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互联网+”思维下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转型

2016-07-03 17:04:25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下   作者:张梦心 张允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掀起中国媒体行业转型的浪潮,作为我国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应树立创新理念,从机制、方法、手段及业


主持人的话: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跟汉语言媒体一样,应当拥抱新思维,通过打造个性化产品、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构建融合型媒体平台等措施来应对受众流失等问题。本期第一篇文章,分析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各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毒瘤。各国政府为了遏制恐怖主义,普遍对涉恐报道执行了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本期第二篇文章,对我国涉恐报道政府规制的实践和原则取向等进行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韩晓宁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掀起中国媒体行业转型的浪潮,作为我国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应树立创新理念,从机制、方法、手段及业态等角度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转型之路,即从新闻生产环节、信息销售环节、效果管控环节、全格局的布局环节实现关键转型。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提出新的挑战

  就传统媒体转型而言,要从“互联网+传统媒体”发展为深层次的“传统媒体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互联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即:机制方面革新新闻生产环节、方法方面整顿信息销售环节、手段方面创新效果管控环节、业态方面调整全格局布局。

  1.机制层面,传统媒体生产环节需“+”新生产组织方式及新技术体系

  首先,就生产组织方式而言,“互联网+”不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要求新闻生产部门内部组织结构重组,从而使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逐渐产生。其次,“互联网+”技术领域新的基础设施的形成进一步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技术层面的挑战。

  2.方法层面,传统媒体销售环节需“+”新经营理念及新售卖渠道

  生产环节的变革需要销售环节的主动配合,用对变革方法,才能找到符合时代的发展之道。正确的、符合时代背景的经营理念,将催生出新颖的售卖渠道,形成新型的商业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促进媒体行业不断进步。

  3.手段层面,传统媒体效果管控环节需“+”新受众观

  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受众的地位与日俱增,扮演角色日益多元化。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将持有三方身份:信息的接收者、使用者与创造者。受众的地位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再一次被强调,体现为:受众向用户转变,传统媒体所面对的读者、听众、观众等传播受众转变为了用户。“用户思维”强调了用户的驱动效果,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反复检验着“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4.业态层面,传统媒体全格局转变需“+”新生态产业价值

  这个“新”字体现在传统媒体所处的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由其所衍生出的新生态产业价值链。全格局的转变要求传统媒体不仅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更要借着此次融合将产业升级列入计划,传统媒体生存之道就此延伸。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发展现状

  200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55个少数民族中,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现在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已成为大众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

  1.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形成双语及多语种传播模式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维护下、双语教育的推进下、媒体语言多样化的需求下,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双语传播模式成为基本传播模式,并且在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形成了多语种的传播模式,即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多语种大众传播体系。例如,西藏“藏汉双语传播”模式成为西藏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新疆也已形成“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锡伯语、柯尔克孜语、汉语”等多语种传播体系,新疆多数媒体呈现多语种并存的形式。

  2.少数民族语言传统媒体受众流失现象不容忽视

  西藏地区藏族受众接触、使用最多的是电视媒体,其次是网络、广播、报纸等,电视的接触频率是39.1%,广播是24.5%,报纸是16.4%,网络是20%;①由此可见,电视、广播、报纸三类传统媒体虽仍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网络等新兴媒体也不容忽视,在新旧媒体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语言传统媒体的受众正在日益流失。

  3.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与受众互动渠道狭窄

  少数民族多聚居于较为偏远的农区或牧区,受语种及教育程度等限制,对于用母语进行传播的媒体依赖程度更高。但由于经济条件、交通条件限制,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等问题,与受众互动的渠道少之又少。以上现象致使少数民族受众选择范围较窄,且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4.少数民族语言媒体融合趋势加强

  为了加强朝鲜族网络媒体和手机新媒体建设,2010年“朝文黑龙江新闻网”建立,该网站重点突出“视频”“图片”,加强了“黑龙江”“招商引资”“策划专题”等内容,激活了博客、论坛等互动板块。②2014年12月30日,天山网和央视网合作构建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少数民族语新媒体传播平台正式上线,包括具有直播、点播功能的维吾尔语视频网与哈萨克语视频网。此次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利用中央媒体的平台优势及地方的少数民族人才与资源优势,实现了视频资源整合,并有适合电脑网络及移动终端传播的原创视频制作,进一步推动了少数民族语言新媒体传播平台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转型路径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受众流失且互动渠道单一的事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谋求转型发展。

  1.生产机制:通过双语或多语模式拥抱互联网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要想做到“互联网+”时代的全网络化生产,通过双语或多语模式拥抱互联网是第一步。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让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媒体全面拥抱互联网,不仅要关注其经营管理、平台、内容以及渠道融入互联网的程度,而且要实现新闻生产部门内部组织结构重组,形成“中央厨房生产,不同餐厅分发”的新闻生产新模式。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型思维的转变,是其创新发展之路的起步。要争取建设成新型网络化生产关系,转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内容+新媒体平台”的生产机制,依托“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以此联通新的技术体系来构建媒体新型管理资产的系统和分发内容的系统,达到完善生产环节转型的目的,保证信息及时、有效、大范围地传播。

  2.销售方法:多元化销售渠道是途径,社区平台是目的

  “+”新经营理念:企业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面融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内容、渠道、经营管理以及平台拥抱互联网即可,还要将媒体的企业思维与“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深层次思维全面融合。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应力求做到将“互联网+”思维与企业思维融合,将互联网作为销售环节的技术支持,以企业经营理念作为指导,整合新旧各类媒体资源,将内容优势与平台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使传统媒体转型成功。在此基础之上,还能为少数民族语言受众提供更多的互动平台,缓解其互动平台缺乏及互动形式单一的问题。

  “+”新售卖渠道:多元化渠道与社区平台。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和聚居区域的原因,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化媒体更多地应该承担社区平台的作用。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应运用“互联网+”的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基础设施,寻找多元化的售卖新闻信息、广告及其他信息产品的渠道。随着大数据浪潮的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媒体需要注重互联网经营开发的APP平台,将线下社区资源和线上平台打通,发挥平台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生活资讯等功能,既能满足不同民族语言的受众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又能解决远距离且硬件设施落后带来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以此吸引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受众。

  3.管控手段:用户驱动个性化产品管理是动力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革新转型之路的关键,即:受众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推动“互联网+”媒体产品创新。少数民族语言媒体转型应注重通过大数据资源的挖掘,获取本民族受众需求,细分受众群体,精确定位受众喜好,进行产品改进,以此掌控媒体传播效果。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语言媒体转型也应培养新的受众观念、定位受众群,进行个性化的媒体精品打造,塑造自身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转型过程中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个性化媒体为主要方向,结合目标受众群体需求,为其量身打造出个性化的媒体品牌。

  4.业态变革:立足民族文化,连通产业价值链是关键

  “互联网+”浪潮已经颠覆了过去的媒体生态环境。双向进入、开放、激活、整合和服务是平台型媒体构建的关键。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从业人员数量有限,且资金短缺现象较为普遍,建立简单双向的融合性媒体经营平台,将为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传播速度及传播效率开启新的篇章。“方便快捷”及“内容为王”的平台型媒体将为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寻求发散式高品质的媒介融合道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立足本民族文化开发,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才能实现更多价值。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4BXW038)“哈萨克语主流媒体对新疆边境牧区受众的国家认同舆论引导能力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赵丽芳:《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受众对母语媒介的接触与使用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8期,第57页

  ②齐辉:《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J],《少数民族新闻传播》,2013年第2期,第17页

  (张梦心: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张允: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