报告》[OL],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47201/147208/8857944.html

  ②林浩:《广西选派3000名机关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OL],http://www.chinanews.com/df/2012/01-08/3588166.shtml

  ③祖薇:《娱乐化和眼泪是浅薄的公益》,《北京青年报》,2014年6月5日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5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