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新媒体环境下维吾尔族的网络表达和认同机遇

2016-06-01 17:05:1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下   作者:卢晓华

摘要:主持人的话:  全球化浪潮给很多少数民族,比如维吾尔族带来了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和冲击,新媒体空间则带给少数民族表达意见、形成族群共



主持人的话:

  全球化浪潮给很多少数民族,比如维吾尔族带来了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和冲击,新媒体空间则带给少数民族表达意见、形成族群共识并与其他民族加强沟通理解、形成更大社会共识的机遇。本期第一篇文章,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维吾尔族的网络表达和认同机遇。

  恐怖组织企图借助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改变公众和政府的态度与行为,并以此为目的通过社交媒体和借助大众媒体的报道进行恐怖信息的传播。现代社会必须对其信息传播的目的和路径有清醒认识和采取相应的策略,以防止恐怖主义势力对公共舆论的劫持和对公众心理的操控。本期第二篇文章,对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信息传播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韩晓宁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不仅成为社会成员个体认知世界的框架,同时由于个体的参与,不断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并形成新时代的共识。对于卷入网络空间的少数民族群体比如维吾尔族网民来说,新兴传播技术和社交媒体工具的普及使他们能够在网络空间中与本民族和其他各民族加深互动、参与普遍社会议题及进行各种意见表达,帮助其与各民族加强沟通理解、形成共识,发挥影响线下世界的强大力量。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的网络表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新媒体为维吾尔族意见表达和多民族间沟通共识提供新的可能

  在全球化、现代化带来的冲击之下,维吾尔族与很多其他民族一样,都面临着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和族群共识重塑问题。维吾尔族的困扰,源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对族群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冲击。维吾尔族的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的各类社会问题,都因新疆特殊的地缘、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蒙上更复杂的色彩。特别是2009年“7·5”暴力恐怖事件后,维吾尔族面临着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危机,以及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宗教认同等多重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张与矛盾。

  当遭遇新的认同涌现、旧的认同复活、现存的认同变迁①这样复杂的现实情境时,传播媒介往往成为人们用来化解危机、寻找自我、建构集体认同的介质和工具。网络空间消解了时空边界、身份地位、家庭阶层等社会背景差异,赋予那些处于现实社会边缘、少数的群体和个人拥有同其他人同等的表达机会。正如美国传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所言,网络“为那些原本可能社会生活狭隘的人们提供了社会联系的机会,为那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的群体提供公开表达自己的机会”。②身处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卷入网络社会,在网络空间出场、发声、行动,成为网络族群与学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典型群体。对于维吾尔族来说,个别地区的宗教原教旨主义,以及人口流动加速、现代生活与保守文化碰撞而凸显出来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教育等诸多矛盾和问题,都深深嵌入网络空间中。在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网站等各种网络空间,维吾尔族与其他各民族共同出场,在许多领域积极发声、表达诉求,民族个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通过互联网使用行为得以彰显。

  社会化媒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并常态化,各种与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权利诉求等相关的议题、争论、行动等,都有可能成为连接线上世界与线下生活的纽带,并且促成和加强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现实地理空间中分散在各处的维吾尔族网民在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中找到了发声的场域,线上互动话题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线上社会关系延伸并与现实社会关系缠绕交织,将诸多分散意见汇聚成更具代表性的力量,进而发出集体声音,比如对极端思想的集体抵制等。维吾尔族网民在网络社会中藉由新媒体使用可能促生的民族进步与社会结构变革力量,不容小觑。

  新媒体成为少数群体身份建构的重要工具,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新媒体重新定义了少数群体身份建构的新情境,并成为其身份建构的强大武器。新传播技术重新定义了广义的他者,以及“广义的他处”;③不仅可以融合公共与私人空间,形成新的群体格局,并且重新区分了群体的界限。信息传播技术构建的全新“信息场景”,不仅成为研究者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少数群体身份认同的新情境与新场域。

  新媒体与身份认同的研究,始终伴随新传播技术进步及不同形态的演进。传统的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介及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介形态,相继被纳入身份认同研究中。美国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将新传播技术与认同进行关联,研究了一种既包括物理场景,也包括由媒介所创造出的“信息场景”的新社会场景观念。在他看来,“电子媒介以各种方式将地域和经历同化,并且已经成为连接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共同基础,不论我们的身份和地位如何”。④此外,键盘作为一种新的互动,发起了绝大多数的现代交流和一种选择、组织和呈现信息的新传播模式。这种新模式重塑社会活动,促进或塑造新的实践,也为自我发展和认同创造了新环境,为集体归属和动员提供了新机遇。

  不同的信息传播技术塑造了不同的信息传播环境。近年随着社会化媒介的兴起和应用,BBS、MUDs、Blog、Facebook、Myspace、Twitter、Youtube等不断成为社会学、传播学者研究身份认同问题的落脚点。学者从受众的能动性、主动性出发,从关注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慢慢转向用户如何使用新媒介,将新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问题勾连在一起,目的是探讨不同族群、性别、年龄的使用者(受众)如何通过新媒体进行身份认同建构。而在这些研究中,不同种族、民族、族群的在线身份建构是研究者最关注的问题。国外学者曾经用“数字酷儿”的概念来指代网络上的少数群体;散居海外的移民,利用数字媒介,超越物理社区和接入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同家人和祖国保持联系,并在新媒介与技术的较量中形成在线族群社区,传承族群文化、强化认同。⑤很多类似的研究都显示出新媒体在少数群体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

  此外,匿名性与超越匿名性也成为研究少数群体身份认同表达与建构需要关注的网络空间特征。长期以来匿名性一直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情境特征,多数早期的研究都集中于匿名环境中聊天室、论坛的在线身份认同建构。许多学术研究认为互联网身份是匿名的、多元的和碎片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提出“身份嬉游”,认为在早期的线上虚拟生活的匿名环境中,身份能够被打破成碎片,被解构和重构。⑥然而,近年发展壮大的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工具以及各种在线约会网站等社交平台,突破了互联网的匿名性特征,出现大量的实名在线交往实践。这种新的网络环境建构的身份,有别于其他匿名网络环境中建构的身份。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网民在线实践与身份认同的关注,必须洞悉信息传播技术的特征与网络空间的特性。

  全球化背景下维吾尔族的网络表达及身份认同问题在国际学术领域也日渐受到重视。目前海外对新传播环境中维吾尔族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关注维吾尔族散居者,即那些维吾尔族移民社群,包括离开新疆到内地的维吾尔族人群。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维吾尔族散居者的互联网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网络民族主义的表达、维吾尔族散居者的网络社会运动几方面。研究多从互联网使用及新兴的社交媒体使用为切入点,如Youtube、Facebook等,从而多方论证新媒体对于散居维吾尔族人离散认同的影响。很多研究不仅将身份认同理论与受众媒介使用进行结合,而且在互联网这种极具后现代传播特性的传播技术情境中,通常进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集体认同研究。国内也逐渐有学者基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的研究框架,从媒介使用和族群认同等角度,以新媒体环境下的维吾尔族群为对象展开研究。

  重视新媒体环境下维吾尔族的网络表达,洞悉完整中国

  中国的国情和新疆的区情都是复杂和面临各种挑战的。新疆是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在内的诸多民族的家园,也是与“三股势力”(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最激烈的阵地。“三股势力”试图对维吾尔族多种身份认同的取向产生影响,不仅对维吾尔族群认同形成了困扰,也对国家和社会认同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当前新疆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复杂艰巨的社会背景下,探究和引导新媒体环境下维吾尔族的网络表达及身份认同建构,不仅有助于解决维吾尔族个体意义上“认同的困惑”,也有助于高度的社会凝聚力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推动新疆各族群众形成共识、打赢与“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战,而且对于增强各族群众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视并关注新媒体环境中维吾尔族的网络表达及其对身份建构的作用,既是对卷入网络社会的维吾尔族群的现实观照与体察,也是洞悉完整中国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对于多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中国来说,维吾尔族之外的其他民族,虽然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历史和发展状况不同,但也一样遭遇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也在新媒体环境下迎来网络表达和认同机遇,这个领域非常值得国内学者重视和深度挖掘。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5BXW0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860018)、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BS150122)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王成兵:《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③④【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视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Rak,J..The digital queer: Weblogs and internet identity. Biography. 2005.28(1)

  ⑥【美】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份认同》,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作者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