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题 > 正文

反映生活、贴近平民、服务社会

2006-11-20 15:33:15

来源:   作者:

摘要:——“杨柳青”专栏的平民意识

  ●  苏  婧

  《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由该报评论员、“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储瑞耕主笔,于1988年2月16日开篇,不定期刊出,直至今日仍在继续,创下了党报个人言论专栏“持续时间最长”和“作品数量最多”两项全国纪录。1999年11月,该专栏以评委会全票通过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
  “杨柳青”为何能够生生不息,不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和党政领导的高度认可呢?笔者以为,重要原因就是该专栏的作品蕴含着浓郁的平民意识。
  具体而言,“杨柳青”的平民意识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选题反映生活、贴近平民,旨在服务社会、服务百姓

  “杨柳青”的选题中大量文章的素材来源于储瑞耕本人的实地采访或者其平日生活中的见闻感触,从而使该专栏文章中有大量新鲜的第一手新闻事实。作者是从亲身采访和实际体验中获得素材、受到启发、汲取灵感,而不是一味地从上级文件、领导讲话、工作会议、现成报道里去找题目,去坐而论道、去纵横经纬,这是“杨柳青”专栏的选题既区别于同时期“应景”类题材占绝大多数的党报言论又大不同于时下时评通常写作方法的重要特色。
  储瑞耕经常走访河北城乡各地,并把所采、所见、所闻、所感著成文章。比如,他今年春上外出写了《咱们的农民工》(2006年5月19日),论述了这个时代新问题的方方面面……
  对新闻言论创作,储瑞耕有个很有名的“花环论”——“到现实生活中,撷取一朵又一朵、一片又一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献给读者。” 18年多的创作期间,他坚持深入现实生活,他的足迹遍布河北100多个县市,采访了包括乡村基层干部、城市领导干部、先进党员、普通农民、企业领导等方方面面的人,并从中获得了大量写作素材,用于“杨柳青”文章的选题或论述的切入点。
  储瑞耕在选择素材时,注重于那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贯彻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提出的方针政策方面有示范作用的实践典型或者是具有正反两方面典型意义的实例,以给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思想舆论上的帮助和引导,使评论更加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实践证明,好的评论,与其说是用手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用脚走出来的。因为只有脚踏实地的研究,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才能贴近地面,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触及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立论“站得高”而“不飘”;“挖得深”而“求准”

  立论讲究“站得高”,是重视政治性和指导性的党报言论的特色。然而,“过犹不及”,如果立意站得过高,甚至飘离了地面,脱离了生活,就会大而无当、曲高和寡、空洞而缺乏现实意义。“杨柳青”立论的特点就在于,诚然站在当前的政治与社会形势的高度、紧密联系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论述,却会有意识地选择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具体问题、小现象作为切入点,从而使立论的高度建立在受众能够切身感受得到的牢固根基之上,“站得高”而“不飘”。
  好的言论不仅要“站得高”,站在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把握事件或者现象;还要“挖得深”、“挖得准”,做到见微知著,从个例推及一般,其论深刻且精当,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窥实质,把问题挖掘得深入且精辟。
  1992年12月作者生病住院,得知一个铁道口“又轧死人了”,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愤而作文《从“道口”问题说到办实事》为百姓请命。但他并没有仅仅打铁路局一家的板子,没有仅仅止步于道口问题,而是写道:“天下诸事,改革之事,建设之事,铁路之事,地道桥之事,都不易,都要有事业心的人热心去办,要有一定的时间去克服诸多困难。但,死人伤人屡屡发生,上告上访源源不断,怨声载于道,呼声冲上天,就是没人管——大概只好说离共产党的谱十万八千里!”

  说理论证注重形象性、亲和度和启发性引导

  “杨柳青”善于使用比喻论证,以增强说理论证的形象性和鲜活性。1997年10月26日有一篇“杨柳青”《坦坦荡荡为官》是这样开头的:“在各级班子面临换届的时候,写这么一篇文章,恐怕会有一些人不大舒服。/有人不舒服也得写。就好比乘火车,有时列车广播会提示旅客‘注意自己的行李物品,以免互相拿错。’这话说得很‘正面’,对于绝大多数旅客听起来自然也很舒服,因为是为了保护众人;然而小偷听起来就大不舒服,因为这话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警惕小偷!’/‘坦坦荡荡为官’,此话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说有‘不坦坦荡荡为官’的。生活中有吗?我说当然有,‘买官卖官’行为便是。”
  喻巧而理至,说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很多问题的道理比较深奥,直接阐述往往晦涩难懂,如果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看到、触摸到的事物作为喻体,借用形象鲜活的比喻来阐明事理、表述观点,就容易把道理讲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杨柳青”也善于使用民间俗语、谚语作为论据,以增强说理论证的亲和力和说服力。比如,“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三谈“河北要大胆地朝前走”》1992年6月4日), “修修马路刷刷墙,挂个电话算小康”(《我们的住房(下)》2006年4月10日)……
  “杨柳青”还善于使用谈心式的言辞、启发性的文字,使说理论证意在引导和疏导,而不是训导。
  “杨柳青”的评论在论述时往往使用谈心式的言辞,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循循善诱,好似在与读者促膝交流、娓娓而谈。《“再就业”六题(上)、(中)、(下)》系列评论(1997年5月3日、5月5日、5月11日)就是很好的一例。对于“再就业”这个与平民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且同时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杨柳青”并没有一味讲大道理、摆大政策,系列评论的开篇很谦逊:“再就业是个社会问题,大家都关心。作此六题,与广大读者讨论。”然后,针对确实存在群众中的情绪,文章坦言“有人想不通:怎么改革来改革去,反倒出来失业、下岗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哪有这事?”接着便说:“我们就对此来作一些具体分析”:“几十年来通行的铁饭碗体制对不对?不对,就要改一改。”“被市场否定了生命力的企业,拖着好还是破产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对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好不好”,然后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下岗问题无可避免,但再就业却是过这条“大河”的最好桥梁。言论还通过列举平民百姓成功再就业的实例,开解、引导人们“总之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不要停止,总可以找到一只立命存身的新饭碗!”

   语言文字生动活泼、激情饱满

  “杨柳青”中有大量富有表现力的群众性语言。储瑞耕将许多平民百姓耳熟能详的生活化的、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到评论当中,使“杨柳青”通俗易懂而又活泼亲切,生动传神而又简洁明快。
  平民百姓的语言,在“杨柳青”中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极大地拉近了言论专栏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比如,“你真东西没有,就算挂一个一万米长的条幅,从飞机上挂下来,又何用之有?”(《大有大的坏处》1989年3月30日)夸张得好象离了常理,但不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因为内含的道理是正确的。
  此外,“杨柳青”的语言文字还极富有感情色彩,使评论文章通情达理、情理交融。储瑞耕认为,写文章要“感而文之”__有感而发、发之有物、言之有文、文之有情。比如《为凡人歌》(1996年9月8日)一文,当年河北省遭受特大洪水灾害,为了赞扬且歌颂人民群众的奋斗和牺牲精神,文章开头一连用了4个排比段:
  “一个人的崇高,固然在于他把自己责任内的10分做到10分,更在于他把并不担责任的事做到10分。/一个人的崇高,固然在于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在于他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一个人,保护和利于自己的同时能尽力利他利公固然高尚,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甘于奉献个人的利益乃至热血和生命更为崇高。/一个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官’而念念不忘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固然崇高,本人不是‘官’,不挂衔,不吃皇粮,而能为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小我,则更为崇高。/在公元1996年夏河北抗洪抢险的史册上,我郑重地建议把这些名字和他们的事迹列上,同时我怀着感激之情,写下这篇文章,为他们高歌。”
  5段文字感情饱满,打动人心,使读者相信我们通过共同努力、必然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
  如是,“杨柳青”把评论通常的“诉诸理性”——即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用理性和逻辑力量达到说服目的,恰到好处地融入了“诉诸感性”的成分,有意识地营造出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词感染读者、触动读者。古人云:“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往往可以达到通情达理、情理交融的境界,发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效果。
……
  “杨柳青”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评论史、报纸史、新闻史上的“这一个”,其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6年第20期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