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巴扎的信息传播形态与文化功能

2016-01-04 09:34:21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下   作者:方睿 王琴琴

摘要:主持人的话:  巴扎作为维吾尔族日常活动的场所,从未停止过信息传播活动,而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是其最常见、最主要的传播形态。巴扎不仅

主持人的话:

  巴扎作为维吾尔族日常活动的场所,从未停止过信息传播活动,而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是其最常见、最主要的传播形态。巴扎不仅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建构,更是用来展演、传播、传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场域”,扮演着文化符号与传播媒介的双重角色。本栏目的第一篇文章,就巴扎的传播进行深入研讨。本栏目的第二篇文章,以伊斯兰教极端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为分析对象,对当前国内新媒体上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形态作了细致解构,使读者了解为什么在国内网络相对严格管控的条件下,宗教极端思想仍能继续传播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导张辉锋


  “巴扎”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意为“集市”或“市场”,是维吾尔人从事各种贸易、社交、服务、娱乐、文化等活动的公共场所。中世纪的穆斯林里就有记载“城市有两个焦点,星期五的清真寺与市场”。由此可见,清真寺和巴扎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清真寺相比,巴扎在维吾尔人心里更具有日常性和世俗性。巴扎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颖话题,国内外早有对这一话题的关注,绝大部分研究成果是从经济和文化角度来研究巴扎的形成和变迁,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巴扎”仍然是一个空白。本文在前人对巴扎不同研究角度和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对巴扎中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促进巴扎的现代化变迁提出相关对策。

  巴扎的信息传播形态

  1.人际传播。传统的维吾尔人以自给自足的绿洲农业为主,封闭的、以家庭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需要一个能够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早期巴扎的产生满足了维吾尔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对生存发展信息的需求正是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巴扎作为一个商品贸易场所,更是构建各种合作关系的中心。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维吾尔人借助语言、语气、表情、神态、体态、服饰等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全方位地获取、传播与反馈信息,起到了互通信息有无、沟通民族情感、建立人际关系、强化民族心理认同的重要作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也符合维吾尔族真诚、热情的性格特征和民族心理,对促进维吾尔族的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2.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也是巴扎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①维吾尔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人们依赖着这个群体形成了共同的群体情感和群体意识,并按照群体规范行动。岩原勉同时提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②而这种过程会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主要框架,对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此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在巴扎里,维吾尔人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基础,遵守着同样的群体规范,形成了“圈子”意识。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商理念、时间观念和交流方式。巴扎不仅是供人们交流信息的公共场所,更是维吾尔人维护族群和睦团结、守望互助的公共空间。

  作为文化“场域”的巴扎

  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巴扎,不仅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建构,更是用来展演、传播、传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场域”,在维吾尔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文化符号与传播媒介的双重角色。“场域”理论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该理论认为世界由各种关系网组成,在各种关系网之间便是社会活动者活动的空间,关系的构成是场域存在的基础。对于场域中的个体与团体,布氏认为“个体,是由某种出于原生性的意识形态的兴趣所赋予我们的与现实的存在关系;团体,则是在表面上仅仅被暂时的或持久的关系所定义,这些关系是其成员之间的某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关系;它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成员相互影响的关系,即主体之间的关系”。③由此我们在进行文化发展研究时,不仅要注重文化区域内各单位的发展,还应重视文化区域外文化客体与文化区域的相关研究。同样,就巴扎这一核心文化场域而言,也在自主性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本,并与外界形成了相互建构的关系。

  早期巴扎建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上,为满足各种需求,设置了如“达尼”(客栈)、“萨玛瓦尔哈纳”(茶坊)、“哈玛木”(浴池)、金银交换店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大部分古老城市本身就是在各种巴扎和与巴扎有关的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商店等基础上形成的。从最开始自产自销的农民商户到商品销售专业户、从固定的商铺到专业化的商业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到现代工业品、旅游纪念品,巴扎都在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适应市场和时代的发展。巴扎是信息汇聚的中心,在强化与传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传递着异质文化信息,促进了跨文化交流。通过巴扎这个文化场域,身处偏远地区的农民也可以感受到现代文化的气息。可以说,巴扎是民族文化的万花筒,是强大的文化传播集结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同质文化与异质文化在此相互交织。

  巴扎的符号表达

  符号是与人类文明同步出现的,它最初是对自然物的形象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符号的含义发生了深刻变化,添加了人类的感情色彩,产生了象征性意义。在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中,符号开始独立地运用它所特有的形式语言活跃在巴扎里。建筑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符号在建筑中的运用和表达可分为指示性意义和象征性意义两大类。传统巴扎只是用大棚搭盖起来的简易空间,只有遮风挡雨的功能,并没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建成于2003年的“新疆之窗”,号称世界规模最大的巴扎——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使维吾尔巴扎更具文化内涵。国际大巴扎按照伊斯兰的建筑风格,以砖石砌筑的建筑手法,大胆采用黄色为主色调,外墙饰面采用传统的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做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了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国际大巴扎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农贸市场的单一功能,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成为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因此,国际大巴扎在构建了现代建筑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重现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盛景,集中体现了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国际大巴扎里也充满了各种富有意义的文化符号,无论是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雍容华美的民族服饰,还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民族特色美食,都是文化符号的物质载体。来自五湖四海、全球各地的游客在国际大巴扎里一边欣赏民间艺人的说唱,一边感受维吾尔族群众沿街叫卖的传统售卖方式。游客来到巴扎,听觉、视觉、味觉、触觉都被维吾尔民族文化浸染与包围着,他们享受的不仅是物质消费,更是精神盛宴。

  传统巴扎是在绿洲农业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维吾尔人日常生活的物理空间,是绿洲的文明。而现代国际大巴扎在此基础上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巴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巴扎的外形空间从传统的露天经营,街道左右上架棚盖用以遮风挡雨和划分铺位变得更具民族特色,造型、构图、纹理、色彩都兼顾了民族独特性和审美认同感。经营主体也由维吾尔族农民商贩扩展为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商人;由传统巴扎的七天一聚、朝聚暮散到现在的“日日都是巴扎日”,全年无休;从维吾尔族主体的少数民族农民消费群到现在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消费群,家乐福、KFC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落地与加盟,国家大巴扎不论春夏秋冬,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从传统巴扎到充满现代与国际气息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巴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变迁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巴扎逐渐向功能更加多元的现代巴扎转变,并会继续融入异质与新质文化。当前形势下,巴扎作为维吾尔人的“集市”,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显得格外重要。

  1.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都很了解,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充分的认识。之所以强调文化自觉就是为了让维吾尔族人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种“危机意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民族文化的“自我”,以免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淹没在西方文化的浪潮中。

  2.端正民族文化心态。健康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应该是开放、平等、和谐的。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同时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觉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敢于“开放、融入”。

  3.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动力源泉,对于民族文化也是如此,作茧自缚只会止步不前。在巴扎向现代化转变之际,一定要注重本民族文化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民族文化本身的创新,还有文化形式的创新。

  4.优化传播手段,整合传播内容。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不断整合传统优秀文化,比如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传播、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创造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巴扎日”等。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传播与维吾尔族文化的现代构建研究”(批准号:12CXW032)阶段性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传媒业的传播及经济发展战略”支持】

  注释

  ①②【日】见田宗介等:《社会学事典》[M],东京:弘文堂,1988年版,第439页、第440页

  ③【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方睿: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琴琴: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