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如何做新媒体时代的“传媒工匠”

2016-06-12 00:31:07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上   作者:易艳刚

摘要:  对传媒业来说,工匠精神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的采编理念,也代表着传媒业的转型方向。

  自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之后,这个词迅速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谈资,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与此相关的媒体报道。在各种公开讨论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已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被诠释成了一种积极的精神理念。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即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按照以往的经验,越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呼吁的东西,在现实中就越稀缺。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民话题,是因为人们发现中国文化中“尚巧”“求精”的传统在传承上出了问题——现代社会越来越浮躁,真正意义上的“工匠”在很多行业已经不复存在,“慢工出细活”似乎被人们当成了一种“过时”的理念,而大多数从业者所创造的产品有数量无质量,经不起时间检验,也缺少竞争力。

  重新发掘工匠精神的价值,用工匠精神指导创新和实践,是很多人思考转型升级命题时给出的路径。在媒体行业不断遭遇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值得新闻工作者思考的是:如今传媒行业乱象频出,是否与工匠精神的缺失有关?在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行业应该如何培育优秀的“传媒工匠”?

  传媒业呼唤工匠精神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传媒业要获得受众的“好评”和“点赞”,也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生产新闻信息产品的全过程。

  但从现实来看,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传媒业的冲击越来越频繁,浮躁化、功利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日渐突出,恶化了传媒业的行业生态。一方面,一些新闻从业者的心态变得很浮躁,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压过了对新闻理想的坚守,缺少成为“传媒工匠”的职业追求;另一方面,“标题党”大行其道,“攒新闻”成为惯常手段,“假新闻”防不胜防,也严重损伤了传媒业的公信力。

  为何会出现这些乱象?

  首要原因是现阶段的传媒业正处在剧变时期,这种大背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全局式的。不容否认的是,曾经有过“黄金时代”的传媒业正在滑向一个低谷,不仅传统媒体深受“纸媒消亡论”的困扰,新媒体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身处“寒冬”,新闻从业者在生产新闻产品的过程中,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

  其次,商业化对传媒业的冲击不容小觑。在商业化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传媒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侵蚀。面对经营压力,一些媒体和媒体管理者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粗制滥造的“短平快”产品成为主流,“精品力作”成为奢侈品。同样是因为商业力量、资本因素的介入,新闻成为营销主战场,各种炒作式报道、策划式报道显著增加,传媒业的专业性、独立性打了折扣。

  有很多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技术是导致传媒业乱象的罪魁祸首,这种认识其实值得商榷。新的传播媒介、新的信息格局,对传媒业固然有一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但影响未必像一些人想象得那样消极。媒介技术具有强烈的工具属性,很多问题并非出在新媒体本身,而出在那些利用新媒体的人身上。只看到新媒体的“破”而看不到“立”,甚至将新媒体视为洪水猛兽,都是不理智的做法。事实上,无论是在“一杯茶,一份报”的传统场景中,还是在“多屏互动”的新媒体语境下,那些匠心独运、扣人心弦的新闻作品,依然是受众最想看、最愿看的内容。认清传媒业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工匠精神贯穿新闻信息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对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与工匠精神

  近些年,关于新媒体加剧信息传播碎片化、低俗化、浮躁化的批评很多,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声音尤其响亮。单从局部和个案来看,新媒体确实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与之相关的批评能说得通;但从整体和趋势来看,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传媒业“新媒体改造”的大幕已经拉开,没有哪家媒体能视而不见。

  有不少人都先入为主地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产品大都是粗制滥造的,或是认为新媒体时代与工匠精神南辕北辙。其实有必要指出的是,今时今日人们倡导工匠精神,并不是偏执地认为过去的东西一定比现在好,甚至拒绝新事物;只要勇于创新,善用新媒体工具,同样能够创作出精良的新闻信息产品。传播载体的更新,传播格局的变革,必然会催生新的传播内容。腾讯公司2012年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植根于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微信公众号,用很短的时间就颠覆了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渠道。尽管数以千万计的微信公众号良莠不齐,但其中也不乏精品。

  《外滩画报》原总编辑徐沪生2014年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一条”,就是新媒体时代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这个文艺范儿的微信公众号,自一开始就在细节上力求精益求精。从短视频的拍摄、剪辑,到文本撰写、版式设计,“一条”都试图带给订阅者最极致的观赏和阅读体验。这个完全脱胎于新媒体环境的内容平台,当初用15天时间吸引了100万关注者,如今已是自媒体领域的“超级大V”。

  新媒体时代与工匠精神的结合,不仅体现在它能催生“一条”这样的新产品,更在于它能为传媒业带来更多可能性。近些年,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遭遇严重冲击,但有些传统媒体几乎已经放弃的报道样式,在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改造”实现了“逆袭”。这一类情况,以特稿报道和非虚构写作最为典型。

  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在传统媒体时代表现平平,但在目前,“正午故事”“谷雨”等多个非虚构写作平台,正在靠高质量的故事“圈粉”。其中,《时尚先生》杂志旗下的“Esquire特稿实验室”表现尤为抢眼,该平台不仅推出了《大兴安岭杀人事件》等众多优质稿件,还尝到了“媒体孵化影视剧IP”的甜头——今年上半年,已卖出《太平洋大逃杀》《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两篇稿件的影视改编权。

  不管是那些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非虚构写作平台,还是那些爆红网络的精彩故事,都可以视为工匠精神的成功。相较于普通新闻稿件,这些非虚构写作在采访、写作、编辑等环节,更注重品质把控、品牌塑造,最终呈现给受众的不再是“新闻易碎品”,而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新闻艺术品”。新媒体平台则发挥独特的渠道优势,给这些稿件找到了最合适的读者,让幕后的“文字匠人”直接受益。这些事例表明,只要运用得当,工匠精神的价值在新媒体时代会进一步彰显。因此,新闻从业者没有必要将新媒体当成传媒业的“破坏者”,相反,新媒体技术、平台蕴含无限可能,完全可以成为推动传媒业转型的“建设者”。

  如何培育“传媒工匠”

  传媒业与制造业有异曲同工之处,最核心最本质的都是“品质”。新闻写作既是创作过程,又是制造新闻信息产品的过程,对传媒业来说,工匠精神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的采编理念,也代表着传媒业的转型方向。当务之急,就是要反思传媒业存在的问题,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培育出更多的“传媒工匠”。

  首先,要在“专业”上做好文章。“艺痴者技必良,书痴者文必工。”每一个能工巧匠取得成功的背后,都有异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每一个精品力作之中,都凝聚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功力积淀。从事新闻工作,也要发扬钟情于事的工匠精神,抱着创一流、出精品的端正态度,反复拿捏推敲每一篇文章,尽量让每篇文章字字珠玑、句句凝练、篇篇精品。

  在提升专业技能的问题上,有一个需要澄清的误区是,有些媒体为适应“全媒体”新形势,提出了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口号,但从新闻实践来看,这种培养思路未必有效。“全才”通常不会是“匠人”,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当下,让编辑做编辑的事,让文字记者做文字记者的事,让摄影记者做摄影记者的事,其他各岗位也都如此,才可能在各自领域培育出“传媒工匠”。

  还要通过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来改善从业环境。传统媒体在中国舆论体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呈现出一片“夕阳产业”之景。在一个人心不稳的行业里,大量从业者处在为稻梁谋的状态,工匠精神很容易成为奢谈。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媒体要为新闻工作者创造稳定的从业环境,通过“新媒体改造”打造新平台,让新闻从业者能“慢工出细活”、打造“精品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还包括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文字生产者所受的保护,和那些打造工艺品的工匠相比要脆弱得多。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结果就是有工匠精神的媒体从业者历时数月精心打磨的作品,被别人在几分钟内零成本盗用。把知识产权保护的短板补齐是当务之急,如果能像“Esquire特稿实验室”那样再往前一步,促进新闻作品增值,更有助于培养“传媒工匠”。

  当然,培养“传媒工匠”,还有一个知易行难的努力方向,那就是苦练新闻业务基本功。没有新闻业务基本功的支撑,“传媒工匠”就会成为空谈。这其中,提升防堵差错的能力至关重要。在2014年新华社“新锐青年”评选活动中,《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编辑张玉亮最终胜出,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近些年所编辑的1700多个新闻版面,没有出现过一个错别字——这其实也算工匠精神的体现。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也不管媒介传播形式如何更替,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都拥有独特的价值。在全民皆谈工匠精神的时代,正确认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传媒工匠”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社会大有裨益。

  (作者为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主任助理)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