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题 > 正文

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2008-10-13 16:25:11

来源:   作者:

摘要:

  ●  龙新华  蒋  多


  震灾报道的遗憾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众多媒体上千名记者云集灾区,新闻记者在这次重大地震报道中,书写了新闻战线可歌可泣的一幕。但是,在腾讯网一个名为“你觉得媒体在震灾报道中的表现如何”的网上调查中,有高达八成的网民认为“部分记者为抢新闻不顾灾民感受”。细细想来,由于不少媒体记者大多是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的灾难性事件,灾难事件报道经验显然有不足之处,一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留下了遗憾,确实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报道应遵守的原则

  真相原则、责任原则、独立原则和最小伤害原则始终是在新闻报道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媒体的真相、责任与独立性,对最小伤害原则较少提及,因此,在汶川大地震这样罕见的灾难性事件面前,最小伤害原则就很容易被忽视,而这恰恰是灾难事件报道中特别需要注意和遵守的原则之一。
  所谓最小伤害原则,是指记者对待公众要公正、尊重,甚至给予同情。同情可能因报道受到伤害的人,谨慎处理儿童和未成年人的新闻,谨慎使用陷于悲痛和失去理智的人的照片,只有公众利益迫切需要时才侵入他人私生活等。    
  新闻记者在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面前,首先当然是承担着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迅速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灾情灾况,但同时也必须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表现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高素质,凸显媒体人的人文关怀情结。
  这次汶川抗震救灾报道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陈力丹表示,基本上属于新闻职业道德中“减少伤害”原则把握不准。人文关怀精神在新闻职业规范中的应用,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人的安危、人的情感、人的名誉,应该比新闻采访更重要,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当然也高于记者的新闻报道本身。
  有关媒体专家指出,在报道类似汶川大地震这样重大的灾难性事件时,应采取“克制性采访”的态度,在关注灾情与抗震动态、弘扬民族精神大力抗灾的同时,尽量绕过那些可能因采访而生的“再生伤痛”,谨记新闻报道的“人性化视角”。这样的采访既是对伤痛者的体恤与慰藉,更能体现出一个媒体人高尚的道德准则。
  采访过程中,不应该给抗震救灾和灾区群众增加负担。当救援队伍正在实施救助,或者医务人员正在实施抢救的时候,新闻记者尤其不能干预正常的救援活动,甚至打乱了医疗抢救的步骤。因为在抢救现场,在记者抢新闻和救护人员抢救生命之间,救护人员当然要优先。
  此外,受灾人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避免增加他们的痛苦,应该加以节制,不能将有关伤害他们及其亲人的画面传播出去。采访受到悲伤事件影响的人们,记者应该表现出悲天悯人的良知,媒体要谨慎使用图片。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可能会对采访对象或公众引起伤害和不安。在公民生命的安全与健康面前,在救灾行动顺利进行面前,自以为是、不管不顾地“追逐新闻”,唯“抢新闻至上”显然是不可取的。
  在对青少年进行采访时,尤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还不够成熟,敏感、脆弱,灾难发生后短时间内,不适宜过早、过多地曝光他们的生活和所遇到的灾难,如参加媒体的一些现场录制活动等,因为这样会给他们尚未平复创伤的心理带来振荡、刺激,易使其情绪重新陷入混乱而难以控制。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克制性采访”更具人文关怀、更艺术和更有策略性,一切都要在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
  新闻报道作为传媒向公众传播资讯的重要方式,人文关怀精神更是不容缺失。因为,新闻作品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乃至更多的人。大灾面前缺乏人文关怀的采访提问,没有对受难者生命的关爱之情的“采访机器”,既会伤害被采访人,也会伤害受众,更是破坏了媒体从业人员的正面形象。
  事实上,媒体在灾难报道中无所顾忌,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案例早已有之。美国“9·11”事件后,美国媒体“从早到晚播放飞机撞大楼的视频”,导致美国人民心理承受能力变差,对此美国的媒体已进行了反省。 而在1995年日本阪神震灾报道过程中,自始至终,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阪神高速公路扭曲、倒塌,楼宇火光冲天的刺激性场面,这种镜头长久占据受众的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灾难记忆,对充满惊险刺激的戏剧性场景的过度扫描和对普通抗震救灾场景的过度忽视,凸显了当时日本传媒视野的“盲点”。媒体人文关怀的缺失对日本大众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媒体应引以为鉴,灾难事件采访要掌握分寸,用更婉转、更艺术、更策略、更富同情心的方式进行采访,并且尽可能地报道一些积极、正面、真实、鼓舞人心的内容。
  此外,媒体机构和传媒院校对记者“最小伤害”方面职业素养的培训,在汶川大地震后也显得格外重要。生命和新闻谁更重要;个体(记者)或机构(媒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选择;怜悯心与抢发新闻之间的权衡;在死亡和痛苦面前是否应该保持尊重甚至缄默,等等,都应该是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加以学习、提高职业和人文修养的方面。

  建 议 
   
  由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共同组建成立的“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特意针对汶川大地震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媒体发出了采访报道中的建议,提倡有序、理性、科学报道,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对儿童的采访:不建议采访受灾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伤残的儿童青少年;如果要采访,需监护人及本人同意;如果必要的话,建议文字采访,即使同意电视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面部;采访前应说明采访材料会用于什么地方,怎样用;对同一个儿童采访不宜太多,一次即可,不能重复采访(如果已经有媒体采访过了,其他媒体就不能再采访);保护儿童的心灵,否则容易造成再次创伤。
  对专家与幸存者的采访:与专家建立热诚友善的关系,事先一起讨论采访的目的和目标;要让专家成为新闻的来源;请专家给报道者一些数据;每次访问的焦点集中在一个或两个主要的点上;进行访问时要依据确实的数据或证据;对受害者的信息要保密;和组织的代表与联络人联系,统一安排信息发布;找灾后创伤救援和治疗的专家采访;保护幸存者,采访过程要让他自己能够控制采访内容和时间;避免重复多次采访某个人,避免因重复创伤经历而造成被访问者对创伤的记忆更加清晰,这可能使被访问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宣传的主题:正面、积极、希望。在灾难情境下人类行为的传奇与事实;经历灾难之后,成人、青少年与儿童的反应:正常化和必要时进一步求助的途径;个人或家庭心理治疗机制;重建社会支持系统;反映特殊团体的需求,例如老年人、孩子与残障者;在危机时期,身为救援者、协助者或监护者,对自身反应的了解与处理等。
  在对被访问者提问时注意:提出正向问题:例如你是怎么在废墟下坚持下来的,不提被访问者可能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令被访问者痛苦的细节,例如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地震瞬间逃生的具体情况。
   
  (作者单位:新华网;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9月中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