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精彩观点榜

2008-10-21 16:59:15

来源:   作者:

摘要:——北京奥运部分评论盘点

  ●  沙元森


  毋庸讳言,北京奥运会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平面媒体做奥运报道有着“先天不足”,纸上的文字无法重现电视直播中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静态的图片也比不上一段网络视频的信息含量。但平面媒体凭借人才和资源的“后天优势”,同样大有作为,观点和深度是它们制胜的利器。纸媒上语锋如剑,铿然有声,形成了奥运报道的另一场交锋。

  《当国家领导人成为普通观众》
  《中国青年报》,2008年8月19日
  ◇入选理由:
  评论无疑是给读者提供观点的,但奥运会比赛的全程直播几乎覆盖了每个场馆的每个角落。要在镜头的夹缝中提炼一种人所未见的观点,使其他人读后有“心中所想,笔下却无”的感觉,没有足够的胆识是无法做到的。
  《中国青年报》这篇评论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或许是职业的敏感使他认识到,国家领导成为奥运会赛场上的普通观众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看到了亲民作风对官本位意识的颠覆,从而得出“能隐身于普通百姓之中的领导人,才是民众认可的领导人”的观点。
  这篇评论不是纯粹的体育评论,它跳出赛场剑走偏锋,却又有高屋建瓴的效果。
  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中国青年报》,而不是其他纸媒上,不是巧合。这也是《中国青年报》多年形成的新锐风格的一贯体现。

  《放下金牌包袱方可强化民族理性》
  《新京报》,2008年8月21日
  ◇入选理由:
  中国代表团提前锁定奥运会金牌榜第一的位置,这个创举使得举国欢腾。但围绕着中国的金牌第一,国内外媒体有着不同的看法。
  本篇评论是《新京报》的社论,文章认为得到金牌数第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中国应该“更加超然和理性地面对国际舆论,将金牌数的包袱卸下来”。
  新闻评论忌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的评论就像没有锋芒的武器,纵使文笔优美,也不过是华丽的堆砌。深度和理性是《新京报》评论独树一帜的基础,这篇社论堪称代表,它充分运用新闻评论的建议和解读功能,泼冷水也泼得很有技术。有人对评论存有误解,以为非要当头棒喝才过瘾,殊不知太另类、太招摇只会让人侧目,而很难让人倾心。北京奥运会事关全局,窃以为建设性的冷静评论比破坏性的狂热抨击更有效,也更周全。

  《中国商业足球的一条可能出路》
  《南方都市报》,2008年8月23日
  ◇入选理由: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完胜,而中国足球惨败。因此,有关中国足球的评论可谓多如牛毛,大多数都是挖苦与嘲讽的,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因为中国足球搞了十多年的职业化,大多数球员与管理者都成为既得利益者,身家倍增,但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不升反降,球迷自然有很大怨言,有关中国足球的段子层出不穷。这可以算是足球另外一种娱乐功能。在冷嘲热讽的评论中,也有反对的声音,作家王蒙就撰文批评这种风气,认为恶搞辱骂中国国奥足球不文明、不善良。王蒙的观点姑且不论,还真有媒体以专业的态度,认真地为中国足球寻找出路。
  这篇评论的作者是个国际商业顾问,对中国足球赔本赚吆喝的运作深感痛惜。作者希望在不破坏现有利益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足协与美国足球大联盟的合作。这样的观点算得上独辟蹊径。在天马行空的足球评论中,看到这样一篇近乎学术探讨的球评,让人耳目一新。不过,窃以为在不改体制、不动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足球的飞跃注定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这篇评论算是认真的“对牛弹琴”,也显现了粤派报纸的务实风格。
  
  《“郎平”争论不应非此即彼》
  《东方早报》,2008年8月20日
  ◇入选理由:
  体育评论不是政论,大多是不需要抬杠的,很多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其实并无是非之分。《东方早报》的这篇评论在围绕郎平的争论中,巧妙地和了稀泥。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而发生争论,是很正常的事情。以朗平为例,新观点认为她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说明体育无国界,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胜利,而确实也有很多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比如当年的“擂台赛”英雄聂卫平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媒体对于这种争论不能简单地肯定和否定。要给读者话语权,要让读者说话,而不要拎着他们的耳朵灌输媒体的标准看法。
  评论不是说教,必须要有雅量,能包容不同的观点。观点如人,若偏执、执拗则风度尽失,只能使人敬而远之。这篇评论很短小,却像一杯清茶沁人心脾,让人如沐春风。

  《如果中国队出现非洲裔运动员》
  《中国青年报》,2008年8月20日
  ◇入选理由:
  这篇评论谈了个很有趣的话题。
  司空见惯的事情并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有些未发生的事情倒是值得期待。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但中国体育有个无形的壁垒,就是不引进外国优秀运动员入籍,而中国运动员却在海外遍地开花,形成了庞大的“海外兵团”。
  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学会平和地看待“小山智丽”,但引进外国运动员入籍代表中国,从政策到观念都面临新的冲击。伴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壁垒或许迟早会打破。让体育真正地跨越国界,而不是成为“为国争光”的道具,这是一个大国所应具备的成熟心态和胸怀。
  这样的评论于平常处显奇崛,问题劈面而来,让人不得不思考,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眼光。

  《中国胸襟开放,运动员表情从僵硬变生动》
  《新民晚报》,2008年8月16日
  ◇入选理由:
  这是个以小见大的精彩观点。
  国家的开放影响到心灵的开放,这个问题一般人并不易觉察,深思一下却很有道理。中国运动员的个性越来越张扬,在赛场上敢哭敢笑,呈现的是自信和开放的心态。这与以前有很强的反差。竞技体育是对人性的解放,而不是对心灵的禁锢。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笑脸,寓意也在于此。
  体育赛场中,各路媒体所见略同,能从平平常常的小事发掘出一个独家的观点即是胜者。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由运动员的表情谈到国家的胸襟。四两拨千斤,拨得自然流畅。

  《或许每个人都是“博尔特”》
  《齐鲁晚报》,2008年8月17日
  ◇入选理由:
  以不冲刺的姿势跑出9秒69的成绩,在百米跑道上的博尔特无疑是个天才。而这篇短评却在这场电光火石的竞赛中得出——或许每个人都是“博尔特”的观点。文章认为所谓人才,并非“三更灯火五更鸡”能熬出来的,找出真正适合你的道路,做到人尽其才,你就是真正的人才甚至天才。人被禁锢的能量可能远超过他所释放的。如果博尔特还是固守他最初的200米跑道,我们很可能就错失这样一个辉煌的历史瞬间。伟人说过,“六亿神州尽舜尧”,平凡与伟大并没有天壤之别的落差。
  标题是评论的眼睛,这个新颖的观点也抓住了读者的眼睛。新闻评论很容易写得正襟危坐,而这篇评论娓娓道来,不受形式的束缚,感觉像靠在沙发上闲谈,而不是在太师椅上论道。精彩的观点要有精彩的表达方式,如此才相得益彰。

  《要劳其筋骨  不要伤其筋骨》
  《北京晚报》,2008年8月20日
  ◇入选理由:
  刘翔退赛,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多数媒体都在讨论是否支持刘翔因伤退赛,而这个问题显然不需要太多讨论。人文奥运以人为本,运动员因伤可以退赛是个常识,也非创举。
  棒杀刘翔和捧杀刘翔都是没有道理的。这篇评论没有停留在退赛的表面上,而是继续深入,由点及面,从一个偶然的事件看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看到了激烈竞争的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伤害。人终究还是人,对运动员只能“劳其筋骨”,而不要“伤其筋骨”,我们希望看到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员,更希望看到运动员身心健美、健康长寿。
  这样的评论透露出深沉的人文情怀,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所以境界就高出一格。评论要讲道理,更要讲境界。
  (作者为齐鲁晚报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9月下

来源:

编辑: