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技术赋能:全媒体触达的破局之路

2023-06-08 15:53:33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3月上   作者:商艳青

摘要:  摘 要:本文以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践为基础,分析探讨技术赋能与新闻触达、传播效能之间的关系。主流媒体的科技赋能能力对于新闻触

  摘  要:本文以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践为基础,分析探讨技术赋能与新闻触达、传播效能之间的关系。主流媒体的科技赋能能力对于新闻触达和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媒体触达使新闻受众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获取最新新闻,形成更加细腻的新闻体验。同时,也让新闻媒体可以有效地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共事务的发展和舆论引导。

  关键词:技术赋能;融合发展;新闻触达;全媒体触达;传播效能

  研究背景与关键概念界定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新闻传媒业,对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及传播模式产生变革式影响,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是新闻舆论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致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各大主流媒体基于数据驱动、技术赋能、顶层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四重逻辑,不断改进科技赋能新闻触达的水平和深度,要在舆论资源集聚的互联网环境中,通过技术赋能,促进深度融合,构建“中国梦”话语体系,进一步提高传播效率,提升新闻体验,引领主流舆论。

  在中宣部指导下,经科技部批复,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实验室在媒体深度融合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不断突破,在媒体融合应用上不断延展,在舆论触达引领上不断破题,为全媒体不断开拓新闻发展的边界,为新闻变革提供持续的动力引擎,实现新闻舆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样态,使新闻舆论发挥最大化传播效能,精准触达受众。

  “触达”一词原为广告业用语,可以理解为接触到客户和客户发生关联。触达量和触达率是衡量推广活动和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借用广告界“触达”一词,我们理解“新闻触达”含义,指媒体机构向公众发出消息,帮助大众获取信息的一种媒介形式。我们把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效果用“触达”来表示,组合成“全媒体触达”一词。

  “全媒体触达”是将多种媒体的触达工具融合起来,组成一股强大的“元触达”力量,涉及社交媒体、网络形式、传统媒体等,凡是有助于宣传和推广的内容信息、产品和服务等都可以被认为是“元触达”。“全媒体触达率”是指新闻发布或分发后,实现触达目标群体的比例或强弱程度,它代表着新闻内容在社会影响力上的大小。媒体机构一定要追求高效的全媒体触达,这也是强调媒体融合中“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技术赋能新闻触达与改善新闻传播及加强受众和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全效”媒体的新闻精准传播布局,不仅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能和受众阅读体验,并通过智能算法、大数据技术使新闻推送更加精准化,对新闻媒体树立良好传播形象,获得良好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全媒体触达效能

  人工智能在“全程”媒体方面可以聚焦新闻内容生产,注重新闻事件跟进;在“全员”媒体方面可以拓展新闻主体范围、加速新闻资源整合;在“全息”媒体方面可以丰富新闻呈现形式,创新新闻传达方式;从而助力“全效”媒体,提高新闻传播能力、实现新闻精准推送。

  场景时代,媒体如何构建“主流媒体算法”,实现个性化、精准化传播,智能化技术如何赋能媒体转型,成为当前媒体必须要直面的问题。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科技制高点,持续推出挺立前沿、引领实践的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国家通讯社“媒体的媒体”独特作用,将实验室创新成果向全行业开放赋能,为全国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公共基础设施,为媒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技术引擎。比如,自主研发新一代全媒体智慧中台,构建新华社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系统创新的“底座工程”,为提升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效率提出“国重解决方案”。聚焦新闻生产中跨模态内容生产、内容深度理解、选题决策数智化能力不足、效能提升等问题,构建领域图谱场景化多层标签体系;初步建立“新闻选题定位→稿件编写→稿件发布→影响力评估一新闻选题调整优化”的决策闭环,形成“链式融合传播”运营新流程,量化传播效能指标,提升信息内容和媒体品牌影响力。

  利用数据及其分析指导全媒体触达效能

  大数据不仅能够全角度、多层面、深层次地助力新闻内容挖掘和表达,深入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提供数据洞见、分析事情来龙去脉、用数据讲故事、可视化表达、树立新闻质量标杆、提升新闻传播效能。同时,可以使用数据分析来探索目标受众,让触达变得更加有效,可以通过受众的终端使用习惯、平台偏好、地域因素等分析受众特征,更加详细地分析触达目标客群,并制定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首创卫星新闻报道样态,这是目前传媒行业唯一具有自主技术能力的卫星遥感和时空大数据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视化,实现应用创新。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发布300余个卫星新闻产品,国内首部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全网传播量突破10亿次,首部卫星特色政论片《C位是怎样炼成的》转发采用媒体超过5000家,真正实现新技术的扩散和破圈。《最漫长的战争》《隔离之墙》《卫星直击美国生物实验室》等一系列多语种融媒态“卫星调查”产品总传播量近10亿次,其中在海外社交网站传播量过亿次,不少稿件被金融时报、共同社等海外媒体转引。恰当运用科技可以让媒体将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受众,也可以让新闻媒体在分发信息的同时更具选择性地将信息发布至不同的群体,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有效。

  利用媒介沉浸体验与场景传播升维全媒体触达效能

  早在纸媒时代,麦克卢汉就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纸质媒介延伸了人的视觉,广播媒介延伸了人的听觉。他在肯定技术对人体机能的拓展优势的同时,也表明“任何发明或者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者自我截除”[1],媒介让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触角得以延伸。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的“全息”媒体,创新和丰富了表达形式,逐渐由静态信息展示向立体内容互动转变。AR和VR媒体技术打造了沉浸感的新闻场景,实现了人机深度交互。“在5G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形态将重新定义,用户的角色从新闻内容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传播者,互动化、个性化、转播化的内容生产和分化特征也更加明显。”[2]再如H5交互设计将互动游戏、手写识别等小程序叠加运用到新闻内容中,用户点击网页链接进入,以滑屏、晃动屏幕等操作获取信息,不仅满足了互动操作感,更提升了新闻的触达率。

  当前学界和业界热议的元宇宙是一种以模型的形式将大规模知识和数据连接起来的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5G已成为一种底层的结构性力量;VR/AR/MR、可穿戴设备已成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和体验模式。各种数据汇聚在一起,虚实交融,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场景正在成为多点触达入口,在需求匹配,传播服务中,触达效能得以升维。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交互应用新场景出发,赋能策采编发,助力创造传播广泛、效果突出的精品力作。比如,听觉创意短片《新时代之声》将新时代中国各领域独特的声音串联为一首“新时代协奏曲”,全网总浏览量超过3.8亿次。数字航天员“小诤”成为科普界唯一的虚拟网红,利用全球领先的实时渲染技术构建高仿真形象和环境,在空间站、冬奥会等报道中成为“全时空”新闻报道的主角,融媒体科普产品累计曝光量近20亿次。

  结  语

  纵观媒体发展历史,主流媒体形成了基本的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保证其新闻价值的公信力,这是融合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关注到新趋势和新破题思路,“探究智能技术的突破为媒体突破边界的行为可能性,即打破数据区隔、超越感知边界、突破人机界限,以实现智能技术赋能媒体信息传播的全流程”[3]。

  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受众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新闻触达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内容+技术+灵感+美学”有机统一的赋能能力,借助科技赋能触达指标来进一步提升媒体的触达量(率),发挥媒体在新闻报道的深度性、分析性、问题性、连续性、前瞻性、建设性等方面优于“自媒体”、商业平台、社交媒体的优势。

  只有提高科技赋能新闻触达的水平,加强个性化的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服务,升级新闻产品,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测评新闻传播效果,定期更新新闻价值主张,塑造媒体品牌公信力,优化新闻传播触达机制等,才能提升新闻触达效果及效率,实现全媒体触达。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61.

  [2]匡文波.5G:颠覆新闻内容生产形态的革命[J]. 新闻与写作, 2019(9): 63-66.

  [3]陈虹,杨启飞.无边界融合:可供性视角下的智能传播模式创新[J].新闻界,2020(07):33-40.

  (作者为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营投资部副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3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