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民国时期的《天山日报》与新疆社会发展

2016-12-05 14:38:23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下   作者:李宏刚 杜松平

摘要:  新疆最早面向全疆发行的现代报纸是创刊于1929年4月的《天山日报》,是当时新疆省边防督办公署和省政府的机关报,也是后来《新疆日报》

  新疆最早面向全疆发行的现代报纸是创刊于1929年4月的《天山日报》,是当时新疆省边防督办公署和省政府的机关报,也是后来《新疆日报》的前身。它是金树仁和盛世才用来统治新疆的宣传工具,但客观来讲也对新疆现代意义上的多民族社会形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新疆最早面向全省发行的现代报纸

  新疆最早出现的报纸是诞生于1910年的《伊犁白话报》,但该报仍为旧式报纸形式,并可折叠装订如一般的线装书,并不具备现代报纸的特征。此后,新疆曾先后出版过《新疆公报》和《天山报》,但其内容大多为官方文书,更称不上现代报纸。1929年4月15日,金树仁主政新疆后不久便创办了《天山日报》。创刊后的《天山日报》位于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用汉文出版(金树仁在创办《天山日报》时曾有过出版民文报纸的计划,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四开四版周六刊(周一无报),新闻纸竖排铅印,报纸共有四版(一版为国内外新闻,二版为本省新闻,三版为专电,四版为文苑专栏),不仅有国内外新闻和本省新闻,而且设有副刊,已经具备了现代报纸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天山日报》每期发行1500份左右,除了在全疆各区县发行以外,还发行到了一些内地城市,可以说是新疆最早面向全省和全国发行的现代报纸。

  维护国家统一、启迪民众智能

  关于《天山日报》的创刊动机,金树仁在《省政府金主席呈报就职后兴办各项政务情形文》中指出,由于新疆过去实行愚民政策,而且从未创办过真正的报纸,结果导致了“民智昧瞀,素乏新知”,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文化状况,就需要“创办报纸以启迪智能”,而创刊后的《天山日报》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阐扬三民主义之真谛”,引导新疆各族民众成为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进而使“人人有爱国爱党之思想”。①由此可见,《天山日报》的创刊动机就是“开通民智”和“宣扬三民主义”,而金树仁在为《天山日报》亲笔题写的开幕祝词中也将《天山日报》视为“领导启牖”和“阐扬党化”的宣传工具。②报社编辑刘光汉与何尚志等在一份给金树仁的呈文件中就曾指出,“现值国家统一,中央政府实行三民主义,新疆亦遵奉中央命令,而编辑等又效忠于本主席”。③

  逐渐完善的报社组织机构

  金树仁统治时期的《天山日报》并没有正规的组织机构,报社的运营仅靠几个编辑和一个经理维持。金树仁在《关于以公报局改设天山日报一事给潘树基的公函》中曾提到:在《天山日报》创刊初期,由刘光汉担任“总核当载之件”的编辑主任,孙士隽与何尚志担任编辑,潘树基担任经理负责报社的财务、人事和印刷等各项事务。④1933年4月,盛世才掌握了新疆军政大权以后,逐渐加强了对《天山日报》的控制,并对报社的组织机构进行了改革。1935年1月,报社开始实行社长制,同年5月增设编辑长(总编辑),并建立了编辑部、生产部和发行部。1935年1月,盛世才分别委任宫振翰和郎道衡为正副社长(后来宫振翰被调离报社,社长由郎道衡继任),同年5月盛世才委任苏联共产党员张逸凡(化名万献廷)为报社编辑长,同年9月盛世才将郎道衡调离报社后(调往喀什担任教育局兼新疆日报喀什分社社长),又委任张逸凡为报社社长、傅希若为副社长兼编辑长。

  简陋的印刷设备与办报条件

  创刊初期的《天山日报》,不仅印刷设备极其简陋,而且印报所需的铅字和新闻纸非常缺乏,同时报纸的编排印刷技术水平也不高。在印刷设备方面,只有一个印报车间和一台手摇平板印刷机。在纸张供应方面,1931年,报纸因缺乏新闻纸而改用白棉纸印刷,单面铅印,日出两版,篇幅也相对变窄,直到1932年才恢复使用新闻纸印刷。1933年冬天,马仲英围攻迪化城时,因报社无纸,《天山日报》曾一度使用写春联的红纸背面印刷。也正因为如此,宋念慈曾讥讽金树仁统治时期的《天山日报》所呈现出完全是一幅“东倒西歪、字迹模糊的褴褛像”。⑤关于报纸的消息来源,由于新疆交通闭塞,通信设施落后,创刊初期的《天山日报》上的外省新闻和国际新闻大多是转抄内地邮寄来的报纸,后来报社也使用收音机收听抄录来自南京的新闻广播,但往往因为信号不好而听不清楚,最后还是不得不去转抄内地报纸所刊登的消息,报纸的时效性得不到保障,很多新闻见报的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竟然相差一两个月。盛世才时期的《天山日报》在印刷设备、编排技术和消息来源等方面均有了一些改进,但报纸的时效性依然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报社没有固定的校对人员,报纸上经常出现错别字,比如把“陆军医院”印成了“陆军酱院”,把“苏联大使馆”印成了“苏联大便馆”,为此宫振翰曾批示“酱院可恕,便馆难饶”,⑥此事虽然在当时传为笑话,但也说明了报社的办报条件依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由政府出面聘定访员和消息员

  创刊初期的《天山日报》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就是人员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树仁曾发训令:“迪化最近开办之天山日报社函称,发刊日报首重消息灵通,拟于各道区聘定访员一人,随时报告各道区政闻及社会消息。能由各行政长署内职员担任最为妥洽,由卑社酌给津贴,俾资投稿。除塔城、阿克苏两区已经聘定不计外,余区应聘访员应由钧府电达各行政长,就所属职员中访定一人兼任,至于津贴及报告消息等手续,俟各行政长访定后,再由卑社与访定人员函商办理。”⑦这种由政府出面聘定访员和消息员的做法不仅扩大了报纸的消息来源,丰富了本地新闻的内容,而且为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日报社的通讯员制度和通讯网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1936年初,创刊不久的《新疆日报》便制订了《新疆日报社通讯员简章》,到1936年年底时,新疆日报社在全疆范围内的通讯网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通信员的数量增加到93位,一月内收到的稿件达300余件。⑧

  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从报纸的宣传内容来看,金树仁统治时期《天山日报》不仅极力宣扬“三民主义”,而且积极开展了旨在揭露“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天山日报》就经常在要闻版和副刊上刊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和各界人士声讨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稿件,如1931年11月21日,报纸二版的头条消息就是《举国一致共驱倭奴》,同年11月29日的报纸副刊上还发表了《仇日歌》和《抗日救国歌》等抗日救亡歌曲的歌词。盛世才在掌握了新疆军政大权之后便确立了以“反帝”和“亲苏”为主要内容的六大政策,而与之相对应,盛世才统治时期的《天山日报》也积极开展各类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仅经常报道东北和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经常批评蒋介石的“攘夷必先安内”政策和“不抵抗主义”。例如,在1935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四周年时,《天山日报》就出版了“九一八专号”纪念特刊。

  积极塑造苏联“友好邻邦”的媒介形象

  盛世才统治时期的《天山日报》还努力营造中苏友好氛围,积极塑造苏联“友好邻邦”的媒介形象。1935年,新疆省政府向苏联贷款500万金卢布,《天山日报》不仅及时报道了贷款合同的签订仪式,而且针对此事件配发了社论,并在社论中强调苏联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友好邻邦”。盛世才在一次有《天山日报》记者参见的省府会议上曾经提到,“本来这不是一个省政府所能擅自决定的,但是政府目前的窘困如果不设法打开,不用说对人民的诺言无法兑现,就是军政开支也难以维持了。在中央政府不能给我们任何救济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坚定地接受友邦向我们伸出的友谊之手。我们既没有因此出卖祖国的尺土寸地和主权,而友邦也决不会提出任何附带条件”。⑨

  宣传政府的政策纲领和建设成就

  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金树仁和盛世才都非常注重利用《天山日报》宣传政府的政策纲领和建设成就。宋念慈在回顾“四月革命”(1933年4月12日,陶明樾、李笑天和陈中等人发动的旨在推翻金树仁统治的军事政变,盛世才凭借这次政变掌握了新疆的军政大权,后来便将其定性为“四月革命”)后《天山日报》所肩负的任务时曾指出,《天山日报》肩负着向民众解释政府的政策纲领的使命,而当马仲英围困迪化城的时候,《天山日报》又肩负着鼓舞全城民众和激起民众必胜信心的责任;省城解围后,《天山日报》则又肩负起了促使民众返回家园、建设家乡和加强团结的任务。⑩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报纸在“宣传动员”和“凝聚共识”方面所具有的巨大能量,盛世才决定扩大《天山日报》的办报规模,并于1935年12月将其改名为《新疆日报》。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金树仁和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限制,民国时期的《天山日报》在办报条件、办报规模和办报质量等方面的发展都很缓慢。但是作为《新疆日报》的前身,《天山日报》在民国时期新疆报业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所积累下来的办报经验直接为《新疆日报》所继承,并为20世纪40年代初期《新疆日报》跻身全国报业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金树仁:《省政府金主席呈报就职后兴办各项政务情形文》,《新疆省政府公报》,1929年3月第1期,第89-90页

  ②新疆档案馆档案,文1-1-24,《天山日报开幕祝词》,1929年

  ③新疆档案馆档案,文1-1-24,《呈往年北京既各省报社大概情形及今后编辑等应守规则》,1929年

  ④新疆档案馆档案,文1-1-24,《关于以公报局改设天山日报一事给潘树基的公函》,1929年

  ⑤⑩宋念慈:《十年来新疆的新闻事业》,《新新疆》,1943年第1期,第76、77页

  ⑥郎道衡:《〈新疆日报〉的片段》,《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⑦新疆档案馆档案,政2-2-743,《关于天山日报社事宜的训令代电》,1929年

  ⑧傅希若:《新疆日报工作报告——傅副社长在总会干事会议上的报告》,《新疆日报》,1937年3月24日,第2版

  ⑨蔡锦松:《盛世才在新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李宏刚: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杜松平: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