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的困局与突围

2015-08-30 11:45:26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下   作者:朱丽萍

摘要:  ● 朱丽萍  2014年,由新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候鸟工作室拍摄制作的自然类纪录片《杰克卡特的生命》入围国内多个纪录片节,不仅登

  ● 朱丽萍

  2014年,由新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候鸟工作室拍摄制作的自然类纪录片《杰克卡特的生命》入围国内多个纪录片节,不仅登陆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还获得了该频道年度纪录片“最佳摄影奖”。这从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电视媒体主导本土纪录片创作的格局。这是否预示着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新的时代已经开启?

  制约新疆本土纪录片发展的瓶颈

  在全国纪录片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大背景下,创作群体各自为政、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新疆本土纪录片的生产和创作者的积极性,如何突围,是摆在媒体、民营机构、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1.创作群体分散,播映平台少

  目前,新疆生产制作纪录片的机构主要有电视媒体、企业电视台、民营制作机构三种类型。其中电视媒体占主体,新疆电视台凭借稳定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位列前茅。

  2000年1月,新疆电视台成立了纪录片部,同年4月1日,新疆电视台首档纪录片栏目《真实世界》开播。截至2014年,新疆电视台创作的纪录片已达百余部(集)约上万分钟,其中获得国内国际各类奖项90多项,涌现出一批执着用影像持续关注这块土地上的人、物的纪录者和优秀的纪录作品,被业内称为“获奖大户”。

  兵团广播电视台2005年成立纪录片中心,昌吉电视台2014年成立了3个纪录片工作室。其他电视台纪录片的生产主要由专题部或新闻部中的业务骨干或爱好者承担。企业电视台中塔里木石油有线电视台专题部、独山子电视台专题部、准东电视台专题部表现较为突出。

  主要创作群体以电视媒体为主,但人员总体数量不大。新疆电视台纪录片部历史最长,也是新疆本土纪录片生产的主力军,最多时也就十几人。兵团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昌吉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塔里木石油有线电视台专题部大都在10人左右。新疆民营机构近两年来非常活跃,仅乌鲁木齐就有30多家影视公司公开宣传承接制作纪录片的业务。他们的创作主体是曾经或正在和新疆电视媒体合作,参与前期拍摄或后期制作的人员。2014年3月,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新疆知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签约,成立刘湘晨纪录片工作室,他们曾合作拍摄了《大河沿》《驯鹰人》《玉龙喀什河》《帕米尔》等纪录片。新疆大溪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新疆电视台《寻找第一只鸟》《最长的冬天》《河狸的故事》等多部获奖纪录片的制作。

  新疆本土纪录片的播映平台很少。截至2015年5月,新疆开办纪录片栏目的有新疆电视台的《真实纪录》(日播)、新疆兵团电视台的《时空》(日播)、塔里木石油有线电视台的《视点》(周播)。其他电视台自制的纪录片要么在新闻节目中插播,要么台里安排专门的时间播出。

  2013年3月,新疆电视台《微记录》开播;5月30日由新疆卫视和上海纪实频道联合打造的全新纪录片栏目《真实纪录》在新疆卫视正式开播,属于日播栏目,每周一到周五播出,每期25分钟。但运行两年来,因为纪录片创作人员少,加之制作周期长、供需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2013年7月1日到2015年5月16日播出的405期《真实纪录》节目中,新疆本土创作的纪录片只占16%,而且复播率高。兵团广播电视台的《时空》自制纪录片的播出量也很少,主要依靠外购纪录片来维持栏目运作。塔里木石油有线电视台的《视点》90%以上都是自制纪录片。因为是周播,10人的创作团队还能完成栏目的运营。

  因为市场化程度低,新疆目前并没有纪录片节目交易平台。民营机构面临的问题是,有钱投资,作品却很难向公众播映。他们的作品主要通过参加一些影视节的展映、学术机构的评奖以及参加高校或民间组织的观影活动来播映。更让他们无奈的是,与内地电视机构的交易很不平等,不仅播映价格低,播出周期也不合理,所以他们宁愿把作品放在手里。这导致公众无法观赏到那些民营机构制作出的好作品。

  2.题材有待细分,制作模式单一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人文资源,有纪录片创作的丰厚土壤。民族风情、历史人文曾经是新疆纪录片人偏爱的题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中国哈萨克》《天池》《新疆地毯》《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家住沙漠中》《亚心和牧羊人》《太阳部族》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进入辉煌期。其中民族风情、历史人文类题材创作已相对成熟,如《刀郎乐人》《九月鹰飞》《维吾尔木卡姆》《家在云端》《吾守尔大爷的冰》《阿艾石窟之谜》《驮工日记》《一百年前的探险日记》《库车往事》《密筑中巴公路纪事》《帕米尔》《千古之策》等优秀获奖作品。①

  自然地理类题材也涌现出不少好作品,如《红柳的故事》《远去的野马》《回家的路有多长》《卡拉麦里的冬天》《最长的冬天》《河狸的故事》《杰克卡特的生命》等得到了好评。

  相比国内和国际纪录片创作题材的拓展,新疆本土纪录片缺乏当下社会关注度高的现实题材和科教类题材,也没有进入题材的细分阶段。

  与内地、国际纪录片制作方式花样翻新的局面相比,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模式仍基本以解说词为主导,虽然在故事讲述、特技制作、包装等方面与内地水平相当,但节奏缓慢、叙事拖沓的问题依然存在。

  3.传播渠道有限,受众参与度低

  目前,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媒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

  新疆本土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媒体,如新疆电视台的《真实纪录》、兵团广播电视台的《时空》、塔里木石油有线电视台的《视点》。

  新疆电视媒体的网站建设明显滞后,网络传播机制还很不完善。即便有网站,也并不是所有节目都能实现直播、点播,有的网站甚至根本没有视频内容。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新疆电视媒体不到10家。仅新疆电视台纪录片部开通了微博、微信。

  如何开拓新疆纪录片新纪元

  纪录片创作不仅耗费资金、拍摄周期长,而且拍摄困难也很难预见。但新疆本土纪录人凭着对其的热爱和对新疆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深沉关切,不论创作环境如何变化,始终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1.拓宽创作题材,创新制作手法

  2010年以后,新疆电视台纪录片创作题材开始拓展到时政、人文现实、自然地理等方面,投资方向也向精品和重大题材倾斜。如展现新疆塔里木河、伊犁河流域居民当代生活变化的12集纪录片《奔腾年代》(2010年);《吾守尔大爷的冰》(2014年)反映的是77岁高龄的维吾尔族大爷吾守尔50多年游走城市乡村巴扎,乐此不疲地延续几百年传统冰镇饮料杏干冰水的制作秘密;《河狸的故事》则展现了自然界生动有趣的风貌。乌鲁木齐电视台的《黑甲山》(2010年)、库车电视台的《大绿洲》(2013年)、兵团广播电视台的《家园》(2014年)都用镜头追踪记录了新疆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奔腾年代》的制作改变了新疆台纪录片创作的保守风格,开放式的结尾给观众回味与遐想。新疆电视台倾力打造的5集纪录片《一百年前的探险日记》(2012年)突出故事性和传奇性,采用真实再现、动画特技等制作手法,全面展示出新疆电视台高水准的创作能力。兵团广播电视台的《家园》(2014年)是该台第一部完全独立制作的高清纪录片,两年的航拍量等于该台前20年的航拍总量;今年5月刚刚播出的《王恩茂》也在后期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突破了以往人物类纪录片制作过于平实、朴素的套路。

  2.市场化运作,合作方式多元

  作为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的领军者,新疆电视台提出了对纪录片的生产实行了重点保护、长期投入、不断提高的战略。2010年以后,新疆电视台每年对10部纪录片进行专项的资金和人员投入。②

  同时,新疆电视台也一直利用各种机会与国内、国际同行合作拍摄。如2002年,新疆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山玉》被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收购改编;2004年,双方再次合作,对纪录片《回家的路有多长》进行改编并向全球发售。

  《河狸的故事》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给予拍摄资助,成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单片投资最多的纪录片。兵团电视台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央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创作了《密筑中巴公路纪事》《千古之策》《新军垦战歌》等优秀作品。

  2010年底,新疆候鸟工作室《杰克卡特的生命》入选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主办的“缤纷中国”纪录片选拔计划;2013年11月,他们选材于新疆的《少年与马》入选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

  2014年3月26日,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约定在3年时间内每年给刘湘晨纪录片工作室投入100万元,用于新疆自然和人文纪录片的拍摄。虽然现在投资的作品还没有回报,但他们坚信纪录片作为长线投资项目,不仅有文化价值,也会有市场价值。

  3.拓展传播渠道,政府各方需助力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新疆本土纪录片的传播和推广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首先,各电视媒体的网站建设需加快步伐,维护好已有品牌,如《真实纪录》《时空》等栏目;其次,要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新疆民营机构表现活跃,曾连续制作两季《乌鲁木齐我爱你》的候鸟影音公司开通“新疆微记录”微信公众号,2015年面向社会征集第三季的制作;最后,新疆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积极推动新疆纪录片节的举办,不仅要让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人有定期展映、交流的平台,还要吸引内地、国际的作品、同行来记录新疆,提升新疆纪录片创作的整体水平。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丝路构建中新疆影视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编号:XJEDU2014I009)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新疆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版,第602页

  ②杨洪新:《为观众提供可以持久传播的收视选择》,《中国电视》,2011年第2期

  (作者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