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不负记者的使命担当

2022-06-15 16:54:32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6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青年记者》的栏目设置中,我最看好的是记者部落。理由有二:  一是文如其刊——《青年记者》。虽然部落中的名记们已不再年轻,但归

  《青年记者》的栏目设置中,我最看好的是“记者部落”。理由有二:

  一是文如其刊——《青年记者》。虽然部落中的“名记”们已不再年轻,但归来仍是少年。有真情,有性情,有激情,以不变应万变的依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是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中国新闻传播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为重心。

  今天我们如何做记者?或者换句话说:什么样的记者今天才配“记者部落”中的C位?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的一次发言是在半年前记者节时央视的一次云创论坛上——记者的力量。具体设计是:以2021年央视的几内亚和阿富汗战事报道、云南野生大象迁徙报道和孟晚舟回国报道为个案,邀请参与这三个报道的记者讲述背后的故事,并由专家点评总结,重点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我的任务是作为点评嘉宾谈谈对大象迁徙报道的评价等。

  我的点评大概是这样表述的:“一路‘象’北同象行”的报道团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大象不睡我不睡,走近你,更懂你,为观众,为全世界讲述了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中国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鲜活的、不可多得的范例。而就记者的初心和使命而言,“一路‘象’北同象行”的成功实践,有力地回答了记者这个职业面临的一个时代命题:在传播技术和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老一辈记者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还行不行?贴近实际、深入采访还能不能?脚板底下出新闻还灵不灵?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如今有的青年记者要不整个抖音快手短视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甚至当个“网红记者”也成了某些人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是有了“一路‘象’北同象行”的系列报道,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四力”对打造新闻“铁军”、确立新闻立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四力”中,脚力是排在第一位的。贴近生活、深入采访,站在重大新闻的报道现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优秀记者的秘籍和法宝永远不会过时。记者走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记者的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永远在路上。

  如果说“一路‘象’北同象行”仅仅是记者永远在路上的可遇不可求,那么“记者部落”中出场者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则是既可遇也可求,所谓殊途同归,一路风景。试举给我印象更深刻的其中几位:

  “初心就是做一名好记者”的新华社记者王文志。2020年,在众多媒体纷纷撤销调查报道部门的时候,《经济参考报》设立了“调查报道室”,王文志出任主任,成为“最美逆行者”。从青海祁连山木里非法采煤,到北海地坛公园暗藏高端会所,这位调查记者的使命和兴奋点始终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对我来说,记者工作一开始只是个谋生的手段,但现在不是了”。因为,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时刻听从内心的召唤——不负记者的使命担当。

  秉承“记者要为历史留好草稿”信念的大众日报记者逢春阶。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位耕耘副刊和文化版面30年的老记者,却把“到现场去”奉为专业信仰,视为践行“四力”的基础。脚沾泥土,肩担使命,他甚至可以和一线记者一样,奔赴武汉战“疫”的最前线。

  媒体“她力量”中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女编辑们。在重大主题报道和突发事件中,“拿起笔能写,举起话筒能说,端起手机能拍”成了她们的标配和常态。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心细致和细腻情感,爱岗敬业,展现风采。

  这些便是“记者部落”中N张面孔的惊鸿一瞥,“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就我个人而言,他们让我如数家珍、情有独钟的深层原因,三十多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的结尾已经说得很明白:“新闻学的研究,勿忘记对人的研究——那些在新闻传播中的历史的人、现实的人、实践的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中国第五代记者》。这里,不妨把三十多年前我的划分罗列出来,看看当代记者是第几代?

  第一代,以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报人为代表,他们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愤世嫉俗,大声疾呼。

  第二代,以张季鸾、胡政之等民族资产阶级报人为代表,人们常以“小骂大帮忙”来概括他们的办报倾向和个人风格,评价他们时常常带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蔑视。但是,他们毕竟骂过,毕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缝隙中艰难地生长过,他们的动静疾徐、生死歌哭,谱写了中国报人的一曲历史悲歌。

  第三代,以范长江、邹韬奋等为代表,他们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白色恐怖中显示了独立的人格,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历史觉醒。

  第四代,即人们通常界定的当代老记者、名记者。这是一个群体,他们以我们党的新闻媒介为活动舞台。这一代人历经了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的荣辱兴衰,他们有令人惊叹的光辉业绩,也有不堪回首的痛苦历程,他们跨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阶段,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

  第五代,崛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表现方式是长篇的深度报道——气势磅礴,构思宏大,穿越时空,谈古论今。这一代记者是全新历史时期的一代,是改革开放的一代。

  今天,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六代记者,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媒体困境——报纸的休刊和缩版、频道的关停并转。而传媒在商业化、市场化道路上的一路狂奔中,对行业自身伤害最大的是业内精英的大量流失。耐人寻味的是,曾经不仅体面更有光环的记者,陷在阵地萎缩、收入降低的窘境中,报纸没了“厚报时代”,但新闻传播的研究性刊物却变得越来越厚了。而且,原本记者采编业务心得交流占比较大的刊物,也渐渐“学术”起来——不谈点儿元宇宙、直播带货、流量变现等含金量话题就显不出自己的前卫;不整点儿“言必称希腊”就显不出自己的高端。问题是:这一薄一厚、一多一少之间仅仅是大白话的“赔本赚吆喝”?仅仅是“回归学术”的自嗨?

  不客气地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课题经费导向、职称晋升导向、评级评分导向、非升即走导向的直接反映。所谓学术垃圾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并不罕见,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新闻是“易碎品”,而一些研究新闻的“成果”更加易碎。

  记者是小史家,史家是大记者。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代中国记者,他们昨天的苦难辉煌、今天的使命担当、明天的伟大梦想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被传播,被点赞。这就是我心目中“记者部落”栏目的奋斗与追求、光荣与梦想。这是另一种不负记者的使命与担当:为不负使命担当的记者摇旗呐喊、鸣响礼炮。这正是“记者部落”栏目“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最让人尊敬的地方。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