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暴恐事件中多民族的网络互动与认同协商

2015-09-30 10:36:22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下   作者:卢晓华

摘要: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对话能够导致说话者和听话者进入一个同样的互动框架。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网络互动本质上是一个对话过程,同时也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对话能够导致“说话者和听话者进入一个同样的互动框架”。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网络互动本质上是一个对话过程,同时也是互为主体的网民之间开展跨文化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交往过程。百度贴吧Uyghur吧中围绕2014年昆明“3·1”暴恐事件展开的文本互动,显示出跨文化互动语境中维吾尔族网民与其他民族网民的认同协商。

  Uyghur吧:跨文化交流的多民族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用来描述由网络衍生出来的社会群聚现象。美国学者莱因戈德将虚拟社区界定为“一群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上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①Uyghur吧是百度贴吧中唯一一个聚集了上万名多民族网络成员,以“维吾尔”为兴趣聚合点的网络社区。大批维吾尔族青年网民群聚于此,在议题传播与互动中形成独特的群体特征与话语表达,Uyghur吧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多民族网络居留地。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在线观察发现,Uyghur吧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与汉族居多的多民族网络社区,维吾尔族的高中生、大学生(其中一半身处内地省份)与内地省份的汉族中青年群体开展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互动交流。“了解维吾尔人及维吾尔社会的窗口”、“各民族对维吾尔族关注、讨论的公共平台”、“传播维吾尔族文化的网络空间”、“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的公共空间”是社区成员赋予Uyghur吧的主要功能,而“社交”、“放松娱乐”、“网上家园”、“话语争夺”等功能相对较弱。族际交流与沟通是维汉网民的共同诉求。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公共讨论,以及与他民族之间跨文化互动,成为不同民族网民群聚并黏着于Uyghur吧的主要动因。

  昆明“3·1”暴恐事件的Uyghur吧互动呈现

  突发性事件或冲突性事件极易在网络社区引发焦点互动。昆明“3·1”暴恐事件在Uyghur吧引发热烈互动。2014年3月1日晚至舆论渐趋平缓的3月6日,笔者实时下载统计,共收集到该事件主题帖9个,回复1037条。社区成员对于该事件的互动与讨论也从震惊、哀悼渐渐转为在线情感支持和向主流舆论靠拢,呈现出社区内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协商。

  1.事件迅速成为Uyghur吧互动议题。3月1日夜至3月2日上午,昆明暴恐事件迅速引发贴吧讨论高潮,从网友发布第一条消息,到人民日报发布对此事件的定性为止的4个多小时内,Uyghur吧形成了第一波舆论热潮。

  3月1日晚上23点52分,Uyghur吧网友“暗影巨人”发帖并在标题中宣称“维族发动恐怖袭击!!!昆明火车站,大量汉人死亡,警方已经击毙5人!”(2014-03-01,23:52)。几分钟后,该帖被吧主删除。随后,3月2日凌晨1点18分,Uyghur吧吧主代表吧务团队发布“今日话题”帖“【默哀】为无辜的遇难者默哀吧”,并进行滚动播出,其他有关该事件的帖子均被吧务人员删除。该帖发布一小时内就有74个回帖,截至3月2日13时,此主题帖下共收到回复165条。网友对该默哀帖的回复基本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对遇难者的默哀和对恐怖分子的谴责声讨;二是对吧友的传播行为提出希望,不要造谣传谣;三是从可能产生的影响视角出发,希望吧友客观冷静,并反思评论行为,希望吧友不要在评论时造成二次伤害;四是警醒网友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五是对吧务团队提出要求和期望,希望在此类事件发生时,Uyghur吧和吧务们作为维吾尔族的代表,积极主动发出正义之声。

  2.舆论爆发期,Uyghur吧互动以提供在线支持为主。从3月2日上午开始至3日,昆明暴恐事件进入舆论爆发期,网民争论的话题开始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网络上针对维吾尔族与新疆人的污名言论大规模爆发。许多Uyghur吧网民开始发布个人亲身经历与切身感受,寻求在线的情感性支持。

  Uyghur吧一篇主题为“【体会】一个内高班的学生,遭受了太多异样的眼光”的帖子中,发帖人维吾尔族网民“暖男Erxat”讲述了自己在昆明事件第二天外出购物所遭受的经历和感受:“3月2号外出购物,商场里连售货员都避而远之,上电梯,专门给我们让出一条路,社会上的混混在后面指着鼻子,一边骂,一边警告我,不要动手,动手要报警,忍无可忍,只好对骂,不能上去动手,昆明火车站事件一棒子打翻了一群人。”这篇主帖发布以后,截至3月5日中午共收到回复600多条。回复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围绕着昆明事件后维吾尔民族整体受到的影响,希望维吾尔族反思暴恐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呼吁维汉双方在特殊时期互相理解、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并鼓励维吾尔族积极努力融入主流社会。

  3.Uyghur吧议题向主流舆论靠拢。3月4日开始,Uyghur吧的意见表达转向主流媒体的舆论方向,寻求网络支持与网友认同。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在这次事件中的经历和感受,在网络上蔓延。

  3月2日,网友“cafer”爆料:在大理生活8年的维族小伙阿布都,被派出所通知10天内离开。阿布都的遭遇牵动着Uyghur吧网民的心,维吾尔族网民“B计划112”在3月4日发布了一个名为“【感人】各民族大团结,全力打击恐怖分子!”的帖子,发布了一张3月2日云南大理当地人给维吾尔小伙阿布都的店门口挂上的祝福。照片显示,在这家小店的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Hi,你好,朋友。请不要把对恐怖分子的愤怒扭曲成对一个民族的恐惧和隔膜,请不要把对暴力的还击扭曲成对一个民族的歧视和敌意。这是我的朋友阿布都,一个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普通人。”落款写着:“阿布都的朋友们。”从帖子发布者“B计划112”的文字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对转发照片的深度认同:“看着这幅字,泪如雨下,三月二号的云南大理,这是三月二号的云南大理!一个新疆维吾尔小贩的店,门口是当地人给他挂上的关怀。”发帖人为何泪如雨下?可想而知,主人公阿布都的遭遇以及阿布都朋友们的话语,引发了发帖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网络社区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同协商

  学者将不同文化的人们一起交往的过程称为“跨文化交流”或“跨文化交际”。交流的重点在于相互理解,交际的重点则在于行为和行动。“跨文化是指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跨文化是指通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的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在Uyghur吧这一跨文化交流语境中,通过对昆明“3·1”暴恐事件的在线互动,维汉及不同民族网民之间通过社区自我管理与跨文化互动实现了认同协商。

  1.在社区自我管理中实现认同协商。网络社区具有开放性与稳定性的特征,每当发生与维吾尔族有关的暴恐事件时,总有大量的流动网民涌入Uyghur吧发帖留言。社区成员与非成员之间,以及社区成员彼此之间,常会产生激烈的在线互动,谩骂、挑衅、冲突、理性、协商等多元生态成为特殊时期的贴吧互动常态。因此,维护社区定位与良好的互动氛围便成为贴吧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尽管Uyghur吧的大吧主、小吧主均由网民自发承担,但社区管理的规定、原则以及尺度的把握,则由社区成员内部共同协商制定并由吧主自主判定。虽然Uyghur吧的日常互动话题类型广泛、多样,但暴恐事件话题的关注度和互动热度在网络社区内非常高。Uyghur吧对于暴恐事件的关注与互动,往往成为考验社区管理人员的时机。删除、封禁、设置议题、传播核心话语等,都成为社区管理人员处理危机的重要手段。什么样的帖子和话题应该删除,什么样的网民应该被封禁,在什么时段设置何种议题,传播何种核心话语等,都在维汉网民的多次互动与协商之中,在社区管理人员的具体应对与经验总结中,成为社区所有成员的共识,甚至得到其他民族贴吧吧友的公开赞赏。

  2.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实现认同协商。正如美国文学理论家爱德华·W·萨义德所言,“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竞争的另一个自我(alter ego)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自我身份或‘他者’身份绝非静止的东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建构的历史、社会、学术和政治过程,就像是一场牵涉到各个社会的不同个体和机构的竞赛”。③在贴吧网络社区这一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中,汉族网民是维吾尔族网民建构自我身份的重要“他者”,在牵涉到的诸多具体问题的互动中,维吾尔族或维吾尔文化的身份建构是一场生死攸关的社会竞赛。在这场关于文化身份建构的社会竞赛中,Uyghur吧的吧务团队会根据吧规以及长期的经验而形成独特的“他者”鉴别标准与社区管理方法。在昆明“3·1”暴恐事件及一系列的暴力恐怖事件的主题互动过程中,不论是贴吧管理团队删除不符合社区规定的帖子,抑或是封禁某些网民在社区的言说权利,甚至是通过社区成员的多次协商而形成共同认同的互动框架,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维吾尔族网民在网络空间建构族群身份认同的特殊策略、路径。在这些路径中,被封禁的网民属于“非我群类”的“他者”,不了解维吾尔族的汉族群体属于“相异质的他者”。而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也正是在与这些“他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当中逐渐形成的。

  在Uyghur吧营造的典型跨文化语境中,一个人的身份——即自我反映的形象——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协商”产生的。互动过程中的身份协商过程就是我们把各种不同的个人和社会身份进行“内化”的过程。我们总是在不断地维护、修正或质疑我们自己的和别人的“自我身份”。④维吾尔族网民自我反应的形象,是在与汉族及其他网民的互动中通过协商产生的,这种维吾尔文化与维吾尔族群的身份认同,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习得的。

  【本文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860018)、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5BXW047)阶段性成果,并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传媒业的传播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支持】

  注释:

  ①Rheingold,H. The Virtual Community. http://www.rheingold.com/vc/book/

  ②【德】马勒茨克著,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26~427页

  ④【美】斯蒂芬·利特约翰  凯伦·福斯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作者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