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如何化解烦恼

2007-06-14 14:19:45

来源:   作者:● 高金国

摘要:

  一年前,笔者曾针对鲁中晨报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的主题是“都市类报纸青年编辑记者最常遇到的问题”。调查列了8个选项供被调查人选择。调查结果令人十分意外,很多我们整天苦口婆心说教的话题,依然是年轻报人们苦恼的问题,比如线索来源少、版式总是感觉重复,等等(结果见下表)。针对年轻记者感觉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研讨。下面是笔者在和年轻记者探讨时的发言摘要,供大家参考。

  “马路新闻”

  最近,常听一些记者慨叹“压力大”,压力从何而来?与其说压力来自于任务、来自于稿件、来自于分数,倒不如说来自于线索。线索少,让很多记者不舒服、压力大。“今天有线索吗?”这也许是很多记者每天面临的问题。
  一家报纸的老总说过,他们的记者每天都在医院门口“把大门”。“你看到一个人瘸着腿进去,然后,你去了解,把这个人瘸着腿的背后的东西写出来,这就是记者。”
  当一回看大门的有什么了不起?只要稿子出来了,任务完成了。一句话,俺豁出去了,什么也不怕。把分数踩在脚下,把任务踩在脚下,记者就该有这种气魄。

  两种信息储备

  线索贵在发现。那么,同一个东西,为什么有的记者视而不见,有的记者看见后却把它做成了新闻?
  我个人觉得,关键的一点,是记者要有足够的信息储备。一种是新闻信息的储备,比如外地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热点等等,有了这种储备,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就会对记者产生借鉴作用。
  另一种信息储备,可以叫做知识型信息储备。
  还有一种线索需要这两种储备兼而有之。比如,20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内各种“辩论会”成风。这种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大学生是不是真的对它们很感冒?我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这些名目繁多的辩论会熟视无睹。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找准大学生关注的“兴奋点”,导致剃头挑子一头热。在这里,对“辩论热”这类新闻的留意,需要第一种信息储备;而对这一现象的纵深分析,就需要第二种信息储备,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专家来“指点迷津”,让稿件更具权威性。

  像蜘蛛一样织网

  初干记者时,我跑的是邮政、电信口,后来又加上一个交通。应该说,这都不是特别能出新闻的部门。口上的联络人员千篇一律地工作着,很难有什么让人兴奋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想保证充足的线索来源,就一定要学会积累。
  这种积累,一方面是联系人的积累。说不定哪一天,这些联系人便会成为你的通讯员。在确定你的联络人时,一定要细,细到最基层的乡镇机构,就像蜘蛛一样,一步步织起自己的联系网。
“  织网”的第一步,就是你和通讯员联系的第一步,就是你开始打开局面的第一步。
  “织网”的过程,往往也是广种薄收的过程。这个时候,记者就要抱定“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决心。拿邮政来说,有市级单位,有区县级单位,有乡镇级单位,大大小小的单位加起来,恐怕得有二三百个。你能说这么多的单位为你提供不了新闻线索?一个单位一年提供一个,那你一年的任务就不愁完成了。当然,织这个网需要慢慢来,需要恒心和耐心。
  除了联系人的积累,还有一种便是线索的积累。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对新记者来说,往往是“手中有线索,心中才不慌”。发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新事物,先在采访本上记下来,有了时间,再去一步步消化。手中有这么几个线索,即便压力很大,也会逐步化解。
  还有很多线索是从一些公共场合来的。比如一些会议讲话,很多记者不愿意跑会议,觉得会议新闻难发,不好写。事实上,很多时候会议也会成为记者的“线索源”。
  还有的,能从会议材料中找到可以“再采访”的新闻线索。为什么说它是“再采访”的新闻线索?不少人从会议材料上一抄,简简单单便交了上去,写出来的稿子就像政府部门的简报,枯燥无味。最好的办法,是记者抓住这条线索,再次深入采访,才能抓到“活鱼”。比如,我在一次消防会议上了解到,有的酒店投资上千万建起了自动消防设施,但目的却只是应付检查,检查的人来了,开一下,检查组一走,立马关掉。如此贵重的设备竟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这是一条线索,但太空。只有再深入采访:这是哪家酒店?消防队对此有什么观点?酒店有什么说法?如果这些设施使用起来成本很低,酒店为什么不用?如果使用起来成本太高,那高到什么程度?这些,材料里不可能有,需要再次采访。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不是缺少线索,而是缺少发现。
  其他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为鲁中晨报总编辑助理)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第9期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