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丝绸之路媒介呈现的社会语境及意义变迁

2016-03-29 22:31:1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3月下   作者:王霞

摘要:  丝绸之路的国际和国内视角融合在一起,如此以来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更是历史观照现实的空间,同时也是人类利益、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


 主持人的话:

  在不同历史时期,媒体所呈现的丝绸之路有不同的内涵。当前国内媒体所呈现的丝绸之路已经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构建的跨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利益、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本期第一篇文章,探讨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丝绸之路的意义变迁过程。新疆特色的多语种信息传播环境和当前促团结、反分裂的政治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特殊要求和挑战,应培养何种新闻传播人才和如何培养是新疆新闻传播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篇文章探讨了全媒体时代新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韩晓宁



  丝绸之路在中国媒介中的呈现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时代丝绸之路的社会内涵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语境紧密相关。本文对1949年以来以人民日报为主的国内媒体中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社会语境下丝绸之路所蕴含的意义是持续变迁的。

  新中国外交与作为文化记忆的丝绸之路

  1.新中国外交背景之下的丝绸之路。新中国建立之初,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与亚非国家在外交上可以找到的“共同点”之一,新中国外交成为当时媒介呈现丝绸之路的社会语境。毛泽东曾经用“中间地带”来概括当时的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位置。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即“中间地带”。“中间地带”有两重属性,只有“中间地带”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扩张,才能避免第三次世界战争。①1954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与尼赫鲁的会谈做准备时决定,将“东方国家”的认同作为他的论述中心。毛泽东阐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亚洲新兴国家拥有三个“共同点”,即曾经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都是农业国、工业落后被人看不起,以及地理上都在东方、在亚洲。②从此,“共同点”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开展外交活动的主题和依据。

  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首次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人民日报刊登阿富汗文化代表团阿克拉姆博士撰写的《新阿富汗》,文章借丝绸之路讲述了中国和阿富汗之间的历史渊源,但并没对丝绸之路作阐述。1971年人民日报对丝绸之路做专门解释,可以算是对丝绸之路作的概念界定,当然还是以当时国家间的外交为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和亚非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媒介对丝绸之路的呈现,主要体现在对这些外交活动的报道上。报道提及丝绸之路,主要说明中国和建交国家间的历史渊源,为国家间关系寻求共同文化记忆。

  2.作为文化记忆的丝绸之路。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外交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媒介呈现丝绸之路的主要社会语境,中国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等一些亚非国家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有过相互交往的经贸和文化活动,从而形成了丝绸之路这一贸易通道,历史上形成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的文化记忆。如果用历史来观照现实的话,新中国外交新闻所提及的丝绸之路多是现代人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一种关乎当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就是媒介关于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这一文化记忆用来观照当下的话,就是媒介所建构的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记忆,目的是寻求彼此的认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中国外交报道所提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的亚非国家建交的共同文化记忆。

  中亚国家的诉求与丝绸之路的复兴

  1.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亚五国与丝绸之路。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独立,中国陆续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的官方和民间往来日渐频繁。中亚是世界多民族的古老发祥地之一,迄今为止仍然是文明交往的重要通道和经贸合作的枢纽区域。③中亚各国有丰富的资源,但出海口和运输通道缺乏,很难把资源产品输送到海外和更远的国际市场,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国家的独立,必须加强同周围国家和地区的合作,④复兴丝绸之路成为中亚国家独立后最先考虑的问题,而中国则成为中亚国家首要合作的对象。自中国和中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复兴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成为媒介呈现关注的对象,丝绸之路的现实空间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

  国内媒体关于复兴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的报道,在苏联解体后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往来方面。1991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最初提出复兴丝绸之路的想法。1994年4月,我国时任总理李鹏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四个国家时,提出了“共建现代丝绸之路,扩大欧亚文化交流”的战略主张。这意味着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国家层面被提了出来,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发展合作的题中应有之意。就中亚国家来讲,“修建一条横穿本国国土的铁路大动脉,将亚洲经济重心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与欧洲在陆路上联接起来,然后利用地主之谊,通过源源不断的货物过境运输以繁荣本国经济,已成为中亚国家梦想的目标”。⑤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之下,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2.复兴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建设。丝绸之路除了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发展区域合作和寻求认同的共同历史记忆之外,还具有复兴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的新内涵。复兴丝绸之路的语境,象征着繁荣和平、交流交往的古丝绸之路成为现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振兴发展、文化互通有无的历史参照。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丝绸之路就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从而形成新的丝绸之路。与古丝绸之路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不同,新丝绸之路指连接中国、中亚、西亚、欧洲的公路、铁路,中亚再度成为陆路交通枢纽。中亚国家和中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从而为丝绸之路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丝绸之路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和服务为基础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

  西部大开发与丝绸之路的再发现

  1.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丝绸之路。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1999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首次提出“西部(地区)大开发”。1999年9月22日,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使丝绸之路更多从国家经济建设角度在媒介上得以呈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尚未提出之前,国内就出现了一些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一系列以丝绸之路地区科考和探险为主题的国外书籍也陆续在国内翻译出版。同时,除外交新闻外,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经济、文化、旅游、地理、考古和交通等新闻报道大量出现。

  2.丝绸之路的再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和丝绸之路重合,是古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汇处。古丝绸之路作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曾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实的西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经济远远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成为西部经济崛起的契机。在这一语境下,媒介无论是对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的发现和探源,还是对西部现实空间的认识,在本质上是现代人根据当下需要对古丝绸之路的重新发现和再认识。

  “一带一路”与作为共同体的丝绸之路

  1.“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度引起关注,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新的内涵。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步入全面推进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建构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战略目标写进党的文件中。媒介从国家层面对“一带一路”进行论证、分析和宣传,同时对沿线省市关于发展“一带一路”的构想和实施方案展开报道。新媒体成为呈现和报道“一带一路”的主力,相关的电影、电视、书籍、纪录片、专题网站大批涌现。

  2.作为共同体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是对丝绸之路的扩展和深化,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在内容和性质上赋予丝绸之路新的内涵,甚至超越了古丝绸之路,使传统丝绸之路的内涵得到丰富,在“时代性”“先进性”“开拓性”三个方面对古丝绸之路做出了创新性发展。⑥

  结  语

  重新发现丝绸之路实质是对丝绸之路的再认识。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的国际和国内视角融合在一起,如此以来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更是历史观照现实的空间,同时也是人类利益、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

  【本文为2015年度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课题编号:BS150122)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3~1194页

  ②牛军:《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M],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页

  ③李琪:《“中亚”所指及其历史演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④顾关福:《丝绸之路的复兴与中国同中亚的合作》[J],《现代国际关系》,1993年第11期

  ⑤刘腾:《复兴丝绸之路中亚邻国争修欧亚新铁路桥》[N],《财经时报》,2004年9月27日

  ⑥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J],《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

  (作者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3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