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热点网议 > 正文

媒体应急科普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1-02-07 10:35:05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2月上   作者:胡俊平 钟琦 武丹

摘要:  摘 要:本文基于抗疫媒体科普的全程观察和深度访谈,客观分析了媒体在抗击疫情科普中的整体表现特征,涵盖了科学传播的亮点与突破、问

  摘  要:本文基于抗疫媒体科普的全程观察和深度访谈,客观分析了媒体在抗击疫情科普中的整体表现特征,涵盖了科学传播的亮点与突破、问题与不足,从提升应急科普能力角度提出促进媒介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新冠肺炎;媒体;应急科普;社会化;科学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是对我国应急科普工作的一次实战检验。笔者基于抗疫科普的全程媒体观察,深度访谈了主流媒体多位资深记者,并与腾讯、抖音、科普中国等网络平台媒体人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文客观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媒体科普的整体表现,从亮点与突破、问题与不足两个方面总结特征,并就提升应急科普能力提出媒介传播的相关对策。

  抗疫媒体科普呈现显著的社会化科普自觉性,公众需求视角受到相当程度重视

  1.各类媒体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社会化科普自觉性明显增强。疫情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是权威发布全国最新疫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官方渠道。各主流媒体、专业化科普平台、市场化媒体及优质自媒体等各类媒体传播机构积极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客观的科学报道传递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社会舆论,体现出显著的社会化科普自觉性。

  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凭借优质专家资源和信息渠道,设置科学报道议程,以专业权威和理性的科学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坚守政治责任、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出主流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核心作用。以“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为代表的专业化科普平台,秉承科学权威特质,将解疑释惑、精准实用的内容送达广大公众,同时也为其他媒体提供经过严格科学审核的资源支持,展现了科普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科学辟谣平台结合传播热度、危害程度等因素,与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月度“科学”谣言榜单,针对公众认知误区,传递科学理性的声音。

  以财新、澎湃、新京报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最先关注到养老院、监狱等特殊场所的疫情传播,在科学报道中注入人文因素,形成话题性强的报道,获得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传播力。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媒体平台均建立了抗疫专题频道,运用媒体特色资源为平台用户提供契合阅览习惯、不同形式的抗疫科普内容。

  以丁香医生、回形针为代表的优质自媒体在主流媒体报道基础上丰富视角、拓展内容、重构框架,与公众共情共鸣,获得广大网友点赞和转发。回形针《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短视频采用图表、动画等形象而明晰的表达方式,聚焦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与传播,从一个侧面回答了如何降低被感染可能性等公众关心的话题,收获了过亿的播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等平台关于“口罩能否用酒精消毒”的话题引起众多网民亲自做试验进行探索[1],虽然真相的获知费尽周折,而探知过程无疑是启发公众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质的有益实践。

  2.媒体科普内容兼顾知识赋能和情感疏导,契合不同阶段的公众需求。此次疫情期间,相关媒体的报道内容呈现出知识系和治愈系兼顾的特点,注重知识普及和情感疏解两个方面,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相辉映。疫情初期,部分媒体尝试不关闭网络留言和评论,对社会多元化声音保持宽容,为公众提供特殊时期的情绪释放窗口,有效疏解焦虑情感。随着不同阶段公众关注焦点的变化,媒体传播不断延展防疫知识广度,通过访谈研究人员、报道临床研究结果、关注药物和疫苗研发、追踪病毒起源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疫情的认识深度,更好地落实到防疫行为举措上。结合公众的多维需求,中国科普研究所与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联合制作“抗疫科普资源包”,主题包含了科学防护、科学辟谣、权威发布、心理疏导、抗疫必胜等五个板块,切实围绕公众在知识和情感上的需求开展科普短视频的媒体传播。

  3.媒介融合传播形态多样,满足不同语境下的公众接受习惯。各类传播主体结合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终端,采用多样传播形态,全媒体融合模式逐渐成为科学传播报道的主流。如,采用直播答题方式传播科学防护知识、开通市民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具有陪伴感的传播方式和环境。此外,大数据预测图表、Vlog(视频博客)、短视频、动漫、无人机、农村“大喇叭”等传播形态,满足了不同层次和偏好的公众科普需求,提升了科学传播效果。

  抗疫媒体科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媒体科普资源总体储备不足,应急机制待完善,缺乏媒体与科学家常态化沟通渠道。从各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应对来看,应急科普资源的储备缺少前瞻的规划设计或相应的落实措施。全社会在应急科普内容供给上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科普内容供需的智能化响应体系尚未形成,以致同质内容大量产出、特定急需内容缺乏等现象难以避免。

  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信任尚未建立,由于缺少常态化交流和沟通,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科学家数量较少,像张文宏教授那样具有丰富医疗经验、熟悉媒体议程、发言“接地气”的科学家就更少。同时,科学家也缺乏与媒体工作者开展高效科学传播交流的指引,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公众关心的焦点,对公众日常行为的指导性偏弱。

  2.个别科学报道时机不当,内容解读失真,缺乏处理不确定信息的经验。针对争议话题或处于研究进程中的科学问题,个别报道发布时机不当,对社会反应预估不足,缺乏舆情思维。如“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的信息发布引发公众抢购药物的事件就体现出了上述不足。个别媒体工作者对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缺乏认识,未转化为公众视角看待问题,对容易混淆的内容缺少明晰的主动提示,造成公众的误读误解。在中央厨房模式下,各终端为避免同质化而刻意多角度解读也容易引发一些失真问题。

  从新闻记者队伍来看,由于知识结构欠缺和专业化培训缺失,熟悉科技报道的专业人才稀缺,记者对科学信息的判断和处理经验不足,比如未能合理规范地运用未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预印本的结论,导致信息传播失真几率增大。

  提升媒体应急科普能力的策略

  科学家是第一发球员,而媒体是科普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对媒体异常依赖,媒体提升应急科普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1.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发挥科学媒介中心联系科学家与媒体的桥梁作用,为平战结合打下组织基础。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高效运作的科学媒介中心能够在媒体工作者、科研院所的公共信息官、科学家之间建立常规联系,以便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迅速理顺流程、畅通渠道,通过媒体传播发出科学理性客观的声音。

  完善科学媒介中心的桥梁纽带功能,更大力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为他们打造优质的传播发声平台,合理引导媒体从业者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科学技术的传播报道,讲述好新时代的科学故事。促进媒体工作者与科学家之间开展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增进双方了解工作范式和话语体系差异,推动信任机制建立,有效衔接应急科普与常态化科普,为平战结合的科学传播提供组织保障。

  2.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开展富有实效的科学家和媒体工作者培训,契合应急科普的真实需求。开展符合科学家和媒体工作者需求的培训,根据平战结合的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策划开展常态模拟培训和战时火线培训。面向媒体工作者的培训应着力科技报道准则和实战指南,特别是由资深媒体人带动新生力量开展实践体验,采用工作坊式、场景模拟式培训。另外,可以借鉴国外农业报道人员要求有农艺师职称的经验做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科技记者的资质认证,把好媒体科技报道的第一道关。

  面向科学家的培训应聚焦媒体议程设置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组织科学家参观媒体中央厨房了解新闻生产的规范流程,邀请科研科普“双肩挑”的优秀科研人员现身说法等,激发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热情。比如,浙江大学王立铭等青年科学家不仅科研做得好,科普也做得非常出色,出版了《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上帝的手术刀》等多部优秀的科普图书,这些极具示范意义的科学家们要得到更好的宣传和鼓励。

  3.构建媒介科普数据库,客观分析互联网科普全程不同主体的表现和科普内容供需状况,为应急科普的监测评估提供依据。聚焦新时代科普的典型特征,运用各类媒体的公开数据建模,使用大数据工具采集科普全流程中不同主体的表现数据,为开展科学传播的监测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如,展示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科普的显示度、媒体记者及其机构科技报道能力值、互联网平台的科普影响力、专业学会的媒介科普能力等。通过常态化的数据采集分析,跟踪各个参与主体的科普能力水平,为应急科普工作决策提供支撑保障。

  此外,还要通过对媒体科普内容的监测分析,建立应急科普供需之间的链接,有效地引导科普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使媒体科普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胡俊平,钟琦.新冠肺炎疫情期口罩主题短视频的科学传播特点及启示[J].科普研究,2020(1).

  (胡俊平: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研究室副研究员、副主任;钟琦: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武丹: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研究室副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