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及对策

2016-02-01 02:01:1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下   作者:张立斌 李佩涵

摘要:  主持人的话:  全面认识与新疆相关的国际、国内、区内的民族、宗教、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是正确理解和分析涉疆网络舆情的前提。


  主持人的话:

  全面认识与新疆相关的国际、国内、区内的民族、宗教、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是正确理解和分析涉疆网络舆情的前提。本期第一篇文章,从文化视角探讨了新疆网络舆情环境的独特之处及应对策略。第二篇文章阐述了新疆大众传播体系的多语种特征及形成过程。研究与新疆相关的大众传播问题,必须对新疆相对独特的多语种媒介结构、媒介内容特点以及多语种受众结构等形成全面认识,此领域还有待具备多语种能力的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韩晓宁



 

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及对策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网络舆情具有文化多元特征,加之境外“分裂势力”通过建立网站对涉疆敏感问题造谣生事、煽风点火,使得涉疆网络舆情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态势。深入分析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并找到应对策略,是涉疆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分析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准。就地缘政治而言,新疆地处中亚,西方曾有“谁控制了中亚,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说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使文化安全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传播活动之中。这就使涉疆网络舆情出现了国际背景、国内形势、新疆区情的“三维动力”机制特征。

  首先是国际背景对涉疆网络舆情所造成的外部影响。泛伊斯兰主义是近代以来一股宗教性意识形态思潮,通过强调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的信徒应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社会价值,试图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实行哈里发制度的封建专制帝国。这种思潮影响到中国新疆,也出现了鼓吹分裂独立的叫嚣。如上世纪末逐渐在新疆猖獗起来的“三股势力”,其所进行的就是极具政治野心的分裂国家活动。他们掀起宗教狂热以形成民族分裂主义的社会基础,激化民族矛盾以获得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干涉,通过文武两种方式以对社会稳定进行长期和目标广泛的渗透破坏。其网络舆情的表现:一是蛊惑本民族成员不再认同自己所身处的国家,将公民身份视为屈从于外在强制力被迫接受的结果;二是将历史延续下来的传统居住地定义为本族群的领土,并以此作为其分裂国家的地理空间;三是积极构建本民族的政治历史,归纳本民族的共同祖先,发掘和讴歌本民族的历史人物,极力强调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人口边界。最终目标是把本“民族”凝聚和组织起来,借助境外势力使本群体的“民族自决运动”国际化,创造条件推动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

  其次是国家改革开放后的诸多矛盾对涉疆网络舆情所造成的内部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阶级斗争取代民族斗争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斗巴依分田地,各民族的劳苦大众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下成为亲密无间的阶级兄弟,民族矛盾相对弱化。但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已不复存在,民族矛盾被重新凸显出来。而随改革开放大潮涌入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导致了吸毒、酗酒、纵欲现象在民族成员中泛滥。为了拯救日渐堕落的年轻人,一些民族开始求助于宗教。其涉疆网络舆情的表现,一是以宗教教义为凝聚民族道德、重塑民族价值的手段,宗教被视为建设良好道德的催化剂,将原属于世俗的道德规范纳入宗教的范畴;二是为应对西方文化入侵所导致的民族文化修养缺失,宗教被利用为实现戒毒、戒赌、戒酒目的的工具,同时也使一些成员转而被宗教极端思想所俘获,进而导致宗教狂热情绪高涨;三是对宗教的意识形态特征认识模糊,将宗教认同置于国家认同之上,从而给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将民族情感引向分裂提供了温床。

  再次是新疆的特殊区情对涉疆网络舆情所造成的区域影响。新疆地处亚非欧大陆的地理折冲处,生活在这里的诸民族又有把自己视为这一舞台主角的传统。而作为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信仰尤其是伊斯兰教信仰早已成为诸多民族的文化精神。其涉疆网络舆情的表现,一是凡涉及极端宗教问题在新疆都会出现激烈回响,如歪曲新疆历史,离间民族关系,鼓吹新疆“独立”,极力解构本民族的中华民族痕迹,试图彻底消解本民族的中华民族意识;二是极端宗教思潮传播基础广泛,往往集学经、习武和建立组织于一体,向民众灌输错误的世界观、文化观和国家观;三是将分裂文化进行产业化包装,以文化旅游、文学作品和文艺演出为载体,隐喻暗讽,借题发挥,使涉疆网络舆情反分裂斗争形势更加尖锐,更趋复杂,维护网络舆情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解决涉疆网络舆情问题的文化性建设对策

  涉疆网络舆情不是孤立的,其中意识形态认同是核心,决定着涉疆网络舆情的性质和方向;反分裂斗争是关键,决定着涉疆网络舆情的阵营与基础;而既尊重差异,又能抵御非法宗教影响,则决定着对策是否卓有成效,能否开辟出一条解决涉疆网络舆情安全问题的文化建设创新之路。

  首先,在国际大环境上我们要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全世界只有中国共产党敢于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为百姓谋幸福,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制度获得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有了这种制度建设的文化自信,涉疆网络舆情一是不会被西方几个世纪才取得的一些领先优势所迷惑,民众会看到中国与西方资本投机和霸权主义导致国家走向衰落不同。中国将“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载入《宪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方向。这就使国际力量对比中逐渐出现了向中国倾斜的趋势,表明中国的崛起走的是一条由中国的制度文化所决定、具有强大发展优势的正确道路。二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国家保持了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世界对社会主义中国期待之殷、寄望之厚,前所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原则和规范,也必然会对涉疆网络舆情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不会再让西方的话语霸权独行天下,通过回答世界所关心的社会深层次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也能成为经世致用的话语体系,使中国的社会制度为世界发展所接受、所喜爱。反馈到涉疆网络舆情的建设上,也会极大地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其次,在国内环境的建设上,我们要紧贴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张扬公民社会对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的红利效应,加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在公民身份认同的前提下,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有了这种文化建设基础,涉疆网络舆情一是能够形成公民热爱祖国、具有高度责任心、情感上共鸣、文化上统一的爱国情怀。各民族网民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补强容易被分裂分子所利用的薄弱环节。中国的反恐维稳斗争决不是打掉几个暴恐分子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场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的严肃政治斗争。要在促使各民族有效抵御分裂思想,适应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生活上整体布局、久久为功。三是挤压境内外分裂势力的舆论影响空间,大力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让各民族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借用文化的力量营造氛围,把可能对涉疆网络舆情造成危害的因素控制在安全警戒的红线之下。

  第三,在新疆区情改善的文化建设上,我们要看到乌鲁木齐“7·5”事件对新疆社会的深刻影响。其表现便是以往处理民族矛盾所能采取的调解、体谅、互让的根基动摇,仇恨心理充斥在市民的情绪之中。目前虽然政府竭尽所能,社会的稳定还只能靠行走在大街小巷的警力勉强维持。但这种没有内在和谐基础的局面能维持多久呢?这就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充分认识到新疆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做好新疆区情改善工作这篇文章。有了这种文化建设体认,涉疆网络舆情一是要关注随改革开放深水期和攻坚期的到来,新疆各方面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都会发生深刻变化。以如何消除民族照顾政策中的负面效应和离心因素为例,民族照顾政策的前提是:鉴于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汉族相比有一定差距,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可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少数民族通过积极追求文明进步,目前基本素质已与汉民族不相上下,某些方面甚至高于汉民族。今天还以照顾的眼光看待新疆各少数民族,无疑就是一种歧视了,与时俱进地解决这一问题,涉疆网络舆情就会少一份区情文化压力。二是要关注新疆整体发展与内地的差距,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新疆篇。关注新疆的社会稳定要向法治社会要规则、要公平、要保障、要秩序。同时,只有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新疆的事情才有希望,新疆各族人民才有福祉。这样才会为涉疆网络舆情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三是要关注出台可立竿见影的新政策、新法规。现在,西藏和新疆问题,再加上台湾和港澳问题,已经成为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权颠覆和安全威胁的突破口,成为中国与西方进行政治较量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有更高的政治策略和法律制高点。这个制高点有利于巩固和强化中央在边疆的政治权威,促进边疆尽快在制度和文化思想上与国家融合,让涉疆网络舆情产生一种文化的向心力,巩固人心的统一。

  综上所述,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目前是把经济领域的成就转化到政治文化领域的时候了。涉疆网络舆情既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文化渗透,也受到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文煽”鼓动和新疆本土区情的原生态文化影响。因此,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同时在加大对“三股势力”打击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各民族对国家主体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积极弘扬“新疆精神”的内聚力,我们便一定能改变目前涉疆网络舆情上的一些被动态势,筑牢涉疆网络舆情安全的铜墙铁壁,并在世界发展的格局中展现出新疆各族人民强大的文化实力。

  (张立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李佩涵: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